含有青蒿提取物的医疗外用制品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807193阅读:381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含有青蒿提取物的医疗外用制品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到由天然植物青蒿(Artemisia anua L.)的提取物为组成成分的外用制品的新用途,具体地说,是用于治疗痤疮(粉刺)的新医药用途及对面部皮肤的新保健功效。
背景技术
痤疮(青春痘)为常见的慢性皮囊皮脂腺炎症性皮肤病,发病率高,90%以上青春期男女可有不同程度的皮损,15%病情较重需要治疗,严重者可引起毁容。所以痤疮治疗一直是皮肤医疗与保健的热门课题之一。目前认为痤疮的发生和皮肤内的雄激素代谢亢进有关,国外用雄激素拮抗剂治疗痤疮的报道不断增多,国内也有类似报道,但效果尚不满意;第二,痤疮丙酸杆菌等微生物的侵入,使皮脂分解形成脂酸,刺激皮肤产生各种皮疹,微生物刺激毛囊上皮增生及角化过度,并堵塞毛囊口形成痤疮;另外,痤疮是患者对真皮内异物的一种排斥反应,T淋巴细胞介导的迟发型过敏反应可能参与痤疮的致炎,也有报道螨虫对痤疮有一定相关性,但并非主要因素。
因此治疗痤疮的药物应该具有抑制皮脂腺,抑制以痤疮丙酸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等致炎微生物的生长,减少皮脂的分泌,减少毛囊管腔的角化堆积以及消散炎症作用。
目前常用治疗方法有(1)局部治疗,如搽5%的硫磺白色洗剂、四环素软膏、或10%过氧化二苯甲酰凝胶等,(2)口服抗生素类(如红霉素、甲硝唑等)、抗雄激素类药(复方炔诺酮等)和维生素B族。疗效均不够理想。

发明内容
将本发明所述的青蒿提取物用于痤疮的治疗、用于抑制痤疮丙酸杆菌等相关致炎微生物,有针对性地开展治疗痤疮的新医药用途及对面部护肤的新保健功效的开发,本次公开的本发明属于首次。本发明的从青蒿提取物新外用制品的制造到药理毒理和临床研究均由发明人完成。文献和市场尚未见有利用青蒿提取物作为活性成分开发治疗痤疮的中药制剂和护肤化妆品。
本发明的目的是针对现有的药品或化妆品存在的局限性(如使用激素、化学药物带来的副作用)和疗效欠佳,为社会提供一种具有清热解毒、消疖止痛功效,疗程短、疗效好、无毒副作用、经济实惠的含有青蒿提取物的医疗外用制品。
本发明的目的是通过制造含有青蒿提取物的具有医药功效的外用制品来实现的本发明所述的青蒿的提取物是青蒿地上部分提取的挥发油与青蒿地上部分的有机溶剂提取物或二氧化碳超临界提取物以任意重量比例构成。本发明所述的外用制品是指青蒿的提取物加入辅料,按照常规或特殊工艺制成的符合制剂要求的外用药物剂型,以及护肤化妆品。包括搽剂、乳剂、凝胶剂、乳膏剂、贴剂、膜剂、霜剂等。本发明所述的常规工艺是指制备上述药物剂型或化妆品的常规工艺;本发明所述的特殊工艺是指用于制备具有纳米尺寸(10~200nm)和200~1000nm以下尺寸微粒的的上述药物剂型或化妆品的特殊工艺。本外用制剂具有清热解毒、消疖止痛功效。经药理试验发现具有显著的抑制细菌(尤其是引起痤疮的致病菌痤疮丙酸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和糠秕孢子菌)生长的作用;经临床验证可用于痤疮、疖肿(化脓性皮炎)的治疗,同时可用于面部皮肤的护肤保健,疗效确切,无毒副作用。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治疗痤疮或用于护肤化妆品的含有青蒿提取物的外用制品,其特征在于青蒿提取物是青蒿(Artemisia annuaL.)地上部分提取的挥发油与青蒿地上部分的有机溶剂提取物或二氧化碳超临界提取物以任意重量比例构成。所述的青蒿地上部分提取的挥发油,为淡黄色或黄色或棕黄色澄清透明液体,难溶解于水,相对密度0.94~0.96(比水轻),有芳香气味,有特定的化学组成,特点在于含有不少于80余种可用气相色谱或气相色谱/质谱联机检测的化学成分。其中的主要化学成分是左旋樟脑(1-Camphor)、莰烯(Camphene)、异蒿酮(Isoartemisia Ketone)、β-丁香烯(β-Caryophyllene)、龙脑(Borneol)等,这些物质占挥发油总量的60%-70%。所述的青蒿地上部分的有机溶剂提取物,为棕黄色或深棕绿色油膏状固体,难溶解于水,有特殊气味。有特定的化学组成,特点在于含有的主要化学成分有倍半萜、黄酮、香豆素、甾醇等类型,具体的特征化学成分有青蒿酸(Artemisinic Acid)、青蒿素(Artemisinin,Arteannuin,Qinghaosu)、青蒿甲素(ArteamisinineI,Qinghaosu I)、青蒿乙素(Arteamisinine II,Qinghaosu II)、青蒿丙素(Arteamisinine III,Qinghaosu III)、青蒿丁素(Arteamisinine IV,Qinghaosu IV)、次甲基青蒿素(MethyleneQinghaosu)等倍半萜;柽柳黄素(Tamarixetin)、鼠李黄素(Rhamnetin)、金圣草黄素(Chrysoeriol)、猫眼草黄素(Chrysosplenetin)、泽兰黄素(Eupatorin)等黄酮;东莨菪内酯(Scopoletin)、东莨菪甙(Scopolin)等香豆素;β-谷甾醇(β-Sitosterol)、胡罗卜甙(Daucosterol)、豆甾醇(Stigmasterol)等甾醇。
本发明所述的有机溶剂是指汽油(6号溶剂汽油)或工业酒精(含乙醇的体积百分浓度为50%至99%)。所述的青蒿地上部分的二氧化碳超临界提取物,为淡黄色或黄色或棕色油膏状固体,难溶解于水,有特定气味和有特定的化学组成,含有的主要化学成分有倍半萜、黄酮、香豆素、甾醇等类型,具体的特征化学成分有青蒿酸(Artemisinic Acid)、青蒿素(Artemisinin,Arteannuin,Qinghaosu)、青蒿甲素(Arteamisinine I,Qinghaosu I)、青蒿乙素(Arteamisinine II,Qinghaosu II)、青蒿丙素(Arteamisinine III,Qinghaosu III)、青蒿丁素(Arteamisinine IV,Qinghaosu IV)、次甲基青蒿素(Methylene Qinghaosu)等倍半萜;柽柳黄素(Tamarixetin)、鼠李黄素(Rhamnetin)、金圣草黄素(Chrysoeriol)、猫眼草黄素(Chrysosplenetin)、泽兰黄素(Eupatorin)等黄酮;东莨菪内酯(Scopoletin)、东莨菪甙(Scopolin)等香豆素;β-谷甾醇(β-Sitosterol)、胡罗卜甙(Daucosterol)、豆甾醇(Stigmasterol)等甾醇。
本发明所述的外用制品,是指青蒿的提取物加入辅料,按照常规工艺制成的符合制剂要求的外用药物剂型或护肤化妆品,做成搽剂、乳剂、凝胶剂、乳膏剂、贴剂、膜剂或霜剂。
本发明所述的外用制品,是指青蒿的提取物加入辅料,按照特殊工艺制成的具有纳米尺寸(10~200nm)和200~1000nm以下尺寸微粒的外用药物剂型或护肤化妆品,做成搽剂搽剂、乳剂、凝胶剂、乳膏剂、贴剂、膜剂或霜剂。
本发明所述的常规工艺包括在提取罐中,加酒精或汽油,冷浸或加热回流提取,脱色和浓缩;或在超临界CO2萃取釜中萃取。
本发明所述的特殊工艺包括将青蒿提取物与PEG等乳化剂一同混和、溶解和用150W以上功率超声处理。
本发明所述的医疗外用制品,其特征在于纳米霜剂的配方(重量百分比)为硬脂酸2%~40% 甘油0~7.5%PEG 5%~50%单硬脂酸甘油酯2.5%~40% 液体石蜡2.5%~40%青蒿提取物0.1%~10%精制水(余量)本发明所述的所述的医疗外用制品,其特征在于纳米搽剂的配方(重量百分比)为大豆卵磷脂0.5%~10%脱氧胆酸钠0.05%~10%青蒿提取物0.05%~10% 精制水(余量)本发明所述的所述的医疗外用制品,其特征在于复方纳米搽剂的配方(重量百分比)为大豆卵磷脂0.5%~10%脱氧胆酸钠0.5%~10%青蒿提取物0.05%~10% 甘油0.5%~10% 吐温-800~10%异丙醇2.5%~50% 三七总皂苷0~5%精制水(余量)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用实施例来详细描述本发明,但这些实施例不得理解为任何意义上的对本发明权利要求的限制。
实施例1青蒿挥发油(简称青蒿油)的制备将青蒿叶和小枝剪切成3-5cm碎段,置多能提取罐中,加水至药材面,加热煎煮,自挥发油收集器收集芳香水,分液;或用石油醚(bp 30-60℃)萃取,分取油层或蒸除石油醚,得到的油层经无水硫酸钠脱水,即为青蒿油。
实施例2青蒿乙醇提取物的制备取青蒿叶粉,置多能提取罐中,加酒精(含50%~99%乙醇)冷浸或加热回流提取,提取液加活性炭脱色,减压回收乙醇,浓缩至1/4~1/8体积,静置1/2~1天,倾出上清液,取浸膏,即得。
实施例3青蒿汽油提取物的制备取青蒿叶粉,置多能提取罐中,加6号溶剂汽油酒精于60℃加热回流提取3-5次(4,4,3,2~0小时),提取液减压回收溶剂至无汽油味,加乙醇溶解,乙醇溶液经活性炭脱色,过滤,取滤液减压蒸馏回收溶剂,制成浸膏,即得。
实施例4青蒿超临界二氧化碳流体提取物的制备取青蒿叶粉,置超临界CO2萃取釜中,循环萃取0.5~10小时,压力为5~12Mpa,解析釜温度25℃~65℃,压力1~5Mpa,冷却釜温度4~10℃。所得浸膏即为青蒿的超临界二氧化碳流体萃取提取物(简称青蒿超临界提取物)。
实施例5青蒿提取物纳米霜剂的制备取硬脂酸、甘油、单硬脂酸甘油酯、PEG、液体石蜡加热溶解,加入青蒿提取物,搅拌使混合均匀;另取泊洛沙、海藻胶溶解于计算量水,加到上述混合物中,搅拌使混合均匀。超声处理10~60分钟,使用的功率是150W-3000W。这样得到的即为青蒿提取物的纳米霜剂。本发明实例各组分的配比(重量百分比)为硬脂酸20%甘油0.5% PEG30%单硬脂酸甘油酯15%液体石蜡20%青蒿提取物3%精制水(余量)实施例6青蒿提取物纳米搽剂的制备称取大豆卵磷脂、脱氧胆酸钠、青蒿提取物,置圆底烧瓶中,加入氯仿-甲醇(1∶1,v/v)使溶解。减压旋转蒸发除去溶剂,使残留物在烧瓶壁形成均匀薄膜。加入0.9%氯化钠水溶液适量,振摇后得柔性脂质体混悬液,超声处理10~60分钟,使用的功率是150W-3000W。加水至适宜体积,摇匀。这样得到的即为青蒿提取物的纳米脂质体胶体溶液。本发明实例各组分的配比(重量百分比)为大豆卵磷脂5%脱氧胆酸钠6%青蒿提取物4% 精制水(余量)实施例7复方青蒿提取物的纳米搽剂的制备称取大豆卵磷脂、脱氧胆酸钠、三七总皂苷、青蒿提取物,置圆底烧瓶中,加入氯仿-甲醇(1∶1,v/v)使溶解。减压旋转蒸发除去溶剂,使残留物在烧瓶壁形成均匀薄膜。加入甘油、异丙醇、吐温-80和0.9%氯化钠水溶液适量,振摇后得柔性脂质体混悬液,超声处理5~60分钟,使用的功率是150W-3000W。加水至适宜体积,摇匀。这样得到的即为青蒿提取物的纳米脂质体胶体溶液。本发明实例各组分的配比(重量百分比)为大豆卵磷脂5% 脱氧胆酸钠4%青蒿提取物3% 甘油5% 吐温6%异丙醇10%三七总皂苷3%精制水(余量)实施例8青蒿提取物抗痤疮丙酸杆菌的作用本研究目的在于实验青蒿油对引起痤疮的三种主要致病菌金黄色葡萄球菌、糠秕孢子菌、痤疮丙酸杆菌的抑制作用并确定最低有效浓度。青蒿油对痤疮丙酸杆菌的抑制作用过去尚无报道。
实验材料药物青蒿提取物;菌种痤疮丙酸杆菌(由中国药品生物制品检定所提供)金黄色葡萄球菌(由中国药品生物制品检定所提供)糠秕孢子菌(由广东省皮肤病防治研究所提供)培养基普通琼脂培养基沙氏培养基实验方法采用试管药基法。为测定青蒿油对三种菌的最低抑菌浓度,以100%浓度为起点,以10倍递减稀释。
实验程序及操作药基制备取营养琼脂3.3克,酵母水解物0.5克,置三角瓶中,加蒸馏水100ml,充分混匀,加热至琼脂完全融化后分装,每只试管分装1.8ml,加入各浓度青蒿提取物0.2g,加塞、标记。按一种菌种一个浓度药基两管计算,3个菌种4个浓度,共用3×4×2只药基管。
对照设置设普通培养基加菌作对照。
高压灭菌药基管和对照管在接种前均高压灭菌10.5kg/cm215分钟,摆放斜面。
菌液制备将提前转种培养的菌种,先用LB肉汤冲洗成菌悬液。
接种每只药基管加菌液1滴约0.5ml,以巴氏管滴入。其中痤疮丙酸杆菌接种后,以无菌棉球塞入试管中部,再加焦性没食子酸约10mg,以另一棉球覆盖,再滴入50% Na2CO3,约0.4ml使之形成厌氧环境,加不透气橡皮塞,倒置。
培养痤疮丙酸杆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置37℃孵箱,糠秕孢子菌置26℃孵箱,每天观察一次,连续2周.
结果判定培养至第6天,以不加菌的空白对照管为标准,最低一管无培养物生长的药基管浓度,即为对该种菌的最低菌浓度,抑菌实验重复3次,最终结果取其重现值或中间值。结果如下(1)青蒿提取物的作用药物浓度痤疮丙酸杆菌 金黄色葡萄球菌葡菌 糠秕孢子菌10%- - -1% - - -0.1% + - +0.01% + + +0.001% ++++ ++说明药物为青蒿提取物;“-”表示细菌无生长,“+”表示细菌有生长,但其生长的程度受到抑制,“++”表示细菌生长的程度与未受药物影响时一致。
结论10.1%青蒿提取物对金黄色葡葡球菌有抑制作用;1%青蒿提取物对痤疮丙酸杆菌和糠秕孢子菌有抑制作用。
(2)青蒿提取物纳米制剂的作用药物浓度 痤疮丙酸杆菌 金黄色葡萄球菌葡菌 糠秕孢子菌10% - --1% - --0.1%- --0.01% + ++0.001% ++++ ++说明药物为青蒿提取物的纳米制剂;“-”表示细菌无生长,“+”表示细菌有生长,但其生长的程度受到抑制,“++”表示细菌生长的程度与未受药物影响时一致。
结论20.1%青蒿提取物的纳米制剂对痤疮丙酸杆菌、金黄色葡葡球菌和糠秕孢子菌均有抑制作用。
实验结果表明,青蒿提取物对导致痤疮的三种主要病原菌痤疮丙酸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糠秕孢子菌均有不同程度的抑制作用;青蒿提取物的纳米制剂抑菌效果更强。
实施例9青蒿提取物外用制品治疗痤疮的临床效果观察了126例痤疮患者,年龄15~35岁,其中18~28岁者97例;重度痤疮(脓包疮)者14例。让患者在面部患处每日涂搽霜剂或搽剂8~12次。以皮损和炎症消退、仅留有细小色素沉着为治愈;以皮损70%以上消退、无新皮损出现为显效;以皮损消退30%以上为有效。调查结果,治愈率达60%~85%,有效率达78%~96%。并且适用于中性、油性皮肤。因此,本发明所述的含青蒿提取物的外用制品在开发治疗痤疮的化妆品或外用药物,用于因痤疮(青春痘)、粉刺困扰的患者的面部护肤保健具有广阔的前景。
权利要求
1.一种含有青蒿提取物的医疗外用制品,其特征在于青蒿提取物是青蒿(Artemisia annua L.)地上部分提取的挥发油与青蒿地上部分的有机溶剂提取物或二氧化碳超临界提取物以任意重量比例构成,加入辅料制成护肤化妆品或外用药剂。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医疗外用制品,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有机溶剂是指汽油(6号溶剂汽油)或药用酒精(含乙醇的体积百分浓度为50%至99%)。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医疗外用制品,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外用制品,是指青蒿的提取物加入辅料,按照常规工艺制成的符合制剂要求的外用药物剂型或护肤化妆品,做成搽剂、乳剂、凝胶剂、乳膏剂、贴剂、膜剂或霜剂。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医疗外用制品,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外用制品,是指青蒿的提取物加入辅料,按照特殊工艺制成的具有纳米尺寸(10~200nm)和200~1000nm以下尺寸微粒的外用药物剂型或护肤化妆品,做成搽剂、乳剂、凝胶剂、乳膏剂、贴剂、膜剂或霜剂。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医疗外用制品,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常规工艺包括在提取罐中,加酒精或汽油,冷浸或加热回流提取,脱色和浓缩;或在超临界CO2萃取釜中萃取。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医疗外用制品,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特殊工艺包括将青蒿提取物与PEG等乳化剂一同混和、溶解和用150W以上功率超声处理。
7.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医疗外用制品,其特征在于纳米霜剂的配方(重量百分比)为硬脂酸2%~40%甘油0~7.5%PEG 5%~50%单硬脂酸甘油酯2.5%~40%液体石蜡2.5%~40%青蒿提取物0.1%~10% 精制水(余量)
8.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医疗外用制品,其特征在于纳米搽剂的配方(重量百分比)为大豆卵磷脂0.5%~10% 脱氧胆酸钠0.05%~10%青蒿提取物0.05%~10% 精制水(余量)
9.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医疗外用制品,其特征在于复方纳米搽剂的配方(重量百分比)为大豆卵磷脂0.5%~10% 脱氧胆酸钠0.5%~10%青蒿提取物0.05%~10%甘油0.5%~10% 吐温-800~10%异丙醇2.5%~50% 三七总皂苷0~5%精制水(余量)
全文摘要
本发明涉及到含有青蒿提取物的医疗外用制品。所述的青蒿的提取物是青蒿地上部分提取的挥发油与青蒿地上部分的有机溶剂提取物或二氧化碳超临界提取物以任意重量比例构成。所述的药物或化妆品是指青蒿的提取物加入辅料,按照常规或特殊工艺制成的符合制剂要求的护肤化妆品,或外用药剂。该外用制品包括搽剂、乳剂、凝胶剂、乳膏剂、贴剂、膜剂、霜剂等。本发明所述的外用制剂对皮肤无刺激性,经济实用,具有清热解毒、消疖止痛功效,可用于痤疮(青春痘)、粉刺的治疗。药理试验证明,对产生痤疮相关细菌的生长具有显著的抑制作用;经临床验证还有消炎、脱敏的作用,可用于面部的皮肤保健。治愈率高,疗效好,疗程短,无刺激性,无毒副作用,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文档编号A61P17/00GK1465383SQ0213427
公开日2004年1月7日 申请日期2002年6月28日 优先权日2002年6月28日
发明者朱宇同, 胡英杰, 符林春 申请人:广州市华立健药业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