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功能行李箱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732503阅读:185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多功能行李箱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日常生活用品,特别是一种多功能行李箱。
目前市面上流通的各类行李箱,多为盛装物品用的单工功能产品,不具备其它功能。而且存在怕水、怕压、体积笨重等不足,使其使用范围受到一定的限制。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携带方便、应用广泛、不怕水、不怕压的多功能行李箱。
本实用新型包括把手(1)、箱体(2)、箱盖(3)、支撑轴(4),其解决方案在于把手(1)呈U型管状体,位于该把手的两端部设有一与其连为一体的支撑板(5)和卡板(7),利用该支撑板(5)与箱体侧壁上的支撑轴(4)将把手(1)与箱体(2)铰接在一起,并由卡板(7)与限位锁扣(6)将两者固定,形成座椅状态,同时拉动卡板(7)可使把手(1)绕箱体(2)反时针转动180度,从而使把手(1)与箱体(2)原来的座椅状态变为平卧状态。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是除具备普通行李箱原有功能外,同时具有座椅、绘画箱、儿童玩具箱及钓鱼用具储备箱等功能。还具有结构简单、重量轻、携带方便、不怕水、不怕压、实用等优点。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加以说明。


图1为座椅状态示意图;图2为箱体立体结构示意图;图3为箱盖开启状态图;图4为局部剖面结构图。

图1至图4所示该行李箱由把手1、箱体2、箱盖3、支撑轴4、支撑板5、限位锁扣6、卡板7、加强筋8、文具盒9、底脚10、加强筋11、限位挡块12、锁扣13组成,其中所说的把手1呈U型管状体,位于该把手的两端设有与其连为一体的支撑板5和卡板7,该支撑板5与箱体侧壁上的支撑轴4将把手1与箱体2铰接在一起。当形成座椅状态时,由卡板7与限位锁扣6将把手固定于箱体上(如
图1所示)。如作为便携式的手提箱时,可用手拉动卡板7将把手1绕箱体2反时针转动180度,使把手1与箱体2形成如图3所示的平卧状态。
如图3所示的箱盖3的内壁上设有至少三条凸起状的加强筋8,同时位于箱体的底面前后端还设有凸起状底脚10。箱体底面中部设有至少三条凹槽状加强筋11,在箱体2的上表面边沿处两侧还分别设置一用于固定把手1的限位挡块12。从而当该箱体被当作座椅使用时起到安全可靠作用。图3中箱盖3的下端紧贴箱盖还设有一大一小文具盒9,该文具盒既可盛装绘画类文具,同时又可盛装钓鱼用具及其它小件物品。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所有部件,均采用轻质、无毒的硬质塑料模压制成。因此它具有不怕水、不怕压等功能。
权利要求1.一种多功能行李箱,由把手(1)、箱体(2)、箱盖(3)、支撑轴(4)组成,其特征在于所说的把手(1)呈U型管状体,位于该把手的两端部设有一与其连为一体的支撑板(5)和卡板(7),利用该支撑板(5)与箱体侧壁上的支撑轴(4)将把手(1)与箱体(2)铰接在一起,并由卡板(7)与限位锁扣(6)将两者固定,形成座椅状态,同时拉动卡板(7)可使把手(1)绕箱体(2)反时针转动180度,从而使把手(1)与箱体(2)原来的座椅状态变为平卧状态。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功能行李箱,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箱盖(3)的内壁上设有至少三条凸起状的加强筋(8),箱盖的下端紧贴箱盖还设有一大一小文具盒(9)。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功能行李箱,其特征在于箱体(2)的底面前后端设有凸起的底脚(10),同时位于底面中部设有至少三条凹槽状加强筋(11),箱体(2)的上表面左右两侧的边沿处分别设有一用于固定把手(1)的限位挡块(12)。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功能行李箱,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箱体(2)、把手(1)、箱盖(3)均采用轻质、不怕水、且无毒的硬质塑料模压制成。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多功能行李箱,它由把手(1)、箱体(2)、箱盖(3)等构成。其主要特征在于位于把手的两端设有支撑板(5)和卡板(7),利用该支撑板(5)与支撑轴(4)将把手与箱体连接,通过卡板与限位锁扣使两者固定形成座椅状态。同时拉动卡板(7)可使把手绕箱体反时针转动180度,由原来的座椅状态变为平卧状态。本实用新型既能作为普通行李箱使用,又能当作座椅使用。具有结构简单、重量轻、携带方便、实用等特点。
文档编号A45C5/00GK2194102SQ9421720
公开日1995年4月12日 申请日期1994年7月12日 优先权日1994年7月12日
发明者刘建华 申请人:刘建华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