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疗脑血管疾病的中药散剂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853072阅读:509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治疗脑血管疾病的中药散剂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中药配制技术,特别是一种治疗脑血管疾病的中药散剂。
背景技术
目前,脑血栓、脑梗塞、脑出血、脑动脉硬化、脑供血不足等脑血管疾病已成为常见病、多发病,本病病势急骤,病程较长,治愈困难,绝大多数脑血管疾病患者经治疗后留下不同程度的后遗症,大大降低了患者的生存质量,给病人、家庭、社会带来了沉重的负担。对于本病的治疗,传统多采用单因为主而施治,治愈率不高。常用的药物包括复方丹参片、维脑路通片等,在发病初期其治疗效果尚可,但对于病情较重特别是对经治疗后留下的后遗症其治疗效果还不能令人满意。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具有减轻意识障碍、促进神经功能恢复、促进脑组织病变部的血流改善、保证全身血流通畅、可以为肌体创造良好的内外环境,从而达到显著治疗效果的一种治疗脑血管疾病的中药散剂。
实现该发明目的的技术方案是该中药散剂的药物组成及其重量百分比是桂枝、黄芪、川贝各10.65~13.02,防风、地风、独活各7.69~10.06,没药、杜仲、乳香各4.73~7.10,马前子8.28~10.65,羌活5.92~8.28,甘草2.96~4.14。
实现该发明目的的技术方案还可以是该中药散剂的药物组成及其重量百分比是桂枝、黄芪、川贝各11.8,防风、地风、独活各8.9,没药、杜仲、乳香各5.9,马前子9.5,羌活7.1,甘草3.6。
依照本发明所述技术方案给出的中药散剂,其配制依据来源于脑血管疾病的病因。现代医学理论认为,脑血管疾病病灶在脑,为脑血管意外所致。而中医辩证则认为,脑血管病因为积损正衰,饮食不节,情志所伤,气虚邪中,脏腑功能失调,阴阳偏胜。病机归于虚(阴虚、气虚)、火(肝火、心火)、风(肝风、外风)、痰(风痰、湿痰)、气(气逆)、血(血瘀)六端。本病正虚邪实,尤以邪实为重。虚以气虚为主,邪乃风、痰、瘀三者兼致,互为因果。因此,治疗当补气与祛风、豁痰、化瘀并举,其理、法、方、药为补气扶正以固本,祛风豁痰化瘀以祛邪。故本发明中药散剂的药物组成中,首选并重用桂枝,以温经通阳,行气通络;佐以防风、地风、独活、羌活祛风胜湿,乳香、没药活血化瘀;再以黄芪、杜仲提升中气、补肝肾,通经络,即提高肌体的抗病能力,又能使药物充分发挥疗效。综上所述,君臣相伍,共奏扶正固本、祛风、豁痰、化瘀之功,药力直达病所。对症施治,病当能解。再者,本发明中药散剂的药物组成中,无传统的蛇虫之品,又经动物实验研究,证明无毒,避免了临床使用的毒付作用。
为证实本发明中药散剂具有显著临床治疗效果,随机设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200例)服用本发明中药散剂,每日一次,每次10g,临睡前冲服;对照组(50例)服用复方丹参片和维脑路通片,复方丹参片每日3次,每次0.3g,维脑路通片每日3次,每次0.3g,其他对症治疗。两组均以30天为一个疗程,根据病情,连服1-3个疗程,根据治疗前后的临床症状变化和CT病变部改变情况判定疗效。结果治疗组基本治愈42例(占21%),显效81例(占40.5%),有效71例(占35.5%),无效6例(占3%),总显效率61.5%,总有效率97%;对照组基本治愈7例(占14%),显效9例(占18%),有效23例(占46%),无效11例(占22%),总显效率32%,总有效率78%。经统计学处理,两组总显效率和总有效率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P均<0.05,表明本发明治疗脑血管疾病的中药散剂具有祛风通络、补气活血、祛痰化瘀之功效,对减轻意识障碍、促进神经功能恢复、促进脑组织病变部的血流改善、保证全身血流通畅等有良好效果。
具体实施例方式下面给出本发明的五个具体实施例。
实施例一该实施例的药物组成及其重量百分比是桂枝、黄芪、川贝各11.8,防风、地风、独活各8.9,没药、杜仲、乳香各5.9,马前子9.5,羌活7.1,甘草3.6。依照该重量百分比秤取各味中药分别是桂枝、黄芪、川贝各20g,防风、地风、独活各15g,没药、杜仲、乳香各10g,马前子16g,羌活12g,甘草6g共169g。将12味中药混合、粉碎、研磨成粉末或制成水丸即成本发明治疗脑血管疾病的中药散剂。
使用本发明实施例一的个案病例病例1男,61岁,1990年3月因右侧半身不遂、偏瘫,在某医院经CT检验示右脑基底节区脑梗塞,后来院就诊。查体尚配合,反应迟钝,左上肢肌力0级,左下肢肌力0级,大下便失禁。综合诸症诊断脑中风,治疗口服本中药散剂,每晚一次,每次10g。一疗程后,症状明显好转,自觉左上下肢活动自如,自己行走,动作灵活,临床症状基本消失。
病例2女,70岁,于2000年1月因右侧肢体麻木伴语言不利,在某医院经CT检验示多发性脑梗死、脑萎缩,来院就诊时,右半身麻木,记忆力基本丧失,舌质暗红苔白,脉弱细,中医辩证乃气血瘀滞所致。配本中药散剂以活络通窍,行气、活血、化瘀,口服每晚一次,每次10g。一疗程后,症状明显好转,麻木消失,语言流利,发音清楚,2个月后痊愈。
本发明实施例二、三、四、五如下表所示

权利要求
1.一种治疗脑血管疾病的中药散剂,其特征在于该中药散剂的药物组成及其重量百分比是桂枝、黄芪、川贝各10.65~13.02,防风、地风、独活各7.69~10.06,没药、杜仲、乳香各4.73~7.10,马前子8.28~10.65,羌活5.92~8.28,甘草2.96~4.14。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治疗脑血管疾病的中药散剂,其特征在于该中药散剂的药物组成及其重量百分比是桂枝、黄芪、川贝各11.8,防风、地风、独羌各8.9,没药、杜仲、乳香各5.9,马前子9.5,羌活7.1,甘草3.6。
全文摘要
本发明涉及中药配制技术,特别是一种治疗脑血管疾病的中药散剂。该散剂的药物组成及其重量百分比是桂枝、黄芪、川贝各10.65~13.02,防风、地风、独活各7.69~10.06,没药、杜仲、乳香各4.73~7.10,马钱子8.28~10.65,羌活5.92~8.28,甘草2.96~4.14。本发明中药散剂具有祛风通络、补气活血、祛痰化瘀之功效,对减轻意识障碍、促进神经功能恢复、促进脑组织病变部的血流改善、保证全身血流通畅等有良好效果。
文档编号A61P9/00GK1435237SQ0215356
公开日2003年8月13日 申请日期2002年11月28日 优先权日2002年11月28日
发明者孙秀梅, 王凤芝 申请人:孙秀梅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