具有通风效果的安全帽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633712阅读:1056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具有通风效果的安全帽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具有通风效果的安全帽,特别涉及一种于安全帽内部设具有通风室的内垫体及网状外垫体,并配合帽顶上设置抽真空装置或于帽缘前开设通风口,使内部能完全达到通风效果的安全帽。
“流汗总比流血好”,这是交通主管机关鼓励骑士们佩戴安全帽及骑机动车必须戴安全帽的宣传语,亦是经交通部汇集历年来调查统计未戴安全帽及戴安全帽两者出车祸伤亡比率数字所得的最佳结果写照。骑摩托车者及被载者都必须佩戴安全帽,未戴者将被交通部门处罚,由上述两项陈明可清楚了解,骑摩托车者及被载者佩戴安全帽的重要性,而由前述中的“流汗总比流血好”的词句可了解,戴安全帽确实会流汗,尤其在大热天戴安全帽时更是厉害,这是凡戴过安全帽者皆有的经验,这亦是佩戴安全帽能确保人的头部免受意外伤害的最佳保护层之外的唯一缺点,而探究现有安全帽之所以会让人戴起来闷热不舒服的主要原因,不外乎因其整体为密闭式且又无通风装置,既使有亦仅于帽缘上开一小孔以作为通风之用,如图8所示,该小孔a直通内部,其能利用机车行驶中藉由强风进入该小孔内而达到整个完全帽内部,然而当人戴上安全帽时,头顶恰盖住该小孔a的内出口,导致无法发挥其效果,且既使该小孔a的内出口没有被堵住,其出风量亦极为有限,这是因为以气体直接吹入方式,除必须有良好的排气设备配合外,更须配合口径大的进风口,但这样不但又关系安全帽本身的结构强度外,于雨天佩戴时,亦难得雨水不会进入之虞,因此,现有标准具有通风效果的安全帽,无非于帽顶上开设一至两个小孔(即如图8所示),以作为通风口,而实际应用效果不佳,有开孔与无开孔两者感觉并无两样,这是凡佩戴过的人皆可肯定的事实。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具有通风效果的安全帽,可提高通风效果,且不影响安全帽本身的强韧结构性。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即提供一种具有通风效果的安全帽,安全帽本体内设置一具有通风室(或道)的内垫体及网状外垫体,且安全帽本体顶面上设一抽真空装置,所述抽真空装置于风速中在其出气孔处形成低压,安全帽内部的气体能汇集于所述出气孔处并排出体外。
以下结合附图,描述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其中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剖面图暨作用示意图;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抽真空装置的剖面放大图;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抽真空装置的第一实施例的内孔打开状图;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抽真空装置的第一实施例的内孔关闭状图;图5为本实用新型的抽真空装置的第二实施例的内孔打开状图;图6为本实用新型的抽真空装置的第二实施例的内孔关闭状图;图7为本实用新型的另一结构剖面图暨作用示意图;图8为现有安全帽的结构剖面图。
请配合参阅
图1至4所示,本实用新型主要于安全帽本体A内设置一具有通风室(或道)的内垫体1及网状外垫体2,并于安全帽本体A顶面上设一抽真空装置3;其中具有通风室(或道)的内垫体1可以如保利龙或轻质材料设计成如颗粒状或条孔状或网孔状或蜂巢状等,且横向、纵向四周皆相通,使气体可由下往上排或由上往下排,而网状外垫体2贴设于具有通风室(或道)的内垫体1上,以全面保护内垫体1,并避免人的头部直接接触内垫体1,从而提高安全帽佩戴时的舒适感;利用白努利效应原理(Ⅰ)流体的速度与流过处的截面积成反比;(Ⅱ)流体速度大,则其压力较小。而抽真空装置(Aireject)3即由此而设计,其由一出气孔30、一设置于出气孔上的罩盖31和一设置于罩盖后方的导板32所组成,藉由罩盖31与导板32间隔一适当空间34,使佩戴者于车行驶中于该空间34处产生真空状态,进而使安全帽内部闷热的气体快速的自出气孔30处抽出,而外界气体便由安全帽下方四周的内垫体1进入安全帽内,再由安全帽内部往出气孔30处抽出,如此循环如
图1中箭头所示,这样安全帽内因人头戴所产生的热气及太阳照射所产生的热气,便可充分且快速的排出安全帽外,使安全帽内部的气体保持流动,从而达到有效的通风效果;因此,根据白努利效应原理,本实用新型的罩盖31与导板32除可设计成如图3所示外,亦可设计成如图5所示,即前端出气孔30处大小不变,尾端面积加大,使整体自俯视观之略呈T字型,藉由其尾部加大面积,使其出气孔30上产生的真空更为剧增,以加速安全帽内部的通风效果;而为能控制排气量的多寡,特于出气孔30上与罩盖31内设计由一压缩弹簧330顶着一盖片331所组成的封口门33,配合封口门33的设计,于罩盖31一侧开设一缺口310,以使盖片331露出供人旋转,而出气孔30上端缘则设计有凸缘301以防雨水进入,盖片331上以偏心方式开设有一口径相等于出气孔30的孔洞331a,底面适当位置处则设置有定位用的圆弧状齿条331b,该圆弧状齿条331b下方的安全帽顶面上则配合设计有一定位凸缘300,藉由该定位凸缘300卡合于圆弧状齿条331b的齿谷内作用,使盖片331能顺利定位,且人在旋转时亦会有间歇性感觉,更可因此控制盖片331上的孔洞331a的位移,迅速得知该孔洞331a是否与出气孔30吻合重叠,因此,当欲封闭出气孔30时,只要在罩盖31的缺口310处往可旋转方向(利用正逆转方向控制)轻轻旋转盖片331至不能旋转为止,即可封闭出气孔30,如图4所示,反之则往另一方向旋转盖片331至不能旋转为止,即可使孔洞331a与出气孔30吻合重叠在一起形成开启状态,如图3所示。
请再配合参阅图7所示本实用新型的另一结构剖面图暨作用示意图。由图式可知,本实用新型除上述于安全帽本体内设置具有通风室(或道)的内垫体、网状外垫体及配合安全帽上设置抽真空装置外,亦可于安全帽前凸缘端全面设置进气口35,并使该进气口35与内垫体31的通风室(或道)相通,藉由佩戴者于行车中所产生的风速进入该大面积的进气口35内至安全帽的内垫体1中,并由内垫体1底下排出,使安全帽内部同样可达到有效的通风效果。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确为一设计优良且通风效果佳的安全帽,不仅不会因此降低安全帽本身的强韧结构性,而且能完全改善现有安全帽常久以来一项通风效果不彰的缺失,其实用性已无庸置疑。
权利要求1.一种具有通风效果的安全帽,其特征在于,安全帽本体内设置一具有通风室或道的内垫体及网状外垫体,且安全帽本体顶面上设一抽真空装置,所述抽真空装置于风速中在其出气孔处形成低压,安全帽内部的气体能汇集于所述出气孔处并排出体外。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具有通风效果的安全帽,其特征在于,所述内垫体由轻质材料制成颗粒状或条孔状或网孔状或蜂巢状,且纵横两向皆相通,气体可由其高压处往低压处流动而排出体外。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具有通风效果的安全帽,其特征在于,所述抽真空装置由一出气孔、设置于所述出气孔上的罩盖和一设置于所述罩盖后方的导板组成,或由一出气孔及设置于所述出气孔上的罩盖组成,所述罩盖与导板间隔一适当空间,或所述罩盖与安全帽本体间形成一适当空间,于风速中所述空间处形成低压,安全帽内部四周的气体快速往所述出气孔处排出。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具有通风效果的安全帽,其特征在于,所述罩盖内设有由一压缩弹簧顶着一盖片所组成的封口门,配合所述封口门的设置,所述罩盖一侧开设一缺口以转动盖片,所述盖片上偏心处开设有一口径略相等于所述出气孔的孔洞,底面适当处并设有圆弧状齿条,所述圆弧状齿条对应所述安全帽本体顶面处则设有定位凸缘,所述定位凸缘与圆弧状齿条的齿谷卡合,所述盖片定位且可顺利控制其上的孔洞是否吻合所述出气孔,形成在雨天防止雨水进入安全帽内部的封闭状态。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具有通风效果的安全帽,其特征在于,可于所述安全帽前缘端全面开设进气口,所述进气口与内垫体的通风室或道相通,外界气体由所述进气口进入内垫体内后至安全帽下方排出。
专利摘要一种具有通风效果的安全帽,安全帽内部设置具有通风室或道的内垫体及网状外垫体,并于帽顶上设一抽真空装置或于帽缘前面处全面设置进气口,藉由具有通风室的内垫体配合抽真空装置或帽缘前的进气口,使安全帽内部气体能强有力的被排放于体外,并增加安全帽内部气体的流动性,使安全帽内部全面达到通风效果。
文档编号A42B1/04GK2343828SQ9820901
公开日1999年10月20日 申请日期1998年2月13日 优先权日1998年2月13日
发明者夏纪童 申请人:夏纪童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