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治疗病毒性肝炎、肝癌的药剂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86537阅读:758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治疗病毒性肝炎、肝癌的药剂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治疗病毒性肝炎、肝癌的药剂及其制造工艺。
背景技术
病毒性肝炎是一种严重危害人们身心健康的传染性疾病,严重的病毒性肝炎将引发肝腹水,导致死亡。肝癌是导致人们死亡的几大疾病之一,晚期肝癌为不治之症。现在治疗病毒性肝炎的药剂很多,有西药、中成药、中草药,但效果均不理想,难以达到根治的目的。尤其是治肝癌的药方,均不是很理想。
技术内容本发明的目的就是提供一种治疗病毒性肝炎、肝癌的药剂以及将其制成胶襄的方法。它能使患者黄疸快速消退,转氨酶明显下降,能抑制和杀死癌肿细胞。
本发明是这样来实现的,其配方为海金沙8-12克、白马骨10-20克、野菊花8-12克、虎刺10-20克、菌陈10-20克、栀子15-25克、铁扫帚10-20克、白花蛇舌草40-60克、半枝莲25-35克、蒲葵子40-60克、桑叶10-20克、箬叶10-20克、菝葜根10-20克、蛇葡萄根25-35克、野生猕猴桃根40-60克、大叶蛇泡簕根15-25克,其制取胶襄的方法是按以上药方配伍好药料,按干品药料每克加水4毫升,放火上煎3小时以上,过滤取药液,将滤渣二煎,按干品药料每克加上水2毫升,放火上煎2小时以上,过滤取药液,合并两次煎液浓缩成膏状备用,把浓缩的膏和胶襄制剂专用的粉料混合,使其充分拌匀,干燥、粉碎、过筛,装入胶襄袋中即得。
本发明作用于病毒性肝炎,能使黄疸快速消退及转氨酶明显下降,对急性肝炎的治疗尤为显效,对慢性肝炎的肝功能的恢复显著,药剂中含有抑制和杀死癌肿细胞的有效成分,广泛用于治疗及预防病毒性肝炎、肝癌。本发明可制成各种胶襄和片剂。
实施例按一个成年人一日的内服量配伍,称取海金沙10克、白马骨15克、野菊花10克、虎刺15克、菌陈15克、桅子20克、铁扫帚15克、白花蛇舌草50克、半枝莲30克、蒲葵子50克、桑叶15克、箬叶15克、菝葜根15克、蛇葡萄根30根、野生猕猴桃根50克、大叶蛇泡根20克,将以上配伍按干品药料每克加水4毫升,放火上煎3小时以上,过滤取药液,药渣按干品药料时重量每克加水2毫升,放火上煎2小时以上,过滤取液,合并两次煎液浓缩成膏状备用,将浓缩的膏和胶襄制剂专用的粉料充分拌匀,干燥、粉碎过筛,装入胶襄袋中即得。
权利要求
1.一种治疗病毒性肝炎,肝癌的药剂,其特征是配方为海金沙8-12克、白马骨10-20克、野菊花8-12克、虎刺10-20克、茵陈10-20克、桅子15-25克、铁扫帚10-20克、白花蛇舌草40-60克、半枝莲25-35克、蒲葵子40-60克、桑叶10-20克、箬叶10-20克、菝葜根10-20克、蛇葡萄根25-35克、野生猕猴桃根40-60克、大叶蛇泡簕根15-25克。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治疗病毒性肝炎、肝癌的药剂,其制造胶襄的方法是按配方配伍好药料,按干品药料每克加水4毫升,放火上煎3小时,过滤取药液,将滤渣二煎,按干品药料每克加水2毫升,放火上煎2小时,过滤取药液,合并两次煎液浓缩成膏状备用,把浓缩的膏和胶襄制剂专用的粉料充分拌匀,干燥、粉碎过筛,装入胶襄袋中。
全文摘要
一种治疗病毒性肝炎、肝癌的药剂,它包括海金沙、白马骨、野菊花、虎刺、茵陈、栀子、铁扫帚、白花蛇舌草、半枝莲、蒲葵子、桑叶、箬叶、菝葜根、蛇葡萄根、野生猕猴桃根、太叶蛇泡簕根,将以上草药按配方配伍好药料,头煎按干品药料每克加水4毫升煎取,二煎按干品药料每克加水2毫升煎取,二次煎液混合口服。本发明作用于病毒性肝炎,能使黄疸快速消退,对急性肝炎的治疗尤为显效,对慢性肝炎的肝功能的恢复显著,药剂中含有抑制和杀死癌肿细胞的有效成份,广泛用于治疗及预防病毒性肝炎,肝癌。本发明可制成各种胶囊和片剂。
文档编号A61P1/00GK1411837SQ01133559
公开日2003年4月23日 申请日期2001年10月14日 优先权日2001年10月14日
发明者刘天慰 申请人:刘天慰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