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眼皮贴片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908536发布日期:2018-11-13 20:07阅读:449来源:国知局
双眼皮贴片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美妆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双眼皮贴片。



背景技术:

双眼皮贴是一种美状用品,从双眼皮胶水演化而来,用于改变眼皮形状。一般为单眼皮者使用,使用时将双眼皮贴贴附在眼皮上,从而改变眼皮形状,形成双眼皮,达到美妆效果。双眼皮较浅者也可以使用双眼皮贴,用于加深双眼皮的形状。贴好双眼皮贴后,再上眼影以遮盖双眼皮贴,达到隐形美妆的效果。

现有技术中,双眼皮贴一般是铺垫在片状的隔离材质上,形成双眼皮贴片。如专利公告号为CN205612022U、发明名称为双眼皮贴片的中国专利,其包括:一离型纸垫片层以及依次序设置的一双面胶层、一彩妆层、一保护膜层,双面胶层的一表面贴附于该离型纸垫片层上,该保护膜层由防水的材质所制成。

但是,如上述专利中所述的双眼皮贴,其外表面采用光滑、防水的材质,具有以下缺点:

缺点1:容易造成反光,双眼皮贴的隐形效果差;

缺点2:眼影不容易粘附在双眼皮贴上,即不便于眼影的上色,进而影响双眼皮贴的隐形效果。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双眼皮贴片。本实用新型通过采用在底膜层与外膜层之间,通过凸出于底膜层且呈网纹状的印刷线连接,使得外膜层的外表面具有网纹状纹路,方便眼影的上色,同时可以减少双眼皮贴的反光,双眼皮贴的隐形效果佳,美观度高。

具体来说,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双眼皮贴片,包括离型膜和呈长条状且可剥离地贴附在所述离型膜上的贴膜,所述贴膜还包括,

第一胶着层,设置在所述贴膜靠近所述离型膜的一侧;

底膜层,设置在所述第一胶着层远离所述离型膜的一侧;

外膜层,覆于所述底膜层,

所述底膜层的远离所述离型膜一侧的侧面突出设置有呈网纹状的印刷线,所述印刷线与所述外膜层之间通过第二胶着层进行粘接。

相较于现有技术而言,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双眼皮贴片,通过采用在底膜层与外膜层之间,通过设置凸出底膜层且呈网纹状的印刷线,并在使用时按压外膜层,以使得外膜层的外表面也具有网纹状纹路,从而方便眼影上色的同时,达到凹进眼妆的效果,此外,因为外膜层的外表面经过按压具有网纹状纹路,表面有细微的凸凹,还可以减少贴膜的反光,贴膜的隐形效果佳,美观度高。

另外,作为优选,所述印刷线靠近所述外膜层的一端印刷上色有与人体肤色接近的隐色层。

通过设置与人体肤色接近的隐色层,即使不使用眼影,也可以达到很好的隐形效果。

进一步地,作为优选,所述隐色层为棕色、米色、卡其色、灰色或者褐色中的一种。

进一步地,作为优选,所述印刷线的网孔整体呈三角形、多边形或者圆形中的一种或者几种。

另外,作为优选,所述印刷线的网孔整体呈椭圆形设置,所述印刷线的网孔的长度方向与所述贴膜的长度方向一致。

通过设置印刷线的网孔呈长度方向与贴膜长度方向一致的椭圆形,当贴膜附在眼皮上时,印刷线的网孔形状与人体皮肤纹路的形状最为贴近,此时的贴膜的隐形效果更佳。

另外,作为优选,所述印刷线的网孔的面积为0.5-1.0mm2,所述印刷线的线宽为0.1-0.2mm。

此时的印刷线的网孔大小与人体皮肤纹路的大小最为接近,贴膜的隐形效果更佳。

另外,作为优选,所述贴膜的整体呈椭圆形、月牙形、倒梯形或者直线形设置,所述贴膜的两端均设置有倒圆角。

通过设置贴膜的形状可以随着不同人的眼形进行选择,适用性广,灵活度高。通过设置贴膜的两端均被倒圆角,便于贴膜的贴附,贴膜的两端不易翘起。

另外,作为优选,所述离型膜上开设有与所述贴膜的外形、大小均相适配的限位槽,所述限位槽的深度低于所述贴膜的厚度,所述贴膜位于所述限位槽内设置。

通过设置限位槽,可以防止贴膜在离型膜上移动,方便包装和保管的同时,也可以防止第一胶着层与灰尘接触,保证第一胶着层的粘着力,避免浪费。

另外,作为优选,所述贴膜的厚度由中间向四周递减设置。

通过设置贴膜的厚度由中间向四周递减,防止贴膜的两端翘起,贴膜可以更好的贴附在眼皮上。此外,便于贴膜于眼皮的平缓过渡,便于眼影的上色,贴膜的隐形效果更佳。

另外,作为优选,所述贴膜的长度为16-27mm,所述贴膜的宽度为2-3mm;

所述离型膜的厚度为0.07-0.09mm,所述贴膜的厚度为0.09-0.11mm。

此时,贴膜形状可以更好的适应不同人的眼皮大小,适用性广,实用性强。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方式双眼皮贴片的整体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方式双眼皮贴片的剖面示意图;

图3是图1中贴膜隐去外膜层以及第二胶着层后的放大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第二实施方式双眼皮贴片的剖面示意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第三实施方式双眼皮贴片的整体示意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第四实施方式双眼皮贴片的整体示意图;

图7是本实用新型第四实施方式双眼皮贴片的剖面示意图;

图8是本实用新型第五实施方式双眼皮贴片的剖面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

1-离型膜;2-贴膜;3-第一胶着层;4-底膜层;5-外膜层;6-印刷线;7-第二胶着层;8-隐色层;9-倒圆角;10-限位槽。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说明书附图,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的详细说明。附图中示意性地简化示出了双眼皮贴片等。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上”、“下”、“前”、“后”、“左”、“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实施方式一

本实用新型的第一实施方式提供了一种双眼皮贴片,参见图1所示,包括离型膜1以及呈长条状的贴膜2,贴膜2有多个,多个贴膜2成排并可剥离地贴附在离型膜1上。使用时,将贴膜2从离型膜1上揭下,并将贴膜2贴附在眼皮上。本实施方式中,贴膜2的整体呈月牙形,其形状贴合人体眼皮的外形,便于双眼皮的形成与加深,同时便于贴膜2隐于所形成的双眼皮褶皱内,贴膜2的隐形效果佳。在其他实施方式中,贴膜2还可以为椭圆形、倒梯形或者直线形设置。

参见图2所示,贴膜2从离型膜1开始依次序包括第一胶着层3、底膜层4以及外膜层5,第一胶着层3设置在贴膜2靠近离型膜1的一侧,外膜层3设置在贴膜2远离离型膜1的一侧。其中,在底膜层4的远离离型膜1一侧的侧面凸出设置有印刷线6,印刷线6呈网纹状设置,印刷线6与外膜层5之间通过第二胶着层7进行粘接。

相较于现有技术而言,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双眼皮贴片,采用在底膜层4与外膜层5之间设置印刷线6,印刷线6凸出于底膜层4且整体呈网纹状,使得在使用时,按压外膜层5的外表面后即可使其具有网纹状纹路,以减少贴膜2的反光,贴附在眼皮上的贴膜2不易被发现,贴膜2的隐形效果佳。同时,在画眼影时,使用眼影棒或其他画眼影工具按压贴膜2的外膜层5,外膜层5受到按压并朝向内膜层4挤压,外膜层5在凸出的印刷线6的作用下形成印记更深的网纹状纹路,从而方便眼影的粘着与上色,进一步加强了贴膜2的隐形效果。此外,外膜层5外表面的网纹状纹路还可以达到凹进眼妆的效果,美妆效果更好。

在本实施方式中,参见图3所示,印刷线6的网孔整体呈层叠密布的扇形设置。在其他实施方式中,印刷线6的网孔形状也可以是呈椭圆形,印刷线6的网孔的长度方向与贴膜2的长度方向一致。或者,印刷线6的网孔形状也可以是呈圆形、多边形或者椭圆形与圆形、多边形的组合。印刷线6的网孔的面积为0.5-1.0mm2,印刷线6的线宽为0.1-0.2mm。此时,印刷线6的网孔形状、大小与人体皮肤纹路的形状、大小最为贴近,印刷线6最贴近人体皮肤纹路,当贴膜2附在眼皮上时,贴膜2的隐形效果达到最佳。

优选地,贴膜2的长度为16-27mm,贴膜2的宽度为2-3mm。本实施方式一中,贴膜2的长度为24mm,宽度为2mm。通过设置贴膜2的形状多变,可以随着不同人的眼形进行选择,贴膜2适用性广,灵活度高。

优选地,离型膜1的厚度为0.07-0.09mm,贴膜2的厚度为0.09-0.11mm。本实施方式中,离型膜1的厚度为0.08mm,贴膜2的厚度为0.10mm。优选地,第一胶着层3和第二胶着层7均采用3M胶带。

本实施方式一的贴膜的使用方法及有益效果:

将贴膜2从离型膜1上揭下,将贴膜2具有第一胶着层3的一面朝向眼皮方向,贴膜2的长度方向与眼皮的长度方向一致。将贴膜2由眼头往眼尾的贴附在眼皮的上方,优选的,贴膜2位于上眼线2-3MM的上方,使用专门的工具将贴膜2压紧在眼皮上,使得贴膜2完全贴附在眼皮上。通过在底膜层4与外膜层5之间设置印刷线6,按压外膜层后,印刷线6可以使得外膜层5的外表面具有网纹状纹路,从而可以达到凹进眼妆的效果,并且可以减少贴膜2的反光,贴膜2的隐形效果佳,美观度高,美妆效果好。

最后使用眼影,给眼皮上色,印刷线6使得外膜层5的外表面具有网纹状纹路,方便眼影的上色,贴膜2的隐形效果佳,美妆效果佳。

实施方式二

本实用新型的第二实施方式提供了一种双眼皮贴片,第二实施方式是对第一实施方式的进一步改进,主要改进之处在于,在本实用新型的第二实施方式中,结合图4来看,印刷线6靠近外膜层5的一端印刷上色有与人体肤色接近的隐色层8。通过设置与人体肤色接近的隐色层8,即使不使用眼影直接可以观察到贴膜2的外膜层5,也可以达到很好的隐形效果。只在印刷线6靠近外膜层5的一端设置隐色层8,还使得贴膜2上印刷线6的整体网纹状纹路与人体肤色纹路相近,进一步提高贴膜2的隐性效果。

优选地,隐色层8可以为棕色、米色、卡其色、灰色或者褐色中的一种。棕色、米色、卡其色、灰色或者褐色分别接近不同的人体肤色,可以适用于各类人群,在提高贴膜2隐形效果的同时兼具美状效果,经济实用。

实施方式三

本实用新型的第三实施方式提供了一种双眼皮贴片,第三实施方式是对第一或者第二实施方式的进一步改进,主要改进之处在于,在本实用新型的第三实施方式中,结合图5来看,贴膜2的两端均设置有倒圆角9,此时,贴膜2的两端部与眼皮贴合的面积大,便于贴膜2的贴附,贴膜2的两端不易翘起。同时,两端部为倒圆角时,在用户将贴膜2贴至眼皮处时,不会因为端部尖锐而产生刺痛感。

实施方式四

本实用新型的第四实施方式提供了一种双眼皮贴片,第四实施方式是对第一至第三实施方式中任意一实施方式的进一步改进,主要改进之处在于,在本实用新型的第四实施方式中,结合图6来看,贴膜2的整体形状为实施方式一中的其中一种。

为便于用户剥离,贴膜2贴附在离型膜1上的粘附力不会特别大,贴膜2容易在外力作用下于离型膜1上发生歪斜甚至起翘,导致灰尘或者水进入贴膜2与离型膜1之间并与第一胶着层3接触,弄脏贴膜2,并导致第一胶着层3的黏附力降低。结合图7来看,在本实施方式中,为了避免上述问题,在离型膜1上开设有与贴膜2的外形、大小均相适配的限位槽10,限位槽10的深度低于贴膜2的厚度,贴膜2位于限位槽10内设置。通过设置限位槽10,可以防止贴膜2移动,进而防止第一胶着层3与灰尘或水接触,保证贴膜2能够贴紧离型膜1,保持双眼皮贴片在使用前的完整性。同时,阻止第一胶着层3与灰尘或水接触,也可以保证第一胶着层3的粘着力,避免浪费。

实施方式五

本实用新型的第五实施方式提供了一种双眼皮贴片,第五实施方式是对第一至第四实施方式中任意一实施方式的进一步改进,主要改进之处在于,在本实用新型的第五实施方式中,结合图8来看,贴膜2的厚度由中间向四周递减设置,即贴膜2中间厚四周薄。贴膜2厚度小的四周可以使得其更好的贴附在眼皮上,贴膜2的四周不易翘起,便于贴膜2的伏贴贴附,隐形效果好。此外,四周薄的贴膜2还便于眼影在眼皮上的平缓过渡,眼影的上色更加自然,贴膜2的隐形效果更佳。

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在上述的各实施方式中,为了使读者更好地理解本申请而提出了许多技术细节。但是,即使没有这些技术细节和基于上述各实施方式的种种变化和修改,也可以基本实现本申请各权利要求所要求保护的技术方案。因此,在实际应用中,可以在形式上和细节上对上述实施方式作各种改变,而不偏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