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儿外用止泻中药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798859阅读:553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小儿外用止泻中药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治疗小儿腹泻的外用中药制剂。
小儿腹泻是较为常见的多发病,尤其是10岁以下的婴幼儿发病率更高。目前治疗小儿腹泻的口服中成药有许多。如“参苓白术散”,主要由人参、白术、茯苓、扁豆、甘草等成份组成,“小儿健脾丸”,由白术、党参、人参、山楂、麦芽、神曲、甘草等成份组成,上述中成药疗程长,见效慢,有效率普遍低于50%;最大的缺陷就是服用不便,尤其是小儿不愿接受口服。
本发明的目的是克服上述口服中药在治疗及使用过程中存在的缺陷,配制一种小儿外用的止泻中药,该药使用简便,疗程短,疗效显著,无毒副作用,使患儿在无任何痛苦的情况完成治疗。
本发明是将配制的中药制剂贴敷在规定的穴位上,该中药由下列组份组成丁香0.1~0.4g肉桂0.2~0.5g吴茱萸0.2~0.8g 白胡椒0.2~0.8g荜拨0.05~0.2g 冰片0.05~0.1g本发明还可选由下列组份组成丁香0.1~0.4g肉桂0.2~0.5g吴茱萸0.3~0.6g 白胡椒0.4~0.8g冰片0.05~0.1g 荜拨0.05~0.1g将上述配量的原料组份去杂粉碎成100~120目细粉,置于干燥处存放备用。
本发明的使用方法是将上述组份配制成的散剂贴敷在神厥、命门和长强三个穴位上,每个穴位的用量为0.3~0.5g。先将穴位处擦拭干净,将规定量的中药散剂置于穴位上,然后用市售的风湿膏贴将药剂固定在穴位上,使之不能泄露,24小时更换一次药剂和膏贴。采用该方法治疗1~2天病情明显减轻,3~4天痊愈。
本发明与现有口服止泻中药相比具有如下优点1、使用方便,用药量少,易于为患儿接受,适于10岁以下的婴幼儿治疗使用;2、疗程短,见效快,无任何毒副作用,通过多年临床应用的6000余例观察结果统计,有效率达到100%,治愈率达99%,疗效明显高于口服止泻中成药。
权利要求
1.一种治疗小儿止泻的外用中药,其特征是它由下面的组份组成丁香0.1~0.4g 肉桂0.2~0.5g吴茱萸0.2~0.8g 白胡椒0.2~0.8g荜拨0.05~0.2g 冰片0.05~0.1g
2.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小儿止泻外用中药,其特征是它选用下面的组份组成丁香0.1~0.4g 肉桂0.2~0.5g吴茱萸0.3~0.6g白胡椒0.4~0.8g冰片0.05~0.1g 荜拨0.05~0.1g
3.按照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小儿止泻外用中药的使用方法,其特征是按照上述组份配制成的散剂贴敷在神厥、命门和长强三个穴位上,每个穴位的用量为0.3~0.5g。
全文摘要
一种治疗小儿止泻的外用中药制剂,是选用丁香0.1~0.4g、肉桂0.2~0.5g、吴茱萸0.2~0.8g、白胡椒0.2~0.8g、荜拨0.05~0.2g和冰片0.05~0.1g为原料配制成散剂,并将散剂贴敷在神厥、命门和长强三个穴位上。本发明药物使用方便,用量少,易于为10岁以下要幼患儿接受;疗效短,见效快,无毒副作用,通过临床6000余例观察统计,总效率达100%,治愈率达99%,疗效明显高于止泻口服中成药。
文档编号A61P1/00GK1473581SQ02132759
公开日2004年2月11日 申请日期2002年8月10日 优先权日2002年8月10日
发明者艾玉德 申请人:艾玉德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