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电检测、监护远程传输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084596阅读:364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心电检测、监护远程传输装置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对一种心电检测、监护传输装置的改进。
目前心电机应用于医学临床以来,通过对人体的检测、监护,极大地推动了心脏病学科的发展,已成为医院对心脏病患者不可或缺的常规医疗仪器。随着临床实践和技术的发展,其监护内容和仪器有了进一步的发展,出现了心电冠心病病房连续检测(CCU),心电电话(HOLTEL),ECG工作站等。但大多数检测和监护还局限于城市中的大医院,且费用比较昂贵,对远离城市的乡村患者难以及时获得检测、监护。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心电检测、监护远程传输装置,由患者持有心电发射机,当需要检测或监护时,通过电话网络将心电信号传输到医院监护控制中心,控制中心将心电信号解调后并输入微机中,可在微机显示器上观测患者的心电实时波形,进行检测或监护。
结合附图和实例本实用新型是这样实现的。图1是心电检测、监护远程传输装置包含有发射和接收机两部分的方框图。
图2具体给出了心电发射机输入电路图。由体表电极各用一条导联线送到发射机的输入端,左手(L),右手(R),左脚(F),右脚(地线)与胸部(V),电阻R1-R4和电容C1-C4组成四路滤波电路,对高频信号干扰有较强的衰减作用。缓冲放大器由IC1-IC4射极跟随器组成,电压增益近似为1。
威尔逊网络是由R11-R19共9个电阻组成的平衡电阻网络,网络组成三角形,其三个顶点通过缓冲放大器分别与左手(L),右手(R),左脚(F)相接,三角形各边的中心是加压肢体导联的相应参考点,星型的中点是威尔逊网络中心端。
导联选择器采用两刀11位锭钮S1,依次进行0、Ⅰ、Ⅱ、Ⅲ、avr、avl、avf、V导联的转换,通过导联开关的转换将人体四肢电极切换组合成一种导联方式。胸导联V1-V6的导联切换由胸导联电极的位置决定。
屏蔽驱动电路由IC5,电阻R4,R5,电容C5C6和电感L1组成。
图3具体给出了心电发射机放大电路图。前置放大器由IC6,电阻R20,R21,R22,R23和电容C7组成。IC6为差分放大器,增益20倍。IC7,电阻R28,R29组成同相输入负反馈放大器,增益为4倍。
闭锁电路由开关S2接地组成,开关S2闭合后,会使基线立即回到初始位置。
时间常数由电容C8,电阻R25,R26,R27组成,其时间常数为3.3S。
中间放大电路由IC8,电阻R34,R32,R31,R33,电位器R35组成负反馈放大器,在正常情况下,调节R35应使1mV标压信号为1V。
肌电滤波由电阻R30,电容C9组成肌电干扰滤波电路,抑制35HZ肌电干扰并将其衰减3DB。
50HZ交流滤波电路由IC9,IC10,电阻R37,R38,R39,R40,R41,R42,电容C10,C11,C12组成有源陷波网络的交流滤波电路,抑制50HZ交流干扰并将其衰减为原振幅的八分之一。
图4具体给出了心电发射机调制输出电路图。等幅载波信号振荡电路由IC12,电阻R45,R46,R47,R48,电容C14组成的频率为2KHZ的等幅方波发生器。
斩波调制由三极管Q1,Q2,二极管D1,D2,电阻R50,R51,R52,R43,R44,电容C13(见图2),音频输入变压器T1组成。2KHZ的等幅载波信号经过电容C15,电阻R50加到三极管Q1的基极。音频输入变压器T1经过电阻R43,R44直接加在三极管Q1的集电极和三极管Q2的基极上。
功放由三极管Q3,Q4,电阻R53,R54,R55,音频输入变压器T2组成。
隔离远程心电发射端装置由电池供电。
图5具体给出了心电接收机解调电路图。二极管“检波”解调器由音频输入变压器T3,二极管D3,D4,电容C16,C17,电阻R56,R57组成。
50HZ交流滤波电路由IC13,IC14,电阻R58,R59,R60,R61,R62,R63,电容C18,C19,C20组成有源陷波网络的交流滤波电路,抑制50HZ交流干扰并将其衰减为原振幅的八分之一。
时间常数由电容C21,电阻R65,R66,R67组成,其时间常数为3.3S。
增益调节电路由IC15,电阻R69,电位器R68组成负反馈放大器。在正常情况下,调节R68应使1mV标压信号为在微机显示器上为2大格。
频响调节电路由IC16,电阻R71,电位器R70,可变电容C22组成。
图6具体给出了心电接收机模数转换和微机接口电路图。接口控制电路由IC12,IC13,IC14,IC15,IC16,IC17,IC18,IC21组成。微机主极上有总线扩展槽是80X86总线扩展,通过总线扩展槽可以使微机硬件与外部输入/输出设备连接。采用I/O芯片IC218255为接口电路的控制中心,使8255直接与微机的数据总数(D0-D7)、控制读(RD)、写(WR)总线连接。再通过微机低位地址总线(A0-A9)与逻辑译码电路IC12,IC13,IC14,IC15,IC16,IC17,IC18连接。通过逻辑译码电路形成8255的接口地址,由IC13输出接入8255的片选(CS)端,通过软件驱动程序,形成8255与微机之间数据通讯控制模数转换和数据传递。
模数转换(A/D)电路由IC19,IC20,IC22,IC23组成。A/D转换采用AD574芯片,其12位数据线(B0-B11)与8255的B口(B0-B7)和A口(A0-A3)连接。AD574芯片上的控制线(CG,CS,R/C,A0)也与8255的C口(C3,C2,C1,C0)连接。
按上述结构制成的心电检测、监护远程传输装置,由患者持有心电发射机,医院监护控制中心持有心电接收机。患者需要捡测、监护时,将体表电极分别置于手、脚、胸部相应处,接通电源和医院监护控制中心电话,从体表电极上获得的心电信号经导联线,输入到缓冲放大器,通过并联斩波调制,达到1-10KHZ频率信号,经电话网络传输到心电接收装置解调电路,心电接收装置的音频输入变压器输入端与电话机连接,将远程心电发射端装置传递的心电信号包络调幅方波输入到音频输入变压器输入端,再通过二极管“检波”解调器,将心电信号包络调幅方波中检出原始的心电信号。通过解调后,将心电信号传入微机中,在接收机软件驱动下,采用微机内部的8253可编程定时器,通过INT8将产生8259的硬件中断,调用中断采集程序,采集显示心电信号,在微机监示器上,观测病人的心电实时波形,进行诊断、监护,作出有效的治疗方案。使远离大城市,条件相对较差的农村,但能通电话的地方的患者也能及时得到救治。


图1心电检测、监护远程传输装置包含有发射和接收机两部分的方框图。
图2心电发射机输入电路图图3心电发射机放大电路图图4心电发射机调制输出电路图图5心电接收机解调电路图图6心电接收机模数转换和微机接口电路图
权利要求1.一种心电检测、监护远程传输装置,其特征包含有发射和接收机两部分。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心电检测、监护远程传输装置,其特征发射机包含体表电极各用一条导联线送到发射装置的输入端,左手(L),右手(R),左脚(F),右脚(地线)与胸部(V),电阻R1-R4和电容C1-C4组成四路滤波电路;缓冲放大器由IC3-IC4射极跟随器组成,电压增益近似为1;威尔逊网络是由R11-R19共9个电阻组成的平衡电阻网络,网络组成三角形,其三个顶点通过缓冲放大器分别与左手(L),右手(R),左脚( F)相接,三角形各边的中心是加压肢体导联的相应参考点,星型的中点是威尔逊网络中心端;导联选择器采用两刀11位锭钮S1,依次进行0、Ⅰ、Ⅱ、Ⅲ、avr、avl、avf、Ⅴ导联的转换,通过导联开关的转换将人体四肢电极切换组合成一种导联方式,胸导联V1-V6的导联切换由胸导联电极的位置决定;屏蔽驱动电路由IC5,电阻R4,R5,电容C5C6和电感L7组成;前置放大器由IC6,电阻R20,R21,R22,R23和电容C7组成;IC6为差分放大器,增益20倍,IC7,电阻R28,R29组成同相输入负反馈放大器;闭锁电路由开关S2接地组成;中间放大电路由IC8,电阻R34,R32,R31,R33,电位器R35组成负反馈放大器;肌电滤波由电阻R30,电容C9组成肌电干扰滤波电路;50HZ交流滤波电路由IC9,IC10,电阻R37,R38,R39,R40,R41,R42,电容C10,C11,C12组成有源陷波网络的交流滤波电路;等幅载波信号振荡电略由IC12,电阻R45,R46,R47,R48,电容C14组成的频率为2KHZ的等幅方波发生器;斩波调制由三极管Q1,Q2,二极管D1,D2,电阻R50,R51,R52,R43,R44,电容C13,音频输入变压器T1组成,2KHZ的等幅载波信号经过电容C15,电阻R50加到三极管Q1的基极,音频输入变压器T1经过电阻R43,R44直接加在三极管Q1的集电极和三极管Q2的基极上;功放由三极管Q3,Q4,电阻R53,R54,R55,音频输入变压器T2组成。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心电检测、监护远程传输装置,其特征接收机包含二极管“检波”解调器由音频输入变压器T3,二极管D3,D4,电容C16,C17,电阻R56,R57组成;50HZ交流滤波电路由IC13,IC14,电阻R56,R59,R60,R61,R62,R63,电容C18,C19,C20组成有源陷波网络的交流滤波电路;增益调节电路由IC15,电阻R69,电位器R68组成负反馈放大器;频响调节电路由IC16,电阻R71,电位器R70,可变电容C22组成;接口控制电路由IC12,IC13,IC14,IC15,IC16,IC17,IC18,IC21组成,微机主板上有总线扩展槽是80X86总线扩展,通过总线扩展槽可以使微机硬件与外部输入/输出设备连接,采用I/O芯片IC218255为接口电路的控制中心,使8255直接与微机的数据总数(D0-D7)控制读(RD)、写(WR)总线连接,再通过微机低位地址总线(A0-A9)与逻辑译码电路IC12,IC13,IC14,IC15,IC16,IC17,IC18连接,通过逻辑译码电路形成8255的接口地址,由IC13输出接入8255的片选(CS)端,通过软件驱动程序,形成8255与微机之间数据通讯控制模数转换和数据传递;模数转换(A/D)电路由IC19,IC20,IC22,IC23组成;A/D转换采用AD574芯片,其12位数据线(B0-B11)与8255的B口(B0-B7)和A口(A0-A3)连接,AD574芯片上的控制线(CG,CS,RqC,A0)也与8255的C口(C3,C2,C1,C0)连接。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涉及对一种心电检测、监护传输装置的改进。该装置包含有发射和接收机两部分。由患者持有心电发射机,医院监护控制中心持有接收机。患者将体表电极分别置于手、脚、胸部相应处,从电极上获得的心电信号经导联线,输入到缓冲放大器,通过并联斩波调制,经电话网络传输到接收机解调电路,接收机的音频输入变压器输入端与电话机连接,将远程心电发射端传递的心电信号,通过解调后,传入微机中,在微机监示器上,观测病人的心电实时波形,进行诊断、监护,作出有效的治疗方案。
文档编号A61B5/0402GK2436099SQ0024415
公开日2001年6月27日 申请日期2000年7月25日 优先权日2000年7月25日
发明者安刚, 王世伸 申请人:安刚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