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对称式轻滑拉链及其应用的制品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993912发布日期:2019-03-02 01:11阅读:295来源:国知局
非对称式轻滑拉链及其应用的制品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一种拉链,特别涉及一种轻滑式拉链,所述轻滑式拉链属于织物上的一种连接件,可选择性地应用于连接两个相互分离的编织物,并让它们能够相对滑移。



背景技术:

拉链在日常中比较常见,一般都包括轴向延伸的左拉链带、右拉链带和轴向滑行的拉头,借助所述拉头的滑行可使所述左拉链带和所述右拉链带上的链牙相互啮合或脱开。现有的链牙大都是整体成型的刚性结构,如冷挤压成型的金属链牙或注塑成型的树脂链牙,在所述左拉链带和所述右拉链带拉合的过程中全靠所述拉头挤压所述左拉链带的左链牙和右拉链带上的右链牙使它们凹凸配合而啮合一起。由于受相关配合尺寸精度的影响,所述左链牙和所述右链牙需要比较大的挤压力才能够啮合一起。而且所述拉头在滑动的过程中也会与链牙或布带产生一定的摩擦力。上述种种因素的存在都会影响拉链的拉合轻滑度,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拉动拉链上的拉头时的手感和拉链的脱开速度。为了改善拉链的轻滑度,目前也提出了多种解决方案,例如从链牙结构方面进行改进的中国发明专利cn201410348920.2中的弹性啮合拉链、中国发明专利cn200410030762.2中的钩形错位牙注塑拉链,又或者从拉头结构方面进行改进的中国实用新型专利cn201620244875.0中的一种降低与链牙摩擦力的拉头等等。但是上述众多的方案中,仍然不能很好地解决所述链牙和所述拉头之间相互挤压而产生的阻力进而影响轻滑度的问题。

中国发明专利cn201410658506.1中提出了一种能够很好地解决上述问题的一种安全滑链,包括上链体和下链体。所述上链体包括设置在基布上的多个夹持环,所述夹持环包括两根连接为一体的弧形夹持臂,所述夹持臂的端部为球形。所述下链体包括长条形的滑槽和设置在所述滑槽下端的基布连接座,所述滑槽为倒梯形滑槽,所述滑槽的四个边沿都设有凸筋,所述滑槽顶端的凸筋延伸出滑槽外端并设有限位台,所述滑槽顶端的凸筋凸起的高度大于其余三个边沿凸筋凸起的高度,所述基布连接座与基布相连接,所述上链体通过所述夹持环夹持在所述滑槽的凸筋上从而与所述下链体相连接。该中国发明专利201410658506.1中的方案完全省略了拉头设置,从而能够完全规避拉头对链齿的挤压摩擦。但是所述滑链在使用时非常容易在所述夹持环与所述滑槽之间出现卡滞,例如如图1所示,当这种拉链100用于衣帽4与衣领41之间的衔接时,衣领41位于脖子位置而衣帽4穿戴在头部,头部所形成的立面与脖子所形成的立面是不同的。在一种使用中,位于头部的衣帽4会在一个倾斜的方向上形成对衣领41的拉力而使得所述滑槽贴靠于所述夹持环上而形成明显的摩擦阻力,进而影响拉链的顺畅滑动。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提出一种非对称式轻滑拉链,包括左、右布置并分别轴向延伸的第一链带和第二链带,在所述第一链带的内侧设置有沿轴向方向间隔排列的母链牙,所述母链牙包括左右布置的母牙头部和母牙尾部,所述母牙尾部衔接所述第一链带,所述母牙头部从所述母牙尾部上延伸出来呈开口环状从而具有母链牙槽和母链牙槽口,几个前后间隔排列的所述母链牙的母链牙槽组合成一个轴向延伸的收纳槽通道;在所述第二链带的内侧设置有沿轴向方向延伸并且能够容纳到所述母链牙槽中的公链牙头,所述公链牙头的高度大于所述母链牙槽口的高度而小于所述母链牙槽的高度,当所述公链牙头插入到所述母链牙槽中时所述公链牙头能够在所述收纳槽通道中轴向滑移;其特征在于,从横截面看,所述母牙头部的母链牙槽的水平中心线相对于所述母牙尾部的水平中心线错位。

其中,所述轴向是所述第一链带和第二链带的长度延伸方向(图2中y轴的方向)。而所述左右是与所述轴向垂直的方向,也即是横向(图2中x轴的方向)。

其中,所述公链牙头的高度大于所述母链牙槽口的高度而小于所述母链牙槽的高度。这样所述公链牙头与所述母链牙槽之间形成有一定的活动间隙,有利于减少所述公链牙头和所述母链牙槽的槽壁之间的摩擦力,所述公链牙头可以轻松地从一个所述母链牙槽内滑入相邻地另一个所述母链牙槽内,但是插入到所述母链牙槽中的公链牙头不能横向移动穿过所述母链牙槽口而脱离所述母链牙。

其中,所述水平中心线是指,从横截面看,穿过上下方向上的中点的水平参考线,所以所述水平中心线首先是在水平方向上延伸的参考线,另外还处于上下方向的中点位置上。例如所述母牙头部的母链牙槽的水平中心线是指位于所述母链牙槽在上下方向上的中点位置,并在水平方向上延伸的参考线。在没有特别说明的情况下,下面论述的水平中心线采用相同的定义。从横截面看,所述母牙头部的母链牙槽的水平中心线相对于所述母牙尾部的水平中心线错位,即所述母牙头部的母链牙槽相对于所述母牙尾部偏置。需要说明的是,从横截面看定义了观察所述母链牙槽的水平中心线和所述母牙尾部的水平中心线的方向,从横截面看是指垂直所述第一链带的带面横向剖切所述母链牙后沿轴向观察所得截面的方向,实际上也就是附图2中a-a剖切线所显示的剖切方向,或者说是观察附图3的方向。

根据上述技术方案,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技术效果在于:由于从横截面看,所述母牙头部的母链牙槽的水平中心线相对于所述母牙尾部的水平中心线错位。这样当所述公链牙头插入到所述母链牙槽中时,所述第一链带与所述第二链带布置在不同的立面上,例如可以是上、下分置并大致相互平行的立面上,所述第一链带与所述第二链带可以适用于连接于位于不同立面上的织物。而所述母链牙槽口能够为所述第二链带或设置在所述第二链带上并与所述公链牙头连接的公链牙尾提供了偏置式的避让空间,从而有利于减少或避免在织物牵引下滑行的所述第二链带或所述公链牙尾由于贴靠在所述母链牙槽的槽口壁上而形成明显的摩擦阻力。与中国发明专利cn201410658506.1中提出的安全滑链不同,本发明提出的非对称式轻滑拉链能够更好地适用连接位于不同立面上的编织物上并保持良好的顺滑度。

进一步的技术方案还可以是,从横截面看,所述母链牙的母链牙槽口中心线与所述母链牙槽的水平中心线具有夹角。其中,所述母链牙槽口中心线是指,从横截面看,所述母链牙槽口上的在其开口宽度方向上的中点与所述母链牙槽的槽中心点的连线。这样,当所述公链牙头插入到所述母链牙槽中时,所述第一链带与所述第二链带之间也形成有夹角,它们之间相对倾斜布置。而所述母链牙的母链牙槽口为倾斜布置的所述第二链带或设置在所述第二链带上并与所述公链牙头连接的公链牙尾提供倾斜滑行的避让空间,从而有利于减少或避免在织物牵引下滑行的所述第二链带或所述公链牙尾贴靠在所述母链牙槽的槽口壁上滑行而形成明显的摩擦阻力。所述拉链可适用于连接相对倾斜布置的织物。

为了优化所述母链牙的外观效果,所述母链牙还可以进一步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从横截面看,所述母牙头部的整体厚度大于所述母牙尾部的整体厚度,并且所述母牙头部的水平中心线与所述母牙尾部的水平中心线错位。这样,所述母牙尾部向所述母牙头部的上侧或下侧的其中一侧偏置,使得所述母链牙具有灵动、活泼的外观效果。

进一步的,所述母链牙的上侧面基本平直而下侧面呈高低不平的外形。其中,所述母链牙的上侧面基本平直是相对其下侧面而言的,整体上,所述母链牙的上侧面比所述下侧面平直,但是并不排除所述上侧面上的局部面区域与其上的其他面区域之间具有相对微量的高度差。所以所述母链牙的上侧面并不必然是平面,其进一步的可以为多棱面或球面。另外,所述母链牙下侧面呈高低不平的外形,同样是相对所述母链牙的上侧面而言的。与所述母链牙的上侧面对比,所述母链牙下侧面至少具有两个具有相对明显的高低落差的面区域,例如进一步的所述母链牙的下侧面为阶梯面。

进一步的技术方案还可以是,所述母链牙的上侧面为多棱面,下侧面为阶梯面。又或者,所述母链牙的上侧面为球面,下侧面为阶梯面。

至于所述公链牙头可以采用多种的结构形式,进一步的技术方案可以是,所述公链牙头在所述第二链带的内侧沿轴向方向间隔排列。这样,所述公链牙头类似项链中的珠子相互间隔布置,并且通过所述第二链带串联一起。这样,所述第二链带具有相对优异的柔性而不会过刚硬。当应用到制品上并在制品织物出现皱褶的情况时,相邻的所述公链牙头能够适应所述制品织物的变形适当地各自自动调整位置,从而更有利于所述公链牙头在所述母链牙的母链牙槽内轴向滑移。

又或者所述公链牙头还可以进一步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所述公链牙头在所述第二链带的内侧沿轴向方向连续延伸。这样,所述公链牙头呈长细绳状。

本发明还提出一种应用所述轻滑拉链的制品,所述制品上预留有第一条织物边和第二条织物边,将所述轻滑拉链的第一链带缝制在所述第一条织物边上,将所述第二链带缝制在所述第二条织物边上。

由于本发明具有上述特点和优点,为此可以应用到轻滑式拉链及其所应用的制品。

附图说明

图1是现有技术中的拉链与编织物结合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2是应用本发明技术方案的非对称式轻滑拉链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3是图2中的a-a方向的剖面(横截面)结构示意图,图中用两个虚线部分分别表示缝制在第一链带1上的第一条织物边71和缝制在第二链带2上的第二条织物边72;

图4是所述母链牙3的侧视结构示意图;

图5是采用第二种实施方式的母链牙3a的侧视结构示意图;

图6是采用第三种实施方式的母链牙3b的侧视结构示意图;

图7是所述母链牙3b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8是所述非对称式轻滑拉链另一种实施方式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应用本发明技术方案的非对称式轻滑拉链及其应用的制品作进一步的说明。

如图2、图3和图4所示,非对称式轻滑拉链100包括左、右布置并分别轴向延伸的第一链带1和第二链带2,在所述第一链带1的内侧设置有沿轴向方向间隔排列的母链牙3,所述母链牙3包括左右布置的母牙头部34和母牙尾部33,所述母牙尾部33衔接所述第一链带1,所述母牙头部34从所述母牙尾部33上延伸出来呈开口环状从而具有母链牙槽30和母链牙槽口300,几个前后间隔排列的所述母链牙3的母链牙槽30组合成一个轴向延伸的收纳槽通道;在所述第二链带2的内侧设置有沿轴向方向间隔排列延伸并且能够容纳到所述母链牙槽30中的公链牙头5,所述公链牙头5的高度大于所述母链牙槽口300的高度而小于所述母链牙槽30的高度。这样所述公链牙头5与所述母链牙槽30之间形成有一定的活动间隙,有利于减少所述公链牙头5和所述母链牙槽30的槽壁之间的摩擦力,当几个前后间隔排列的所述公链牙头5插入到所述母链牙槽30中时所述公链牙头5能够在所述收纳槽通道中轴向滑移,即所述公链牙头5可以轻松地从一个所述母链牙槽30内滑入相邻地另一个所述母链牙槽30内,但是插入到所述母链牙槽30中的公链牙头5不能横向移动穿过所述母链牙槽口300而脱离所述母链牙3。在其他的实施方式中,如图8所示,所述公链牙头5在所述第二链带2的内侧沿轴向方向连续延伸,并在其外侧设置有公链牙尾部51,所述公链牙头5和公链牙尾部51结合一体形成公链牙。此时所述公链牙尾部51穿插于所述母链牙槽口300中并能够在母链牙槽口300中滑行。所述轻滑拉链100可以应用于制品上,所述制品上预留有第一条织物边71和第二条织物边72,将所述轻滑拉链100的第一链带1缝制在所述第一条织物边71上,将所述第二链带2缝制在所述第二条织物边72上。

如图3和图4所示,从横截面看,所述母牙头部34的母链牙槽30的水平中心线o1相对于所述母牙尾部33的水平中心线o2错位,即所述水平中心线o1和所述水平中心线o2不重叠,所述母牙头部34的母链牙槽30相对于所述母牙尾部33偏置。这样当所述公链牙头5插入到所述母链牙槽30中时,所述第一链带1与所述第二链带2布置在不同的立面上。在本实施方式中,由于所述母链牙槽口300的水平中心线与所述母链牙槽30的水平中心线重叠,这样,所述第一链带1与所述第二链带2布置在上、下分置并大致平行的两个立面上,所述第一链带1与所述第二链带2可以适用于连接于位于上、下分置并大致平行的两个织物即所述第一条织物边71和所述第二条织物边72上。而所述母链牙槽口300能够为所述第二链带2提供了偏置式的避让空间,从而有利于减少或避免在所述第二条织物边72的牵引下滑行的所述第二链带2由于贴靠在所述母链牙槽30的槽口壁上而形成明显的摩擦阻力。倘若在图8所示的方案中,所述母链牙槽口300则能够为所述公链牙尾部51提供了偏置式的避让空间。

如图2、图3和图4所示,从横截面看,所述母牙头部34的整体厚度h1大于所述母牙尾部33的整体厚度h2,并且所述母牙头部34的水平中心线o1(在本实施方式中,所述母牙头部34的水平中心线与母链牙槽30的水平中心线重叠,统一标记为o1)与所述母牙尾部33的水平中心线o2错位。这样,所述母牙尾部33向所述母牙头部34的上侧或下侧的其中一侧偏置,在本实施方式中,所述母牙尾部33向所述母牙头部34的上侧偏置。从横截面看,所述母链牙3具有上、下非对称性的横截面结构,外观轮廓灵动、活泼。

如图2、图3和图4所示,所述母链牙3的上侧面31基本平直而下侧面32呈高低不平的外形。其中,所述母链牙3的上侧面31基本平直是相对其下侧面32而言的,整体上,所述母链牙3的上侧面31比所述下侧面32平直,但是并不排除所述上侧面31上的局部面区域与其上的其他面区域之间具有相对微量的高度差。所以所述母链牙3的上侧面31并不必然是平面。在本实施方式中所述上侧面31为多棱面,又或者如图6和图7所示的采用第三种实施方式的母链牙3b,所述上侧面31b为球面。另外,所述母链牙3下侧面32呈高低不平的外形,同样是相对所述母链牙3的上侧面31而言的,所述母链牙3的下侧面32至少具有两个具有相对明显的高低落差的面区域,在本实施方式中,所述母链牙3的下侧面32为阶梯面。

如图5所示,本发明还提出另一种母链牙结构,为了便于区分把图5中的母链牙标记为3a,所述母链牙3a的结构与图3、图4所显示的母链牙3类似,下面着重论述它们之间的主要区别点。从横截面看,所述母链牙3a的母链牙槽口中心线o3与所述母链牙槽30a的水平中心线o1具有夹角q。这样,当所述公链牙头插入到所述母链牙槽30a中时,所述第一链带与所述第二链带之间也形成有夹角,它们之间相对倾斜布置。而所述母链牙3a的母链牙槽口300a为倾斜布置的所述第二链带提供倾斜滑行的避让空间,从而有利于减少或避免在织物牵引下滑行的所述第二链带贴靠在所述母链牙槽30a的槽口壁上滑行而形成明显的摩擦阻力。应用有所述母链牙3a的拉链可适用于连接相对倾斜布置的织物。

由于本发明具有上述特点和优点,为此可以应用到轻滑式拉链及其所应用的制品。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