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种改进的链带、拉链、蒙皮用具及其形成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23314609发布日期:2020-12-15 11:48阅读:81来源:国知局
第二种改进的链带、拉链、蒙皮用具及其形成方法与流程

本发明涉及隐形拉链用的链带、隐形拉链以及应用品蒙皮用具及其形成方法。具体地说,涉及一种隐形拉链,其左右链带的内侧方向上安装链牙并啮合后,即使此时用力拉扯链带(即在左右两个链带上同时施加比较大的拉力),也难以从链带正面方向明显露出链牙,能够对链牙予以很好地隐藏。



背景技术:

就隐形拉链本身来说,市面上的品种非常多。但一般在其左右链带的内侧方向上安装链牙后,如果此时用力向左右两边方向拉扯链带,都会非常明显地露出后面的链牙。但在有些应用场合例如家具座椅、汽车座椅、装饰面板等产品中使用隐形拉链时,就需要明显减少这种暴露链牙从而提供外观整体的美观度。也即需要大大减少从拉链的正面方向看的缝隙。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最早在2012年中国发明专利200980161353.7及1976年日本实公昭51-4826号公报中都有公开文献记载。其中日本实公昭51-4826号公报披露了一种隐形拉链具有织制的拉链布带,上述拉链布带具有布带主体部和用于安装链牙的牙安装部,在拉链布带的牙安装部和布带折曲部的牙安装部侧的一部分设置通过含浸合成树脂液而硬化了的硬化部。在将所述拉链牙由缝制线缝在硬化部,使左右的拉链牙啮合时,能够稳定地维持左右的拉链布带中的布带折曲部彼此紧密接触的状态,防止在左右的布带折曲部之间形成间隙。因此,能够稳定地将处于啮合状态的左右的拉链牙隐蔽,而不会从隐形拉链的露出面侧看到。此时最大的问题则在于在将拉链牙向牙安装部缝装时,缝制针(缝纫机针)难以穿过该牙安装部(硬化部),存在不能圆滑地进行拉链牙的缝制的问题。

另外,在上述日本实公昭51-4826号公报中,作为隐形拉链的变形例,公开了替代通过合成树脂液的含浸来使拉链布带的一部分区域硬化,通过在其一部分区域的一面(布带外表面)紧固合成树脂制的薄膜体而硬化了的隐形拉链,这样通过将合成树脂制的薄膜体紧固在拉链布带的一部分区域,也能够使拉链布带的一部分区域硬化。这样通过将薄膜体紧固,在使左右的拉链牙啮合了的同时,也能够稳定地维持左右的拉链布带中的布带折曲部彼此紧密接触的状态,能够稳定地隐蔽拉链牙。但在像这样通过紧固薄膜体而将牙安装部等硬化了的隐形拉链中,在将薄膜体向拉链布带紧固时,容易产生薄膜体的错位。而且,因为薄膜体在相对于拉链布带的紧固位置错开了的情况下,不能稳定地使拉链布带的规定位置硬化,所以,存在隐形拉链的隐蔽性降低的问题。

针对上述日本实公昭51-4826号公报中的问题,中国发明专利200980161353.7又提出了一种隐形拉链,其牙安装部具有由内包有薄膜体的连续的管袋织物形成的管袋织物部,上述管袋织物部包含有上述缝制线中的上述布带折曲部侧的面线穿过的面线穿过区域,被上述管袋织物部内包的上述薄膜体在该薄膜体的一端缘配置在比上述面线更靠上述布带折曲部侧的状态下,通过上述面线与上述拉链牙一起被缝合。即通过管袋织物部将薄膜体包裹和固定,从而薄膜体不仅在管袋织物部中难以移动而且其针孔凸起不能外露出。但是该种拉链的薄膜体及其管袋织物部在受到缝制链牙的缝线向左右两边的拉扯力时,由于管袋织物部本身不紧密,也会同时被拉伸而产生较大的缝隙。

针对上述中国发明专利200980161353.7中的问题,中国201721282792.1实用新型专利,提出了一种拉链用布带,其将上述薄膜体作为链牙连接部的片状经线,所述片状经线的硬度大于其周围的其它经线和纬线的硬度,所述片状经线与所述纬线相互交织一起至少形成所述链牙连接部的一部分。该种结构的改进仍然也存在向左右两边的拉扯力时,由于链牙连接部本身不紧密,也会同时被拉伸而产生较大的缝隙的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现有技术出现的问题,为了进一步减少链带的链牙安装部被左右拉扯时出现的间隙而暴露链牙,本发明首先提出一种第二种改进的链带,其沿纵向延伸包括有纵横交错的经线和纬线,从横截面方向看,所述链带包括通过所述纬线相互连接的外连接部和内连接部,所述外连接部与内连接部之间相对折弯,所述外连接部用于连接外部的布状物,所述内连接部用于安装链牙,所述内连接部包括有用于结合缝线的安装区域,所述缝线用于将所述链牙与所述内连接部连接起来;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内连接部中,至少所述安装区域中还包括有低熔点填料,至少部分的所述低熔点填料以熔接方式固定连接经线和纬线从而让所述安装区域呈板结状态结构。

其中,所述经线是沿链带延伸的纵向方向而延伸布置的纱线,而所述纬线则是沿大致垂直于所述经线的方向布置,当它们交错织制在一起时,就形成了布带。由于所述经线在熔接前不承受左右拉力,为此所述纬线从所述外连接部延伸到所述内连接部,所述外连接部和内连接部主要通过纬线相互连接在一起。

其中,所述外连接部与内连接部之间相对折弯,不仅定义了所述外连接部与内连接部相对布置角度,而且也同时定义了所述外连接部与内连接部之间会存在一个折弯过渡部位,所述外连接部与内连接部实际上是通过一个折弯过渡部位连接。其次所述外连接部与内连接部之间相对折弯,链牙可以缝制在所述内连接部的一个侧面上从而形成隐形拉链。该折弯工序或者说折弯结构一般在拉链最后定型时完成,至少在安装链牙时不一定需要将所述外连接部与内连接部相对折弯处理。

其中,所述链牙是通过缝线与所述内连接部连接起来,为此所述内连接部上就会存在用于结合缝线的安装区域,所述缝线穿过所述安装区域时与该位置的经纬线结合,所述安装区域的经纬线形成对缝线的定位,为此所述安装区域至少是环绕着缝线。由于所述缝线是穿过所述链牙而缝制到所述安装区域上,为此从连接方法上分析,所述链牙的宽度与所述安装区域的宽度之间没有必然的逻辑关系,只要所述安装区域能够连接所述缝线即可。

其中,所述熔接包括两种,第一种是低熔点填料本身通过熔化方式形成块状,第二种是熔化的低熔点填料熔接到其它未熔化的经线及纬线,当温度降低下来后,不仅熔化的低熔点填料本身变硬,而且经纬线之间都能通过所述低熔点填料相互固定连接起来从而形成板结状态结构。

在上述结构布置中,既可以在整个所述内连接部中布置可以熔化的低熔点填料从而全部相邻经纬线之间熔接,也可以仅是部分的所述低熔点填料熔化,还可以是将部分经线甚至部分经线中的部分纤维丝设置为可熔化的低熔点纤维丝;而所述低熔点填料本身既可以全部是可以低温熔融的纤维丝、纤维颗粒、塑料片或塑料颗粒等颗粒状、片状、带状体,也可是包含有所述低温熔融材料的片状、带状体。其次,既可以将整个所述内连接部设置为板结状态结构,也可以是仅仅是将所述安装区域设置为板结状态结构,再或者是将所述板结状态结构从缝线位置向所述折弯过渡部再延伸多一定宽度,皆是可行的方案。

根据上述技术方案,与现有技术对比,通过所述低熔点填料与经纬线熔接方式固定连接而至少让所述安装区域形成板结状态结构,仅仅只需在传统经纬交织工艺基础上通过加热方式让所述低熔点填料熔化并连接成块,不仅工艺简单而且块状结构稳定可靠;其次所述板结状态结构使所述安装区域中的经线在左右方向上具有了抗拒拉力的能力,所述板结状态结构本身能够在链带受到左右拉力时减少缝线相对于所述安装区域的左右移动,让安装链牙后的两个链带之间从正面看的缝隙更小。其中让所述安装区域形成板结状态结构的加热工序,完全可以借助于染色之后的链带形成折弯结构时的定型工序中的加热过程予以实现。

进一步的技术方案还可以是,所述板结状态结构向内侧延伸到所述外连接部与内连接部之间的折弯过渡部位,通过该延伸设置,不仅能够在所述折弯过渡部位与所述链牙之间形成让拉头的底板经过的稳定间隙从而便利于拉头上下活动,而且让所述折弯过渡部位以所述板结状态结构为基准而开始折弯,从而进一步减小两个链带之间从正面看的缝隙。

进一步的技术方案还可以是,所述内连接部的厚度大于所述外连接部的厚度。这样可以增强所述内连接部特别是所述板结状态结构的刚性。

进一步的技术方案还可以是,所述低熔点填料是带状物或线状物,从而便利于作业加工。

本发明再提出一种应用上述第一种改进链带的拉链,包括两条权利要求1到4任一所述的链带,在每个所述链带的内连接部的安装区域上通过缝线安装有链牙;还包括拉头,所述拉头结合着两排所述链牙用于让两排所述链牙相互啮合或打开。

本发明再提出一种应用上述拉链的蒙皮用具,包括有由布状物所形成的外层,所述布状物中设置有缝接部位;其特征在于,权利要求5所述拉链结合到所述缝接部位,用于将所述布状物予以链接或打开;所述布状物是纺织品、真皮或皮革;所述蒙皮用具是衣服、座椅、沙发、床垫或装饰面板。

本发明再提出一种形成所述链带的方法,其沿纵向延伸包括有纵横交错的经线和纬线,从横截面方向看,所述链带包括通过所述纬线相互连接的外连接部和内连接部,所述外连接部与内连接部之间相对折弯,所述外连接部用于连接外部的布状物,所述内连接部用于安装链牙,所述内连接部包括有用于结合缝线的安装区域,所述缝线用于将所述链牙与所述内连接部连接起来;其特征在于,至少在所述安装区域中还添加有低熔点填料,所述低熔点填料的熔化温度至少低于纬线的熔化温度,在经线纬线交织完成并完成所述低熔点填料的装配后,以适配于所述低熔点填料的熔化温度的加热温度加热所述内连接部让这些低熔点填料熔融填充所述经线和纬线之间的间隙并变成熔块,进而让低熔点填料变硬、让所述低熔点填料熔接到所述经纬线,从而得到板结状态结构。

其中,所述低熔点填料变硬,是低熔点填料在熔融后冷却时出现的固有特性,

根据上述方案,其有益的技术效果在于,第一,采用所述低熔点填料,这样当用适配于低熔化温度的加热温度加热时,仅让所述低熔点填料中的低熔点材料熔化变结和实现固定连接,其它非低熔点的经线与纬线在加热和冷却后都能保持形态没有实质性变化并且保持在经纬度上的原始拉力,既能形成所述板结状态结构,又能保持所述内连接部在两个方向上的柔性和连接力;第二,可以在未改变现有的制造工序的基础上,仅仅添加所述填料就能直接实现上述目的,为此不仅工艺简单而且块状结构稳定可靠。其中让所述安装区域形成板结状态结构的加热工序,完全可以借助于染色之后的链带形成折弯结构时的定型工序中的加热过程予以实现,无需另外设置加热工序。

进一步的技术方案还可以是,通过加大所述内连接部的经线线径或通过增加所述内连接部经线与纬线的交织层数,让所述内连接部的厚度大于所述外连接部的厚度。

进一步的技术方案还可以是,至少位于所述安装区域中的部分经线属于低熔点经线,所述低熔点经线中的全部纤维丝属于低熔点纤维丝,所述低熔点纤维丝的熔化温度接近所述低熔点填料的熔化温度。

进一步的技术方案还可以是,至少位于所述安装区域中的部分经线属于混纺线,所述混纺线中包含有两种不同熔化温度的纤维丝,一种属于与所述低熔点填料的熔化温度接近的低熔点纤维丝,另一种属于与所述纬线的熔化温度接近的普通纤维丝。这样让每一低熔点经线既保持熔接能力又能保持经向的连接拉力。

进一步的技术方案还可以是,所述低熔点填料是带状物或线状物。

本发明还提供一种在形成所述链带的方法的基础上再进一步形成拉链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权利要求8到11任一所述形成链带的方法,还包括安装链牙和拉头的步骤,其中在经纬线交织完成并添加所述低熔点填料后,在所述安装区域上通过缝线安装链牙,再加热所述内连接部后冷却得到所述板结状态结构,最后将所述拉头安装到两条所述链带的链牙上,所述拉头结合着两排所述链牙用于让两排所述链牙相互啮合或打开。

其中,在安装链牙之后再形成所述板结状态结构,能够利用低熔点填料直接熔接固定所述链牙的缝线,大大减少所述缝线拉伸从而缩小拉链从正面看到的缝隙。其次与现有技术对比,由于本发明在安装所述链牙时所述安装区域仍然处于未熔接状态,不会容易损坏缝纫机器的缝纫针,也没有缝纫针冲击凸起。

进一步的技术方案还可以是,在得到所述板结状态结构之前对所述链带予以染色,所述染色工序的温度低于所述低熔点填料的熔化温度,然后利用热定型折弯的机会同时得到所述板结状态结构,再后安装所述拉头。

由于本发明具有上述特点和优点,为此能够应用到链带、拉链及所应用的蒙皮用具中。

附图说明

图1是应用本发明技术方案的蒙皮用具中的安装有拉链的布状物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应用本发明技术方案的链带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应用本发明技术方案的链带的经纬线放大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应用本发明技术方案的链带、拉链及所应用的蒙皮用具的结构及形成方法作进一步的具体说明。

如图1所示,本发明提出一种蒙皮用具,包括有由布状物1所形成的外层,所述布状物1中设置有缝接部位11;将拉链2结合到所述缝接部位11,用于将所述布状物1予以链接或打开;所述布状物1是纺织品、真皮或皮革;所述蒙皮用具是衣服、座椅、沙发、床垫或装饰面板。

本发明所述拉链2,包括两条链带3、拉头21和链牙22,所述链牙22通过第一缝线23连接安装到所述链带3的后面,而两个所述链带3又通过第二缝线12分别缝接到所述布状物1的后面并位于所述缝接部位11的两边,所述拉头21结合着两排所述链牙22用于让两排所述链牙22相互啮合或打开从而让所述布状物1的缝接部位11闭合或打开。

本发明涉及的所述链带3,如图3所示,其沿纵向(y轴向)延伸包括有纵横交错的经线y和纬线x,其中,所述经线y是沿链带3延伸的纵向方向而延伸布置的纱线,而所述纬线x则是沿大致垂直于所述经线y方向布置的纱线,当它们交错织制在一起时,就形成了布带。由于所述经线y不承受在x轴方向上的左右拉力,为此所述纬线x从所述外连接部32延伸到所述内连接部31,所述外连接部32和内连接部31主要通过所述纬线x相互连接在一起。

从横截面方向看,如图1和图2所示,所述链带3包括通过所述纬线x相互连接的内连接部31和外连接部32,所述内连接部31和外连接部32之间相对折弯从而具有稳定间隙30,所述内连接部31和外连接部32之间通过折弯过渡部位d过渡连接,而所述内连接部31、外连接部32和所述折弯过渡部位d都通过所述纬线x连接,所述经线y在x轴方向上并在熔接前并不受力,也即熔接前不能抗拒x方向上的向y的拉力;所述外连接部32用于连接外部的所述布状物1,所述内连接部31用于安装所述链牙22。

如图2和图3所示,所述内连接部31沿x轴方向依次布设有:包括有外侧锁边区域a、从所述锁边区域a出发向右延伸的安装区域b、从所述安装区域b出发向内侧(也是向所述折弯过渡部位d)延伸的内侧延伸部c、从所述内侧延伸部c出发继续向右延伸的所述折弯过渡部位d以及位于所述折弯过渡部位d外侧的外连接部32,所述第一缝线23将所述链牙22与所述内连接部31的安装区域b连接起来。

其中,所述内连接部31与外连接部32之间相对折弯,不仅定义了所述外连接部32与内连接部31相对布置角度,而且也同时定义了所述外连接部32与内连接部31之间会存在一个折弯过渡部位d,所述外连接部32与内连接部31实际上是通过一个折弯过渡部位d连接。其次所述外连接部32与内连接部31之间相对折弯,所述链牙22缝制在所述内连接部31的内侧面上从而形成隐形的所述拉链2。该折弯工序或者说折弯结构一般在所述拉链2定型时完成,至少在安装所述链牙22时不一定需要将所述外连接部32与内连接部31相对折弯处理。

其中,所述链牙22是通过所述第一缝线23与所述内连接部31连接起来,为此反过来说,所述内连接部31上就会存在用于结合第一缝线23的安装区域b,所述第一缝线23穿过所述安装区域b时与该位置的经纬线结合并具有两排穿透部位4,每个所述穿透部位4穿过一根所述第一缝线23,所述安装区域b的经纬线借助于所述穿透部位4形成对第一缝线23的定位,为此所述安装区域b至少是包括环绕着第一缝线23的所述穿透部位4的区域。由于所述第一缝线23是穿过所述链牙22而缝制到所述安装区域b上,为此从连接方法上分析,所述链牙22的宽度与所述安装区域b的宽度之间没有必然的逻辑关系,只要所述安装区域b能够连接所述第一缝线23即可,所述链牙22的宽度可以大于、等于所述安装区域b的宽度。

如图3所示,至少所述安装区域b中还包括有低熔点填料y1,至少部分的所述低熔点填料y1以熔接方式固定连接经线y和纬线x从而让所述安装区域b呈板结状态结构。所述板结状态结构是指外表具有一定硬度,至少具有比其它部位高得多的硬度,不容易变形的结构,其内部结构呈板结状。所述板结状态结构使所述安装区域b中的经线y具有了抗拒在x轴方向即左右方向上的拉力的能力。

其中,所述熔接包括两种,第一种是低熔点填料y1本身通过熔化方式形成块状,第二种是熔化的低熔点填料y1熔接到其它未熔化的经线y及纬线x,当温度降低下来后,不仅熔化的低熔点填料y1本身变硬,而且经纬线之间都能通过所述低熔点填料y1相互固定连接起来从而形成板结状态结构。

在上述结构布置中,既可以在整个所述内连接部31中布置可以熔化的低熔点填料y1从而全部相邻经纬线x之间熔接,也可以仅是部分的所述低熔点填料y1熔化,还可以是将部分经线y甚至部分经线y中的部分纤维丝设置为可熔化的低熔点纤维丝;而所述低熔点填料y1本身既可以全部是可以低温熔融的纤维丝、纤维颗粒、塑料片或塑料颗粒等等颗粒状、片状、带状体,也可是包含有所述低温熔融材料的片状、带状体。其次,既可以将整个所述内连接部31设置为板结状态结构,也可以是仅仅是将所述安装区域b设置为板结状态结构,再或者是将所述板结状态结构从第一缝线23位置向所述折弯过渡部d再延伸多一定宽度,皆是可行的方案。

根据上述技术方案,与现有技术对比,通过所述低熔点填料y1与经纬线x熔接方式固定连接而至少让所述安装区域b形成板结状态结构,仅仅只需在传统经纬交织工艺基础上通过加热方式让所述低熔点填料y1熔化并连接成块,不仅工艺简单而且块状结构稳定可靠;其次所述板结状态结构使所述安装区域b中的经线y在左右方向上具有了抗拒拉力的能力,所述板结状态结构本身能够在链带受到左右拉力时减少缝线相对于所述安装区域b的左右移动,让安装链牙后的两个链带之间从正面看的缝隙更小。其中让所述安装区域b形成板结状态结构的加热工序,完全可以借助于染色之后的链带形成折弯结构时的定型工序中的加热过程予以实现。

进一步的技术方案还可以是,所述板结状态结构向内侧延伸到所述外连接部32与内连接部31之间的折弯过渡部位d从而让所述内侧延伸部c也是板结状态结构,通过该延伸设置,不仅能够在所述折弯过渡部位d与所述链牙22之间形成让拉头21的底板211经过的稳定间隙30从而便利于拉头21的底板上下活动,而且让所述折弯过渡部位d以所述板结状态结构中的板结状态结构为基准而开始折弯,从而进一步减小两个所述链带3啮合后它们之间从正面看的缝隙。

进一步的技术方案还可以是,所述内连接部31的厚度w1大于所述外连接部32的厚度w2。这样可以增强所述内连接部31特别是所述板结状态结构的刚性。进一步的技术方案还可以是,所述低熔点填料y1是带状物或线状物,从而便利于作业加工。

进一步的技术方案还可以是,所述低熔点填料y1是带状物或线状物,从而便利于作业加工。

本发明再提出一种形成所述链带3的方法,其沿纵向延伸包括有纵横交错的经线y和纬线x,从横截面方向看,所述链带3包括通过所述纬线x相互连接的外连接部32和内连接部31,所述外连接部32与内连接部31之间相对折弯,所述外连接部32用于连接外部的布状物1,所述内连接部31用于安装所述链牙22,所述内连接部31包括有用于结合第一缝线23的安装区域b,所述第一缝线23用于将所述链牙22与所述内连接部31连接起来;其特征在于,至少在所述安装区域b中还添加有低熔点填料y1,所述低熔点填料y1的熔化温度至少低于所述纬线x的熔化温度,在所述经线y纬线x交织完成并完成所述低熔点填料y1的装配后,以适配于所述低熔点填料y1的熔化温度的加热温度加热所述内连接部31让这些低熔点填料y1熔融填充所述经线y和纬线x之间的间隙并变成熔块,进而让低熔点填料y1变硬、让所述低熔点填料y1熔接到所述经纬线x,从而得到板结状态结构。

其中,所述低熔点填料y1可以预先添加在所述经线y和纬线x之间的间隙之中,也可以预先布置在所述经纬线的外表面而是让低熔点填料y1熔化时渗入到所述经线y和纬线x之间的间隙。

其中,所述低熔点填料y1变硬,是低熔点填料y1在熔融后冷却时出现的固有特性,

根据上述方案,其有益的技术效果在于,第一,采用所述低熔点填料y1,这样当用适配于低熔化温度的加热温度加热时,仅让所述低熔点填料y1中的低熔点材料熔化并变成熔块和实现固定连接,其它非低熔点的经线y与纬线x在加热和冷却后都能保持形态没有实质性变化并且保持在经纬度上的原始拉力,既能形成所述板结状态结构,又能保持所述内连接部31在两个方向上的柔性和连接力;第二,可以在未改变现有的制造工序的基础上,仅仅添加所述填料就能直接实现上述目的,为此不仅工艺简单而且块状结构稳定可靠。其中让所述安装区域b形成板结状态结构的加热工序,完全可以借助于染色之后的链带3形成折弯结构时的定型工序中的加热过程予以实现,无需另外设置加热工序。

进一步的技术方案还可以是,通过加大所述内连接部31的经线y线径或通过增加所述内连接部31经线y与纬线x的交织层数,让所述内连接部31的厚度大于所述外连接部32的厚度。

进一步的技术方案还可以是,至少位于所述安装区域b中的部分经线y属于低熔点经线y,所述低熔点经线y中的全部纤维丝属于低熔点纤维丝,所述低熔点纤维丝的熔化温度接近所述低熔点填料y1的熔化温度。

进一步的技术方案还可以是,至少位于所述安装区域b中的部分经线y属于混纺线,所述混纺线中包含有两种不同熔化温度的纤维丝,一种属于与所述低熔点填料y1的熔化温度接近的低熔点纤维丝,另一种属于与所述纬线x的熔化温度接近的普通纤维丝。这样让每一低熔点经线y既保持熔接能力又能保持经向的连接拉力。

进一步的技术方案还可以是,所述低熔点填料y1是带状物或线状物。

本发明还提供一种再形成所述链带3的方法的基础上再进一步形成拉链2的方法,包括安装所述链牙22和拉头21的步骤,其中在经纬线交织完成并添加所述低熔点填料y1后,在所述安装区域b上通过所述第一缝线23安装链牙22,再加热所述内连接部31后冷却得到所述板结状态结构,此时所述板结状态结构使所述安装区域b中的经线y具有了抗拒在x轴方向即左右方向上拉力的能力,让所述第一缝线23被所述板结状态结构所保持不能随意在x轴线方向上移动,所述第一缝线23也难以拉动所述板结状态结构变形;最后将所述拉头21安装到两条所述链带3的链牙22上,所述拉头21结合着两排所述链牙22用于让两排所述链牙22相互啮合或打开。

其中,在安装所述链牙22之后再形成所述板结状态结构,能够利用所述低熔点填料y1直接熔接固定所述链牙22的第一缝线23,大大减少所述第一缝线23拉伸从而缩小拉链2从正面看到的缝隙。其次与现有技术对比,由于本发明在安装所述链牙22时所述安装区域b的低熔点填料y1仍然处于未熔接状态,不会容易损坏缝纫机器的缝纫针,也没有缝纫针冲击凸起。

进一步的技术方案还可以是,在得到所述板结状态结构之前对所述链带3予以染色,所述染色工序的温度低于所述低熔点填料y1的熔化温度,然后热定型折弯并同时得到所述板结状态结构,再后安装所述拉头21。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