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强直性脊柱炎的药物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998068阅读:406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强直性脊柱炎的药物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中草药配方,尤其涉及一种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强直性脊柱炎的药物。
背景技术
类风湿性关节炎、强直性脊柱炎同属骨关节痹症,病人非常痛苦,特别是类风湿性关节炎发病率较高,而目前对于上述病的治疗,虽然中药、西药很多,但无一种特效药,发明内容本发明的目的是针对上述疾病,提供一种由草药配方组成的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强直性脊柱炎的药物。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是采用了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的。本发明根据“寒者热之,热者寒之,扶正祛邪”的中医内治法理论,采用两种配方的中草药轮流治疗的两种“攻法”,达到治标又治本之疗效。
本发明的每百分重量配比为第一组红杜鹃根70-90;无花果10-20。
第二组忍冬70-90;甘草10-20。
本发明的制作工艺为第一组用水煎熬。先按配比将红杜鹃根,无花果洗净放入罐中,加水适量,温火煎熬半小时后,沥出待用。第二次、第三次煎熬40分钟,第四次煎熬一小时,沥汁目服。
第二组用水煎熬。先按配比将忍冬,甘草洗净放入罐中,加水适量,温火煎熬半小时后,沥出待用。第二次、第三次煎熬40分钟,第四次煎熬一小时,沥汁日服。
本发明的服用方法为先服用第一组配方药一个月,最服用第二组配方药10天,然后最服用第一组配方药一个月,这样轮流服用二次即可见效。
本发明的药理分析。(1)、红杜鹃根,无花果,性温,祛风湿,散寒除邪,活血化痰,化瘀散结,止痛,健胃。(2)、忍冬,甘草,性辛寒,清热解毒,祛风湿,止痛消肿。
本发明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明显优点因为类风湿性关节炎、强直性脊柱炎系发病较缓慢,呈进行性加重者较多见,特别是类风湿性关节炎,而本发明具有明显的活血化瘀,止痛消炎作用。本发明还具有祛除体内风寒湿邪,健胃的功能,所以治疗效果明显。一般服药2-4个疗程,就能达到治疗目的。本发明适用于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强直性脊柱炎病人。
具体实施例方式
实施例一取红杜鹃根90克;无花果10克放入药罐中,加水适量,温火煎熬30分钟,沥出待用。第二次、第三次各煎40分钟,第四次煎一小时,沥汁即得。
实施例二取红杜鹃根85克;无花果15克放入药罐中,加水适量,温火煎熬30分钟,沥出待用。第二次、第三次各煎40分钟,第四次煎一小时,沥汁即得。
实施例三取红杜鹃根80克;无花果20克放入药罐中,加水适量,温火煎熬30分钟,沥出待用。第二次、第三次各煎40分钟,第四次煎一小时,沥汁即得。
在服用上述配比的药物一个月后,再换下述配比的药物10天。
实施例四取忍冬90克,甘草10克,放入药罐中,加水适量,温火煎熬30分钟,沥出待用。第二次、第三次各煎40分钟,第四次煎一小时,沥汁即得。
实施例五取忍冬85克,甘草15克,放入药罐中,加水适量,温火煎熬30分钟,沥出待用。第二次、第三次各煎40分钟,第四次煎一小时,沥汁即得。
实施例六取忍冬80克,甘草20克放入药罐中,加水适量,温火煎熬30分钟,沥出待用。第二次、第三次各煎40分钟。第四次煎一小时,沥汁即得。
本发明适用于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强直性脊柱炎病人。
权利要求
1.一种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强直性脊柱炎病人的药物,其特征在于本发明采用两组配方的中草药轮流治疗,本发明的每百分重量配比为第一组红杜鹃根70-90;无花果10-20。第二组忍冬70-90;甘草10-20。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强直性脊柱炎病人的药物,其特征在于本发明的制作工艺为第一组用水煎熬,先按配比将红杜鹃根,无花果洗净放入罐中,加水适量,温火煎熬半小时后,沥出待用,第二次、第三次煎熬40分钟,第四次煎熬一小时,沥汁即得,第二组用水煎熬,先按配比将忍冬,甘草洗净放入罐中,加水适量,温火煎熬半小时后,沥出待用,第二次、第三次煎熬40分钟,第四次煎熬一小时,沥汁即得。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强直性脊柱炎病人的药物,其特征在于本发明的服用方法为先服用第一组配方药一个月,最服用第二组配方药10天,然后最服用第一组配方药一个月,这样轮流服用二次即可见效。
全文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强直性脊柱炎病人的药物,采用两种配方的中草药轮流治疗,本发明的每百分重量配比为第一组红杜鹃根70-90;无花果10-20。第二组忍冬70-90;甘草10-20。本发明的制作工艺为第一组按配比将红杜鹃根,无花果洗净放入罐中,加水适量,温火煎熬半小时后,沥出待用。第二次、第三次煎熬40分钟,第四次煎熬一小时,沥汁即得。第二组按配比将忍冬,甘草洗净放入罐中,加水适量,温火煎熬半小时后,沥出待用。第二次、第三次煎熬40分钟,第四次煎熬一小时,沥汁即得。本发明适用于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强直性脊柱炎病人。
文档编号A61P19/02GK1435205SQ0211217
公开日2003年8月13日 申请日期2002年6月21日 优先权日2002年6月21日
发明者谢志良 申请人:谢志良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