模塑贴面搭扣所用的钩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629123阅读:273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模塑贴面搭扣所用的钩结构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由注射模塑或挤压模塑方式制成的合成树脂贴面搭扣,尤其涉及防止因反复使用而变形或损坏的且具有强大啮合力的模塑贴搭面扣。
近年来,上述类型的模塑贴面搭扣十分流行,替代了由纤维所制的常规编织贴面搭扣,成了各种工业门类中工业材料所用的新型贴扣。所以,产生了对这种模塑贴面搭扣的各种需求。例如,为了当作工业材料使用,就绝对必要加强每个钩部件的刚性及啮合率。另一方面,作为日常用品例如服装和纸质尿布所用的贴扣,则必需使钩件充分柔软,以便反复使用也不致减小其啮合力。
为满足这些需求,已有人提出了许多建议,这类建议在美国专利第4725221号、4872243号、5131119号及5339499号中有例子说明。
在美国专利第4725221号及第4872243号中公开的钩部件,均为由一普通的杆及一从杆处向前成弧形延伸的弯曲部构成的简单之钩形;而美国专利5131119号公开的钩部件,则有一些(顺一排钩部件相反方向的)反向加劲肋,它们形状相同,一起从钩体反向表面伸出,该钩体由杆部及弯曲部构成。这些加劲肋用于防止杆部倒平,并增加杆部的刚性及杆根的韧性,尤其还用于使弯曲部具有预定程度的啮合力。美国专利第5339499号公开的钩部件相似于上述钩部件,但区别在于杆部有着两倍于弯曲部厚度的统一厚度,即是说,弯曲部的统一厚度为杆部从杆根至杆上端厚度之一半。就上述最后一种结构而言,在模制模塑贴面搭扣时可以顺畅地把钩部件从模子上取下,而当贴面扣与配套贴面搭扣啮合及扯开时也可防止每个钩部件被损坏。
许多与上述模塑贴面搭扣啮合的配套贴面搭扣,都是负贴面搭扣,每一种这样的负扣,都有许许多多由多纤维制成的圈部件;配套扣或是其他模贴面搭扣,它们每一种均具有上述模贴面搭扣的相同结构。这些正的及负的贴面搭扣,就可拼拆随意地把两种分离的构件或部件贴合起来。
然而,当把配套啮合部件从贴面搭扣的钩部件上扯开时,各单个配套啮合部件就会沿着弯曲部的内表面往该弯曲部的尖上移动,把弯曲部的弯度弄小了。相应地,当贴面搭扣被扯离配套贴面搭扣时,生成在钩部件中的应力被集中在某单个点上。这会使钩部件在集中应力之点处变弯,因而,反复使用可以使弹性在弯折点处丧失。这样,钩部件往往会受损坏,通常会严重减小其啮合力。
依钩部件形状而定的弯折点之位置,在同样形状的一些钩部件中是恒定不变的。当研究应力在钩部件中如何分布时,就能容易地找到此种弯折点。附图7显示了美国专利第4872243号中的简单形状钩部件在配套圈部件扯开时的弯折点。图8显示美国专利第5131119号的钩部件上之应力分布情况。如图7及图8明白显示的那样,不仅在没有任何加劲肋的简单形状钩部件30中而且在带有加劲肋320的钩部件300中,压应力均集中于单个之点P处,钩部件就在该处弯折。尤其是在带有加劲肋320的钩部件300中,单个弯折点P位于邻近加劲肋320的顶点处。
从上述常见的问题考虑,本发明的首要目的,是提供一种可将可能是因模塑贴面搭扣的钩部件弯折时产生的损坏减至最小之钩结构。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按照本发明,要配备一种用合成树脂模塑的贴面扣,它包括一层基片及模塑于该基片至少一层表面上的许许多多钩部件,每一钩部件均有一带着杆部及弯曲部的钩体。每一钩部件带有从(顺一排钩部件相反方向的)钩体反侧面突出的第一及第二加劲肋,第一加劲肋比第二加劲肋高些。
第一加劲肋的高度,最好比钩体弯曲尖端的下表面之高度高一些。最好第一加劲肋的顶点要从钩体的后表面处上突出。而且,第一及/或第二加劲肋在其反侧部的外表面上带有一个或多个辅肋加劲肋,使得各排邻接钩部件的每一对钩部件被辅助加劲肋彼此连接起来。
在基片已有了钩部件的表面上,最好有若干沿着各排钩部件而按预定距离隔开的凹部,这些凹部的每一底面,均与其所对的按一排一排钩部件排列的各钩部件之各邻接的前前后后钩体之杆部的前前后后杆根相连接。另外,每一凹部均具备导引配套的啮合部件进入凹部之宽度。
作为本发明之模塑贴面搭扣的一个重要特性,每一钩部件的钩体在其至少一个侧面均要带有加劲肋。
有了这种加劲肋,就可保证钩部件弯曲部的充分柔韧性,同时也可保证钩部件杆部之根具有充分的刚性,这样,足以使钩部件不会倒平。钩部件之每一反侧面可带有第一及第二加劲肋,以增强其刚性。但是,假如第一与第二加劲肋高度相同,当配套啮合部件即圈子从钩部件上退出时而施于钩体上的压应力,就会集中在这两个加劲肋顶点附近的一个共同点上,从而钩体迟早会在一点处弯折。其结果,由于应力集中之故,该钩体仅能具有实为与常规钩体相同之耐用性。
本发明的发明者们对于改进耐用性做了各种研究,并发现若能把应力分散则各弯折点必定会分散。发明者们于是继续研究,以求找到哪种有效方式来分散应力,最终得出结论认为从制造成本及生产率的观点来看,上述钩结构或许是适宜的。也就是说,本发明最重要的结构特性在于尽管配有加劲肋的钩结构并非加以规定的,但第一与第二加劲肋的高度却不相同。第一与第二加劲肋无论形状还是尺寸,基本上用不着明确规定。这样,按照本发明,应用钩体反侧面具有两个高度不同的加劲肋之此种结构,就可以分散应力于至少两个与这两个加劲肋各自顶点邻近的点上,而该应力是当配套啮合部件即圈部件从钩部件上退出时施于钩体上的。
图2A、2B及2C概略显示当配套啮合部件即圈部件从钩部件上退出时,钩体如何顺着高度方向发生作用。当其时,如图2A所示,压应力作用于与高度不同的第一及第二加劲肋之各自顶点邻近的钩体后侧上的两个点上。由于发生在该钩体弯折部的总压应力比起常规钩部件上所发生者会有某种的减小,反复使用起来,此种程度就可提高耐用性。
上述结构对钩部件的弯曲部也产生好结果。具体说来,当配套啮合部件向图2A的钩体弯曲部移动时,该钩体的轴线如图2B所示那样在只有第一加劲肋存在于钩体一个侧面上之钩杆上部处与钩体居中位置横向地偏移一段距离T,尽管钩体的轴线,如图2C所示那样位于居中位置,而该图中钩体的两个相反侧面上有着第一加劲肋和第二加劲肋。当钩体弯曲部被配套啮合部从内侧往上拉时,在顶点周围扭绞的力偶就作用于只带有第一加劲肋的钩杆部。这意味着钩部件的弯曲部由于被配套啮合部件往上拉而被偏斜到钩体中心点附近,这样就便于配套啮合部件退出该弯曲部。
第二加劲肋除了具有加强钩构件杆部的刚性这一功能外,还具有下述功能。由于第二加劲肋从钩体上突出,当配套啮合部件到达了钩杆部之后就不会往基片的上表面移动,因而钩杆把配套啮合部件的圈子扩大的可能性就会增加,这样就会改进配套啮合构件的啮合率。


图1A与图1B是符合本发明第一实施例的一个钩部件之侧视图与右侧视图;图2A、2B与2C分别是图1A与图1B所示钩部件的侧视图、沿线段II-II与III-III截取而成之水平面剖面图,显示两个不同的弯折点;图3A与图3B分别是符合本发明第二实施例的一个钩部件之侧视图与前视图;图4是第二实施例的钩部件改进型之左视图;图5是符合第三实施例的一排钩部件之局部侧视图;图6是符合第三实施例的一排钩部件之局部前视图;图7是不带加劲肋的常规钩部件之侧视图,显示当配套的圈部件退出钩部件时该常规钩部件如何弯折;图8A与图8B显示带有加劲肋的常规钩部件中当配套的圈部件退出加劲的钩部件时应力分散之情况。
观参照附图详细说明本发明的各个推荐实施例。图1A、1B、2A、2B及2C显示本发明的第一实施例。具体而言,图1是符合第一实施例的模塑贴面搭扣的钩部件之左侧垂直剖面图,连同显示左侧辅助加劲肋;图1B是右侧辅助加劲肋被连同显示的钩部件之右侧垂直剖面图。按照被显示的贴面搭扣1,有许多排钩部件3模塑在一层基片2的上表面上,这些部件的钩子都一致地朝向同一个方向。在各个不同实施例的多张视图中,同样的标号表示相似的部分或部件。
钩部件3具有钩体31、从钩体31左侧面与右侧面(图1A中的前面与后面)突出的第一与第二加劲肋32与33,以及连接着各排邻接钩部件中彼此邻接且面对的第一与第二加劲肋32与33的辅助加劲肋34。钩体31具有(侧向)宽度不同、从根部到上端遂渐变窄的钩杆31a,还具有从钩杆31a上端起即持续弯曲而尖端弯得对着基片2上表面的弯曲部31b。
如图1A所示,从钩体31左侧表面突出的第一加劲肋32,实际上是从钩体31的根部中央缓缓升起,往上宽度遂渐变窄,继而以大体一致的宽度往上上垂直延伸,最终沿着弯曲部31b的中心线往弯曲部31b的尖端延伸到该弯曲部长度之一半。而如图1B所示,从钩体31的右侧表面突出的第二加劲肋33,则实际上是从钩体31的根部中央缓缓升起,往上宽度如同第一加劲肋31一样遂渐变窄,继而宽度微微变窄地往上垂直延伸,终止于高度大致与弯曲部31b的尖端之下表面高度相等的一顶点处。结果,第一与第二加劲肋32与33两者顶点的高度就不相同。
图2A、2B及2C显示当作为配套啮合部件的圈部件4退出钩部件3时,第一实施例的钩部件3如何作用及弯折的情况。当其时,如图2A所示,在钩体31上生成的压应力,集中在与高度不同的第一与第二加劲肋32与33之各自顶点邻近的钩体体31后表面的两个点P1与P2上。因此,在常规钩部件情况下本来是集中于一个点上的压应力,在本发明中则被分散,结果,分别生成于弯折点P1与P2中的单个压应力就会减小,从而使耐用程度提高而经得起反复使用。
有了上述结构,钩部件3就可顺畅无虞地与圈部件4脱开。图2B与2C显示便于圈部件4退出钩部件3之机理。当图2A的配套啮合部件被移向钩体31的弯曲部时,如图2C所示,钩部件3的轴线0,在相反的两侧面有着第一与第二加劲肋32与33之钩部件3的钩杆31a下部处,与钩部件3的中心线重合。同时,如图2B所示,钩部件3的轴线0,在钩体3的一个侧面仅有第一加劲肋32的钩杆31a上部处,则侧向地与标示为轴线0’之钩体31的中心位置偏移一段距离T。因而,假如圈部件4被从弯曲部31b的内侧往上位,就会有一力偶作用于仅有第一加劲肋32处的钩体部以便特该处钩体部顺着图2B中箭头所示方向围着顶点转动,这样,该处钩体部就会被扭动。这意味着,由于圈部件4往上拉力之故而钩部件3被围着钩体31的杆部31a转动,从而使钩部件3与圈部件4免遭任何损坏且便于圈部件4从弯曲部31b退出。
第二第劲肋33除了具备增强钩部件3的钩杆31a根部的刚性之外,还加大啮合率。即是说,由于第二加劲肋从钩体31上突出,其顶点阻止圈部件4进入相邻接的钩部件3之间,且使圈部件4之圈形状在该圈部件进一步套入时变得更宽,这样,就加大了圈部件4与各相邻钩部件3之中任一者的啮合率。
在第一实施例中,钩部件3有一对辅助加劲肋34位于第一与第二加劲肋32与33各自的外表面上,各排相邻钩部件的每对钩部件3都被其所对的辅助加劲肋34彼此连接。有了这样的配置,就有把握防止钩部件3倒平,并防止各排钩部件之间的基片2被撕裂。
图3A与3B显示符合本发明第二实施例的钩部件。图3A是显示带着基片2的钩部件3之左侧视图,图3B是显示带着基片2的钩部件3之前视图。如同第一实施例一样,在二实施例中,第一加劲肋32从钩体31的根部升起,基宽度随着钩体31的度变化而往上逐渐变窄,并有一个高度实与钩体31的最高点相等的顶点。相应地,由于第一加劲肋32的一部分从钩体31后表面(即图3A中的左侧面)上突出,压应力就被分散到高点P3与低点P4上。
另一方面,第二加劲肋33从钩体31的根部升起,其宽度随着钩体31的宽度变化而往上逐渐变窄,并升到实为钩杆31a高度2/3的一点处。相应地,除了第一加劲肋32的两个弯折点P3与P4的压应力之外,由第二加劲肋33生成于钩体31上的压应力集中在钩体31后表面上与第二加劲肋33顶点邻近处的一个点P5上,从而压应力比起第一实施例的情况来就能被分散到数量增加了的点上。
如同第一与第二加劲肋32与33一样,辅肋加劲肋34从钩体31的根部升起,其宽度随着钩体31的宽度变化而往上逐渐变窄,并升到实为钩杆31a高度一半的一点处。如图3B明确显示那样,各排相邻钩部件的每对钩部件3被其所对的辅助加劲肋34彼此连接。
图4显示第二实施例的钩部件之改进型式。按此改进型,每一个第一、第二与辅助的加劲肋32、33与34之根部宽度均比钩体31的钩杆31a之根部窄,每一加劲肋均从31根部中心点略微往上(往右)的一个位置升起。如同第二实施例一样,在此改进型的情况下,当配套啮合部件脱离钩部件时压应力被分散到3个点上,且钩部件3的根部具体说是钩体31的根部具有程度充分的柔韧性。
图5与图6显示第三实施例。按照该第三实施例,基片2已有钩部件的表面上,具有若干实为矩形的凹部5沿着各排钩部件而隔开预定距离,凹部5的每个底面,在相互邻接的前后钩体31的至少是钩杆31a与31a之彼此相对的前根部与后根部之间延展。具体而言,如图5虚线所示,在同一排钩部件彼此相邻的前后两个钩部件3中,后钩体31的钩杆31a之前根部,从基片2中的凹部5之底面,以预定曲率向后升起;而前钩体31的钩杆31a之后根/部,则从基片2中的凹部5之底面,以平缓的曲度向前升起。每个钩部件3都具有一个从钩杆31a上端向前延伸并向下弯曲的弯曲部31b部,且钩杆31a的上部及整个弯曲部31b都从基片2的上表面而向上突出。
此外,每个凹部5之宽度至少能够导引一个配套啮合部件进该凹部5。在此实施例中,如图5所示,钩体31的根部及第一与第二加劲肋32与33的根部合在一起从基片2中凹部5的底面向上突出。即是说,凹部5之宽度W1等于第一与第二加劲肋32与33各自外侧面之间的距离,而此二加劲肋配置于钩部件3的钩杆31a之相反的侧面上,且合有一人字形侧面形状。此实施例的钩部件3在结构上实与图3A与3B中的改进型相同。即是说,该钩部件有一对辅助加劲肋34贴在第一与第二加劲肋32与33各自的外表面上,每个加劲肋34均从基片2的上表面笔直升起。各排邻接钩部件中彼此邻接的钩部件3之相对着的辅助加劲肋34互相连接。每个此种第一、第二与辅助的加劲肋32、33与34之根部的宽度均比钩体31之钩杆31a的宽度窄些,且每一加劲肋均从钩体31根部中心占略微往上的一个位置升起。此实施例除了具备上述各实施例的相似功能之外,还具有下述功能。
凹部5之深度,从前钩部件3的后表面往邻接的后钩部件而遂渐加深。有了此凹部5,当配套啮合部件脱离钩部件3时,钩子3就可毫无困难地弯曲。虽然钩体31弯曲部31b尖端的下表面与钩杆31a根部(凹部5的底面)之间的距离L’等于常规钩部件中这种距离,但是,弯曲部31b尖端的下表面与基片2上表面之间的距离L,却等于距离L’与钩子3到凹部5之深度D的实际高度之间的差。虽然钩部件3的尺寸与常规钩部件的相同,但其从基片2上表面伸出之高度却比常规钩部件的这一高度小,二者之差为从凹部5底面伸出之钩部件3实际高度与凹部5深度D之间这一段。当此实施例的钩部件3与配套的圈部件4啮合时,圈部件4的端部由于被凹部5导引而进入弯曲部31b之下,达于钩体31的杆31a根部。这样,弯曲部31b就被平稳地套入圈部件4,使得与圈部件4的啮合如常规者一样。
此实施例的另一优良特性在于圈部件4能被自动导引到钩子3的弯曲部31b之下。由于钩体31的钩杆31a之后表面以平缓的弯度斜升起来,压靠在钩杆31a后表面上的圈部件4被沿着该后表面导入凹部5中并因此进入圈部件4后侧上已有的钩部件3的弯曲部31b之下,这样就会使啮合率增大。另外,由于钩部件3的剖面面积从钩体31的钩杆31a根部至弯曲部31b尖端处是逐渐变小的,从基片2的上表面突出的那部分钩部件3尺寸就相对小些,从而,钩部件3具备充分的柔韧性,又保持与图7和图8中的常规钩部件30和300程度相同的啮合力。
如以上明白叙述的那样,只要钩体31相反的两个侧面上有着高度不同的第一与第二加劲肋32与33,钩体31的形状与大小就决不限于所示例子中那些,且可以提出各种不同的改进型式。
有了上述配置,由于配套啮合部件退出时生成于钩部件3中的压应力被分散到两个或更多个点上而非集中在单一个点上,弯折点也就被分散,从而,当退脱之力如常规者那样作用于钩部件上时,钩部件3即使在弯折点处也可免遭任何损坏,且它足以经得起反复使用。经过选择适当的第一、第二与辅助的加劲肋32、33与34之搭配、适当的单个加劲肋32、33与34之形状与大小及适当的基片2之形状,比起常规的钩结构来,就可保证增大啮合率。
本发明又一有利的结果为,当圈部件4把钩部件3的弯曲部31b从内侧往上拉时,有一力偶作用于只带着第一加劲肋32的钩体部,便于使此钩体部围着钩部件3的轴转动,这样,该钩体部就会被扭动。由于圈部件4向上拉力之故,钩部件3弯曲部31b相应地围着钩体31的杆31a转动或旋转,从而便于圈部件4脱开弯曲部31b,减小钩部件3与圈部件4的损坏。
权利要求
1.用合成树脂模塑的贴面搭扣,包括(a)基片;(b)许多模塑在上述基片至少一个表面上的钩部件,每一钩件均有带钩杆与弯曲部的钩体;(c)每一上述钩部件均有从上述钩体相反两侧面突出的第一与第二加劲肋;(d)上述第一加劲肋高度大于上述第二加劲肋。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模塑贴面搭扣,其特征在于上述第一加劲肋之高度比上述钩体的上述弯曲部的尖端之下表面高度高。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模塑贴面搭扣,其特征在于上述第一加劲肋的顶点从上述钩体的后表面往上突出。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模塑贴面搭扣,其特征在于上述第一和/或第二加劲肋的相反两侧外表面上带有一个或多个辅助加劲肋。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模塑贴面搭扣,其特征在于各排邻接钩部件的每对上述钩部件由上述辅助加劲相互相连接。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模塑贴面搭扣,上述基片的已有钩部件之表面上具有沿着各排钩部件以预定距离隔开的凹部,上述凹部的每一底面按一排钩部件配置地连接着其所对上述钩部件的相邻前后钩体的上述钩杆之前后根部。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模塑贴面搭扣,每一上述凹部具有导引配套啮合部件进入该每一凹部的宽度。
全文摘要
用全成树脂模塑的贴面搭扣,包括基片及多模塑在基片至少一个表面上的钩部件,每个钩部件均有带钩杆与弯曲部的钩体。每一钩部件均有从钩体相反侧部表面突出的第一与第二加劲肋之高度大于第二加劲肋。在第一与第二加劲肋高度不同的情况下,当配套啮合部件退出钩部件时生成于钩体上的压应力被分散到两个或更多个点。
文档编号A44B18/00GK1138440SQ96102558
公开日1996年12月25日 申请日期1996年2月27日 优先权日1995年2月28日
发明者泷泽敏明, 榊原启介, 明野满, 村崎柳一, 凑强志 申请人:Ykk株式会社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