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带有安全气囊的登山包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2910163发布日期:2020-11-13 12:55阅读:198来源:国知局
一种带有安全气囊的登山包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户外运动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带有安全气囊的登山包。



背景技术:

登山包指登山者的背包,顾名思义是登山者用来装载物资装备的背囊,登山背包是装带各种旅行物品的重要装备,是旅行必不可少的,登山背包除用于登山,在其它探险运动如漂流和长途旅行是也被广泛使用。

登山包在户外出行时受到广泛的使用,然而现有的登山包在使用过程中往往会出现以下的一些缺陷,首先,现有的登山包在使用过程中往往会处于各种复杂的环境中,当登山者不慎落水时,登山包内部物品较多,往往会使得使用者加速下沉;其次,现有的登山包肩带落水后往往会出现收缩的问题,从而使得落水者难以将背包脱下减少负重。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为了解决登山包落水时加速下沉的问题,而提出的一种带有安全气囊的登山包。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带有安全气囊的登山包,包括背包以及背包前侧开设的两个肩带,所述背包前端开设有气囊腔,且气囊腔内腔套设有气囊圈与盐酸罐体,所述气囊圈内侧开设有气嘴,且气嘴处卡接有螺旋管,所述盐酸罐体与螺旋管相连通,所述气嘴内腔开设有限位槽,且限位槽顶部套设有球阀,所述螺旋管开口处与球阀卡接,所述肩带中心处开设有带芯,所述带芯开设有折叠圈,且折叠圈与带芯连接处插接有卡件。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

所述气囊腔前端面开设有开缝,所述盐酸罐体前端开设有拉手,且拉手与开缝滑动连接。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

所述背包前端面顶部开设有锁扣,所述气囊腔内侧固定连接有卡扣,且卡扣与锁扣卡接。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

所述肩带靠近折叠圈处开设有断口。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

所述气嘴底端开设有挡板,且挡板中心处开设有小孔,所述挡板底端固定连接有碳酸钙固体。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

所述卡扣与气囊圈之间互相绕接固定。

综上所述,由于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本实用新型中,采用了膨胀式气囊结构,由于采用了拉手与开缝之间的滑动连接,实现了拉手带动盐酸罐体向底部运动,又由于采用了螺旋管与球阀之间的卡接,实现了螺旋管推动球阀通过限位槽,同时由于采用了盐酸罐体内腔容纳的稀盐酸,实现了稀盐酸与大理石固定反应膨胀,从而实现了气囊圈膨胀脱离气囊腔,进而实现了气囊圈产生浮力减少背包的下沉效果。

2、本实用新型中,采用了快速松脱结构,由于采用了卡件对于折叠圈之间的卡接,实现了卡件拔出时将肩带的长度延长,从而实现了肩带快速的放松,以便于使用者快速脱下背包,又由于采用了卡扣与气囊圈之间的套接,实现了打开卡扣与锁扣之间的连接后可将充气后的气囊圈取出使用。

附图说明

图1示出了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主视图结构示意图;

图2示出了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气囊腔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3示出了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图2中a处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4示出了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肩带截面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例说明:

1、肩带;2、锁扣;3、背包;4、卡扣;5、开缝;6、拉手;7、气囊腔;8、气囊圈;9、气嘴;10、盐酸罐体;11、限位槽;12、挡板;13、球阀;14、螺旋管;15、带芯;16、卡件;17、折叠圈。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它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请参阅图1-4,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带有安全气囊的登山包,包括背包3以及背包3前侧开设的两个肩带1,背包3前端开设有气囊腔7,且气囊腔7内腔套设有气囊圈8与盐酸罐体10,气囊圈8内侧开设有气嘴9,且气嘴9处卡接有螺旋管14,盐酸罐体10与螺旋管14相连通,气嘴9内腔开设有限位槽11,且限位槽11顶部套设有球阀13,螺旋管14开口处与球阀13卡接,肩带1中心处开设有带芯15,带芯15开设有折叠圈17,且折叠圈17与带芯15连接处插接有卡件16,使得卡件16将带芯15固定住,既方便打开取出,也不容易从卡件16开口处脱出。

具体的,如图1所示,气囊腔7前端面开设有开缝5,盐酸罐体10前端开设有拉手6,且拉手6与开缝5滑动连接,以便于气囊圈8的脱出以及拉手6的滑动。

具体的,如图1所示,背包3前端面顶部开设有锁扣2,气囊腔7内侧固定连接有卡扣4,且卡扣4与锁扣2卡接,以便于将气囊圈8限位住。

具体的,如图4所示,肩带1靠近折叠圈17处开设有断口,以便于肩带1的延长。

具体的,如图3所示,气嘴9底端开设有挡板12,且挡板12中心处开设有小孔,挡板12底端固定连接有碳酸钙固体,以便于通过挡板12阻挡球阀13落到气囊圈8的内部。

具体的,如图2所示,卡扣4与气囊圈8之间互相绕接固定,以便于气囊圈8的固定与脱离使用。

工作原理:使用时,首先,通过拉手6与开缝5之间的滑动连接,使得拉手6带动盐酸罐体10向底部运动,再通过螺旋管14与球阀13之间的卡接,使得螺旋管14推动球阀13通过限位槽11,再通过盐酸罐体10内腔容纳的稀盐酸,使得稀盐酸与大理石固定反应膨胀,从而使得气囊圈8膨胀脱离气囊腔7,进而使得气囊圈8产生浮力减少背包3的下沉效果;其次,通过卡件16对于折叠圈17之间的卡接,使得卡件16拔出时将肩带1的长度延长,从而使得肩带1快速的放松,以便于使用者快速脱下背包3,再通过卡扣4与气囊圈8之间的套接,使得打开卡扣4与锁扣2之间的连接后可将充气后的气囊圈8取出使用。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揭露的技术范围内,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及其实用新型构思加以等同替换或改变,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技术特征:

1.一种带有安全气囊的登山包,包括背包(3)以及背包(3)前侧开设的两个肩带(1),其特征在于,所述背包(3)前端开设有气囊腔(7),且气囊腔(7)内腔套设有气囊圈(8)与盐酸罐体(10),所述气囊圈(8)内侧开设有气嘴(9),且气嘴(9)处卡接有螺旋管(14),所述盐酸罐体(10)与螺旋管(14)相连通,所述气嘴(9)内腔开设有限位槽(11),且限位槽(11)顶部套设有球阀(13),所述螺旋管(14)开口处与球阀(13)卡接,所述肩带(1)中心处开设有带芯(15),所述带芯(15)开设有折叠圈(17),且折叠圈(17)与带芯(15)连接处插接有卡件(16)。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带有安全气囊的登山包,其特征在于,所述气囊腔(7)前端面开设有开缝(5),所述盐酸罐体(10)前端开设有拉手(6),且拉手(6)与开缝(5)滑动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带有安全气囊的登山包,其特征在于,所述背包(3)前端面顶部开设有锁扣(2),所述气囊腔(7)内侧固定连接有卡扣(4),且卡扣(4)与锁扣(2)卡接。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带有安全气囊的登山包,其特征在于,所述肩带(1)靠近折叠圈(17)处开设有断口。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带有安全气囊的登山包,其特征在于,所述气嘴(9)底端开设有挡板(12),且挡板(12)中心处开设有小孔,所述挡板(12)底端固定连接有碳酸钙固体。

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带有安全气囊的登山包,其特征在于,所述卡扣(4)与气囊圈(8)之间互相绕接固定。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带有安全气囊的登山包,包括背包以及背包前侧开设的两个肩带,所述背包前端开设有气囊腔,且气囊腔内腔套设有气囊圈与盐酸罐体,所述气囊圈内侧开设有气嘴,且气嘴处卡接有螺旋管,所述盐酸罐体与螺旋管相连通,所述气嘴内腔开设有限位槽,且限位槽顶部套设有球阀,所述螺旋管开口处与球阀卡接,所述肩带中心处开设有带芯,所述带芯开设有折叠圈,且折叠圈与带芯连接处插接有卡件。本实用新型中,由于采用了膨胀式气囊结构,实现了气囊圈产生浮力减少背包的下沉效果,又由于采用了快速松脱结构,实现了打开卡扣与锁扣之间的连接后可将充气后的气囊圈取出使用。

技术研发人员:赖延仲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泉州市恒亮旅游用品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19.12.10
技术公布日:2020.11.1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