具有抗辐射热阻燃蓄冷防护服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730106阅读:351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具有抗辐射热阻燃蓄冷防护服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是属于劳保用品,适用于高温和热气候环境下工业生产及特殊热环境作业人员的个体防护。
目前很多行业要求在高温区环境下工作,采用个体防护的劳动保护措施,在减轻热负荷对作业人员的危害,保证人身安全,提高劳动生产率等方面具有重要作用。在现有的隔档外界高温和热辐射技术措施中,有人们常用的厚布制做的服装,但是隔热效率低且人体自身热量难以散发;也有在内衣里面注入流动空气(87101081.X)及注入流动冷自来水(91105831.1)、(91207723.9),这些除需在内衣制做许多管道之外,还需有动力源(电池、泵等),携带和使用均不便,还有在服装外层喷铝的阻燃布、中间充填阻燃棉的防火保温服(91213306.6),这种防火保温服,虽能起到阻燃、热反射作用,但不能起到蓄冷降温作用。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方便、无害、耐用、能阻燃又能抗辐射热,能贮蓄冷量穿用时能缓慢地释放冷量、吸收热量的新型防护服,给人们在生活、劳动、工作中提供更好地防暑降温舒适环境,从而能够提高工作效率。
本实用新型是这样实现的由上衣(1)(可以有袖也可以无袖)、裤(2)、帽(3)、手套(4)、鞋套(5)组成的防护服,其外表层(10)由具有热反射作用能抗辐射热,并能起到阻燃作用的带有金属膜层的阻燃布制成。其内衬(12)由制做有许多口袋的布料制成,口袋中装入蓄冷功能块(11)构成中间层,口袋与口袋之间有许多微孔。蓄冷功能块(11)由高分子聚合蓄冷材料(6)、塑料密封袋(7)、阻燃棉隔热保温层(8)、塑料隔汽层(9)组成。
本实用新型具有减少辐射热的穿透量和阻燃功能,并提供了适当的蓄冷量,因而可达到延长在高温热环境下操作的工作时间,使人体得到舒适效果。在口袋与口袋之间设有许多微小的透气孔,从而保证了本实用新型的透气性。蓄冷功能块是一种无臭、无味、无毒高分子聚合物,可随各种使用要求(比如除了防护服外还可以制成汽车座靠垫和有蓄冷功能手提袋等),做成各种形状、尺寸、厚度。该蓄冷功能块具有弹性、柔性,使人们穿戴舒适。其蓄冷功能在-5℃~+28℃之间能产生功效。蓄好冷量的蓄冷功能块可在4~8小时缓慢释放冷量(即吸收热量),当温度升高至人体感到不舒适时,可取出蓄冷功能块放入冰箱冻冷,再装入中间层(口袋)继续使用,不需携带动力源及动力设施。
下面结合所示附图作进一步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全套样式示意图(包括上衣、裤、帽、手套、鞋套)图2是夹在内外层中间的蓄冷功能块的正视示意图。
图3是夹在内外层中间的蓄冷功能块的剖面示意图。
在附图中上衣(1)、裤(2)、帽(3)、手套(4)、鞋套(5)、蓄冷材料(6)、密封袋(7)、隔热保温层(8)、隔汽层(9)、带有金属膜层的阻燃布的外层(10)、蓄冷功能块(11)、设有口袋的内衬(12)。防护服外层(10)可由铝膜或其它可产生热反射抗辐射热作用的金属膜的阻燃布制做。防护服的内衬(12)由柔软结实的布制成,并设有许多口袋,可装纳蓄冷功能块(11)。
在高温环境下工作时,防热服内衬带有的蓄冷功能块可以释放冷量,吸收人体的热量并抵御外界的热源,当冷量释放达到一定程度(人感不适)时,取出蓄冷功能块(11)放入冰箱冷冻蓄冷,这样蓄冷2~4小时,可供4~8小时使用,由于以口袋装纳蓄冷功能块(11),故装卸方便。防护服的内衬上的口袋的大小、尺寸、形状、厚度,开口的方式、位置,闭口的方式可随各种使用要求变化制做。蓄冷功能块(11)的大小、尺寸、形状、厚度,可随各种使用要求变化制做。装蓄冷功能块的口袋之间有透气孔使防护服具有透气效果。蓄冷功能块装在什么位置,即可使这个位置起到防热、防暑、降温作用,例如将蓄冷功能块装在帽子上制做成蓄冷太阳帽,装在食品袋内可制成蓄冷食品袋等。
权利要求1.一种由上衣、裤、帽、手套、鞋套组成的具有抗辐射热阻燃蓄冷防护服,其特征是防护服外表层为具有防止辐射热和阻燃作用带有金属膜层的阻燃布制做,防护服内衬设有口袋,口袋内装有蓄冷功能块。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具有抗辐射热阻蓄冷防护服,其特征是阻燃布上金属膜层可以铝膜也可以是其它可产生热反射抗辐射热作用的金属膜。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具有抗辐射热阻燃蓄冷防护服,其特征是上衣可以有袖也可以没有袖。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为具有抗辐射热阻燃蓄冷防护服,是新型劳保用品,适用于高温和热气候环境下作业人员个体防护,其特点是采用了有防辐射热带有金属膜的阻燃布做防护服的外层,在防护服内衬的口袋中,装有蓄冷功能块,能缓慢释放冷量、吸收人体的和外界的热量从而提高劳动效率。本防护服结构简单,制作容易、成本低、使用方便,降温效果明显,可广泛应用于防热劳保用品方面,除防护服外还可以用于蓄冷背心、蓄冷太阳帽、蓄冷食品袋(包)、果菜蓄冷保鲜盒及蓄冷睡垫、坐垫等。
文档编号A41D13/00GK2156697SQ9320335
公开日1994年2月23日 申请日期1993年2月22日 优先权日1993年2月22日
发明者杨铁兰, 邵国庠 申请人:杨铁兰, 邵国庠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