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压型药物雾化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37317阅读:273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气压型药物雾化器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医用药物雾化器。
本实用新型针对所提出的技术问题,其解决的技术方案是气压型药物雾化器,包括互相螺纹连接的药杯和气筒,气筒的两端紧配有咬嘴和端盖,插接在气筒内的分流器有一个撞柱,互相垂直的分流孔和进气孔,撞柱和分流孔顶面均呈光滑过渡的球面结构,吸管插接在分流器上,进气管插接在气筒上方与分流器进气孔相通,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端盖为透孔结构,薄片型的活瓣与其插接相连,活瓣随患者呼吸启闭端盖透孔。
所述的互相插接相连的端盖中部连着筋条,筋条上设有插孔,相应的活瓣设有相配的插柱。
所述的分流孔球顶面处于进气孔的轴心线上。
所述的分流孔球顶面高于进气孔轴心线。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雾化量大,雾化效果高,实验证明,5升氧气流量足够达到雾化需要,雾化颗粒小,患者可直接吸入肺部,具有良好的治疗效果,由于端盖结构改进,使病人感觉透气性好,呼吸顺畅,更有利于提高气雾疗法效果。
图2为


图1的仰视图。
图3为
图1拆去活瓣后的A向端盖结构图。
图4为带吸管的分流器结构放大图(分流孔球顶面处在进气孔轴线上)。
图5为带吸管的分流器结构放大图(分流孔球顶面高于进气孔轴线)。
参见
图1-5,气压型药物雾化器以互相螺纹连接的药杯(7)和气筒(3)为主体,药杯下部是对称的内凹结构(9),凹处的药杯下部形成圆锥状,在外圆锥面上设有药液容量标识(10),患者可根据需要盛装。气筒两端紧配有咬嘴(6)和端盖(2),端盖为透孔结构(11),中部由筋条(12)连着,筋条上有一插孔(13),薄片型的活瓣(1)具有相应的插柱,与插孔相插接,由于活瓣为薄片型结构,会随患者呼吸启闭端盖透孔,改善患者气雾疗法时的透气条件,使患者感觉透气好,呼吸顺畅。气筒内插接一分流器(5),分流器上又插接一吸管(8),伸入药杯药液中,气筒上方插接进气管(4)。
分流器(5)有一个撞柱(16)及互相垂直的分流孔(15)和进气孔(14),进气管与进气孔相通,撞柱和分流孔顶面均呈光滑过渡的球面结构,分流孔的球顶面可以处于进气孔的轴心线上,也可以高于进气孔轴心线,一般高出15-20um,高出轴心线的雾化颗粒更细。分流孔直径以选用Φ0.56毫米为佳,分流孔球顶面处于进气孔轴心线也好,高于轴心线也好,都能达到抛碎雾化颗粒之目的,从工艺性角度来考虑,后者较好。
欲想气雾疗法使用本雾化气时,在药杯内放入待用的按标识剂量的药物溶液,旋装上气筒后,将进气管连接好并接通氧气源,病人手持药杯、咬嘴送入口内,当开动气源后,氧气由进气管经进气孔并迅速扩散使药液表面受到一定气压作用,随着病人的呼吸使药液由吸管吸入分流孔,由分流孔出来的药液因受到喷射在撞柱上的氧气撞击而被抛碎成雾状小颗粒,病人吸入肺部达雾化治疗目的。
权利要求1.一种气压型药物雾化器,包括互相螺纹连接的药杯(7)和气筒(3),气筒的两端紧配有咬嘴(6)和端盖(2),插接在气筒内的分流器(5)有一个撞柱(16),互相垂直的分流孔(15)和进气孔(14),撞柱和分流孔顶面均呈光滑过渡的球面结构,吸管(8)插接在分流器上,进气管(4)插接在气筒上方与分流器进气孔(14)相通,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端盖(2)为透孔结构(11),薄片型的活瓣(1)与其插接相连,活瓣随患者呼吸启闭端盖透孔。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气压型药物雾化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互相插接相连的端盖(2)中部连着筋条(12),筋条上设有插孔(13),相应的活瓣(1)设有相配的插柱。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气压型药物雾化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分流孔(15)球顶面处于进气孔(14)的轴心线上。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气压型药物雾化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分流孔(15)球顶面高于进气孔(14)轴心线。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气压型药物雾化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药杯(7)下部设有对称的内凹结构(9)。
专利摘要一种气压型药物雾化器,由药杯、气筒、咬嘴、端盖、活瓣、分流器、进气管、吸管等构成。该雾化器以氧气为动力源,由进气管经进气孔并迅速扩散使药杯内药液表面受到气压作用,随着病人呼吸,使药液由吸管吸入经分流孔并被喷射的氧气对分流器撞柱的撞击而被抛碎成雾状小颗粒,病人吸入肺部达雾化治疗目的。本雾化器通过对端盖的改进,并设置薄片状活瓣,使病人在呼吸过程感觉透气、顺畅,更有利于提高气雾疗法效果。
文档编号A61K9/12GK2518802SQ01254759
公开日2002年10月30日 申请日期2001年11月16日 优先权日2001年11月16日
发明者冯安明 申请人:冯安明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