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动折叠伞的弹力缓冲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3679859阅读:1283来源:国知局
自动折叠伞的弹力缓冲结构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可自动展开的自动折叠伞。



背景技术:

自动折叠伞是一种在可收折的中央伞骨内,装设有弹性元件的折叠伞结构,其与一般手动折叠伞不同的地方在于,一般手动折叠伞在开伞时,使用者需手动展开收折的伞中棒,将原本收缩的伞巢向上推动,达到开伞的目的;相反地,当使用者欲收合该伞时,使用者便手动将伞中棒收回,便能带动伞巢收缩,完成收伞的目的;但此一完全手动的操作方式,在使用上有许多不便,例如当使用者仅有单手能操作而又欲开伞时,便不容易将该伞中棒向上推动而开伞。

相对地,此种具有弹性元件的自动折叠伞,当用户欲开伞时,仅要按下位于手把上的一开启钮,便能触发开启伞中棒及伞巢的功用,因为其内部设有一弹性元件,在收伞的情况下,该一弹性元件是会被挤压固定成一压缩的状态,因此当按下开启钮,其便会触发该弹性元件使其伸展,进而带动折叠伞的伞骨展开,形成开伞状态,因此,使用者便不必通过用手推的方式开启折叠伞。

但此一自动折叠伞最大的问题在于,由于仅使用单一弹性元件,因此为了配合伞骨伸展的长度,该弹性元件通常其长度都较长,此一情况下,当该弹性元件被释放时,其弹力会因为压缩长度过长而十分庞大,如果使用者不慎对着他人或自己的方向开启伞面,该冲击力道很有可能会因此使人员受伤。

因此,现有技术的自动折叠伞实有缺点尚待改进。



技术实现要素:

有鉴于现有技术的缺点及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自动折叠伞的弹力缓冲结构,其通过将原本设置于伞中棒内的弹性元件拆成三个较短的单元,以降低弹性元件伸展时所产生的冲击力道。

为达到上述的目地,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手段为一种自动折叠伞的弹力缓冲结构,其包含有:

一伞中棒,其包含有依序套接而成的一外管、一中管及一内管,且该外管是可上下滑动地套接于该中管外,该中管是可上下滑动地套接于该内管外;

一上塞,其固设于该外管的顶端;

一下塞,其固设于该内管的底端;

一第一连接座,其设置于该伞中棒内;

一第二连接座,其设置于该伞中棒内;

一第一弹性元件,其设置于该伞中棒内,且该第一弹性元件的底端抵靠于该第一连接座,该第一弹性元件的顶端抵靠于该上塞;

一第二弹性元件,其设置于该伞中棒内,且该第二弹性元件的底端抵靠于该第二连接座,该第二弹性元件的顶端抵靠于该第一连接座的底面;

一第三弹性元件,其设置于该伞中棒内,且该第三弹性元件的底端抵靠于该下塞,该第三弹性元件的顶端抵靠于该第二连接座的底面。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通过该三个弹性元件彼此头尾相接地接合,其长度可达现有技术的单一弹性元件的长度,同时,由于该三个弹性元件在伸展时会因为该头尾相接的排列,在每一弹性元件各自伸展的情况下使彼此的弹力产生一定程度的抵销,因此综合后的总伸展力道会略小于单一弹性元件的伸展力道,但却又能保持一定的伸展能量以达到自动伸展的目的,因此本实用新型通过将单一弹性元件改良为三弹性元件的方式,达到缓冲折叠伞弹力的目的。

进一步而言,前述的自动折叠伞的弹力缓冲结构,其中该第一连接座进一步包含有一上柱及一下柱,该上柱向上突伸于该第一连接座的顶面,且该第一弹性元件的底端套设于该上柱外,该下柱向下突伸于该第一连接座的底面,且该第二弹性元件的顶端套设于该下柱外。

进一步而言,前述的自动折叠伞的弹力缓冲结构,其中该第一连接座进一步包含有一环凸缘,其设置于该第一连接座的外壁面上并水平地向外突伸,该环凸缘的周缘贴合于该伞中棒的内壁面;该第一弹性元件的底面抵靠于该环凸缘的顶面,该第二弹性元件的顶面抵靠于该环凸缘的底面。

进一步而言,前述的自动折叠伞的弹力缓冲结构,其中该第二连接座为一顶端设有一上方开口的套筒,并该第二连接座的外壁面与该伞中棒的内壁面相贴合,该第二弹性元件通过该上方开口设置于该第二连接座内,且该第二弹性元件的外侧与该第二连接座的内壁面相贴合。

进一步而言,前述的自动折叠伞的弹力缓冲结构,其中该第一连接座是可滑动地设置于该伞中棒内;该第二连接座是固设于该伞中棒内。

进一步而言,前述的自动折叠伞的弹力缓冲结构,其中该第一连接座是设置于该外管内;该第二连接座是设置于该中管内。

进一步而言,前述的自动折叠伞的弹力缓冲结构,其中该第一弹性元件、该第二弹性元件及该第三弹性元件皆为压缩弹簧。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平面剖面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开伞状态的剖面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伞面收回状态的剖面示意图。

图4为图1的部分元件放大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配合图式及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进一步阐述本实用新型为达成预定目的所采取的技术手段。

请参阅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的自动折叠伞的弹力缓冲结构包含有一伞中棒10、一第一连接座20、一第二连接座30、一第一弹性元件41、一第二弹性元件42及一第三弹性元件43。

伞中棒10包含有依序套接而成的一外管11、一中管12及一内管13,外管11是可上下滑动地套接于中管12外侧,而中管12也是可上下滑动地套接于内管13外侧。

请参阅图1、图2及图4所示,外管11进一步包含有一上塞111及一第一卡合部112,该上塞111固设于外管11的顶端并且其中央设有一孔洞,该第一卡合部112成形于外管11的底端;中管12进一步包含有一第二卡合部121及一第三卡合部122,该第二卡合部121设置于中管12的顶端,该第三卡合部122设置于中管12的底端,该第二卡合部121的形状与该第一卡合部112的形状相对应,换言之,当外管11由中管12的底端向上套设并向上滑动时,外管11底端的第一卡合部112会与中管12顶端的第二卡合部121相接触,持续将外管11向上推动时,第一卡合部112会向上抵靠第二卡合部121并固定于该处,使外管11不可分离地与中管12相结合,并且该第一卡合部112该处的管径小于第二卡合部121该处的管径,使外管11无法由上端向下套设于中管12外侧,而是必须由中管12的底端向上套设;内管13进一步包含有一第四卡合部131,该第四卡合部131设置于该内管13的顶端,并且该第四卡合部131的形状与该第三卡合部122的形状相对应,换言之,当中管12由内管13的底端向上套设并向上滑动时,中管12底端的第三卡合部122会与内管13顶端的第四卡合部131相接触,持续将中管12向上推动时,第三卡合部122会向上抵靠第四卡合部131并固定于该处,使中管12不可分离地与内管13相结合,并且该第三卡合部122该处的管径小于第四卡合部131该处的管径,使中管12无法由上端向下套设于内管13外侧,而是必须由内管13的底端向上套设;内管13进一步包含有一下塞132,其固设于内管13的底端。

请参阅图2及图4所示,第一连接座20设置于伞中棒10内,并可滑动地设置于伞中棒10的外管11内,且第一连接座20包含有一第一连接座本体21、一上柱22、一下柱23及一环凸缘24,上柱22向上突伸于第一连接座本体21的顶面,下柱23向下突伸于第一连接座本体21的底面,环凸缘24设置于第一连接座本体21的外壁面并水平地向外突伸,环凸缘24的周缘贴合于外管11的内壁面上。

请参阅图4所示,本实施例中,第一连接座20为一上下贯通的结构,更精确地说,第一连接座20由顶端的中心向下贯通,使外管11与中管12之间相互连通。

请参阅图3及图4所示,第二连接座30为一顶端有一上方开口31、底端有一下方开口32,并且由上向下凹陷的上下贯通的筒状结构,并且该第二连接座30是设置于伞中棒10的中管12内,且第二连接座30的外壁面与伞中棒10的中管12的内壁面相贴合,且第二连接座30是不可上下滑动地固设于中管12内。

第一弹性元件41设置于伞中棒10中,且更精确地说,第一弹性元件41是设置于外管11内,且本实施例中,第一弹性元件41的周缘紧贴合于外管11的内壁面,换言之,第一弹性元件41的径向长度相配合于该外管11内壁面的径向长度;第一弹性元件41的顶端抵靠于外管11顶端的上塞111的底面,第一弹性元件41的底端抵靠于第一连接座20的环凸缘24上,且第一弹性元件41套设于该上柱22外,由于该环凸缘24的阻隔,该第一弹性元件41无法向下突伸至环凸缘24下方的位置。

第二弹性元件42设置于伞中棒10中,且更精确地说,第二弹性元件42是设置于外管11及中管12之间,且第二弹性元件42的顶端抵靠于该第一连接座20的环凸缘24的底面,并其套设于该下柱23外侧,并通过该环凸缘24的阻隔使该第二弹性元件42无法向上突伸至环凸缘24上方的位置;该第二弹性元件42的底端设置于该第二连接座30内,更精确地说,第二弹性元件42的底端是通过该上方开口31设置于第二连接座30内,且第二弹性元件42的周缘与第二连接座30的内壁面相贴合。

第三弹性元件43设置伞中棒10中,且更精确地说,第三弹性元件43是设置于中管12及内管13之间,且第三弹性元件43的顶端抵靠于第二连接座30的底面,第三弹性元件43的底端抵靠于内管13的下塞132,本实施例中,该第三弹性元件43的周缘与内管13的内壁面相贴合。

本实施例中,该第一弹性元件41、第二弹性元件42及第三弹性元件43皆为压缩弹簧,但不以此为限。

本实用新型除了前述的改良特征外,也配合有现有技术中控制自动伞开合的基本结构,其包含有一拉绳组50,该拉绳组50包含有一拉绳套管51、一拉绳52及一卡止接头53,拉绳套管51的顶端固设于该上塞111上,并通过上塞111的孔洞,由外管11上方向下穿设于伞中棒10内,并依序向下贯通于第一连接座20、第二连接座30、中管12至内管13内,该拉绳52穿设于拉绳套管51内且向下延伸,该卡止接头53设置于该拉绳52的底端,并选择性地卡合于内管13的下塞132内。

本实用新型在使用时,是通过前述的结构与该拉绳组50的搭配来控制伞面的开启与关闭,并通过作动方式的不同,可分为压缩状态、伞面开启状态及伞面收合状态。

请参阅图1及图4所示,于压缩状态下,外管11、中管12及内管13是互相套设,使本实用新型整体的体积可缩至约伸展状态的三分之一,并且此一状态下,第一弹性元件41被压缩在上塞111及第一连接座20之间,第二弹性元件42被压缩在第一连接座20及第二连接座30之间,第三弹性元件43被压缩在第二连接座30及下塞132之间,且此时第一连接座20的下柱23穿设于第二弹性元件42内并使第二弹性元件42内外夹设于下柱23及第二连接座30的内壁面之间;此外,该卡止接头53是与内管13的下塞132相互卡合。

请参阅图1及图2所示,当使用者第一次按压位于握把上的开启钮(图中未示)后,该等弹性元件41、42、43便可伸展并进而带动外管11、中管12及内管13依序因弹力的推挤而释放,使伞中棒10伸长,并且由于该三个弹性元件41、42、43彼此头尾相接,因此在伸展的同时,弹力也会互相稍微抵消,因此可达到缓冲弹力的目的,同时,由于卡止接头53仍旧卡合于下塞132内,此一伸展会拉动该拉绳52伸长,通过此一作用使伞面开启,达到开伞的动作,即为伞面开启状态。

请参阅图2及图3所示,当使用者再度按下开启钮后,卡止接头53脱离与内管13的下塞132之间的卡合状态,并使拉绳52及卡止接头53被向上带动至拉绳套管51的底端,伞面因此收合,达到伞面收合的状态,此时,使用者再由本实用新型的顶端将本实用新型向下按压,使原先伸展开来的各部位恢复到压缩状态的结构,完成整个收伞的过程。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通过三个弹性元件41、42、43彼此互相抵消弹力,来达到开伞时缓冲其开伞冲击力道的目的,同时也因为各该弹性元件41、42、43各自的长度被限制,其弹力也较小,让使用者在收合时也能施以较小的力,通过此等改良,使自动折叠伞的开伞及收合过程能够更加地安全与便利。

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非对本实用新型做任何形式上的限制,虽然本实用新型已以较佳实施例揭露如上,然而并非用以限定本实用新型,任何熟悉本专业的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范围内,当可利用上述揭示的技术内容作出些许更动或修饰为等同变化的等效实施例,但凡是未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内容,依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实质对以上实施例所作的任何简单修改、等同变化与修饰,均仍属于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