胫骨双侧一体化进入自动锁髓内钉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36782阅读:211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胫骨双侧一体化进入自动锁髓内钉装置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胫骨骨折治疗固定技术领域,具体是一种胫骨双侧一体化进入自动锁髓内钉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普通不锈钢胫骨矩形髓内钉的使用在国内的很多医学资料上都有介绍,如中华医学写作杂志2000年6月15日的《矩形髓内钉内固定治疗胫骨干骨折105例临床分析》、中国矫形外科杂志2000年5月25日的《矩形髓内钉治疗胫骨多节段骨折》和1999年11月25日的《引钉法矩形髓内钉治疗胫排骨骨折》等。矩形髓内钉其截面呈矩形,双钉相互准确对合才能顺利进入,在临床应用时,须由具备较丰富临床经验的骨科医生先在股骨结节突起两侧进行定位开孔,然后分别将两钉插入两侧矩形孔成交叉状,分别同时打击两钉,使两钉同步小位移进入髓腔直到完全就位。在两钉交叉同步进入过程中,若两钉受力方向偏离或没有同步进入,会导致两胫骨髓内钉在髓腔内错位交叉。因此,矩形髓内钉在临床手术应用时,会产生两钉错位交叉的现象的差错,严重的会导致副损伤及手术失败。
另外在临床应用中还有记忆髓内钉,所用材料的特殊性——记忆合金,在制作时预弯两端。在临床应用时,先将记忆髓内钉置于0℃的冰水中进行软化,然后在胫骨上端开矩形孔,开孔后用引导钉打出轨迹,将记忆髓内钉引入胫骨髓腔就位,髓内钉温度升高后该钉逐步恢复原状。在临床应用中,仍然没有克服矩形髓内钉的缺点。其一,用引导钉扩孔时也存在引导钉错位交叉的可能,并且增大了手术带来的副作用;其二,记忆髓内钉是利用了记忆合金的温度特性,但将冰冻的记忆髓内钉打入胫骨髓腔,若就位的时间把握不好,或打入时因磨擦致热,极易发生记忆髓内钉在没有完全进入胫骨髓腔或没有穿越骨折线时就恢复原状,此时将导致胫骨副损伤、继发骨折,严重的可能导致手术失败。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解决现有技术临床应用时出现胫骨髓内钉错位交叉的现象,降低人为因素导致手术过程的失误,使手术更加精确,易于操作,缩短手术时间。
对此,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临床操作方便,防止胫骨髓内钉在髓腔内出现错位交叉的胫骨两侧一体化进入自动锁装置。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构思方案是包括胫骨髓内钉和定位瞄准器。胫骨髓内钉由一付弧形阴、阳钉构成,阴、阳钉呈弧形状,两钉的两头截面为圆形,阴钉一头部设计了一个圆柱孔,阳钉一头为针柱,所述的瞄准器包括有定位钉、锁紧螺杆、立柱、瞄准结构。立柱设置有滑槽,定位钉的一头经过滑动块的孔及滑槽与锁紧螺杆螺纹连接,临床应用时,在胫骨结节突起点打好定位钉,定位钉通过立柱滑槽与锁紧螺杆连接,同时,通过滑动块定位瞄准器。所述的瞄准结构包括对称的左、右瞄准臂及对应的两对活动臂,瞄准臂一端各设计了一瞄准孔,两瞄准孔轴线在水平方向交叉成120°,在垂直方向交叉成45°,两瞄准臂另一端分别与相应的两个等长的活动臂连接,两活动臂的另一端分别各自通过活动轴销与箱盖连接,其头部有一个半月形齿轮,通过齿轮与对称的活动臂齿轮进行齿轮啮合。两活动臂通过轴销连接后就构成了平行四边形。这样,就保证了两活动臂保持同步。
本实用新型呈现出的积极技术效果在于,它的弧形状的阴、阳钉一头部分别设计有圆柱孔和针柱,它们分别插入两引导孔后,进入髓腔相交后由圆柱孔和针柱头套插自动锁为一体,解决了两侧髓内钉进入髓腔过程中产生交叉错位的问题,避免手术失败,与此组合采用瞄准器,其瞄准机构使瞄准臂上的瞄准孔有效定位导向孔,使阴、阳髓内钉进入导向孔后能在胫骨髓腔轴线上对接合在一起,提高手术的成功率,而且操作便捷,一般医务人员能够使用,有利于普及胫骨双侧一体化自动锁髓内钉的临床应用。
图面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阴阳髓内钉脱锁结构视图。
图2是阴阳髓内钉锁为一体结构视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瞄准器结构视图。
图4是图3A向视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瞄准器的瞄准机构视图。
1——阴钉,2——阳钉,3——针柱,4——圆柱孔,5——瞄准臂,6——瞄准孔,7——定位钉,8——立柱,9——锁紧螺杆,10——滑动块,11——箱盖,12——箱体,13——操作槽,14——夹子,15——斜块,16——活动臂,17——锁紧螺钉,18——圆弧槽,19——轴销。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详述如下。
本实用新型的瞄准器如图3和图4所示。首先将本瞄准器图3中的定位钉7在胫骨结节突起位上垂直胫骨轴线处钉入定位,使定位钉7另一头穿过滑动块10上的孔和立柱8的滑槽,螺纹连接锁紧螺杆9,在立柱8的下端连接有弹性的夹子14将立柱8固定在小腿踝关节上部,并使其头端的斜块15紧贴脚背,然后通过立柱8内的滑槽上下调节立柱8,此时,锁紧锁紧螺杆9,使瞄准器可靠固定在小腿上。然后,调节瞄准机构,如图4和图5所示,由于左、右两边的瞄准臂5由轴锁分别活动连接左、右有两个等长活动臂16的一头,该活动臂16另一端由轴销19活动连接箱体12,头部为半月齿轮,两两对称啮合连接,两活动臂16两头分别活动连接瞄准臂5和箱体12,构成平行四边形,这样通过齿轮传动使左、右瞄准臂5保持同步,增大或缩小瞄准臂5之间的距离。使左、右瞄准臂5上端一头的内圆弧表面紧贴胫骨两侧皮肤,锁紧下面一对活动臂16连接在箱盖11两侧的圆弧槽18上的两个锁紧螺钉17,锁定活动臂5将瞄准机构固定在箱盖11上,此时,瞄准臂5上的瞄准孔6的位置,就是引导孔的位置。箱体12和箱盖11由轴销螺母连接滑动块10,瞄准机构与定位钉7及锁紧螺杆9连接一体。在瞄准臂上还设计一个手术操作槽13,此槽13在瞄准孔的下方,与瞄准孔6相连通,在定位引导孔后,直接用手术刀经过操作槽13切开胫骨表皮组织。将两个套筒分别插入左右瞄准臂的瞄准孔6内,用带齿的两个套筒分别插入左右套筒内,用电钻打出引导孔。
打出引导孔后,将本实用新型的中间背部加工有1-3个台阶的弧形阴、阳钉1和2,分别插入引导孔,先将阴钉1插入,再将阳钉2插入另一侧引导孔,当阴钉1和阳钉2交接时针柱3插入圆柱孔4,自动锁为一体如图2所示。然后,用打入器打击阳钉2,此时阴钉1和阳钉2就自动结合成一体进入胫骨髓腔并穿过骨折线,阴钉1和阳钉2交叉成一体后,其一体的头部,有一个小凸头即针柱3。当两钉1和2穿过骨折线到达胫骨下部时,停止打击阳钉2,改换打击阴钉1,使阴钉1和阳钉2自动脱锁,如
图1所示。然后分别打击阴钉1和阳钉2,使两钉1和2在髓腔内就位。
权利要求1.一种胫骨双侧一体化自动锁髓内钉装置,它包括有阴阳髓内钉和瞄准器,阴、阳髓内钉有一付呈弧形状的阴、阳钉,瞄准器有定位钉,锁紧螺杆,立柱,瞄准机构,定位钉通过立柱与锁紧螺杆连接,中间连接滑动块,滑动块连接箱体和箱盖,瞄准机构的瞄准臂连接箱盖,其特征是a、弧形阴、阳钉(1)和(2)的两头截面呈圆形,阴钉(1)一头有圆柱孔(4),阳钉(2)一头有针柱(3),b、瞄准器的立柱置有滑槽,定位钉(7)一头经过滑动块(10)的孔及立柱(8)滑槽与锁紧螺杆(9)螺纹连接,c、瞄准机构的左、右两对称瞄准臂(5)一端有瞄准孔(6),另一端分别与相应的两个活动臂(16)连接,活动臂(16)另一端与箱体(12)连接,其头端为半月齿轮,两两对应啮合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胫骨双侧一体化自动锁髓内钉装置,其特征是弧形阴、阳钉(1)和(2)中间的背部有1-3个台阶。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胫骨双侧一体化自动锁髓内钉装置,其特征是瞄准机构的活动臂(16)两头分别活动连瞄准臂(5)和箱体(12),构成平行四边形。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用于治疗胫骨骨折的胫骨双侧一体化自动锁髓内钉装置,它包括有阴阳髓内钉和瞄准器,阴阳髓内钉的一头分别置有圆柱孔和针柱,穿入髓腔交接锁成一体,防止错位交叉,瞄准器设计采用定位针和瞄准机构,两瞄准孔轴线在水平方向交叉成120°,在垂直方向交叉成45°,使导向孔对合交叉一起,保证阴阳髓内钉能对合锁成一体,操作方便,定位正确。
文档编号A61B17/68GK2496410SQ0125373
公开日2002年6月26日 申请日期2001年9月14日 优先权日2001年9月14日
发明者谢庆平, 徐润龙, 潘再芽 申请人:杭州市萧山区中医院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