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治疗发热、咳嗽的中药贴膏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853074阅读:871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治疗发热、咳嗽的中药贴膏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中药配方及剂型,特别是涉及一种治疗发热、咳嗽的中药贴膏。
本发明的目的可以通过如下措施来实现一种治疗发热、咳嗽的中药贴膏,是由下列按重量百分比计的原料和配方组成生石膏粉 22-100%不含外壳的生花椒粉 0-67%冰片粉 0-33%按常规方法将三种中药原料混合研磨成药粉,置于贴膏上。
热贴清3号药粉含有22.4%的生石膏粉、44.6%的生花椒粉和33%冰片粉;热贴清2号药粉含有33.5%的生石膏粉、33.5%的生花椒粉和33%冰片粉;热贴清1号药粉含有67%的生石膏粉和33%冰片粉;咳贴清2号药粉含有50%的生石膏粉和50%的生花椒粉;咳贴清3号药粉含有33%的生石膏粉和67%的生花椒粉;咳贴清1号药粉含有100%的生石膏粉。
生石膏粉具有祛寒功能,有保暖作用,其主要成分是硫酸钙,可以促进上呼吸道气管、支气管和肺泡组织功能恢复,排除多余水份,有利于热量排出,内热减少,若贴于穴位上能治虚性不红的咽喉肿痛(无炎症),它主治寒性咳嗽、虚性咳嗽、支气管炎、支气管肺炎、百日咳等以上症状引起的发热症状,其用量小,但作用强而快,有的立杆见影,超过针剂林可霉素疗效。与生石膏煮沸液功能恰恰相反,不起消热作用。
生花椒粉具有辛散热邪,有寒性,起消炎的作用,刺激穴位神经,通过传导使咽喉粘膜、气管和支气管红肿消除,热量消除,气管和支气管炎症消除,对感冒风热初期阶段,花椒粉寒能清热,有消炎作用。与生花椒粉煮沸液功能亦恰恰相反,不起作用。
冰片味辛苦、性微寒、具有芳香开窍作用,外用有散热、止痛作用,治喉部疼痛、口疮、疥癣、湿疹各种疮痰肿痛等。还具有抗病毒作用,这里是用它通过穴位,调节神经,起退热作用,但只能配伍使用,单独使用没有疗效。
本发明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如下优点疗效快,效果好,只要注意不食生冷,不受凉,防止再次受感染,认症准确,选准热、咳贴清号数会达到满意效果。因为药物是靠人体穴位皮肤吸收和穴位神经调节作用,药物可以被平稳吸收,直到治愈为止,极为安全。不同于现在的片剂药和注射药在人体内有血药浓度高峰期和半衰期,对其他各组织有不同程度的损害,特别是现在人们意识到链霉素和卡那霉素之毒害性强而不用,而只有用大量的消炎药才能达到治愈目的,现在有的医生竟然对周岁儿童感冒采取用1克先锋霉素每日两次的治疗,是极为危险的举措。由此,二十年以后霉素类药对人体的毒害不知达到何等可怕程度!本发明产品热、咳贴清使用方便,只要记住热、咳贴清治愈的号数,购回备有,在感冒早期一经发现,速贴速愈。在城市不需进医院,在农村不需寻医问药,不论在家或外出旅游,随身携带,万无一失,不论早晨或夜晚,一有感冒,将热、咳贴清贴于大椎穴~陶道穴即可。
本发明产品热、咳贴清是中药制成,量小,但作用大,对症治疗,无毒性,代替了毒性强的链霉素和卡那霉素,不至影响身体健康,即时治疗,使人体保持旺盛的生存能力,特别是婴幼儿和生长旺盛的青壮期不受其损害,对人类健康长寿成了良性循环。
实施例1咳贴清1号药粉组成是石膏粉100克,研磨成粉。
主治咳喘痰鸣,咳痰稀薄,适用于气管炎、支气管炎、肺炎、百日咳、虚性(无炎症)咽喉肿痛、寒性呕吐和腹泻、。
特征喉痒咳嗽,喉部无炎症(无红肿热痛),咳痰稀薄,容易咳出,一吸气只咳一至二声就有痰。
实施例2热贴清1号药粉组成是生石膏粉67克,冰片33克,混合后研磨成粉。
具有咳贴清1号症状而兼有发热,则用此膏药。
实施例3咳贴清2号药粉组成是生石膏粉50克,生花椒粉50克,混合后研磨成粉。
主治干咳无痰,咳痰不爽,咽喉肿痛(有炎症,红肿热痛),用于喉炎,咽炎,支气管炎,咽部有炎症引起的呕吐及腹泻大便最后有泡沫(成人则有肠鸣音),无发热症状,适用于此贴。
特征阵发性的干咳,一吸气连续咳多次,痰液较少,难以咳出或有时有痰,有时无痰,交递出现,或咳嗽到最后有恶心或呕吐,喉部有红肿热痛炎症,声音嘶哑。
实施例4热贴清2号药粉组成是生石膏粉33.5克,生花椒粉33.5克,冰片33.0克,混合后研磨成粉。
具有咳贴清2号症状,严重而并有发热的则使用此贴膏药。
实施例5咳贴清3号药粉组成是生石膏粉33克,生花椒粉67克,混合后研磨成粉。
此贴专为成人体重超过60公斤,体质健壮,干咳十分严重,平时用霉素类药剂量大而且有较强耐药性患者而设,其患者咳嗽比咳贴清2号症状严重,炎症更明显。
实施例6热贴清3号药粉组成是生石膏粉22.4克,生花椒粉44.6克,冰片33克,混合后研磨成粉。
具有重于咳贴清2号适用症状且兼有发热症状,则使用此贴。
有关感冒禁忌症独特见解一、禁忌症人体感冒咳嗽发热,第一由于人体素质下降,人体对于外感无法抵御而得病。第二不论是任何人感冒咳嗽发热,不论什么症状皆由同一种原因(感寒),都是过渡贪凉,过量食用冷饮而引起,故而要求患者一定要切断病源,禁止食用生冷和各种饮料。同时也不可冷饮热用,绝对禁止食用凉性瓜果,如桃、李、桔、香蕉、桂元、荔枝等,注意保暖,严禁贪凉。这些都是杜绝病源的好方法。说明一点,其中只有一种虚性咳嗽,在不发热的情况下,食用少量瓜果,也可不治而愈。
二、感冒咳嗽发热症状识别和选药方法准确用药是关键,用药错误,不仅不愈,反而延误、加重病情。历代中医书籍论述,感冒分风寒、风热、湿热、燥热等,但我认为人感寒后,在人体体内呈现热和寒这两大表现,这与人体固有的素质有关,并非是风寒和风热,同样年龄、同样素质的人、在同样环境下,感寒时间和轻重都一样,但所表现症状不一样,有的是热性表现,有的是寒性表现,热性表现有头痛、咽痛、干咳等,寒性表现有痰咳、咽痒等,人体固有的寒热表现不因季节改变而改变,更不因地区改变而改变,热性表现之人也是同样。
同时认为热性表现和寒性表现具有遗传性,父与子、母与女的寒热表现症状一致,如果父母同属一种寒热表现,全家成员均为同一种寒热表现。
因此,根据上述观点得出以下选药方法
1.患者贴过某种贴号有效,在没有大的变化下,基本是一样的,在一定年龄更换过贴号,下次还是以换过的贴号为准。
2.父子属于一个类型(贴号),母女属于一个类型(贴号)。如果父母感冒表现为寒性则子女不论是男是女,感冒表现皆为寒性。
3.亦可结合症状查表确定选用热、咳贴清号数。
热、咳贴清贴在人体脊柱的大椎穴和陶道穴之间,治疗感冒发热和咳嗽是通过药物接触穴位,皮肤通过神经传导反射作用,用上呼吸道恢复正常功能的良好方法。
热、咳贴清的最大特点不论任何季节皆可用之,也不分地区南北方皆可用之,用药得当,疗效神速。
热、咳贴清有热贴清系列和咳贴清系列,热贴清系列有1号、2号和3号,咳贴清系列也有1号、2号和3号。热贴清用后只要患者卧床静睡四小时即可退热,用后30小时即可撕下。咳贴清有效期48小时,如果咳嗽严重或未能痊愈,撕下后隔四小时再贴一张,直达痊愈为止,同时还应注意保养、禁食生冷。
这里列举一例,在98年春季我镇东关口有一皮匠张某,年龄40余岁,长期咳嗽,自行在药店购多种药不见效,来我处求治,他叙述一个重要病情在发生咳嗽时喉咙发痒,有痰,容易咳出。但只要用热手在颈后(大椎穴)焐几分钟,就可以保一段时间不咳。这说明他已经给大椎穴稍加温度。我按情给予贴上1号咳贴清,两天后转贴一张痊愈。此例说明生石膏粉发挥如下功能作用于大椎穴药量仅在0.7克左右,则能发挥相当大的作用。通过1号咳贴清治疗,气管和肺部气化功能恢复正常,水份排除,毛孔顿开,症状解除,从而达到祛痰止咳的目的。
有关咳、热贴清膏药制作型式设计,不属此专利申报保护范围之内,在此不一一叙述。表1热、咳贴清系列选用一览表热、咳贴清系列选用一览表

说明1、热、咳贴清膏药不分地区,不论春夏秋冬,不论寒热冷暖皆可用之,但因人而定,一般人只适用一种膏药,一般父子同用一种膏药,母女同用一种膏药,推断全家成员感冒所需的贴清膏药,掌握这种规律,再结合症状查表,治愈不成问题。
2、掌握了患者感冒咳嗽的症状,再与上表对照即可选用热、咳贴清号数了,正确选用是治愈的关键,如果是患者则更易掌握,结合四诊,会达到止咳退热的满意效果。
3、如果不能正确选用热、咳贴清,只按照禁忌症而四小时未退热,48小时未能止咳,可更换号数(1号和2、3对换),则必治愈。
权利要求
1.一种治疗发热、咳嗽的中药贴膏,是由下列按重量百分比计的原料和配方组成生石膏粉 22-100%不含外壳的生花椒粉0-67%冰片粉 0-33%按常规方法将三种中药原料混合研磨成药粉,置于贴膏上。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中药贴膏,其特征在于,热贴清3号,药粉含有22.4%的生石膏粉、44.6%的生花椒粉和33%冰片粉。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中药贴膏,其特征在于,热贴清2号药粉含有33.5%的生石膏粉、33.5%的生花椒粉和33%冰片粉。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中药贴膏,其特征在于,热贴清1号药粉含有67%的生石膏粉和33%冰片粉。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中药贴膏,其特征在于,咳贴清2号药粉含有50%的生石膏粉和50%的生花椒粉。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中药贴膏,其特征在于,咳贴清3号药粉含有33%的生石膏粉和67%的生花椒粉。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中药贴膏,其特征在于,咳贴清1号药粉含有100%的生石膏粉。
全文摘要
本发明涉及一种治疗发热、咳嗽的中药贴膏,本发明用生石膏粉、不含外壳的生花椒粉和冰片粉三种原料,混合后研磨成药粉,置于贴膏上(具体配方详见说明书),优点是成本小、疗效快、使用方便,安全可靠,携带方便,不打针,不服药,男女老幼皆宜,特别是婴幼儿更为方便。
文档编号A61K31/045GK1415375SQ0215356
公开日2003年5月7日 申请日期2002年11月28日 优先权日2002年11月28日
发明者吴庆安 申请人:吴顺川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