鞋用高效减震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734812阅读:181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鞋用高效减震器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一种鞋底结构,特别是一种对人体有保健作用、并行走省力的鞋用高效减震器。
人体行走时,身体的全部重量负载于脚上,行走时间一长,脚掌由于受压摩擦而疼痛麻木,并且脚掌踏地产生的震动,通过身体传导不断刺激腰、腿部和头部,使人容易腰酸腿疼,头脑发胀,易感疲劳。从医学角度讲,脚掌呈曲桥型,脚心部位不接触地面,一是缓冲行走时对整个身体的震动,二是脚掌心部有一些主要穴位,以免过多地受重压刺激,对身体产生不良影响。因此对现有鞋底结构要进行改革,保护好人的脚部,改善人体机能,减少疾病是非常重要的。为此,本申请人于九一年研制了一种“保健省力鞋底”(专利号91210124),它具有弹性好,能有效吸收脚掌踏地对人体的震动,行走轻巧,减少疲劳,并改善人体内气血循环等机能,具有保健作用等优点。但是鞋底的跟部结构不能满足品种多样化的需要,同时对脚掌重要穴位的按摩不明显。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鞋用高效减震器,能满足品种多样化的需要,工艺合理,易于实施,并对脚底重要穴位有气压按摩作用,改善人体内气血循环等机能显著,具有显著的保健作用。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它包括鞋掌、鞋跟、上弹板和减震弹簧,其技术方案要点是脚跟是由联接于鞋掌后部的外封闭母件和活动组装其内的外封闭公件构成;外封闭公件与减震弹簧的下端固定联接;本实用新型的上弹板与鞋掌之间构成气压室,气压室前部设有空气储存仓,此仓上方与脚掌穴位按摩通气孔相通。
本实用新型的鞋掌内可设有下弹板,下弹板和上弹板前端铰接,下弹板后端与减震弹簧下端、外封闭公件固定联接。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是;除具有原有省力鞋行走省力、减少疲劳、具有保健作用等优点外,其鞋跟的结构设计新颖独特,能满足品种多样化的的需要,工艺上易于实施,同时对脚掌的穴位有气压按摩作用,能明显改善人体内气血循环,增强保健作用。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图1是实施例1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实施例2的结构示意图。
图3—图5是本实用新型部分鞋跟结构示意图。

图1,实施例1是女式高跟鞋底结构由钢板制成的上弹板4的后端与减震弹簧6的上端用螺钉固接;鞋掌3的后部是外封闭母件5,外封闭公件7活动插装在外封闭母件5内,并通过螺钉固接在减震弹簧6的下端,随着减震弹簧6的弹起或压缩,外封闭公件7弹出和缩进。鞋掌3前部有空气储存仓2,鞋掌3上部开有涌泉穴气压按摩通气孔1,通气孔1与空气储存仓2相通;上弹板4和鞋掌3之间构成气压室8,气压室8与空气储存仓2相通。
见图2,实施例2是女式半高跟鞋底结构由钢板制成的上弹板4和下弹板6前端铰接,下弹板9的后端呈L形,减震弹簧6组装在上、下弹板之间,通过螺钉固定;外封闭公件7通过螺钉与下弹板9和减震弹簧6下端固定联接在一起,随着下弹板9的弹起或压缩,外封闭公件7弹出和缩进。气压室8设在上弹板4和下弹板9之间。其它结构同实施例1。
见图3、4、5,它们分别给出坡跟鞋、直跟鞋和桥式跟鞋的鞋底跟部结构示意图,各图中给出外封闭母件5和外封闭公件7。
工作原理当弹板受脚的重力作用后,减震弹簧压缩,随之脚跟的封闭公件缩入封闭母件内,气压室内空气压缩进入储存仓,由储存仓经穴位按摩通气孔排出,对脚掌的穴位进行按摩。
权利要求1.一种鞋用高效减震器,它包括鞋掌、鞋跟、上弹板和减震弹簧,其特征是脚跟是由联接于鞋掌后部的外封闭母件和活动组装其内的外封闭公件构成;外封闭公件与减震弹簧的下端固定联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鞋用高效减震器,其特征是;所说的上弹板与鞋掌之间构成气压室,气压室前部设有空气储存仓,此仓上方与脚掌穴位按摩通气孔相通。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鞋用高效减震器,其特征是所说的鞋掌内可设有下弹板,下弹板和上弹板前端铰接,下弹板后端与减震弹簧下端、外封闭公件固定联接。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是一种鞋用高效减震器,其技术方案是脚跟是由联接于鞋掌后部的外封闭母件和活动组装其内的外封闭公件构成;外封闭公件与减震弹簧的下端固定联接。优点是除具有原有省力鞋行走省力、减少疲劳、具有保健作用等优点外,其鞋跟的结构设计新颖独特,能满足品种多样化的需要,工艺上易于实施,同是对脚掌的穴位有气压按摩作用,能明显改善人体内气血循环,增强保健作用。
文档编号A43B21/00GK2230525SQ95231598
公开日1996年7月10日 申请日期1995年7月4日 优先权日1995年7月4日
发明者李晴天 申请人:李晴天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