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行李箱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953378发布日期:2018-11-16 20:55阅读:287来源:国知局
一种行李箱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属于箱包技术领域,涉及一种行李箱。



背景技术:

行李箱是人们出行旅游的必备物件,然而现有的行李箱大多是将物品放在主箱体内,由于主箱体主要是由拉链开合,因此当人们存取一些作为日常必须用品的小物件十分不便。

在中国专利文献【授权公告号:CN107811376 A】中的一种行李箱,包括具有上端面和下端面的行李箱主体,在上端面或下端面上具有凹陷腔体,凹陷腔体的底壁中具有若干个装配孔,在主体的上端具有锁定装置,行李箱还包括可拆卸部分;底部挡护件;其中当可拆卸部分放入凹陷腔体中固定就位时,可拆卸部分的被限制在至少有底部挡护件的前挡和底挡限定的内部空间中,且底挡的下表面上至少一个凸起被紧固在至少一个装配孔中;可拆卸部分的上端的紧固机构被可释放的固定至锁定装置。上述结构虽然能便利的在可拆卸部分的包内存取物件,但是其固定方式却只是在上下方固定,两侧没有紧固件,导致很容易从凹陷腔体内掉出,十分不牢固。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针对现有的技术存在上述问题,提出了一种行李箱,本实用新型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如何能更牢固的固定住副包。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可通过下列技术方案来实现:

一种行李箱,包括箱体和副包,所述箱体的正面向内凹陷形成有凹槽,所述副包位于凹槽内,其特征在于,所述副包包括底壳和设置在底壳上的外套,所述箱体的上表面设有锁体,所述外套上设有能扣入锁体的连接扣,所述底壳的底面开设有插接槽,所述凹槽靠近箱体底面的一侧内壁上设有能嵌入插接槽内的插接条,所述凹槽两侧内壁与底壳之间均设有能将副包固定在凹槽内的加强结构。

在箱体的正面开设凹槽能使得外套上的连接扣能扣入锁体将副包的上部分固定,凹槽内的插接条插入插接槽内能将副包的下部分固定,再加上凹槽两侧的加强结构能固定住副包的两侧,这样就能达到将副包整体牢固的固定在凹槽内的目的。

在上述的行李箱中,所述加强结构包括固定在凹槽两侧内壁上的卡条和开设在底壳两侧内壁的卡槽,两根所述卡条均能嵌入对应的卡槽内。卡条与卡槽配合能牢固的将副包下半部分固定在凹槽内。

在上述的行李箱中,两根所述卡条的截面均呈“L”形,所述卡条的一段能嵌入卡槽内且另一段固定在凹槽两侧的内壁上。上述结构能使卡条与凹槽内壁之间的接触面积增大,增加卡条的牢固程度。

在上述的行李箱中,所述卡槽靠近底壳底部的一端贯穿底壳的底部形成槽口,所述槽口的边沿截面面积向卡槽的截面面积逐渐减小。上述结构能使副包在顺着凹槽插入时能更容易的使卡条对准卡槽。

在上述的行李箱中,所述插接条的截面呈“L”形,所述插接条的一段能嵌入插接槽内且另一段固定在凹槽的内壁上。上述结构能使插接条与凹槽内壁之间的接触面积增大,增加插接条的牢固程度。

在上述的行李箱中,所述插接条与凹槽内壁接触的一侧以及卡条与凹槽内壁接触的一侧均设有若干个卡扣,所述凹槽的三侧内壁均开设有若干个定位孔,若干个卡扣均能扣入对应的定位孔内。多组卡扣与定位孔配合能使得卡条或插接条能更容易的装配到对应的凹槽侧壁上,减少所需要的装配时间和装配成本。

在上述的行李箱中,所述底壳三个侧边位于卡槽或插接槽的下方均开设有若干片弧形的加强片,若干片所述加强片均与底壳侧边的长度方向垂直设置。加强片能加强底壳的强度,使得底壳即使在受到朝向凹槽外的压力时也能保证底壳不会向凹槽外发生形变,具有保护副包的作用,延长副包的使用寿命。

在上述的行李箱中,所述凹槽靠近箱体上表面的一端贯穿箱体的上表面。能保证副包上的卡槽与卡条尽可能的保持平行,从而使得底壳上的卡条更容易的沿着卡槽插入。

在上述的行李箱中,所述凹槽两侧内壁靠近箱体上表面的一段设有圆弧形的导向面一,所述副包的上半部的反面与两个侧面之间经过倒角分别形成两个导向面二,两个所述导向面二均能贴靠在对应的导向面一上。能使得副包的两侧在沿着凹槽的侧壁滑入时避免碰到安装在凹槽两侧下半部的卡条,防止造成卡壳。

在上述的行李箱中,所述凹槽与副包的反面接触的一面开设有若干条平行的加强槽。加强槽的开设能加强箱体顶部的受力范围,能更好的顶住副包位于凹槽内时所带来的压力,防止造成箱体形变。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行李箱具有能更牢固的固定住副包的优点。

附图说明

图1是本行李箱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中A部的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行李箱中副包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行李箱中插接条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行李箱中卡条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中,1、箱体;10、凹槽;11、锁体;12、加强槽;13、导向面一;2、副包;20、底壳;21、外套;210、连接扣;22、插接槽;23、导向面二;3、插接条;4、卡条;5、卡槽;6、槽口;7、加强片;80、上扣件一;81、下扣件一;82、上扣件二;83、下扣件二。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是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例并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的描述,但本实用新型并不限于这些实施例。

如图1、图2和图3所示,行李箱包括箱体1和副包2,箱体1的正面向内凹陷形成有凹槽10,副包2位于凹槽10内,副包2包括底壳20和设置在底壳20上的外套21,箱体1的上表面设有锁体11,外套21上设有能扣入锁体11的连接扣210,底壳20的底面开设有插接槽22,凹槽10靠近箱体1底面的一侧内壁上设有能嵌入插接槽22内的插接条3。

如图1、图2和图3所示,凹槽10两侧内壁与底壳20之间均设有能将副包2固定在凹槽10内的加强结构,加强结构包括固定在凹槽10两侧内壁上的卡条4和开设在底壳20两侧内壁的卡槽5,两根卡条4均能嵌入对应的卡槽5内,两根卡条4的截面均呈“L”形,卡条4的一段能嵌入卡槽5内且另一段固定在凹槽10两侧的内壁上,卡槽5靠近底壳20底部的一端贯穿底壳20的底部形成槽口6,槽口6的边沿截面面积向卡槽5的截面面积逐渐减小。

如图1、图4和图5所示,插接条3的截面呈“L”形,插接条3的一段能嵌入插接槽22内且另一段固定在凹槽10的内壁上,插接条3与凹槽10内壁接触的一侧以及卡条4与凹槽10内壁接触的一侧均设有若干组卡扣,凹槽10的三侧内壁均开设有若干个定位孔,若干组卡扣均能扣入对应的定位孔内。

如图1和图4所示,若干个卡扣包括三组固定在插接条3与凹槽10固定的一段上的卡扣一和三组固定在卡条4与凹槽10固定的一段上的卡扣二,三组卡扣一均设在插接条3朝向凹槽10内壁的一侧且均沿着插接条3的长度方向平行分布,三组卡扣一均能卡入对应一侧凹槽10内的定位孔内,每组卡扣一均包括上扣件一80和下扣件一81,每组上扣件一80和下扣件一81均相向设置,上扣件一80和下扣件一81均呈倒钩状,位于插接条3两侧的两组卡扣一中的上扣件一80相对下扣件一81更靠近插接条3对应的宽边,位于插接条3中部的卡扣一中的上扣件一80与下扣件一81共轴线排列。

如图1和图5所示,三组卡扣二均设在卡条4朝向凹槽10内壁的一侧且均沿着卡条4的长度方向平行分布,三组卡扣二均能卡入对应一侧凹槽10内的定位孔内,每组卡扣二均包括上扣件二82和下扣件二83,每组上扣件二82和下扣件二83均相向设置,上扣件一80和下扣件一81均呈倒钩状,位于卡条4两侧的两组卡扣二中的上扣件二82相对下扣件二83更靠近卡条4对应的宽边,位于卡条4中部的卡扣二中的上扣件二82与下扣件二83共轴线排列。

如图1、图2和图3所示,底壳20三个侧边位于卡槽5或插接槽22的下方均开设有若干片弧形的加强片7,若干片加强片7均与底壳20侧边的长度方向垂直设置,凹槽10靠近箱体1上表面的一端贯穿箱体1的上表面,凹槽10两侧内壁靠近箱体1上表面的一段设有圆弧形的导向面一13,副包2的上半部的反面与两个侧面之间经过倒角分别形成两个导向面二23,两个导向面二23均能贴靠在对应的导向面一13上,凹槽10与副包2的反面接触的一面开设有若干条平行的加强槽12。

在箱体1的正面开设凹槽10能使得外套21上的连接扣210能扣入锁体11将副包2的上部分固定,凹槽10内的插接条3插入插接槽22内能将副包2的下部分固定,再加上凹槽10两侧的加强结构能固定住副包2的两侧,这样就能达到将副包2整体牢固的固定在凹槽10内的目的。

本文中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是对本实用新型精神作举例说明。本实用新型所属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对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做各种各样的修改或补充或采用类似的方式替代,但并不会偏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或者超越所附权利要求书所定义的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