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利名称:安全注射器以及安全注射器用注射针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安全注射器,特别是使用后将针拉入外管内防止误穿刺型的安全注射器,以及安全注射器使用的注射针。
涉及特别在安全注射器以及安全注射器使用的注射针领域,解决了针以及针根插头脱落的问题,而且不只专用型注射针连通用型注射针的使用都成为可能的安全注射器以及安全注射器使用的注射针。
背景技术:
为让施行手术者在穿刺后用针帽盖上注射针时不会发生失误将手指弄伤等现象,多种型号的安全注射器设计了出来。这种型号的安全注射器多种多样,根据移动外管外侧的套子,有覆盖装有注射针的外管全体的外管被覆方式,有将针拉入外管内的针拉入方式等。作为后一种方式的注射管(以下也称注射器),在日本专利第2887648号中有示出其结构的注射器。
上述专利中示出的注射器简便而且有用,但是,实际应用中,存在多种问题。
第1个问题涉及针以及针根插头的脱落。针根插头(上述专利中外管构件)没有牢固地镶合在开口顶端部位,这种状态下,一旦通过活塞按压针安装部,针管以及针管的安装部连同针根插头一起脱落下来,即危险又有污染的问题。
这种镶合的松动在制造时即使不会发生,但在运输时、保管中有可能会发生,另外,根据运输、保管等的条件不同,发生的频率有所变化。难办的是,由于上述镶合的松动从外观上不能判断,大多数的场合会出现施行手术者所预期不到的针的脱落的现象。例如,使用后为把针拉入外管内,在将内管押入外管内时,会有裸露(未加帽)的注射针脱落下来的麻烦。
上述针拉入式安全注射器,为了将针管拉入外管内,有必要把内管顶端部位的盲孔和针安装部的下端的突出部位卡合,为确保这种卡合,有必要将内管紧密地押入外管内腔里面(止动部位)。推入时针根插头(外管构件)如果没有牢固地镶合在注射器开口顶端部位,由于内管引起的挤压注射针就会连同针根插头从注射器脱落下来。象这样的施行手术者未预期的注射针脱落,不仅会有裸针误穿刺的危险,而且存在注射器或注射针内残存的患者血液引起污染的问题。为防止上述脱落,制造工序中(为了确认镶合松动)的全品检查和现场使用前的检查等是有必要的,但效率和时间这方面不切合实际,所以希望有所改善。
第2个问题,对于这种现有的安全注射器,通用型的针是不能安装(使用)的。通常可自由使用的注射器在把针安装于注射器开口顶端时是利用了锥形造成的镶合。即,将注射器开口顶端的外面形成的锥形和针根插头内腔面形成的锥形接合,镶合住两者。另外,这种镶合保证了注射器外管内液体的密闭性。但是,对于上述专利中明确指示的针拉入式注射器,上述通过锥形镶合来安装针就不能利用了。其理由是,如果通过上述锥形将针安装部镶合于外管顶端部位,那么针安装部底端一侧的安放位置很难规定。此注射器由于针安装部底端一侧(突出部位)卡合于内管顶端部位的盲孔,从而使针拉入外管内成为可能,所以在注射器外管开口顶端部位的针安装部底端一侧的安放位置就变的重要了。
更为具体地说,上述卡合因位于外管内的突出部位的位置不同而被影响。当针安装部(位于注射器外管的开口顶端部位)的安放位置在注射针最顶端一侧,把内管顶端推入外管里面时,如果针安装部的顶端一侧未与盲孔卡合,那么即使将内管拉回跟前,针也不能拉回外管内。因而,对于这种拉入式注射器,即使不使外管顶端部位形成锥形而使其外表面形成凸缘,也能确保针安装部的特定位置和液体密闭性(但是,如已述及的那样在上述结构中没有充分得以镶合)。
由于上述原因,利用锥形镶合而形成的通用注射针(以下也称通用针)实际上不能安装于这种拉入式注射器上。在这种注射器上安装专用注射针(具有使用后可将针拉入外管内的用途而使用的注射针,以下也称专用针)方面没有其他的问题,但是,由于要时常更换针于注射器上而使用,通用的注射针又不能安装而出现问题。例如,将药瓶中的药物制剂等溶解后,给病人注射的场合,因为最初安装的注射针只在为吸取和排出溶媒时使用,所以用低精密度的便宜的通用针足以。可是,由于通用针不能安装于注射器上不能利用其机能的情况下,只能使用昂贵的专用针。如此说来,拉入式注射器不能安装专用针以外的注射针,这一点在实际应用中很不理想。
发明内容
本发明中,由于提供了具备下述结构的发明,因而能够解决上述技术问题。即,本发明的第1点涉及,使用后可将注射针的针管拉入外管内从而防止误穿刺型的安全注射器,其特征在于,具有在外管开口顶端部位形成尖细的锥状的圆筒状插座和以同心圆状围绕该插座形成的环状突起部位。
本发明的第2点涉及安全注射器,其特征在于,在上述的环状突起部位的顶端内侧形成卡合突缘部位。
本发明的第3点涉及使用后注射针的针管可拉入外管内防止误穿刺型的安全注射器上使用的医疗用注射针,其特征在于,具有注射针和在该注射针针管的底端部位固定着的针安装部和接近该针安装部件的底端包围针安装部件外侧,且希望通过其内腔针安装部件就可能脱离下来的安放着该针安装部件的针根插头,并且,该针根插头的底端的形状是可以插入在由上述第1或第2的注射器的圆筒状插座部位和以同心圆状围绕该插座形成的环状突起而形成的环状间隙中而镶合的形状。
本发明的第4点涉及注射针,其特征在于,在上述第3的注射针中,形成在针根插头的底端与上述第2的注射器的环状突起部位顶端里面形成了突缘部位可以进行卡合的卡合突缘部位。
本发明的第5点涉及把上述第3或第4的注射针安装在上述第1或第2注射器上的安全注射器。
上述第3或第4的注射针安装到上述第1或第2的注射器上的时候,此安装是将针根插头的底端插入并镶合于上述注射器的环状突起部位和上述圆筒状插座部位形成的环状间隙中。同时,在上述第4的注射针安装到上述第2的发明的注射器上的场合,这种安装不仅仅是通过上述插入镶合,也通过在上述针根插头的底端周边形成的卡合突缘部位和在上述注射器的环状突起部位顶端的里面形成的卡合突缘部位之间的卡合而卡住注射针。由此,不会发生针根插头从注射器开口顶端部位脱落的现象,能牢固地卡住注射针。另外,由于采用了这种卡住方法,相对注射器其针管的位置和锐面(称为成锐角的刃前方向)都能够进行规定了。例如,以注射器的外管上印有字的刻度为标准来规定注射针的锐面方向的时候,现有的形成螺纹的制动式注射针和注射器,因螺合锐面会产生变化,所以规定起来比较困难,但是,采用了本发明的卡住方法就容易实现了。另外,规定注射器上的针安装部件的安放位置也成为可能。
本发明的第6点涉及安有上述第5的注射针的安全注射器,其特征在于,针根插头的底端形成的突缘部位和注射器的环状突起部位顶端里面形成的突缘部位都是环状的。
另外,因上述圆筒状插座部位形成尖细的锥形,所以不仅安全注射器用专用针而且通用注射针也能够牢固地、液体密闭式地镶合在圆筒状插座部位。
本发明的第7点涉及在上述针根插头的底端形成的突缘部位和在注射器的环状突起顶端里面形成的突缘部位卡合时,在针安装部件的底端设有的突出部位的至少一部分只能向外管内延伸出规定的长度,其延伸出的长度(为了当内管顶端部位接合到外管内腔顶端部位时,上述突出部位在内管顶端部位形成的盲孔上能够卡合)要足够大的上述医疗用注射器。
由于上述构造,使用后,将内管推入外管内时,针安装部件能够准确地卡合在活塞的盲孔上,注射针能够拉入外管内。
上述各发明,由于进一步采取以下示出的实施方式,进一步达到本发明的目的就成为可能。即,在上述第1~2的安全注射器中,优选在上述环状突起部位沿外管的轴向形成缺口。上述缺口,象第5图、第6图所示的那样,将环状突起部位8的顶端的环形切断,并在上述环状突起部位上形成的缺口12沿针的轴向。由于设计了该缺口12,注射针的针根插头周边通过在注射器的顶端部位形成的环状间隙就轻而一举地变的易于插入了。这种易于插入的原因大概是由于形成缺口12,使环状突起部位8沿半径方向变得易于扩张的原因。因而,重要的是对缺口的形状、形成位置、尺寸等进行设计,以使当有较环状突起部位的内腔稍大些直径的物品插入环状间隙时形成缓冲。例如,优选第5图以及第6图中所示那样将缺口12沿针的轴向形成且其深度D1为环状突起部位8的轴向长度D2的1/3以上。形成的缺口12可以是1个地方,但优选在2个以上位置设计。更优选,在相对针轴的对称位置上设计。
上述缺口12的圆周长度L1是0.5~1.0mm,针轴方向的深度D1最好是将针根插头镶合在环状突起部位时对接的深度。
优选在上述圆筒状插座部位的底端外面形成维持液体密闭用环状突缘部位。由于设计了上述维持液体密闭用环状突缘部位,特别是作为安全注射器的注射针,当专用针安装于本发明的注射器上时,能确保更佳的液体密闭性。上述维持液体密闭用环状突缘部位如第7图所示,在上述圆筒状插座部位的底端外面形成维持液体密闭用环状突缘部位13。
另外,为将专用针镶合于注射器开口顶端部位时密闭液体也可以代替上述维持液体密闭用环状突部位13,而采用如第8图所示那样的在注射针的针根插头3的底端部位内腔形成维持液体密闭用环状突缘部位14。
采用上述那样的结构,由于将专用针镶合于注射器开口顶端部位时在圆筒状插座7的底端外面形成的维持液体密闭用环状突缘13,或在针根插头的底端部位内腔形成的维持液体密闭用环状突缘14,与针根插头内腔面或圆筒状插座部位的底端外面对接,注射器内的液体密闭性得到提高。
在上述第3和第4的注射针中,当将如第8图所示的卡合突缘9在针轴周围形成环状的注射针,插入在注射器开口顶端部位形成的环状间隙时能更坚固地镶合起来而难以脱离,故而被优选。
但,上述卡合突缘9没有必要一定在针轴周围形成环状,也可以一个或多个独立突起部位独立存在。而且,在上述针轴周围形成的环状突缘部位10也没有必要一定形成连续起来的环状,也可以形成部分的不连续的部分。
另外,因在针根插头3的底端部位内侧形成的维持液体密闭用环状突缘14,注射器的液体密闭性大大提高。
第1图是示出本发明的注射针和注射器的外管顶端开口部位镶合状态的略图。
第2图是示出本发明的注射器和注射针的整体结构的略图。
第3图是第1图的注射器外管的顶端开口部位的扩大的剖面图。
第4图是第1图的注射针的扩大的剖面图。
第5图是示出截断第6图的外管的顶端部分后状态的略图。
第6图是从侧面观察本发明的医疗用注射器的外管顶端部分得到的略图。
第7图是具有维持液体密闭用环状突缘的注射器外管顶端开口部位的扩大的剖视图。
第8图是将维持液体密闭用环状突缘设计于注射针的针根插头底端部的内腔部位的本发明注射针的扩大剖视图。
具体实施例方式
以下通过图对本发明优选的实施方式做进一步说明。
但,以下的实施方式是指示了本发明优选的实施方式,但本发明并不限于这些实施方式。
实施方式1安装有本发明的注射针的拉入式安全注射器的一种实施方式示于第2图。注射器1大致由针管2、针根插头3、针安装部件4(图未示出)、外管5、在外管5内可密闭移动液体的内管(活塞件)6组成。
另外,本发明的特征的结构之一,即设在注射器的顶端部位的环状突起部位8和圆筒状插座部位是由可挠性的塑料,例如聚丙烯、聚碳酸酯构成。另外,通常可以用一体成型制造,但也可以用其它成型法制造。
实施方式2安全注射器的外管开口顶端部位的构造在第3图示出。
在外管5的开口顶端部位形成圆筒状插座部位7。以同心圆状围绕该插座部位7从而形成环状突起8。上述圆筒状插座部位7,随着向顶端过渡,形成插座部位外径变细的尖细形状的锥形,更具体地说,优选锥形与形成的通用注射针内腔对接,能实现液体密闭式镶合的形状。上述环状突起部位8和圆筒状插座部位7之间形成环状间隙11。在外管5顶端内腔设计了突缘部位5a。
上述突缘部位5a具有防止将使用前准备的针、针安装部件拉入外管内的机能。
实施方式3注射针的构造的1例在第4图示出。
固定着针管部2的针安装部件4对接于针根插头3内腔上。针安装部件4和针根插头3的对接通过以下镶合力,即,如果用超出规定的外力(即,后述内管顶端和针安装部件底端之间的卡合力)把针安装部件4向底端方向推,针管2和针安装部件4就能够从针根插头3上脱离并移动的镶合力,来安装固定针安装部件4。另外,针安装部件4以露出底端(突出部位4a,4b)的一部分的状态被固定在针根插头内。在上述针安装部件4的底端形成,卡合于内管6的顶端部位的活塞6a上形成的盲孔6b上、可将针安装部件4拉入外管5内那样形状的一对突出部位4a,4b。另外,为了让针管2推向外管5方向时不易移动,在针安装部件4上形成了接头脚4c。反之,为了在针安装部件推向针顶端时针根插头3不会从外管顶端脱离,在针根插头3的底端周边部位形成如第4图所示的环状的卡合突缘9。
以下是本发明的最佳实施例把第4图中所示的针根插头3的底端周边部位3a插入第3图中所示的外管5的开口顶端部位的环状突起部位8和圆筒状插座部位7之间形成的环状间隙11中而镶合。此时,如果将环状突出部位8的内径设计成与针根插头3的卡合突缘9的外径设计的相同或稍小,都可增强镶合强度,一旦镶合上,这样的针根插头就难以脱离。如果是后者那样的尺寸,镶合时针根插头周边部位难以插入环状间隙。但是,由于环状突起部位8上形成的缺口12而使环状突起部位8向外侧具有弹性变形,其内径只稍稍扩张,所以,针根插头周边部位3a较易插入环状间隙11中。
如第3图所示,在环状突起部位8的顶端内面,形成与卡合突缘9协作从而将针根插头3坚固地镶合于注射器开口顶端部位的环状卡合突缘部位10。因为有这个卡合突缘部位10,镶合于间隙11的针根插头周边部位3a能够防止通常预测到的程度内的外力引起的脱离。这个卡合突缘部位10形成的镶合状态示于第1图中。因此,优选卡合突缘9和卡合突缘部位10中至少有一个形成环状。如果没有一个形成环状,卡合上述两者就有必要调适位置,如果其中任何一个形成环状,就能够省去调适位置的麻烦。此实施方式中,因上述卡合突缘9或卡合突缘部位10都形成环状会提高镶合力,所以这种方式是更优选的状态。
在此实施方式的注射器1上,安装了针拉入用专用针的场合的,卡合突缘9和卡合突缘部位10之间的卡合,换言之,在环状间隙11与针根插头周边部位的镶合是以在针安装部件底端的突出部位4a,4b与外管内上的镶合强度得以提高并规定其位置为目的的,由于通常(通用针的情况)的锥形镶合使液体密闭性不够好。因此,为了得到更好的液体密闭性,优选如第7图所示的在圆筒状插座部位的底端外面设计了维持液体密闭用环状突缘13,还有如第8图所示的在针根插头3的底端部位内腔设计了维持液体密闭用环状突缘14。
另外,注射完注射器内的药液等之后,注射针也就被拉入外管(a)内了,当专用针的针根插头的卡合突缘9与在环状突起部位形成的卡合突缘部位10卡合时,有必要使针根插头内腔上安装的针安装部件的底端(突出部位)向外管内只延伸出规定的长度。即,把内管顶端部位对接于外管内腔的顶端部位(即,注完药液,内管满满地占据了外管里面为止)时,卡合突起部针安装部件的突出部必须只延伸出能够卡合于内管顶端形成的盲孔中的长度。因此,能够控制(调节)的尺寸有,(1)针安装部形成的突出部位4a,4b的长度,(2)盲孔6b的深度,还有(3)环状突起部位8的轴向长度D2,(4)卡合突缘部位(轴向)的形成位置,(5)针根插头的卡合突缘9的宽度、形成位置等,优选控制易调节的后面3个。前2个影响注射器内的药液残留量,所以做大的变动是困难的。因而,实际上,突出部位4a,4b向外管内可以延伸出的延伸出长度决定后,根据此延伸出的长度,盲孔6b的深度也得以规定。另外,使用后内管被推入,突出部位4a,4b的顶端成为上述外管内规定的延伸出长度的位置,为此得以形成针根插头的卡合突缘9和在环状突起部位形成的卡合突缘部位10。例如,环状突出部位8的轴向深度、卡合突缘部位的(轴向的)形成位置、针根插头的卡合突缘的宽度·形成位置最好预先确定下来。
采用本发明,能解决在使用后将针拉入外管内防止误穿刺型的安全注射器中关于针及针根插头从注射器上脱落的问题,而且也能解决使用通用注射针的注射器与注射器的连接卡合结构中存在的问题。
权利要求
1.使用后将针拉入外管内防止误穿刺型的安全注射器,其特征在于,该安全注射器具有在外管开口顶端部位形成尖细锥状的圆筒状插座部位和以同心圆状围绕该插座部位的环状突缘部位。
2.根据权利要求1中所述的安全注射器,其特征在于,在上述环状突起部位的顶端里面形成卡合突缘部位。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中所述的安全注射器,其特征在于,在上述环状突起部位上切出切口形成切口部位。
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或3中所述的安全注射器,其特征在于,在上述圆筒状插座部位的底端外面,形成维持液体密闭用环状突缘。
5.用于使用后将针拉入外管内防止误穿刺型的安全注射器上的医疗用注射针,其特征在于,具有注射针部件和在该注射针部件的针管的底端部位固定的针安装部件和接近该针安装部件的底端包围了针安装部件外侧的,通过其内腔可以脱离的那样对接了针安装部件的针根插头,并且,在该针根插头的底端部位周边形成卡合突缘部位。
6.根据权利要求5中所述的医疗用注射针,其特征在于,上述卡合突缘部在针轴周围形成环状。
7.根据权利要求5或6中所述的医疗用注射针,其特征在于,在上述针根插头的底端部位内腔形成维持液体密闭用环状突缘。
8.带有注射针的安全注射器,其特征在于,权利要求5或6或7中所述的注射针安装于权利要求1或2或3或4中所述的注射器上。
9.根据权利要求8中所述的带有注射针的安全注射器,其特征在于,上述针根插头的底端部位周边的卡合突缘和上述注射器的环状突起顶端里面的卡合突缘部位间相互形成卡合。
10.根据权利要求8中所述的医疗用注射器,其特征在于,上述针根插头的底端部位周边的卡合突缘和上述注射器的环状突起顶端里面的卡合突缘部位间相互形成卡合的时候,设于针安装部件底端的突出部位的至少一部分向外管内只延伸出所规定的长度,此延伸出的长度在仅能保证将内管顶端部位结合于外管内腔顶端部位时上述延伸出的上述突起部位刚好卡合于在内管顶端部位形成的盲孔中的范围内要足够大。
11.根据权利要求8或9或10中所述的带有注射针的安全注射器,其特征在于,在上述针根插头的底端部位周边形成的卡合突缘插入由在上述注射器的外管部位顶端部位形成的上述圆筒状插座部位和上述环状突起部位形成的环状间隙中,另外,上述卡合突缘卡合于在上述环状突起部位的顶端里面形成的卡合突缘部位。
全文摘要
本发明涉及使用后将针拉入外管内防止误穿刺型的安全注射器,其特征在于,具有在外管开口顶端部位形成尖细锥状的圆筒状插座部位和以同心圆状围绕该插座部位的环状突起部位,而且上述环状突起部位的顶端里面形成卡合突缘部位;以及涉及安全注射器上使用的医疗用注射针,其特征在于,具有注射针部件和在该注射针部件的针管的底端部位固定的针安装部件和接近该针安装部件的底端包围针安装部件外侧,通过其内腔可以脱离的那样对接了针安装部件的针根插头,并且,在该针根插头的底端部位周边形成卡合突缘部位,另外,本发明提供了,解决了针以及针根插头脱落的问题而且不仅专用型注射针连通用型注射针也可以使用的安全注射器以及安全注射器上使用的注射针。
文档编号A61M5/32GK1491122SQ02804552
公开日2004年4月21日 申请日期2002年2月6日 优先权日2001年2月6日
发明者国重隆彦 申请人:株式会社Jm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