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钢立柱焊接用鞋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535221发布日期:2018-09-28 18:16阅读:418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焊接辅助鞋,特别是一种钢立柱焊接用鞋。



背景技术:

目前型钢柱接头及周边连接板焊接时一般采用搭设操作架的方式进行焊接操作,但由于一般焊接时只在操作部位搭设平台,因此由于搭设位置的问题,有些部位平台无法实现其功能,仍需要焊工挂保险带进行焊接,焊工上下型钢柱只能依靠自身攀爬,在这部分不便搭设操作平台或者操作平台不能满足施工需要时,焊工操作就存在安全风险。具体存在以下问题:

一、在型钢柱上下攀爬均有安全风险,脚底打滑等容易造成人员损伤;

二、在不便搭设操作平台位置实施焊接,焊工操作不便;

三、在型钢柱上攀爬没有着力点受外界风力影响,危险系数较大,焊工安全性也得不到保证。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钢立柱焊接用鞋,要解决现有搭接平台焊接钢柱是存在焊工在型钢柱上下攀爬脚底打滑等容易造成人员损伤、在不便搭设操作平台位置实施焊接操作不便以及攀爬没有着力点受外界风力影响危险系数较大,焊工安全性也得不到保证的技术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钢立柱焊接用鞋,包括成套的鞋体,所述鞋体包括着力件和卡柱件,所述着力件包括矩形呈平板状的鞋底钢板,所述着力件还包括沿鞋底板的长度方向间隔套在鞋底钢板外部的一组固定钢套圈,所述鞋底钢板的下侧表面和侧壁表面均与固定钢套圈底部的内侧表面满焊固定,所述鞋底钢板的前端面为向下倾斜的连接面,

所述卡柱件是矩形呈平板状的钢板,其宽度与鞋底钢板的宽度相同,所述卡柱板的一侧开有卡柱槽口,所述卡柱槽口的开槽宽度与钢立柱的翼板厚度相适应,所述卡柱件和鞋底钢板的宽度方向对齐,卡柱件的上侧表面、卡柱槽口的下方与连接面紧贴以保证卡柱件与着力件之间形成钝角为准,所述卡柱件与连接面满焊固定。

所述卡柱槽口为矩形槽口。

所述鞋底钢板后端部的两个角部切削为圆弧。

所述连接面向下倾斜的角度为45度,所述卡柱件的上侧表面与着力件的上侧表面之间夹角为135度。

所述固定钢套圈至少设置三道,每道均由圆钢弯曲头尾焊接制成,所述固定钢套圈为矩形圈,矩形圈包括顶杆、侧立杆和水平底杆,所述顶杆向上外凸呈弧形,所述侧立杆的内侧表面与鞋底钢板的侧壁表面焊接,所述水平底杆的上侧表面与鞋底钢板的下侧表面焊接。

所述固定钢套圈沿鞋底板的长度方向包括脚前部套圈、脚中部套圈和脚跟部套圈,所述脚前部套圈和脚中部套圈均与鞋底钢板垂直设置,所述脚跟部套圈相对鞋底钢板向后倾斜设置。

所述固定钢套圈的按高度由低到高依次为脚前部套圈、脚跟部套圈和脚中部套圈。

所述脚跟部套圈的向后倾斜的角度为30度-60度。

成套的鞋体包括左脚鞋和右脚鞋,所述左脚鞋的卡柱槽口位于鞋底钢板的右部,所述右脚鞋的卡柱槽口位于鞋底钢板的左部,两鞋的卡柱槽口相对称设置。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特点和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采用固定连接在一起的固定件与着力件,固定件斜向45设置,保证攀爬卡口与有翼板的型钢柱之间摩擦力处于最大值,工人可以根据现场情况进行穿戴用鞋进行焊接,可以随时在型钢柱的各个位置停留,进行焊接或检查更方便,避免了依赖操作平台的情况。

本实用新型尤其适合环境复杂,操作空间不足以搭设平台的情况,给焊工提供了一个稳定安全的着力点,立足点稳固,再与安全绳配合,双保险安全性更高更方便。本实用新型可以使焊工每步均与型钢柱牢固固定,上下攀爬方便,不会有打滑情况,基本不受风力影响,用鞋与型钢柱卡紧,不受外界干扰抗风性好,在型钢柱上操作更安全。本实用新型成本低适用性好,需要的操作空间很小推广性强。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左脚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右脚鞋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图1或图2的侧视结构示意图。

图4是鞋底钢板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5是图4的侧视结构示意图。

图6是卡柱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7是图6的侧视结构示意图。

图8是图5中A-A剖面的结构示意图。

图9是本实用新型的使用状态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10是图9的侧视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1-鞋底钢板、2-卡柱件、3-固定钢套圈、31-顶杆、32-侧立杆、33-水平底杆、3a-脚前部套圈、3b-脚中部套圈、3c-脚跟部套圈、4-连接面、5-卡柱槽口、6-钝角、7-翼板、8-圆弧、9-向后倾斜角度、10-左脚鞋、11-右脚鞋。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参见图1-3所示,一种钢立柱焊接用鞋,包括成套的鞋体,所述鞋体包括着力件和卡柱件2。参见图4-5所示,所述着力件包括矩形呈平板状的鞋底钢板1,所述着力件还包括沿鞋底板的长度方向间隔套在鞋底钢板1外部的一组固定钢套圈3,所述鞋底钢板1的下侧表面和侧壁表面均与固定钢套圈3的底部内侧满焊固定,所述鞋底钢板1的前端面为向下倾斜的连接面4。

参见图6-7所示,所述卡柱件2是矩形呈平板状的钢板,其宽度与鞋底钢板1的宽度相同,所述卡柱板2的一侧开有卡柱槽口5,所述卡柱槽口5为矩形槽口。所述卡柱槽口5的开槽宽度与钢立柱的翼板7厚度相适应,所述卡柱件2和鞋底钢板1的宽度方向对齐,卡柱件2的上侧表面、卡柱槽口5的下方与连接面4紧贴以保证卡柱件2的上侧表面与着力件的上侧表面形成钝角6为准,所述卡柱件2与连接面4满焊固定。所述连接面4向下倾斜的角度为45度,所述钝角6为135度。

所述鞋底钢板1后端部的两个角部也可以切削为圆弧8。

参见图1-5所示,本实施例中固定钢套圈设置三道,每道均由圆钢弯曲头尾焊接制成,参见图8所示,所述固定钢套圈为矩形圈,矩形圈包括顶杆31、侧立杆32和水平底杆33,所述顶杆31向上外凸呈弧形,所述侧立杆32的内侧表面与鞋底钢板1的侧壁表面焊接,所述水平底杆33的上侧表面与鞋底钢板1的下侧表面焊接。参见图1-5所示,所述固定钢套圈3沿鞋底板的长度方向包括脚前部套圈3a、脚中部套圈3b和脚跟部套圈3c,所述脚前部套圈3a和脚中部套圈3b均与鞋底钢板1垂直设置,所述脚跟部套圈3c相对鞋底钢板1向后倾斜设置。所述脚跟部套圈3c的向后倾斜角度9为30度-60度。本实施例中为45度。所述固定钢套圈3的按高度由低到高依次为脚前部套圈3a、脚跟部套圈3c和脚中部套圈3b。

所述鞋体成套制作,包括左脚鞋10和右脚鞋11,参见图1所示,所述左脚鞋的卡柱槽口5位于鞋底钢板1的右部,参见图2所示,所述右脚鞋的卡柱槽口5位于鞋底钢板1的左部,两鞋的卡柱槽口5相对称设置。

本实施例的制作和使用过程如下:

步骤一、制作鞋体:

制作卡柱件,选取厚度f为15mm的钢板,切割成尺寸为长×宽=m×n=150mm×150mm,检查无损伤,切割长×宽=g×j=100mm×40mm的卡柱槽口,卡柱槽口用于操作人员攀爬过程中使用,依靠卡柱槽口与型钢柱的翼板摩擦固定操作人员。卡柱槽口两侧预留的卡柱件板体部分的宽度以不影响卡住件使用功能为准。

制作鞋底钢板,选择厚度h为15mm钢板,切割成尺寸为长×宽=a×b=150mm×250mm。连接面切成45°角斜面,便于与卡柱件满焊。

制作固定钢套圈,将直径10mm圆钢制成长度分别为70mm、100mm和80mm,结合操作人员自身脚部情况固定位置,确保穿起后固定牢靠,分别制成脚前部套圈3a、脚跟部套圈3c和脚中部套圈3b,高度分别为c、d和e。

每道水平底杆33与鞋底钢板的下侧满焊,焊缝长度等于钢板的宽度即150mm满焊;圆钢与鞋底钢板夹角处将钢板打磨光滑,焊缝饱满。焊接圆钢与鞋底钢板时,避免点焊在圆钢上造成圆钢损伤,使用寿命降低。

步骤二、将加工好的卡柱件与鞋底钢板45度角焊接在一起,焊缝长度等于钢板的宽度即150mm满焊,制作成本实用新型。

步骤三、参见图9-10所示,焊工着正常鞋子再穿上本实用新型,检查松紧情况,固定牢固后,先背好安全绳,高挂安全绳,再穿本实用新型攀爬型钢柱,卡柱槽口卡住型钢柱的翼板,左右脚交替向上或向下,每步踏稳后在踏出下一步,到位后进行焊接,焊接完毕后攀爬至操作平台或地面。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