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调鞋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699861阅读:135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可调鞋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一种鞋,具体说是一种可改变鞋的式样、长度和鞋跟高度的鞋。
鞋是人们必备的一种装束和保护用品,一个人为了适应各个时期、各种情况的需要,往往要买多种面料和款式的鞋,特别是女士们对面料和款式要求的更严格,即使这样也还满足不了要求,因为一双新鞋穿了一段时间以后,鞋的长短发生了变化,不太合脚了,鞋的款式也有些过时,又无法改变,因为鞋价较贵,又舍不得丢弃,凑合着穿,又觉得别扭。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设计一种鞋的长短和式样都可随时改变的美观、实用的可调鞋。
本实用新型可调鞋,由鞋帮和鞋底组成,其特征是本可调鞋包括前、后两部分,并用销条、金属片和长度调节机构将两部分连接组合而成;在鞋跟上安装有螺杆机构和鞋跟套。
以下结合附图作进一步说明


图1是可调鞋的外形示意图;图2是鞋的前部分的结构示意图;图3是鞋的后部分的结构示意图;图4是鞋底下面沟槽的结构示意图;图5是鞋长调节机构的结构示意图;图6是鞋跟套的结构示意图。
在鞋的前部分鞋底1内,设有向后开口的空心夹层,在接口附近的鞋底1下表面上,设有多条沟槽2,在鞋帮5的接口附近设有插孔3;在鞋的后部分接口附近的鞋底1夹层中,固定有金属片20的一端,其另一端向前伸出。长度调节机构6包括轴7、套在轴7上的齿轮8,轴7两端由支架9支承,支架9固定在金属片20上,在轴7上套有与支架9固定连接的圆筒10,筒10在靠齿轮8一端开有缺口11,口11与齿轮8端部的卡销相配合,在轴7的另一端套有弹簧12,调节机构6外面装有保护罩13。
鞋跟上的螺杆机构,包括固定在鞋跟基座14内的内螺纹管15,螺杆16安装在管15内,螺杆16的头18中央开有固定鞋掌19的小孔;在基座14上部的左、右、后三面分别开有凹槽22,在鞋跟套内壁上、对应凹槽22的部位设有突起21,以便与凹槽22配合;鞋跟套可用薄金属或塑料制成,形状由鞋跟的形状定。图中23为按钮。调节平跟鞋长度时,沟槽2加宽至鞋底1一样宽,长度调节机构6可用插销代替。
本实用新型较现有技术有如下优点由于本实用新型是分为前、后两个部分、并用销条、金属片和长度调节机构将前、后两部分连接组合而成,鞋跟采用了螺杆机构,这样就可以随时调整鞋的号码、鞋跟的高度,甚至可以将鞋的前部换成新的式样,这样也可以很方便从外埠买鞋,不会因号码不对而去外地调换鞋,具有经济、方便、实用等特点。
以下结合附图举例说明发明人自己试制了一双如附图结构的女士高跟皮鞋,组装时先将鞋的后部分的金属片20逐渐插入鞋的前部分鞋底1的空心夹层中,当前、后部分的接口相接,并且齿轮8与沟槽2靠近时,按下按钮23,使齿轮8端部的卡销离开圆筒10端部的缺口11、轮8可灵活转动,这时前、后两部分继续插接,并使后部的鞋帮在前部鞋帮之内,当沟槽2与齿轮8啮合在适当位置时,就放松按钮23,弹簧12将齿轮8上的卡销推进缺口11内,鞋长固定,再将销条4插入鞋帮5的插孔3内,调整好螺杆16的高度,用螺母17固定即可,调节方便,灵活实用。
权利要求1.一种可调鞋,由鞋帮(5)和鞋底(1)组成,其特征是本可调鞋包括前、后两部分,并用销条(4)、金属片(20)和长度调节机构(6)将前、后两部分连接组合而成;在鞋跟上安装有螺杆机构和鞋跟套。
2.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调鞋,其特征是在鞋的前部分鞋底(1)内,设有向后开口的空心夹层,在接口附近的鞋底(1)下表面上,设有多条沟槽(2),在鞋帮(5)的接口附近设有插孔(3);在鞋的后部分接口附近的鞋底(1)夹层中,固定金属片(20)的一端,其另一端向前伸出。
3.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调鞋,其特征长度调节机构(6),包括轴(7)、套在轴(7)上的齿轮(8),轴(7)两端由支架(9)支承,支架(9)固定在金属片(20)上,在轴7上套有与支架(9)固定连接的圆筒(10),筒(10)在靠齿轮(8)一端开有缺口(11),口(11)与齿轮(8)端部的卡销相配合,在轴(7)的另一端套有弹簧(12),调节机构(6)外面装有保护罩(13)。
4.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调鞋,其特征是鞋跟上的螺杆机构,包括固定在鞋跟基座(14)内的内螺纹管(15),螺杆(16)安装在管(15)内,螺杆(16)的头(18)中央开有固定鞋掌(19)的小孔;在基座(14)上部的左、右、后三面分别开有凹槽(22),在鞋跟套内壁上、对应凹槽(22)的部位设有突起(21),以便与凹槽(22)配合。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可调鞋的技术方案,特点是鞋前、后两部分用金属片、销条和长度调节机构组合连接构成,鞋跟的高度用螺杆机构调节,可以很方便地调整鞋的号码、式样和鞋跟的高度,具有结构设计合理,方便、实用、美观等特点。
文档编号A43B3/24GK2372937SQ9823791
公开日2000年4月12日 申请日期1998年6月10日 优先权日1998年6月10日
发明者李森 申请人:李森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