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发光装置及发光鞋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270102发布日期:2018-08-28 22:19阅读:212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鞋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发光装置及发光鞋。



背景技术:

现有技术中,适用装接在鞋子上的发光装置,其智能组件和发光组件是相 互独立的,智能组件大多安装于鞋底预设的安装槽中,发光组件则固定设置在 鞋底或鞋面,由于智能芯片的体积较大,不仅影响鞋子的整体脚感及舒适度, 而且不具备自由拆卸的功能,在清洗时有诸多不便,安装在鞋面上的发光组件 也容易发生脱落,在使用时,使用者的安全无法得到有效的保障。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发光装置及发光鞋,其克服了背景技术中存在的不 足。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之一:

一种发光装置,包括面壳、底壳、供电模块和发光组件,其特征在于:所 述面壳和底壳能够装配在一起形成可装拆的装配空间,所述供电模块和发光组 件相连接且安装于所述装配空间内;

所述底壳包括侧壁和底壁,所述底壳上设有安装部。

优选地,所述安装部包括沿底壳侧壁底部向外延伸形成的环状部,所述环 状部上开设有多个贯穿的安装孔。

优选地,所述安装部包括底壳底壁上开设的多个开孔。

优选地,所述发光组件还包括智能组件,所述智能组件和所述供电模块相 连接;所述智能组件包括数据采集模块、数据处理模块、数据存储模块和数据 传输模块。

优选地,所述底壳内侧壁内凹形成有多个安装槽,所述供电模块安装于所 述安装槽上。

优选地,所述面壳边沿向内凹陷形成有凹槽,所述底壳内侧壁向外突出形 成有凸台,所述面壳和底壳通过凹槽和凸台卡合装接。

优选地,所述面壳具有中部隆起的圆弧形顶部,所述顶部冲细孔处理。

优选地,所述面壳和底壳的装接方式为卡扣连接、螺旋连接和错位卡合中 的一种。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之二:

一种具有上述发光装置的发光鞋,包括鞋子本体和发光装置,所述发光装 置通过所述底壳的安装部以将所述底壳固定于所述鞋子本体上。

一较佳实施例中:所述鞋子本体包括鞋帮面、鞋舌和鞋后跟,所述底壳通 过所述安装孔固定装接在所述鞋帮面、鞋舌或鞋后跟上。

一较佳实施例中:所述鞋子本体包括鞋帮面、鞋舌和鞋后跟,所述底壳通 过所述开孔固定装接在所述鞋帮面、鞋舌或鞋后跟上。

相比于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通过面壳和底壳将发光组件、智能组件及供电模块装配成在一起形成发 光单元,发光单元通过底壳上设有安装部固接在鞋子上,在夜跑时,不仅能够 发光,而且还具有智能运动功能,在提升了鞋子整体的脚感和舒适度的同时, 也确保了运动数据的采集,同时使用者的安全也得到了保障。

2、面壳顶部呈隆起状,使得面壳和底壳的组合结构能够容纳厚度较大的组件,也相应地减小了发光组件和智能组件的体积,使得发光装置整体轻便小巧。

3、底壳侧壁底部向外延伸的环状部,以及底壳上设置的安装部,加强了发 光装置与鞋本体之间的组合,避免小面积连接的粘性不够导致脱落。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种发光装置实施例一的爆炸图1;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一种发光装置实施例一的爆炸图2;

图3为本实用新型一种发光装置实施例二的爆炸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一种发光鞋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一:

请查阅图1和图2,一种发光装置,包括面壳1、底壳2、供电模块(图中 未示出)和发光组件(图中未示出),所述面壳1和底壳2能够装配在一起形成 可装拆的装配空间,所述供电模块和发光组件相连接且装接于所述装配空间内。

所述底壳2包括侧壁21和底壁22,所述底壳2上设有安装部。本实施例中, 所述安装部包括底壳侧壁底部向外延伸形成的环状部23,所述环状部23上开设 有多个贯穿的安装孔231,通过所述多个安装孔231将该发光装置和鞋子进行缝 合固定。

通过环状部的安装孔231可将底壳2安装于鞋子上,所述面壳1和底壳2 可拆卸地连接在一起,并且集智能组件和发光组件于一体,在提升了鞋子整体 的脚感和舒适度的同时,也确保了运动数据的采集,同时使用者的安全也得到 了保障。

请查阅图2,该发光装置也可以通过底壳的环状部23直接与鞋面进行车合 固定。具体地,所述环状部23的厚度由所述环状部23与底壳侧壁21相连接的 一侧向外逐渐减小至0.5-1mm,再通过与鞋面车合的方式将该发光装置固定连接 在鞋子上。该发光装置还包括智能组件(图中未示出),所述智能组件和所述供 电模块相连接;所述智能组件包括数据采集模块、数据处理模块、数据存储模 块和数据传输模块。

请查阅图1和图2,所述面壳1边沿向内凹陷形成有凹槽11,所述底壳2 内侧壁向外突出形成有凸台24,所述面壳1和底壳2通过凹槽11和凸台24卡 合装接。

另外,所述面壳1和底壳2还可以通过卡扣、螺旋连接或错位卡合等连接 方式装配在一起形成可装拆的结构。

所述面壳1具有中部隆起的圆弧形顶部12,所述底壳2内壁内凹形成有多 个安装槽25,所述供电模块安装于所述安装槽25上。该面壳顶部12的结构为 中部隆起状,其目的在于容纳厚度较大的组件,采用中部隆起而非面壳整体加 厚,减小了发光组件和智能组件的体积,使得该发光装置整体轻便小巧。

具体地,所述面壳1的圆弧形顶部弧高为1.2-2mm,圆弧处直径为20-30mm, 厚度为6-9mm。本实施例中,圆弧形顶部12弧高优选为1.5mm,圆弧处直径优 选为25mm,厚度优选为7.5mm。

本实施例中,面壳1的外形为圆形,但也可以为椭圆形、方形、多边形或 水滴形,并不以此为限。并且,所述面壳1和底壳2采用透气材料制造成型, 不影响鞋子的透气性能,而且整体十分轻便。面壳顶部12周圈也进行了冲细孔 处理,使得发光组件发出的光线能穿过面壳出射。另外,所述面壳也可采用具 有透明度的材料制造成型。所述发光组件发出不同颜色的光线,优选于四种不 同颜色的光线相互交替闪烁,并且,所述发光组件发出的光线方向可以为左右、 右左、上下、下上、内外、外内等,并不以此为限。

实施例二:

本实施例与实施例一的不同之处在于:如图3所示,所述安装部包括底壳 底壁22上开设有多个开孔221,通过所述开孔221将该发光装置和鞋子缝合在 一起。

一种采用上述发光装置的鞋,如图4所示,包括鞋子本体3和发光装置4, 所述发光装置4通过所述安装部以将所述底壳固定于所述鞋子本体3上。

具体地,所述鞋子本体3包括鞋帮面31、鞋舌32和鞋后跟33。本实施例 中,所述底壳上设有环状部,所述环状部上开设有安装孔,通过所述安装孔将 底壳安装在所述鞋帮面31、鞋舌32或鞋后跟33上,该发光装置的面壳和底壳 可拆卸地连接在一起。

另外,还可通过底壳底壁上开设的开孔将所述底壳固定装接在鞋帮面31、 鞋舌32或鞋后跟33上。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较佳实施例而已,故不能依此限定本实用新型 实施的范围,即依本实用新型专利范围及说明书内容所作的等效变化与修饰, 皆应仍属本实用新型涵盖的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