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波点式可旋转卡扣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469482发布日期:2018-09-18 19:56阅读:1271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卡扣,尤其涉及一种波点式可旋转卡扣。



背景技术:

现有技术中的对讲机、腰带、车载支架以及警用产品的卡扣,在使用时不方便取出,最重要的是不可以调节方向,也有能够调节方向的,但是却无法保证在旋转的同时卡扣不晃动,使用非常不方便。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陷或不足,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能够解决现有技术中不能保证卡扣旋转的同时并能够定位使其不晃动的技术问题的技术方案。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取的技术方案为提供一种波点式可旋转卡扣,包括底座本体以及移动扣;所述移动扣与所述底座本体旋转连接;所述底座本体包括一旋转固定部,所述移动扣包括一与所述旋转固定部配合连接的插入固定部;所述插入固定部上设有若干第一限位部,所述旋转固定部上设有若干第二限位部;当所述移动扣在所述旋转固定部中旋转移动角度之后,所述第一限位部与所述第二限位部至少有一个契合连接。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底座本体包括底座以及与所述底座可拆卸固定的底座上盖;所述底座上设有一第一马蹄形凹槽、所述底座上盖上设有一与所述第一马蹄形凹槽对应设置的第二马蹄形凹槽,所述第二马蹄形凹槽在所述第一马蹄形凹槽上的垂直投影小于所述第一马蹄形凹槽;所述第一马蹄形凹槽中设有一用于所述移动扣旋转支点的导向柱;所述移动扣包括移动扣板,所述插入固定部凸起于所述移动扣板固定于所述移动扣板的中部,所述插入固定部包括一与所述第一马蹄形凹槽契合的圆饼状的卡接部,所述卡接部上设有一第三马蹄形凹槽;所述第三马蹄形凹槽的宽度大于等于所述导向柱的外径。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第一限位部为设置于所述卡接部上的波点凸起;所述第二限位部为设置于所述第一马蹄形凹槽上的与所述波点凸起配合的凹槽。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波点凸起设置于所述卡接部的上表面;所述凹槽设置于分散设置于所述导向柱的四周。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波点凸起设置于所述卡接部的侧面上;所述凹槽设置于所述第一马蹄形凹槽的侧壁上。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底座上设有若干固定槽,所述底座上盖上设有若干与所述固定槽相对应的固定扣;当所述底座与所述底座上盖卡接时,所述固定扣与所述固定槽卡接固定。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旋转固定部上还设有一用于为所述插入固定部插入所述旋转固定部中导向的导向槽;所述导向槽至少与两个所述第二限位部相接。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第一限位部的数量为6个,且均匀分布于所述插入固定部上;所述第二限位部的数量为6个,且均匀分布于所述旋转固定部上。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通过第一限位部与所述第二限位部的配合保证移动扣能够旋转的同时还能够实现定位不晃动的目的,十分安全可靠,且结构简单成本降低。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图1中标号为1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图1中标号为2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图1中标号为3的结构示意图;

其中数字表示:

1-底座 11-旋转固定部 12-第一马蹄形凹槽 13-第二限位部 14-导向柱 15-导向槽 16-固定槽

2-底座上盖 21-第二马蹄形凹槽 22-固定扣

3-移动扣 31-插入固定部 32-第二限位部 33-移动扣板 311-卡接部。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说明及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

实施例1,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包括底座本体以及移动扣;

所述移动扣与所述底座本体旋转连接;所述底座本体包括一旋转固定部,所述移动扣包括一与所述旋转固定部配合连接的插入固定部;所述插入固定部上设有若干第一限位部,所述旋转固定部上设有若干第二限位部;当所述移动扣在所述旋转固定部中旋转移动角度之后,所述第一限位部与所述第二限位部至少有一个契合连接。

当所述移动扣在所述旋转固定部中旋转后,所述第一限位部能够落入一与之对应的第二限位部,从而起到固定将所述移动扣的位置限制在当前位置的目的。

实施例2,基于上述实施例,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波点式可旋转卡扣,本实施例是对上述实施例的进一步改进,如图2所示,所述底座本体包括底座以及与所述底座可拆卸固定的底座上盖;所述底座上设有一第一马蹄形凹槽、所述底座上盖上设有一与所述第一马蹄形凹槽对应设置的第二马蹄形凹槽,所述第二马蹄形凹槽在所述第一马蹄形凹槽上的垂直投影小于所述第一马蹄形凹槽;所述第一马蹄形凹槽中设有一用于所述移动扣旋转支点的导向柱;所述移动扣包括移动扣板,所述插入固定部凸起于所述移动扣板固定于所述移动扣板的中部,所述插入固定部包括一与所述第一马蹄形凹槽契合的圆饼状的卡接部,所述卡接部上设有一第三马蹄形凹槽;所述第三马蹄形凹槽的宽度大于等于所述导向柱的外径。

即,所述底座与所述底座上盖卡接固定后形成了所述旋转固定部,所述旋转固定部包括底座上的第一马蹄形凹槽以及设置于所述底座上盖上的第二马蹄形凹槽,所述第二马蹄形凹槽的中轴线与所述第一马蹄形凹槽的中轴线重合,且所述第二马蹄形凹槽与所述第一马蹄形凹槽的弧形部的切面在同一平面上,从而保证所述插入固定部与所述第一马蹄形凹槽以及第二马蹄形凹槽的弧形部皆接触,避免所述移动扣晃动的问题。

其中,所述移动扣的移动扣板上设有一突出于所述移动扣板下表面的插入固定部,所述插入固定部上还设有一圆饼状的卡接部,及所述移动扣的剖面图为“工”字型,因为所述第一马蹄形凹槽的宽度与所述卡接部的外径大小相同,且所述第一马蹄形凹槽的宽度又大于所述第二马蹄形凹槽的宽度,从而实现所述卡接部能够嵌入所述第一马蹄形凹槽与所述第二马蹄形凹槽中间隙,而不脱落的目的。

所述第一限位部为设置于所述卡接部上的波点凸起;所述第二限位部为设置于所述第一马蹄形凹槽上的与所述波点凸起配合的凹槽。所述波点凸起设置于所述卡接部的上表面;所述凹槽设置于分散设置于所述导向柱的四周。

设置于所述卡接部上的第一限位部与设置于所述第一马蹄形凹槽上的第二限位部相互配合实现了将所述移动扣的位置固定,使之在使用时不随意旋转,从而更加方便了使用。

具体的,所述波点凸起可以设置于所述卡接部的上表面,即贴近所述第一马蹄形凹槽底部的表面,所述凹槽可以设置于所述第一马蹄形凹槽的底部位置,当所述波点凸起与所述凹槽契合,所述移动扣在所述底座本体上的方向也就可以相对固定了。还有一点需要提到的是,所述插入固定部能够在所述第一马蹄形凹槽与所述第二马蹄形凹槽的间隙内上下活动一端距离,但是活动的范围仅限于所述凹槽的底部所在平面到所述第一马蹄形凹槽的底部所在平面的距离,当然此距离也可以根据所述波点凸起的高度进行调整,从而保证所述移动扣能够在所述底座本体内巡礼旋转。

实施例3,基于上述实施例,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波点式可旋转卡扣,本实施例与上述实施例的区别在于,所述卡接部的外径小于所述第一马蹄形凹槽的宽度,且所述波点凸起设置于所述卡接部的侧表面上,所述凹槽设置于所述第一马蹄形凹槽的侧壁上,所述波点凸起与所述凹槽相互配合限制所述移动扣的旋转。

实施例4,基于上述实施例,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波点式可旋转卡扣,本实施例与上述实施例的区别在于,所述第一限位部为凹槽,所述第二限位部为波点凸起。

实施例5,基于上述实施例,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波点式可旋转卡扣,如图1-3所示,本实施例与上述实施例的区别在于,所述底座上设有若干固定槽,所述底座上盖上设有若干与所述固定槽相对应的固定扣;当所述底座与所述底座上盖卡接时,所述固定扣与所述固定槽卡接固定。

实施例6,基于上述实施例,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波点式可旋转卡扣,如图1-2所示,本实施例与上述实施例的区别在于,所述旋转固定部上还设有一用于为所述插入固定部插入所述旋转固定部中导向的导向槽;所述导向槽至少与两个所述第二限位部相接。

当所述第一限位部的数量为6个,且均匀分布于所述插入固定部上;所述第二限位部的数量为6个,且均匀分布于所述旋转固定部上。

其中,卡扣的材料可以选用尼龙,尼龙的性能良好且成本低廉,有利于推广使用。当然也可以选用金属材料进行加工。

具体的,所述底座本体的材料为硬尼龙,所述底座上盖的材料为软尼龙,PA6+30%GF,所述移动扣的材质为硬尼龙。

本实用新型根据测试,可以连续旋转3000次之后继续使用。

本实用新型通过第一限位部与所述第二限位部的配合保证移动扣能够旋转的同时还能够实现定位不晃动的目的,十分安全可靠,且结构简单成本降低。

以上内容是结合具体的优选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所作的进一步详细说明,不能认定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只局限于这些说明。对于本实用新型所属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简单推演或替换,都应当视为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