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儿童伞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3016878阅读:303来源:国知局
一种儿童伞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儿童伞。



背景技术:

现有的儿童伞的伞杆一般都无法调节高度,但随着孩子长大,其需要伞杆的长度也会发现变化,且现有的儿童伞一般只具有遮雨的功能,其功能单一,趣味性不足。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就是为了解决提供一种具有趣味性且能调节伞杆高度的儿童伞技术问题。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一种儿童伞的技术解决方案为:

包括伞杆、固定在伞杆顶端的上巢、可上下滑动安装在伞杆上的下巢、与上巢铰接的主伞骨以及两端分别与主伞骨和下巢铰接的撑杆;所述主伞骨与伞布通过针线缝接,还包括调节管;所述调节管上端为螺纹连接端,下端设有与自身为一体的环形内锯齿;所述伞杆上开设有上螺纹段以及下螺纹段;所述调节管的螺纹连接端皆可以与上螺纹段或下螺纹段螺纹连接;所述伞杆末端设有卡接件;所述卡接件上卡接有活塞;所述活塞外侧壁紧贴调节管的内壁;所述调节管底端可拆卸连接有储液筒。

所述储液筒与调节管为螺纹连接;当储液筒与调节管螺纹连接好后,所述储液筒底端上表面与调节管底端的下表面紧贴。

所述卡接件为球形卡件。

所述伞杆其位于下螺纹段下方为外表面光滑的导向段。

本实用新型可以达到的技术效果是:本实用新型调节管可连接于伞杆的上螺纹段或下螺纹段螺纹,当连接于上螺纹段时,其总长较短,而连接于下螺纹段螺纹时,其总长较长,从而调节其总长,适用不同高度的儿童;且在储液筒内注入泡泡液,通过储液筒浸湿环形内锯齿,对调节管上下移动,因活塞其沾有泡泡液的环形内锯齿可吹出泡泡,增加了趣味性。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一种儿童伞的结构示意图;

图2的图1的A部放大图;

图3是调节管螺纹连接下螺纹段后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图3的B-B放大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的阐述。

参阅图1至图4。

一种儿童伞,包括伞杆1、固定在伞杆1顶端的上巢2、可上下滑动安装在伞杆1上的下巢3、与上巢2铰接的主伞骨4以及两端分别与主伞骨4和下巢3铰接的撑杆5;所述主伞骨4与伞布通过针线缝接,还包括调节管6;所述调节管6上端为螺纹连接端,下端设有与自身为一体的环形内锯齿7;所述伞杆1上开设有上螺纹段8以及下螺纹段9;所述调节管6的螺纹连接端皆可以与上螺纹段8或下螺纹段9螺纹连接;所述伞杆1末端设有卡接件10;所述卡接件10上卡接有活塞11;所述活塞11外侧壁紧贴调节管6的内壁;所述调节管6底端可拆卸连接有储液筒12。

具体的,所述储液筒12与调节管6为螺纹连接;当储液筒12与调节管6螺纹连接好后,所述储液筒12底端上表面与调节管6底端的下表面紧贴。

具体的,所述卡接件10为球形卡件。

具体的,所述伞杆1其位于下螺纹段9下方为外表面光滑的导向段21。

使用说明:本实用新型通过调节管6上端的螺纹连接端连接伞杆1上开设有的上螺纹段8或下螺纹段9来调节总长,具体的,当螺纹连接端连接上螺纹段8,其总长较短,而螺纹连接端连接下螺纹段9时,其总长较长;在玩吹泡泡时,首先要转下储液筒12,在储液筒12内注入泡泡水,之后将储液筒12套于调节管6上,使环形内锯齿7浸湿,形成一层泡泡膜,再取下储液筒12,而这时的调节管6应当不与下螺纹段9以及上螺纹段8螺纹连接,推动调节管6使调节管6向下移动,具体的,因活塞11,使环形内锯齿7出风而吹出泡泡,吹出泡泡后再将调节管6向上移动,再将储液筒12套于调节管6上,使环形内锯齿7浸湿,形成一层泡泡膜,依次循环,其增加了本实用新型的趣味性。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