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清热解毒的药物及其制备方法

文档序号:1001693阅读:326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用于清热解毒的药物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清热解毒的药物,本发明还涉及该药物的制备方法。
引起高热的原因有许多,如病毒性感染、细菌性感染、支原体感染、寄生虫感染等,其中常见的是病毒或细菌性感染引起的高热。西医对发热的治疗主要是应用解热镇痛药,如卡巴匹林钙、阿斯匹林赖氨酸、布洛芬、对乙酰基酚、萘普生等非甾体类药物;抗病毒抗菌药物,如阿昔洛韦、金刚脘胺、病毒唑、青霉素、红霉素等。其退热虽快,但副作用大,主要表现为恶心、呕吐、腹泻、腹痛等胃肠道反应以及对血小板的影响,还偶见头晕、嗜睡、失眠、皮疹等症状。中医根据风热表证的特点,辩证施治,以清热解毒,疏风解表为原则,形成了许多疗效良好的方剂,如银翘散、清解汤、风热感冒冲剂、羚羊感冒片、热毒清片、双黄莲口服液、清开灵口服液等,此外也有采用针刺疗法、拔罐疗法、自我按摩疗法、贴敷疗法、穴位注射疗法等,上述方法各有其特点,但也存在有一定的局限性,如煎剂服用不便,冲剂、丸剂、片剂起效缓慢,针刺效果不明显等。
本发明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该药物的制备方法。
本发明提供的用于清热解毒的药物,是由下述重量配比的原料制成的药剂青 蒿6~25 金银花3~15 栀 子3~12上述用于清热解毒的药物,可以制成药剂学上所说的多种剂型,如口服液、注射液。
上述用于清热解毒的药物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青蒿、金银花加8~25倍量水浸泡1~24小时,加热蒸馏1~4次,每次1~4小时,收集挥发油,合并药汁,滤过,滤液离心,取上清液超滤,超滤液减压浓缩至相对密度为1.08~1.25,真空干燥,得金银花、青蒿干膏粉;(2)栀子粉碎成粗粉,用5~10倍量60~90%乙醇加热回流1~4次,每次0.5~4小时,合并药液,滤过,滤液回收乙醇并浓缩至1∶1,用盐酸调PH至3~5,100℃加热1小时,冷藏4~24小时,滤过,滤液浓缩至相对密度为1.08~1.25,真空干燥,得栀子干膏粉;(3)取青蒿、金银花挥发油,加入波洛沙姆108研磨混匀后,加入注射用水中,搅拌使澄明,再加入金银花、青蒿干膏粉,栀子干膏粉,搅拌使溶解,用氢氧化钠溶液调PH值至7~8.0,加注射用水,用G4垂熔漏斗滤过,灌封于安瓿中,灭菌,即得本发明中药注射液。
本发明中药注射液具有清热解毒、疏风解表的功效,用于外感风热所致的发热、头身痛、微恶风寒、口渴、咽痛、咳嗽、舌边尖红,脉浮数等症,及上呼吸道感染、流感、急性支气管炎、肺炎等疾病见上述症状者。本发明注射液为静脉滴注,使用方便,疗效快。
下面结合实施例及临床观察试验报告对本发明作进一步的说明。
以下第4~6页记载的为本发明的临床观察试验报告,其中本发明中药注射液称为热毒宁注射液。
热毒宁注射液治疗上感等引起发热的临床观察摘要 目的通过对20例上感等疾病引起的发热病人静滴热毒宁注射液的临床观察,评价该药的抗病毒,抗菌、退热效果及不良反应。方法采用开放试验,以治疗3天以内体温和伴随症状的变化为判定标准。结果20例受试者,用药3天内体温恢复正常者17例,较前降低者3例。有效率100%。提示该药抗病毒、抗菌、解热效果确切,无不良反应。
关键词热毒宁注射液上感等发热解热抗病毒抗菌热毒宁注射液为纯中药制剂,由贵阳辰之光医药科技有限公司研制。批号981020近期我院内科门诊及病房使用热毒宁注射液进行临床开放性试验,旨在观察该药的抗病毒、抗菌、解热及不良反应。试验结果表明热毒宁注射液抗病毒、抗菌、解热效果确切,使用安全,无不良反应,现总结报告如下。
临床资料1、病例选择1.1因病毒或细菌感染而导致的上感,急性支气管炎,肺炎等疾病。具有高热、恶风、鼻塞、流涕、头痛、咳嗽、咽喉肿痛等症状者。
1.2门诊、住院患者均可,男女不限,年龄12~65岁,能合作评价者。
1.3用药前未用过其他药物治疗者。
1.4无心、肺、肝、肾功能衰竭者。
本组病例年龄12~60岁,男13例,女7例,门诊病人5例,住院病人15例。
表1 临床诊断诊断 病例急性上呼吸道感染 17流感 1急性支气管炎 1肺炎 1
2.给药方法本组系开放试验,不设对照组,全部为每天一次给药,每次20ml加入5%G、S 250ml溶液中静脉点滴。用药后观察体温及症状的变化,并填写观察记录表,连续观察3天。
3、效果评价痊愈治疗3天以内体温恢复正常,感冒症状全部消失,异常理化指标恢复正常;显效治疗3天以内体温恢复正常,感冒症状大部分消失,异常理化指标接近正常;进步治疗3天以内体湿较前降低,感冒或其他症状部分消失,异常理化指标有所改善无效治疗3天以内体温未下降或升高,症状无改善。
总有效率=痊愈+显效+进步4、安全性监测严密观察受试者的呼吸、脉搏、心率、体温变化及其它不良反应,如局部及全身皮疹,溃烂、恶心、呕吐、腹泻等情况,并填写不良反应观察表。
结果1、共观察病人20例,其中用药3天内体温恢复正常者1例,较前降低者3例,感冒症状全部消失者17例,部分消失者3例,总有效率100%,附表2,表3。
表2 热毒宁注射液抗病毒、抗菌、解热效果临床观察(n=20)用药效果疾病名称 例数痊愈(n)显效(n)进步(n)无效(n)急性上呼吸道感染17 17流感 1 1急性支气管炎 1 1肺炎 1 1合计 20 17 2 1 0
表3 典型病例一览表

2、本组病例观察显示热毒宁不仅解热效果显著,而且有明显的抗病毒及抗菌作用。
3、本组病例用药后未发现过敏及其它不良反应。
权利要求
1.一种用于清热解毒的药物,其特征在于是由下述重量配比的原料制成的药剂青 蒿6~25 金银花3~15栀 子3~12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清热解毒的药物,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药剂的剂型为注射液。
3.权利要求2所述的用于清热解毒的药物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青蒿、金银花加8~25倍量水浸泡1~24小时,加热蒸馏1~4次,每次1~4小时,收集挥发油,合并药汁,滤过,滤液离心,取上清液超滤,超滤液减压浓缩至相对密度为1.08~1.25,真空干燥,得金银花、青蒿干膏粉;(2)栀子粉碎成粗粉,用5~10倍量60~90%乙醇加热回流1~4次,每次0.5~4小时,合并药液,滤过,滤液回收乙醇并浓缩至1∶1,用盐酸调PH至3~5,100℃加热1小时,冷藏4~24小时,滤过,滤液浓缩至相对密度为1.08~1.25,真空干燥,得栀子干膏粉;(3)取青蒿、金银花挥发油,加入波洛沙姆108研磨混匀后,加入注射用水中,搅拌使澄明,再加入金银花、青蒿干膏粉,栀子干膏粉,搅拌使溶解,用氢氧化钠溶液调PH值至7~8.0,加注射用水,用G4垂熔漏斗滤过,灌封于安瓿中,灭菌,即得本发明中药注射液。
全文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清热解毒的药物,由下述重量配比的原料制成:青蒿6~25、金银花3~15、栀子3~12。本发明还公开了上述药物的制备方法:(1)青蒿、金银花提取挥发油,药汁离心、超滤、浓缩、干燥,得金银花、青蒿干膏粉;(2)栀子粉碎成粗粉,回流提取药液,滤过,调pH,冷藏,滤液浓缩,干燥,得栀子干膏粉;(3)取青蒿、金银花挥发油,加入波洛沙姆研磨混匀后,加入注射用水中,搅拌,再加入金银花、青蒿干膏粉,栀子干膏粉,搅拌使溶解,调pH值,滤过,灌封,灭菌,制得本发明中药注射液。本发明中药注射液具有清热解毒、疏风解表的功效,用于外感风热所致之发热症,具有退热快、抗病毒和抗菌作用强等特点。
文档编号A61P31/00GK1374126SQ0211499
公开日2002年10月16日 申请日期2002年3月22日 优先权日2002年3月22日
发明者张平 申请人:张平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