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易环保提袋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864554发布日期:2018-11-07 20:18阅读:368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是在提供一种简易环保提袋,尤指一种设置简单,操作、使用简易、方便,且具有环保和经济性的简易环保提袋。



背景技术:

按,人们外出购物后,大都会随手以塑胶袋类的袋体容纳,达到携提简易和方便性,尤其,时下便利商店和各式连锁饮品店邻立,对于提供人们购买各种饮品食用的机会、频率和方便性,均大为提高情形下,该各类型塑胶袋的使用量,更是连带的大为增加和提高;惟,由于一般塑胶袋均有不易分解和腐烂特性,对于地球环境和生态会造成巨大的破坏和影响,此间大部分先进国家均已开始对塑胶袋实施减量甚至限制性的使用,并提倡购物袋重复使用,达到环保效益。

又,为了进一步落实塑胶袋减量使用,目前各种环保购物袋亦已被广为使用,惟,人们亦知,该各类型的环保购物袋,通常都是制作成具有闭封容纳部的袋体形态,使物品盛装于内具有不外露效果;是种环保材质的购物袋,固然可达到盛物和环保的效能,但由于较占体积,致应用在不同物品的盛装时,却经常会发生携带或收纳较麻烦和不便情形,例如当欲购买杯状饮品时,该具有容纳部袋体的环保袋,便明显会因折叠后的体积较大,而发生携带和收纳较为麻烦与不便情形,进而,亦会连带造成使用率降低和不易普及的缺点。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乃在提供一种简易环保提袋,其可改善上述缺失,并致盛装各式物品、食物或饮品的容器或器皿或杯体的携带具有简便性,及可致环保提袋的携带、收纳和使用,确实具有简易、经济和环保效果。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简易环保提袋,主要设有承体,该承体为软质的片状环保材,在承体周面设有至少一个具有设定长度的第一破槽,在第一破槽两侧设有束部,该第一破槽是供撑开形成套口,并致两侧束部形成束带环设在套口周边,在其中至少一束部的邻侧设有第二破槽,在第二破槽的另侧设有提部,该第二破槽是供撑开,使提部据以形成提带;据之,盛装各式物品、食品或饮品的容器或器皿或杯体,将可直接置于承体的对应套口,并被套口周边的束带环绕束紧,而承体的提带则可供使用者的手携提,达到使用方便、经济和环保效果。

前述的简易环保提袋,该承体为环保材质的不织布或编织布或合成皮或具有适当韧性的纸材。

前述的简易环保提袋,该第一破槽撑开形的套口周长,是设为略小于欲盛置的容器或器皿或杯体的最大外周长度。

前述的简易环保提袋,该第二破槽的长度是大于第一破槽的长度。

前述的简易环保提袋,该承体周面设定位置设有至少一个第三破槽。

前述的简易环保提袋,该第三破槽为一字形或十字形或穿孔。

前述的简易环保提袋,该设在第一破槽两侧的束部,是分别在外侧设有一个第二破槽,该两个第二破槽的另侧分别设有一个提部,该两个第二破槽是供撑开,并致两个提部分别据以形成提带。

前述的简易环保提袋,该承体周面设有二个相对应的第一破槽,在各第一破槽的两侧分别设有束部,该各第一破槽是分别供撑开形成套口,并分别致两侧的束部形成束带环设在各套口周边,在相对应的两个第一破槽之间设有二个相对应的第二破槽,并致该两个相对应第二破槽之间形成提部,该两个第二破槽是供撑开,并致提部据以形成提带。

前述的简易环保提袋,该第一破槽和第二破槽的两端部分别设有闭合部。

前述的简易环保提袋,该闭合部为缝线车缝段或粘胶体或高周波热熔体。

借由上述技术方案,使用本实用新型至少具有下述优点:

1、设置简单,具有经济性。

2、操作、使用简易、方便,具有实施便捷性。

3、具有体积小、不占空间的携带、收纳和使用方便性。

4、可重复使用,具有经济和环保性。

上述说明仅是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概述,为了能更清楚了解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手段,而可依照说明书的内容予以实施,并且为让本实用新型的上述和其他目的、特征和优点能够更明显易懂,以下特举较佳实施例,并配合附图,详细说明如下。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环保提袋第一实施例的立体示意图。

图2是图1所示环保提袋展开运作的立体示意图。

图3是图1所示环保提袋盛装杯体的立体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环保提袋第二实施例的立体示意图。

图5是图4所示环保提袋展开运作的立体示意图。

图6是图4所示环保提袋盛装杯体的立体示意图。

图7是本实用新型环保提袋第三实施例的立体示意图。

图8是图7所示环保提袋盛装杯体的立体示意图。

【主要元件符号说明】

A:吸管 10:承体

101:第一破槽 102:束部

103:套口 104:束带

105:第二破槽 106:提部

107:提带 108:第三破槽

109:闭合部 20:容器或器皿或杯体

201:小端

具体实施方式

请参阅图1、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一种简易环保提袋,主要设有承体10,该承体10为软质的片状环保材,在承体10周面设有至少一个具有设定长度的第一破槽101,在第一破槽101两侧分别设有束部102,该第一破槽101可供撑开形成套口103(如图2),并致两侧的束部102分别形成束带104环设在套口103周边,在其中至少一束部102的邻侧设有第二破槽105,在该第二破槽105的另侧设有提部106,该第二破槽105可供撑开,并致提部106据以形成提袋107(如图2);

上述,该承体10为环保材质的不织布、或编织布、或合成皮、或具有适当韧性的纸材。

上述,该第一破槽101撑开形成的套口103是供欲盛置的容器或器皿或杯体20插入,该套口103的周长是设为略小于欲盛置的容器或器皿或杯体20的最大外周长度,该欲盛置的容器或器皿或杯体20由小端201插入套口103后,该套口103周边环设的束带104可恰束紧于该容器或器皿或杯体20的周边。

上述,该第二破槽105的长度是大于第一破槽101的长度,欲盛置的容器或器皿或杯体20插入第一破槽101形成的套口103后,该第二破槽105邻侧的提部106,可顺利形成该容器或器皿或杯体的提带107。

上述,该承体10的周面设定位置,是设有至少一个第三破槽108,该第三破槽108是设为一字形或十字形或穿孔,该第三破槽108可供吸管插入夹固;其中,该第三破槽108设为穿孔时,通过承体10是软质材料,该穿孔108将可提供稍大径的吸管插入夹固。

上述,该第一破槽101的两端部和第二破槽105的两端部且设有闭合部109,该闭合部109可为缝线车缝段或粘胶体或高周波热熔体,据之,将可防止第一破槽101和第二破槽105的两端发生任意撕裂情形。

即,利用上述所构成的本实用新型,请配合图3所示,当欲对盛装物品、食品或饮品的容器或器皿或杯体实施盛置运作时,使用者是将承体10的第一破槽101先撑开,使第一破槽101形成套口103(如图2),继之,将欲盛置的容器或器皿或杯体20的小端201对准套口103插入,使套口103周边的束部102环设在容器或器皿或杯体20周面,继之,利用第一破槽103被撑开时,该第二破槽105亦会自动的撑开,并致邻侧的提部106可据以形成提带107,则使用者只要将提带107予以往上拉动,自然的,该环设在容器或器皿或杯体20周面的束部102,便会以束带104形态束紧容器或器皿或杯体20。

上述,由于该套口103的周长是设为略小于欲盛置容器或器皿或杯体20的最大外周长度,则前述使用者拉动提带107,使套口103周边的束部102以束带104形态束于容器或器皿或杯体20周面时,将可提供容器或器皿或杯体20极佳束紧力,且致被束的容器或器皿或杯体20无松脱滑落之虞,进而,使用者便可直接以手携提提带107,达到简便盛置、携提该盛装物品、食物或饮品的容器或器皿或杯体20的效果。

上述,当被携提的容器或器皿或杯体20附有吸管A时,利用承体10周面设有的第三破槽108是恰可提供吸管A插设夹固,则实施上亦可达到吸管A携带、收纳和使用简易、方便效果。

上述,由于该承体10是以软质的片状环保材制作,且第一破槽101、第二破槽105和第三破槽108的设置又具有简易性,故本实用新型除了具有制作简易、方便、快速和经济性,尤其,更具有体积小、不占空间的携带、收纳和使用简便的效果。

上述,由于在第一破槽101和第二破槽105的两端部设有闭合部109,而可有效防止第一破槽101和第二破槽105的两端发生任意撕裂情形,则第一破槽101被撑开形成套口103套设容器或器皿或杯体20的运作,及第二破槽105撑开致提部106形成提带107被携提的运作,将具有极佳的安定性,无致被盛置的容器或器皿或杯体20发生任意滑脱掉落之虞。

请再参阅图4、图5、图6所示本实用新型的第二实施例,其主要是在片状承体10周面设有一个设定长度的第一破槽101,在第一破槽101两侧分别设有束部102,该第一破槽101可供撑开形成套口103(如图5),并致两侧的束部102分别形成束带104环设在套口103周边,在两个束部102外侧分别设有一个第二破槽105,该两个第二破槽105的另侧分别设有一个提部106,该两个第二破槽105可供撑开,并致两个提部106分别据以形成提带107(如图5);

利用上述,该欲盛置的容器或器皿或杯体20的小端201,是可由承体10撑开的套口103置入,使套口103周边的束部102环设在容器或器皿或杯体20周面,继之,利用撑开第一破槽10使形成套口103时,该位于两侧束部102外侧的两个第二破槽105会自动撑开,并致相互外侧的提部106可据以分别形成提带107,则使用者只要将两个提带107予以往上拉动,自然的,该环设在容器或器皿或杯体20周面的束部102,便会自动以束带104形态束紧容器或器皿或杯体20,继之,使用者亦只要以手携提两提带107,该被束带104紧束的容器或器皿或杯体20,便可简便、无松脱之虞的被携提移动,达到携带方便效果(如图6)。

当然,利用在承体10周面亦设有第三破槽108,对于配附的吸管A,乃亦可提供插设夹固和携带、使用方便效果。

请再参阅图7、图8所示本实用新型的第三实施例,其主要是在片状承体10周面设有两个设定长度的相对应第一破槽101,在各第一破槽101的两侧分别设有束部102,该各第一破槽101可分别供撑开形成套口103,并分别致两侧的束部102形成束带104环设在各套口103周边,在相对应的二个第一破槽101之间设有两个相对应的第二破槽105,并致该两个相对应第二破槽105之间形成提部106,该两个第二破槽105可供撑开,并致提部106据以形成提带107;

利用上述,该欲盛置的容器或器皿或杯体20的小端201,是可分别由承体10撑开的两个套口103置入,使各套口103周边的束部102分别环设在对应容器或器皿或杯体20周面,继之,利用撑开各第一破槽101使分别形成套口103时,该位于两个第一破槽101之间的两个第二破槽105会自动撑开,并致两个第二破槽105之间的提部106可据以形成提带107,则使用者只要将该提带107予以往上拉动,自然的,该位于两个套口103周边,并分别环设在对应容器或器皿或杯体20周面的束部102,便会自动以束带104形态分别束紧对应的容器或器皿或杯体20,继之,使用者亦只要以手携提提带107,该分别被两束带104紧束的容器或器皿或杯体20,便可简便、无松脱之虞的被携提移动,达到携带方便效果。亦即,利用承体10周面设有二个第一破槽101和二个第二破槽105配合运作,本实用新型将可同时对二个盛装物品、食品或饮品的容器或器皿或杯体20提供盛置和提携,达到使用简便、经济和环保效果。

当然,利用在承体10周面亦设有第三破槽108,对于配附的吸管,乃亦可提供插设夹固和携带、使用方便效果。

上述,应实际使用需要,本实用新型亦可在承体10的周面规划设置3个或4个……等多个第一破槽101,并规划设置至少一个第二破槽105相配合,则依前述运作原理,本实用新型便可对不同数量的容器或器皿或杯体20实施盛置和携提,达到使用多元、方便、经济和环保效果。

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非对本实用新型做任何形式上的限制,虽然本实用新型已以较佳实施例揭露如上,然而并非用以限定本实用新型,任何熟悉本专业的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范围内,当可利用上述揭示的技术内容做出些许更动或修饰为等同变化的等效实施例,但凡是未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内容,依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实质对以上实施例所做的任何简单修改、等同变化与修饰,均仍属于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