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成型磁悬浮减震鞋底的成型模具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8910456发布日期:2019-10-19 02:44阅读:250来源:国知局
一种用于成型磁悬浮减震鞋底的成型模具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鞋子领域,具体涉及的是一种用于成型磁悬浮减震鞋底的成型模具。



背景技术:

传统的鞋子一般是通过对鞋底材料和形状的进行改进以达到减震缓冲的效果,但是经过长久踩踏,鞋子容易变形,减震性能就相应减弱。为实现更加持久的减震性能,市场上出现了装有磁铁的鞋底,利用磁铁同性相斥的原理来实现减震功能,如中国实用新型专利 CN200520041735.5公开的一种弹性体磁悬浮鞋底,鞋底内嵌设磁体,现在加工这种鞋底是直接在鞋底成型出嵌槽,然后用胶水将磁铁逐一粘合在嵌槽内。不仅加工费时费力,而且胶水是一种有毒化合物,并且具有刺激性味道,工人在粘合时长期与胶水接触,对自身的健康造成极大的损害。此外,粘合过程容易使磁铁吸附过多杂质,影响鞋底加工质量。最后采用黏贴的方式粘合强度小时,磁体容易脱离鞋底,不够牢固。

有鉴于此,本申请人针对上述问题进行深入研究,遂有本案产生。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用于成型磁悬浮减震鞋底的成型模具,实现一体发泡注塑成型,成型更加高效和高质量。

本实用新型解决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方案是:提供一种用于成型磁悬浮减震鞋底的成型模具,其中,该磁悬浮减震鞋底包括上鞋底本体、下鞋底本体和若干个同极磁体,该下鞋底本体的前部向上弯曲粘合在上鞋底本体的前部,下鞋底本体的后部向上弯曲连接在上鞋底本体的后部,所述上鞋底本体形成若干个上容腔,所述下鞋底本体形成若干个下容腔,若干个同极磁体一一对应地一体成型于若干个上容腔内和若干个下容腔内,上容腔和下容腔均全包同极磁体设置并且位于上容腔的同极磁体与位于下容腔的同极磁体上下对应,上鞋底本体和下鞋底本体的中部均设有连接凸块,上鞋底本体和下鞋底本体中部通过连接凸块固定连接;该成型模具包括用于成型上鞋底本体的上鞋底模具和用于成型下鞋底本体的下鞋底模具,上鞋底模具和下鞋底模具均包括有上模板和下模板,该上模板形成上型槽以及布设于上型槽内的上连接凸块型槽和若干个磁体型槽,该下模板形成下型槽和布设于下型槽内的下连接凸块型槽,上型槽与下型槽拼接形成鞋底型腔,上连接凸块型槽和下连接凸块槽拼接形成连接凸块型腔,磁体型槽和下模板拼接形成磁体型腔,每一下型槽的前掌区域和后掌区域均排布设若干个用于支撑同极磁体的下顶柱;

成型模具还包括有底架、步进电机、齿排、主动齿轮和若干个从动齿轮,所述下顶柱上端具有外螺纹,每一同极磁体的下表面设有内螺纹孔,所述下顶柱下端向下穿出所述下模板并继续向下延伸与底架转动连接,每一下顶柱下端套设一个从动齿轮,所述齿排和步进电机设在底架上,步进电机的输出轴套设主动齿轮,齿排与主动齿轮和若干个从动齿轮相啮合。

进一步的,所述上鞋底本体和下鞋底本体分别一体发泡注塑成型。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有点:本实用新型采用一体成型的方式设置磁体,从而省去逐一黏贴磁体的加工步骤,不仅省时省力,高效便捷,而且成型过程有效防止磁体吸附杂质,从而提升成型质量。另外,同极磁体全包设置可防止其在行走过程中因吸附过多杂质而影响磁性,给磁体提供了更全面的保护,减少维护成本。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磁悬浮减震鞋底的侧视示意图。

图2为图1中A部分的局部放大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涉及的一种用于成型磁悬浮减震鞋底的成型模具的下模板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涉及的一种用于成型磁悬浮减震鞋底的成型模具的下模板俯视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涉及的一种用于成型磁悬浮减震鞋底的成型模具的侧面示意图。

图6为图5在中B部分的局部放大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进一步解释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下面通过具体实施例来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细阐述。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用于成型磁悬浮减震鞋底的成型模具,其中,如图1、2所示,磁悬浮减震鞋底包括上鞋底本体11、下鞋底本体12和若干个同极磁体13,该下鞋底本体12的前部向上弯曲粘合在上鞋底本体11的前部,具体可采用强力粘合剂粘合,下鞋底本体 12的后部向上弯曲连接在上鞋底本体11的后部,也可以采用强力粘合剂粘合。

所述上鞋底本体11形成若干个上容腔,所述下鞋底本体12形成若干个下容腔,若干个同极磁体13一一对应地一体成型于若干个上容腔内和若干个下容腔内,上容腔和下容腔均全包同极磁体设置并且位于上容腔的同极磁体13与位于下容腔的同极磁体13上下对应。

这样,利用同极磁体13相互排斥的特性,在踩踏过程中,上鞋底本体11受到踩踏压力时会顺势向下移动,减小了鞋底对脚底的反冲击力,达到避震的效果;在抬脚过程中,踩踏力慢慢减小,同时同极磁体的排斥力慢慢释放而提供脚步一种向上的动力,达到助力的效果。再有,同极磁体13全包设置可防止其在行走过程中因吸附过多杂质而影响磁性,给磁体13提供了更全面的保护,减少维护成本。

需要说明的是,同极磁体13设置时可避开鞋底例如脚趾关节部位所在的需要弯折的区域,以避免影响鞋底行走,提升舒适度。另外,虽然同极磁体13被全包设置,但是上容腔的下表面腔壁和下容腔的上表面腔壁设置较薄,保证同极磁体13保持较好的排斥力,而全包的设计可有效保护磁体,避免磁体因吸附过多杂物而影响磁性。

优选的,上鞋底本体11和下鞋底本体12的中部均设有连接凸块 14,上鞋底本体11和下鞋底本体11中部通过连接凸块14固定连接,可采用强力粘合剂粘合,使得上鞋底本体11和下鞋底本体12连接更加稳固,不容易偏离位置。

如图3、4所示,本实用新型包括用于成型上鞋底本体的上鞋底模具和用于成型下鞋底本体的下鞋底模具。上鞋底模具和下鞋底模具均包括有上模板3和下模板2,上模板3和下模板2能盖合以完成合模操作,二者可采用转动连接也可以独立设置。该上模板3形成上型槽以及布设于上型槽内的若干个磁体型槽31和上连接凸块型槽32,该下模板2形成下型槽21和设于下型槽21内下连接凸块型槽22,上型槽与下型槽拼接形成鞋底型腔,磁体型槽31和下模板2拼接形成磁体型腔,每一下型槽的前掌区域和后掌区域均排布设若干个用于支撑同极磁体的下顶柱23。

采用本实用新型成型磁悬浮减震鞋底的成型工艺包括如下步骤:

(1)往上鞋底模具的下顶柱放置同极磁体13,然后盖上上鞋底模具的上模板3,磁体型槽31一一对应盖在同极磁体上,接着一体发泡注塑成型出上鞋底本体;

(2)上鞋底本体脱模;

(3)往下鞋底模具的下顶柱放置同极磁体13,然后盖上下鞋底模具的上模板3,磁体型槽31一一对应盖设在同极磁体上,接着一体发泡注塑成型出下鞋底本体;

(4)下鞋底本体脱模;

(5)下鞋底本体的前部向上弯曲与上鞋底本体的前部粘接,下鞋底本体的后部向上弯曲与上鞋底本体的后部粘结,鞋底本体的中部与上鞋底本体的中部通过连接凸块粘结。

如此,只要在成型前放好同极磁体13就能完成后续的成型工艺,且不影响脱模工艺,高效又便利,发泡注塑成型的具体工艺已被现有技术所披露,在此不再赘述。

由于发泡注塑成型过程中具有一定的冲击力,同极磁体13利用磁性吸附固定在下顶柱不够牢固,有可能被冲击得偏离位置,造成加工次品,因此,如图5、6所示,作为本实用新型还包括上模板3和下模板2,上模板3具有磁体型槽31,下模板2有下顶柱23。成型模具还包括有底架41、步进电机42、齿排43、主动齿轮44和若干个从动齿轮44,底架41固定在平面上保持不动。

所述下顶柱23上端具有外螺纹,每一同极磁体13的下表面设有与外螺纹匹配的内螺纹孔,所述下顶柱23下端向下穿出所述下模板 2并继续向下延伸与底架41转动连接,下顶柱23能在下模板2内转动。每一下顶柱23下端套设一个从动齿轮43,从动齿轮43固定在下顶柱23下端。所述齿排43和步进电机42设在底架41上,步进电机42的输出轴套设主动齿轮44,齿排43与主动齿轮44和若干个从动齿轮44相啮合。

相应的,步骤(1)和(3)中,所述下顶柱23旋入同极磁体13 的内螺纹孔,通过螺纹连接实现同极磁体固定在下顶柱23上。

步骤(2)和(4)中,脱模时先打开上模板3,然后启动步进电机42反转,步进电机42驱动主动齿轮44反转,主动齿轮44通过啮合传动驱动齿排43向左移动,齿排43向左移动驱动从动齿轮44反转,从动齿轮44反转带动下顶柱23反转,下顶柱23通过反转螺旋旋开同极磁体13同时顶起成型的上鞋底本体或者下鞋底本体。

这样,本实施例中在发泡注塑成型过程中同极磁体13通过螺旋固定,能够抵御从任何方向对同极磁体13的冲击,从而防止偏位,而且不用逐个旋转同极磁体13,拆装用步进电机42和齿轮传动的配合快捷又省时,并在鞋底本体成型后被直接顶起,便于脱模。

优选的,所述上鞋底本体11和下鞋底本体12分别一体发泡注塑成型,即磁体与上鞋底本体11或者下鞋底本体12一体发泡注塑成型,从而省去逐一粘贴同极磁体13的加工步骤,减少人工,达到省时省力,高效便捷的有益效果,而且直接成型的方式使得同极磁体13不会有外露过程,有效防止加工过程磁体吸附杂质,从而提升成型质量。

上述实施例和图式并非限定本实用新型的产品形态和式样,任何所属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对其所做的适当变化或修饰,皆应视为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专利范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