一种颗粒物防护口罩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3016768阅读:1248来源:国知局
一种颗粒物防护口罩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涉及口罩的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颗粒物防护口罩。



背景技术:

口罩是日常生活用品之一,用于防寒保暖,阻隔尘土病菌等,近几年雾霾天气比较严重,佩戴口罩的人事越来越多,市面上的口罩鼻夹处通常与鼻子贴合的不严,使呼出的气流直接冲出,尤其在冬季戴眼镜的人群,呼出的气体会在眼镜上结霜,影响视线,造成大部分佩戴眼镜的人士冬季天冷或雾霾严重时也不敢佩戴口罩。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一个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颗粒物防护口罩,通过鼻翼部向下弯折后与口罩主体形成气流空间,使得人体呼出的气体不会直接从口罩主体的上边沿流出,直接接触到人的脸部,甚至戴眼镜的人士不会有呼气时气体从口罩主体与人脸间的缝隙流动到眼镜片上产生的影响。

为达此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颗粒物防护口罩,包括口罩主体和鼻翼部,所述鼻翼部设置在所述口罩主体的上端,所述鼻翼部的一端与所述口罩主体摆动连接,所述鼻翼部远离所述口罩主体的一端向靠近人体的一侧延伸,所述鼻翼部靠近人体一侧的边沿中部向远离人体的方向凹陷。

作为一种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口罩主体的外侧设置有水刺布层,所述口罩主体的内侧设置有无纺布层,所述水刺布层的上方边沿与所述无纺布层的上方边沿均水平设置,所述水刺布层的上方中部与所述无纺布层的上方中部向远离人体的方向凸起,所述水刺布层的边沿与所述无纺布层的边沿线缝连接。

作为一种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水刺布层与所述无纺布层之间还设置有竹纤维层,所述水刺布层的边沿、所述无纺布层的边沿与所述竹纤维层的边沿在水平方向上平齐,所述水刺布层、所述无纺布层与所述竹纤维层三者线缝连接。

作为一种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水刺布层与所述无纺布层之间还设置有熔喷布层,所述熔喷布层固定在所述竹纤维层靠近所述水刺布层的一面上,或者所述熔喷布层固定在所述水刺布层靠近所述竹纤维层的一面上。

作为一种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水刺布层与所述无纺布层之间还设置有无胶棉层,所述无胶棉层固定在所述竹纤维层靠近所述无纺布层的一面上,或者所述无胶棉层固定在所述无纺布层靠近所述竹纤维层的一面上。

作为一种优选的技术方案,还包括呼吸阀,所述呼吸阀依次贯穿所述水刺布层、所述熔喷布层、所述竹纤维层、所述无胶棉层和所述无纺布层,所述呼吸阀靠近所述水刺布层的一端凸起于所述水刺布层,所述呼吸阀靠近所述无纺布层的一端与所述无纺布层靠近人体的一侧在竖直方向上平齐。

作为一种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呼吸阀靠近所述水刺布层的一端设置保护盖,所述保护盖与所述呼吸阀螺纹连接,所述保护盖上开设有若干空气流动孔。

作为一种优选的技术方案,还包括耳戴线,所述口罩主体的两侧均设置有线孔,所述耳戴线贯穿所述线孔。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提供一种颗粒物防护口罩,通过鼻翼部向下弯折后与口罩主体形成气流空间,使得人体呼出的气体不会直接从口罩主体的上边沿流出,直接接触到人的脸部,甚至戴眼镜的人士不会有呼气时气体从口罩主体与人脸间的缝隙流动到眼镜片上产生的影响。

附图说明

下面根据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图1为实施例所述的一种颗粒物防护口罩的主视图;

图2为实施例所述的一种颗粒物防护口罩的侧面结构示意图。

图1至图2中:

1、口罩主体;101、水刺布层;102、无纺布层;103、竹纤维层;104、熔喷布层;105、无胶棉层;

2、鼻翼部;201、凹陷处;

3、呼吸阀;301、保护盖;

4、耳戴线;

5、线孔。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并通过具体实施方式来进一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

如图1~2所示,于本实施例中,一种颗粒物防护口罩,包括口罩主体1和鼻翼部2,所述鼻翼部2设置在所述口罩主体1的上端,所述鼻翼部2的一端与所述口罩主体1摆动连接,所述鼻翼部2远离所述口罩主体1的一端向靠近人体的一侧延伸,所述鼻翼部2靠近人体一侧的边沿中部向远离人体的方向凹陷。在使用的时候,所述鼻翼部2将从向上弯折为向下,所述鼻翼部2与所述口罩主体1形成一个气流返回的空间,从口鼻排出的气体在所述口罩主体1内四散的时候,向上方流动的气体在遇到气流返回的空间时,被所述鼻翼部2阻挡从而返回到所述口罩主体1的内部,或者向两侧散开,而不至于流动到人体鼻子上甚至影响眼镜和眼睛。所述鼻翼部2的凹陷处201可以使得所述鼻翼部2更加贴近人体鼻子的形状,更好封闭所述鼻翼部2与人体鼻子之间的缝隙,更好贴合在人体鼻子上。

于本实施例中,所述口罩主体1的外侧设置有水刺布层101,所述口罩主体1的内侧设置有无纺布层102,所述水刺布层101的上方边沿与所述无纺布层102的上方边沿均水平设置,所述水刺布层101的上方中部与所述无纺布层102的上方中部向远离人体的方向凸起,所述水刺布层101的边沿与所述无纺布层102的边沿线缝连接。所述水刺布层101来源于机械的针刺工艺,是利用高压水流刺入纤维网内,使纤维网内的纤维重新排列,互相缠绕,变成结构完整,具有一定强力,更好保护防护口罩的使用形状,经过多次佩戴不会走形变软,佩戴时减少与皮肤的摩擦,触觉更舒适,同时所述无纺布层102能够承受高温消毒灭菌。

于本实施例中,所述水刺布层101与所述无纺布层102之间还设置有竹纤维层103,所述水刺布层101的边沿、所述无纺布层102的边沿与所述竹纤维层103的边沿在水平方向上平齐,所述水刺布层101、所述无纺布层102与所述竹纤维层103三者线缝连接。竹纤维层103是从自然生长的竹子中提取出的纤维素纤维,竹纤维层103具有良好的透气性、瞬间吸水性、较强的耐磨性和良好的染色性等特性,具有天然抗菌、抑菌、除螨。防臭和抗紫外线功能,纯天然的除菌抑菌产品佩戴更放心。竹纤维层103散发竹子的天然香味。

于本实施例中,所述水刺布层101与所述无纺布层102之间还设置有熔喷布层104,所述熔喷布层104固定在所述竹纤维层103靠近所述水刺布层101的一面上,或者所述熔喷布层104固定在所述水刺布层101靠近所述竹纤维层103的一面上。所述熔喷布层104能够95%程度的过滤半径0.3微米的颗粒物和99%程度的过滤半径2.5微米的颗粒物,对吸取的空气有较好的除尘效果。

于本实施例中,所述水刺布层101与所述无纺布层102之间还设置有无胶棉层105,所述无胶棉层105固定在所述竹纤维层103靠近所述无纺布层102的一面上,或者所述无胶棉层105固定在所述无纺布层102靠近所述竹纤维层103的一面上。所述无胶棉层105为过滤的辅助层,有效过滤半径0.5微米的颗粒物。

于本实施例中,还包括活性炭层,所述活性炭层与所述竹纤维层103固定连接。所述活性炭层具有很强的吸附性,针对空气中的污染物有很好的过滤作用。

于本实施例中,还包括呼吸阀3,所述呼吸阀3依次贯穿所述水刺布层101、所述熔喷布层104、所述竹纤维层103、所述无胶棉层105和所述无纺布层102,所述呼吸阀3靠近所述水刺布层101的一端凸起于所述水刺布层101,所述呼吸阀3靠近所述无纺布层102的一端与所述无纺布层102靠近人体的一侧在竖直方向上平齐。

于本实施例中,所述呼吸阀3靠近所述水刺布层101的一端设置保护盖301,所述保护盖301与所述呼吸阀3螺纹连接,所述保护盖301上开设有若干空气流动孔。

于本实施例中,还包括耳戴线4,所述口罩主体1的两侧均设置有线孔5,所述耳戴线4贯穿所述线孔5。

需要声明的是,上述具体实施方式仅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及所运用技术原理,在本实用新型所公开的技术范围内,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所容易想到的变化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