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反式维甲酸在制备减肥药物中的应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69525阅读:372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全反式维甲酸在制备减肥药物中的应用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制药领域,具体涉及全反式维甲酸(all-trans retinoic acid)(atRA)在制备减肥药物中的应用。
肥胖症的病因包括遗传因素和后天因素二方面。遗传因素方面主要是肥胖人群中存在一些与肥胖有关的基因,国外已有克隆肥胖相关基因的报导。后天因素方面包括饮食结构不合理,脂肪、蛋白质、碳水化合物等营养物质摄入过多,而运动却相对较少等。从生物化学角度看,实际上是人体各脏器细胞的合成代谢水平高于分解代谢率,细胞重量/数量增加,对整个人体来说其最显著的特征是体重增加并超出正常范围。
目前国内外市场上有多种减肥药物,但既有明显疗效,又副作用较小的则不多见。上述多种减肥药物大多是通过腹泻或抑制食欲来达到其减肥治疗目的,显然存在有较大的缺陷。
全反式维甲酸的已知功能是通过诱导细胞分化来达到治疗恶性肿瘤的目的,主要是治疗早幼粒细胞性白血病,比以往的杀细胞药物毒性小,近年来又有报道对肝癌、肺癌等实体肿瘤也有效果。
本发明通过对自发性高血压大鼠和SD大鼠肾性高血压模型进行随机分组,按不同剂量给药实验,结果显示,口服全反式维甲酸可显著降低大鼠体重和肾周脂肪重量,且呈明显的量效关系,但并不伴有腹泻。证实全反式维甲酸具有治疗肥胖症的新用途。可用于制备治疗和预防肥胖症的药物。
为了说明本发明的优点,本发明通过以下动物实验证明全反式维甲酸具有明显降低体重和肾周脂肪重量的生理作用。
各组体重的数据以平均值±标准误表示,组间的差异用单因素方差分析,当p<0.05时认为有统计学上的显著差异。
实验结果显示,口服全反式维甲酸3个月可使SHR大鼠的体重显著降低,未见大鼠腹泻情况。与SHR对照组相比,SHR小剂量组、SHR中剂量组、SHR大剂量组体重平均值分别降低2.7%、10.9%、47.1%。经统计学检验,中剂量组的体重与对照组相比有显著差异p<0.05。大剂量组的体重与对照组以及中剂量组相比均有显著差异p<0.01。此外,atRA中剂量组和大剂量组组两肾周围腹膜外脂肪重量也明显减轻。表1为口服全反式维甲酸3个月后SHR大鼠体重变化。表1.分组体重对照组281.9±15.5atRA 5mg/kg 274.2±13.9atRA 10mg/kg 251.3±14.3atRA 20mg/kg 149±9
实验结果显示,口服全反式维甲酸3周可使2KIC大鼠的体重明显降低,未见大鼠腹泻情况。与2KIC对照组相比,2KIC小剂量组、2KIC大剂量组体重的平均值分别降低16.7%和22.1%,其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表2为口服全反式维甲酸8周后2K1C大鼠的体重变化分组 体重对照组 320.9±14.7atRA 30mg/kg267.3±19.3atRA 60mg/kg250±30.1


图1是口服全反式维甲酸3个月后SHR大鼠体重的变化其中*与对照组相比,p<0.05。
**与对照组相比,p<0.01。
#与atRA 10mg/kg组相比,p<0.01。图2是口服全反式维甲酸8周后2K1C大鼠体重的变化其中*与对照组相比,p<0.05。
权利要求
1.全反式维甲酸在制备降低体重药物中的应用。
2.全反式维甲酸在制备治疗肥胖症药物中的应用。
3.全反式维甲酸在制备预防肥胖症药物中的应用。
4.按权利要求1所述的应用,其药理作用具有量效关系。
5.按权利要求1所述的应用,其降低体重的效应与疗程长短呈正相关。
6.按权利要求1所述的应用,其特征是全反式维甲酸降低体重时不伴有腹泻。
全文摘要
本发明属制药领域,具体涉及全反式维甲酸在制备降低体重和减肥药物中的应用。本发明通过动物实验,结果证实口服全反式维甲酸可显著降低体重,其药理作用具有明显量效关系,其降低体重的效应与疗程长短呈正相关,同时降低体重但并不伴有腹泻。本发明证实全反式维甲酸具有治疗肥胖症的新用途。还可用于制备预防肥胖症的药物。
文档编号A61K31/185GK1444932SQ0211107
公开日2003年10月1日 申请日期2002年3月18日 优先权日2002年3月18日
发明者朱依纯, 吕雷, 姚泰 申请人:复旦大学, 上海同根科技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