具有重叠侧布片的可再扣紧的服装及其横向制造工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874838阅读:347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具有重叠侧布片的可再扣紧的服装及其横向制造工艺的制作方法
背景技术
在现有技术中存在着两种将服装纤网制成可售品的方法。一种方法是按照婴儿尿布的方式在服装主体上设置可再扣紧的接片,例如粘结带或钩-环组合件,用于之后将尿布的后布片(panel)固定到前布片上。第二种方法是按照训练内裤(training pant)的方式将前、后部分的侧边粘在一起,制成具有固定接缝的封闭式服装,训练内裤可象常规的成人服装那样由穿戴者穿上和脱下。为了在弄脏时脱下这种服装,需要撕开侧面区域,即从腰部开口到裤腿管撕开服装的侧部,以便象尿布一样将服装脱下,这样比较方便且卫生。
因此,需要提供一种服装如训练内裤,其可以成人内衣的方式穿上,同时可按照尿布的方式容易地脱下,并且可以节省空间的方式用相对不太复杂的机器来制造。
发明概要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可容易地和成本较低地生产的可再扣紧的失禁用服装。该服装可通过使其纵向轴线处于横向机器方向或横向上来容易地制造。可用侧布片纤网将在机器方向上延伸的服装基底材料的纤网覆盖住。侧布片纤网在机器方向上间隔开的粘结处连接到基底纤网上,并具有第一和第二相配合的连接件,例如在横向上相对的钩型和环型连接件。侧布片最好不延伸超过基底纤网,以使制造工艺非常紧凑。所制成的服装也很紧凑,只需折叠一次就可使其处于可供包装的状态。折叠可使相配合的连接件形成扣紧关系。各连接件可被穿孔、切开,或在其中线处被弱化,使得侧布片纤网在打开服装以进行使用时可分成左、右侧布片。侧布片纤网最好在选定边缘处形成一定的形状,以提供有效的裤腿管配合。侧布片纤网还最好在所得服装的横向上具有弹性、可展开或可拉伸,以便为所制成的服装提供有效的服装配合。
附图简介从下述详细介绍中并结合附图,可以更好地理解本发明的这些和其它的目的及特征,在附图中

图1是具有可再扣紧的侧接缝的吸收性服装的侧面透视图。
图2是处于部分拆开的展开成扁平状态的吸收性服装的平面图,并显示了在穿上制品时远离穿戴者的制品表面。
图3是处于部分拆开的展开成扁平状态的吸收性服装的平面图,并显示了在穿上制品时朝向穿戴者的制品表面,其被部分地剖开以显示出下方的结构特征。
图4显示了根据本发明一个实施例的具有可再扣紧的侧接缝的吸收性服装的进行中的制造。
图5显示了根据本发明一个实施例的从折叠的吸收性服装的腰带区域处看去的顶视图或端视图。
图6显示了根据本发明的另一实施例的服装的一个连接装置和侧布片纤网的粘结和穿孔。
图7显示了从服装的腰带区域处看去的端视图,此服装具有设置在其整个表面上的一个连接构件的布片。
图8显示了可用于本发明的折叠的侧布片纤网的示意性端视图。
定义在此说明书的上下文中,各用语或短语将包括下述意义。
“制品”指所制成的服装或其它最终用途的制品。
“粘结”指两个构件的联结、粘附、相连、系住等。当两个构件直接或间接地相互粘结时,例如当它们各自直接粘结在中间构件上时,这两个构件就被视为粘结在一起。
用于本发明目的的“基底纤网”或“服装基底纤网”指在制中的或已完成的吸收制品或服装上的除了非整体式侧布片之外的部分。基底纤网可以是非吸收性的或吸收性的,并具有或不具有增设于其上的特殊的吸收性结构。
“相连”指两个构件的联结、粘附、粘结、系住等。当两个构件直接或间接地相互连接时,例如当它们各自直接连接在中间构件上时,这两个构件就被视为连接在一起。
“用即弃的”指制品设计成在有限的使用后被丢弃,而不是被清洗或保存以供再次使用。
“设置”、“设置在…上”及其变型用于指一个构件可与另一构件形成一体,或者一个构件为可粘结或放置到另一构件上或其附近的单独的结构。
“有弹性的”、“经弹性处理的”和“弹性”指材料或复合材料的性能,通过这种性能它可在释放产生变形的力之后恢复到其原始大小和形状。“可展开的”指不会恢复到其原始大小和形状的可拉伸性。
“弹性体的”指一种材料或复合材料,它可伸长到其松驰长度的至少25%,并且在所施加的力释放后可恢复到其伸长的至少10%。通常优选弹性体材料或复合材料能够伸长到其松驰长度的至少100%,最好是至少300%,并且在所施加的力释放后可恢复到其伸长的至少50%。
“织物”用于指所有织造、编织和非织造的纤网。
“薄膜”指热塑性薄膜,其采用薄膜挤出和/或发泡工艺如铸膜或吹膜挤出工艺制成。此用语包括了带孔薄膜、薄膜狭条和其它构成了液体传送膜的多孔薄膜,以及不能传送液体的薄膜。
“柔性的”指具有顺应性的材料,其可容易地顺应穿戴者身体的大致形状和轮廓。
“亲水性的”描述了可被与纤维相接触的水成液所润湿的纤维或纤维表面。材料的润湿程度又可用液体和所涉及的材料的接触角和表面张力来描述。适于测量特定纤维材料或纤维材料的共混物的润湿性的设备和技术可由Cahn SFA-222表面力分析仪系统或基本上等效的系统来提供。当用此系统进行测量时,接触角小于90度的纤维称为“可湿的”或亲水性的,而接触角大于90度的纤维称为“不可润湿的”或疏水性的。
“整体的”或“整体地”用于指单个构件的各个部分,而不是粘结或放置到另一构件上或附近的单独的结构。
单数使用的“层”具有一个构件或多个构件的双重意义。
“弱化线”用于指可促进材料、织物或这种材料或织物的一层分离出来的穿孔、薄区域、非永久性的或不牢固的粘结,或者是其它装置,这取决于其功能或织物类型。
在用于描述一层或多层的叠层时,“液体不可渗透的”指液体如尿液在正常使用条件下无法沿大致正交于层或叠层平面的方向在液体的接触点处透过此层或叠层。液体或尿液可以平行于液体不可渗透层或叠层的平面而散开或传输,但在这里并不被视为属于“液体不可渗透的”的意义内。
“液体可渗透的材料”或“液态水可渗透的材料”指以一层或多层的形式出现的材料,例如薄膜、非织造织物或疏松的开孔泡沫,由于水和其它水成液可从这些孔中流过,因此它们是可透水的。薄膜或泡沫中的孔或非织造纤网中的纤维或长丝之间的间隙足够大和足够密,可允许液态水经此材料泄漏和流动。
“纵向”和“横向”具有它们的普遍意义,如图3中的纵向和横向的轴线方向所示。服装或吸收制品的纵向轴线处于制品的平面内且大致平行于垂直平面,并穿戴上制品时将直立的穿戴者分成左、右半体。横向轴线处于制品平面内并大致正交于纵向轴线。制品虽然显示为在纵向上比在横向上更长,但并不一定要这样。
“机器方向”指纤网运行的方向,其与“横向”或“横向机器方向”相反,“横向”或“横向机器方向”指大致正交于机器方向的方向。
“熔喷纤维”指一种这样形成的纤维,即,使熔融的热塑性材料挤出穿过多个细微、通常是圆形的毛细管模具而成为熔融线或长丝,然后受到会聚式的高速热气流(如空气流)的作用,其可使熔融热塑性材料的长丝变细以减小它们的直径,使之成具有微纤维的直径。之后,由高速气流携带此熔喷纤维,并沉积在凝聚面上以形成随机分布的熔喷纤维网。这种工艺例如公开于授予Butin等人的美国专利3849241中。熔喷纤维是连续的或不连续的微纤维,其通常小于约0.6旦尼尔,并且在沉积到凝聚面上时通常能自粘结。用于本发明的熔喷纤维最好在长度是基本上连续。
单数使用的“件”具有一个构件或多个构件的双重意义。
“非织造”和“非织造纤网”指材料和材料纤网,其在没有纺织品的机织或针织工艺的帮助下形成。
“可操作地相连”在关于将弹性件连接到另一构件上时是指,在粘附或连接到构件上或经热的或化学的处理时,弹性件通过拉伸等使此构件具有弹性;在将关于将非弹性件连接到另一构件上时是指,非弹性件和构件以任何适当的方式相连,允许它们实现连接的所期望的或所述的功能。联结、粘附或相连等可以是直接的,例如将部件直接与构件相连,或者是间接的,即通过设于第一部件和第一构件之间的另一部件相连。
“永久性粘结”指吸收性服装的两个构件的联结、粘附、相连、系住等,使得构件可在吸收性服装的正常使用条件下保持粘结。
“聚合物”包括但不限于均聚物,共聚物如嵌段共聚物、接枝共聚物、随机共聚物和交替共聚物,三元聚合物等,以及它们的共混物和变型。此外,除非另有特殊限制,否则用语“聚合物”将包括了材料的所有可能的几何构造。这些构造包括但不限于全同立构的、间同立构的和无规立构的对称性。
“可再扣紧的”指两个构件能够可松开地相连、分开并且随后可松开地再连接而不会造成明显的永久性变形或裂开的性能。
“可松开地相连”、“可松开地接合”及其变型指两个构件可相连,使得构件在没有分离力施加到一个或两个构件上时能保持相连,并且构件能够分开而不会造成明显的永久性变形或裂开。所需的分离力通常超过穿戴此吸收性服装时所遇到的力。
程度用词如“基本上”、“约”等在这样的意义上使用,即“在指所述环境中固有的制造和材料允差时指处于或几乎处于”,它们用于防止不道德地侵犯本发明的利益,在本发明中,精确或绝对的数值用于帮助理解本发明。
“纺粘纤维”指小直径的纤维,其通过从具有圆形或其它构造的喷丝头的多个细微毛细管中挤出熔融热塑性材料作为长丝来形成,挤出长丝的直径之后迅速减小,例如授予Appel等人的美国专利4340563、授予Dorschner等人的美国专利3692618、授予Matsuki等人的美国专利3802817、授予Kinney的美国专利3338992和3341394、授予Hartmann的美国专利3502763、授予Petersen的美国专利3502538和授予Dobo等人的美国专利3542615。纺粘纤维被骤冷,并且在沉积在凝聚面上时不会粘结。纺粘纤维通常是连续的,并通常具有大于约0.3的平均旦尼尔,更具体地说,具有处于约0.6和10之间的平均旦尼尔。
“可拉伸的”指材料可在至少一个方向上不破裂地被拉伸到其初始(未拉伸)长度的至少150%,更合适的是其初始长度的至少200%,最好是其初始长度的至少250%。
“超吸收性”或“超吸收性材料”指遇水可膨胀的、不溶于水的有机或无机材料,在最有利的条件下,在含有0.9%重量的氯化钠的水溶液中,其能够吸收至少其重量的约15倍的溶液,最好是吸收至少其重量的约30倍的溶液。超吸收性材料可以是天然的、合成的和改性的天然聚合物和材料。另外,超吸收性材料可以是无机材料,例如硅胶或无机化合物,例如交联聚合物。“表面”包括任何层、薄膜、织造物、非织造物、层压制品或复合材料等,其可透过或不可透过空气、气体和/或液体。
“热塑性”描述了一种材料,当其受热时会软化,并在冷却到室温时基本上能回到未软化的状态。
这些用语在说明书的余下部分中可能会以其它的语言来定义。
优选实施例的详细描述本发明的原理可结合到任何适当的服装中,尤其是用即弃的或使用次数有限的服装。这种适当服装的例子可包括但不限于尿布、训练内裤、失禁产品、其它个人护理或卫生护理服装等。为了便于说明,下面的介绍将针对儿童的训练内裤来进行。
参考图1-3,一个这样的例子为用即弃的吸收性服装,例如训练内裤20,在这里对它进行介绍以便在广义上说明本发明的工作环境。训练内裤20包括吸收性基底32和连接系统80。吸收性基底32有助于形成服装的前区域22、后区域24、连接前区域和后区域的裤裆区域26,构造成与穿戴者相接触的内表面28,以及构造成与穿戴者的衣服相接触的与内表面相对的外表面30。吸收性基底32还形成了一对横向相对的侧边36a,36b以及一对纵向相对的腰边,其显示为前腰边38和后腰边39。前区域22与前腰边38连成一体,而后区域24与后腰边39连成一体。
所示吸收性基底32可具有大致矩形的组合结构,但也可包括其它的形状,例如具有腿部切口的形状、沙漏形或其它适当的形状。在吸收性基底32上连接了一对横向相对的前侧布片34和一对横向相对的后侧布片134。所示的吸收性基底32最好包括外罩40、以重叠关系与外罩相连的身体侧的衬里42、处于外罩40和身体侧衬里42之间的吸收组件44(图3)以及一对保存护翼46(图3)。虽然显示为具有吸收组件,但本发明的基底结构不必包括任何特殊的吸收性结构。在图2和3中显示了分别表示训练内裤20的纵向轴线和横向轴线方向的箭头48和49,其用作参考。
在训练内裤20如图1所示地处于部分固定的位置中时,侧布片34,134将包括了前、后中央布片35,135的前、后区域22和24连接在一起,形成了一个具有一个腰部开口50和一对腿部开口52的三维的裤结构。前区域22包括训练内裤20上的在穿上时处于穿戴者前方的部分,而后区域24包括训练内裤上的在穿上时处于穿戴者后方的部分。训练内裤20的裤裆区域26包括训练内裤上的在穿上时处于穿戴者腿部之间并覆盖了穿戴者的下部躯干的部分。前、后侧布片34和134包括训练内裤20上的在穿上时处于穿戴者臀部上的部分。
训练内裤20的前区域22包括横向相对的前侧布片34和处于布片34之间并将侧布片34相连的前中央布片35(图2和3),以及前腰部弹性件54和任何其它的连接部件。训练内裤20的后区域24包括横向相对的后侧布片134和处于布片34之间并将侧布片134相连的后中央布片135(图2和3),以及后腰部弹性件56和任何其它的相连构件。吸收性基底32的腰边38和39以及侧布片34,134的腰边72构造成在穿上时包围了穿戴者的腰部,并提供了一个腰部开口50,此开口限定了腰部的周长尺寸。横向相对的侧边36a,36b和侧布片34,134的腿边70的处于裤裆区域26内的部分大致形成了腿部开口52。
训练内裤20构造成可容纳和/或吸收由穿戴者排出的任何体排出物。例如,吸收性基底32最好但非必须地包括一对保存护翼46,其构造成可提供对体排出物的横向流动的阻挡。护翼弹性件53(图3)以任何本领域内所众所周知的适当方式与各保存护翼46可操作地相连。弹性化的保存护翼46形成了未连接边,其在训练内裤20的至少裤裆区域26内呈现出直立的大致正交的结构,从而形成对穿戴者身体的密封。保存护翼46可沿吸收性基底32的横向相对的侧边36a,36b而设置,并沿吸收性基底32的整个长度纵向地延伸,或者只沿吸收性基底32的长度部分地延伸。保存护翼46的适当结构和设置对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是众所周知的,在1987年11月3日授予Enloe的美国专利4704116中有相关介绍。
为了进一步增进对体排出物的保存和/或吸收,如同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所知的那样,训练内裤20最好包括前腰部弹性体54、后腰部弹性件56和腿部弹性件58(图3)。腰部弹性件54和56可沿相对的腰边38和39可操作地连接到外罩40和/或身体侧衬里42上,并在部分或整个腰边上延伸。腿部弹性件58最好沿横向相对的侧边36a,36b可操作地连接到外罩40和/或身体侧衬里42上,并处于训练内裤20的裤裆区域26内。腿部弹性件58最好沿横向相对的侧边36a,36b纵向地对齐。各腿部弹性件58具有前端点63和后端点65,这些点表示由腿部弹性件所引起的弹性收拢的纵向末端。前端点63最好处于前侧布片34的纵向最内部分的附近,而后端点65最好处于后侧布片134的纵向最内部分的附近。
护翼弹性件53、腰部弹性件54和56以及腿部弹性件58可由任何适当的弹性材料形成。如同本领域的技术人员众所周知的那样,适当的弹性材料包括天然橡胶、合成橡胶或热塑性弹性体聚合物的薄片、细线或带子。弹性材料可以拉伸并粘附在衬底上,粘附在聚集衬底,或粘附在衬底上并之后例如通过加热以具有弹性或产生收缩;这样就在衬底上施加了弹性收缩力。例如,在一个特定的实施例中,腿部弹性件58包括多个干纺凝集复丝的斯潘德克斯弹性线,其由E.I.Du Pont de Nemours and Company,Wilmington,DelawareU.S.A.以LYCRA商标出售。
外罩40最好包括基本上液体不可渗透的材料,并且是弹性的、可拉伸的或不可拉伸的。外罩40可以是一层液体不可渗透的材料,但最好包括其中至少一层是液体不可渗透的多层层压结构。例如,外罩40可包括液体可渗透的外层和液体不可渗透的内层,它们可通过层压粘合剂(未示出)适当地连接在一起。适当的层压粘合剂可作为珠粒、喷雾或平行漩涡等而连续地或间断性地施加,它们可从Findley Adhesives,Inc.,Wauwatosa,Wisconsin U.S.A.或从NationalStarch and Chemical Company,Bridgewater,New Jersey U.S.A.处得到。液体可渗透的外层可以是任何适当的材料,最好是可提供大致布似质地的那种材料。这种材料的一个例子是20gsm(克/平方米)纺粘聚丙烯非织造纤网。外层也可由用于制造液体可渗透的身体侧衬里42的材料制成。虽然外层不必是液体可渗透的,然而希望它能够为穿戴者提供布似质地。
外罩40的内层可以是液体和蒸气不可渗透的,或者是液体不可渗透的和蒸气可渗透的。内层最好由薄塑料膜制成,然而也可使用其它柔性的液体不可渗透的材料。在单层的情况下,内层或液体不可渗透的外罩40可防止污物润湿例如床单和衣服等制品,以及弄脏穿戴者和护理者。用作液体不可渗透的内层或单层液体不可渗透的外罩40的适当的液体不可渗透的薄膜可以是0.2毫米的聚乙烯薄膜,其可从Huntsman Packaging,Newport News,Virginia,U.S.A.买到。如果外罩40为单层材料,可对其进行压花和/或消光处理,以提供更似布的外观。如上所述,液体不可渗透的材料可允许蒸气从用即弃型吸收制品的内部逸出,同时仍能防止液体透过外罩40。适当的“可透气”材料可由微孔聚合物薄膜或非织造织物组成,其被涂覆或进行了处理以施加所需程度的液体不可渗透性。适当的微孔薄膜可以是可从Mitsui Toatsu Chemicals,Inc.,Tokyo,Japan买到的PMP-1薄膜材料,或者是可从3M Company,Minneapolis,Minnesota买到的XKO-8044聚烯烃薄膜。
液体可渗透的身体侧衬里42显示为重叠在外罩40和吸收组件44上,但不必具有与外罩40相同的尺寸。身体侧衬里42最好是具有顺应性的、感觉柔软的和对儿童皮肤无刺激性的。此外,身体侧衬里42可比吸收组件44具有更小的亲水性,以便为穿戴者提供较干燥的表面并允许液体能容易地透过其厚度。
身体侧衬里42可由选择较广的纤网材料制成,例如合成纤维(如聚酯或聚丙烯纤维)、天然纤维(如木纤维或棉纤维)、天然纤维和合成纤维的组合物、多孔泡沫、网状泡沫、开孔塑料薄膜等。身体侧衬里42可使用各种织造和非织造织物。例如,身体侧衬里可由聚烯烃纤维的熔喷或纺粘纤网组成。身体侧衬里还可以是由天然和/或合成纤维组成的粘合梳理纤网。身体侧衬里可由基本上疏水性的材料构成,此疏水性材料可选择性地用表面活性剂进行处理,或者被处理以施加所需程度的润湿性和亲水性。例如,材料可用约0.45%重量的表面活性剂混合物来进行表面处理,此表面活性剂混合物包括可从Hodgson Textile Chemicals,Mount Holly,North Carolina,U.S.A.得到的AHCOVELN-62和可从Henkel Corporation,Ambler,Pennsylvania得到的GLUCOPON220UP,它们的有效比率为3∶1。表面活性剂可通过任何传统的方式如喷射、印刷、刷涂等来施加。表面活性剂可施加到整个身体侧衬里42上,或选择性地施加到身体侧衬里的特定部分上,例如沿纵向中心线的中间部分。
适当的液体可渗透的身体侧衬里42可以是单位重量为约27gsm的非织造的双组分纤网。非织造的双组分纤网可以是纺粘的双组分纤网或粘合梳理的双组分纤网。适当的双组分短纤维包括可从CHISSO Corporation,Osaka,Japan得到的聚乙烯/聚丙烯的双组分纤维。在这种特定的双组分纤维中,聚丙烯形成了纤维芯,而聚乙烯形成了纤维外皮。也可使用其它的纤维取向,例如多叶型、并排型或端对端型等。虽然外罩40和身体侧衬里42可包括弹性体材料,然而希望在一些实施例中此组合结构通常不具备弹性,在此时外罩、身体侧衬里和吸收组件包括通常不具备弹性的材料。
吸收组件44(图3)处于外罩40和身体侧衬里42之间,这些部件可通过任何适当的方式相连,例如本领域中众所周知的粘合剂粘结。吸收组件44可以是能够压缩的、舒适的和对儿童皮肤无刺激性的结构,并且能够吸收和保存液体和一定的由身体排出的废物。吸收组件44可制成很多种的大小和形状,并可由本领域常用的多种液体吸收性材料制成。例如,吸收组件44可适当地包括混合有通常称为超吸收性材料的高吸收率材料颗粒的亲水性纤维的基质,例如纤维素绒毛的纤网。在一个特定实施例中,吸收组件44包括纤维素绒毛如木浆绒毛和超吸收性水凝胶成形颗粒的基质。木浆绒毛可由合成纤维、聚合纤维、熔喷纤维或者熔喷纤维和天然纤维的组合物来代替。超吸收性颗粒可与亲水性纤维基本上均匀地混合或不均匀地混合。可将绒毛和超吸收性颗粒选择性地放入到吸收组件44的所需区域内,以便更好地保存和吸收体排出物。超吸收性颗粒的浓度还可在吸收组件44的厚度上变化。或者,吸收组件44可包括纤网和超吸收性材料的叠层,或者用于将超吸收性材料保持在局部区域内的其它适当的构件。
适当的超吸收性材料可选自天然的、合成的和改性的天然聚合物和材料。超吸收性材料可以是无机材料如硅胶,或者是有机化合物如交联聚合物。可从多个制造商中得到适当的超吸收性材料,例如位于Midland,Michigan,U.S.A.的Dow Chemical Company和Stockhausen GmbH & Co.KG,D-47805 Krefeld,Federal Republic ofGermany。通常来说,超吸收性材料在水中能够吸收约其重量的至少约15倍的重量,最好能够在水中能够吸收约其重量的超过约25倍的重量。
在一个实施例中,吸收组件44通常为矩形,并包括木浆绒毛和超吸收性材料的共混物。一个优选类型的绒毛为可从U.S.Alliance,Childersburg,Alabama,U.S.A.得到的商标为CR1654的物品,它可以是含有初级软木纤维的漂白的高吸收性的硫酸盐木浆。通常来说,超吸收性材料可占吸收组件44总重量的约0到约90%重量。吸收组件44可适当地具有处于约0.10到约0.50克/立方厘米的范围内的密度。吸收组件44可被能够保持吸收组件的完整性和/或形状的适当薄纱外罩缠绕起来或包起来,但也可以不这样做。
如果需要的话,吸收性基底32还可包括其它材料,它们可主要设计成可与吸收组件44一起沿相互面对的表面容纳、暂时性地存储和/或传送液体,从而提高吸收组件的吸收性能。一种适当的材料称为波纹层(未示出),其包括单位重量为约50到约120克/平方米的材料,这种材料包括含有60%的3旦尼尔型的T-256双组分纤维和40%的6旦尼尔型T-295的聚酯纤维的均质共混物的透气粘合梳理纤网,这两种成分均可从Kosa Corporation,Salisbury,North Carolina,U.S.A.中买到,上述双组分纤维包括聚酯的芯部/聚乙烯的外皮。
如上所述,所示训练内裤20具有位于吸收性基底32的各侧的前、后侧布片34和134。这些横向相对的前侧布片34和横向相对的后侧布片134可永久性地分别粘结到吸收性基底32的前、后区域22和24中,并且在穿上训练内裤时可通过连接系统80而相互间可松开地连接。更具体地说,如图2和3最佳地显示,前侧布片34可沿连接线66永久性地粘结到前区域22中的横向相对的侧边36a,36b上,而后侧布片134可沿连接线66永久性地粘结到后区域24中的横向相对的侧边34a,34b上。侧布片34和134可采用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已知的连接方式来相连,例如粘结、热粘合或超声波粘合,或者是它们的组合。
在用于提高配合和外观的特定实施例中,侧布片34和134最好具有平行于纵向轴线的方向48来测量的一定的平均长度尺寸,它可以是也平行于纵向轴线来测量的吸收制品的整体长度尺寸的约20%或更大,尤其是约25%或更大。例如,在整体长度尺寸约为54厘米的训练内裤中,侧布片34和134最好具有约10厘米或更大的平均长度尺寸,例如约15厘米。尽管各侧布片34和134从腰部开口50延伸到一个腿部开口52中,然而后侧布片134尤其可具有从连接线66到后布片134的端边68b为连续减小的长度尺寸,如图2和3所示。
各侧布片34和134可包括一个或多个单独的独特的材料片。例如在一些特定实施例中,各侧布片34和134可包括在接缝处相连的第一和第二侧布片部分,这些部分的至少其中之一包括弹性体材料。或者,各单独的侧布片34和134可包括单件的材料,其沿中间折叠线折叠在其自身上(未示出)。
侧布片34和134最好包括能够沿大致平行于训练内裤20的横向轴线方向49的方向拉伸的弹性材料。在一些特定实施例中,前、后侧布片34和134均可包括处于端边68a,68b和各自的前或后中央布片35或135之间的内侧部分78。在图3所示的实施例中,内侧部分78处于吸收性基底32的端边68a,68b和横向相对的侧边36a,36b之间。侧布片34和134的弹性材料可设置在内侧部分78中,使得侧布片在大致平行于横向轴线的方向上具有弹性。各侧布片34和134最好可以在从腰部端边72到腿部端边70上具有弹性。更具体地说,平行于横向轴线方向49而取自腰部端边72和腿部端边70之间的具有从连接线66到端边68a,68b的长度和约为2厘米的宽度的侧布片材料的单个样件均具有弹性。
在下述美国专利中介绍了适当的弹性材料和将弹性侧布片结合于训练内裤中的工艺,这些专利为1990年7月10日授予Van Gompel等人的美国专利4940464、1993年7月6日授予Pohjola的美国专利5224405、1992年4月14日授予Pohjola的美国专利5104116和1991年9月10日授予Vogt等人的美国专利5046272。在一些特定实施例中,弹性材料包括拉伸热成形层压材料(STL)、颈缩粘合层压材料(NBL)、反向颈缩层压材料或拉伸粘合层压材料(SBL)。制造这些材料的方法对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是众所周知的,并在1987年5月5日授予Wisneski等人的美国专利4663220、1993年7月13日授予Morman的美国专利5226992和申请人为Taylor等人的1987年4月8日出版的欧洲专利申请No.EP0217032中均有介绍。或者,侧布片材料可包括其它织造或非织造材料,例如适用于外罩40或身体侧衬里42的那些上述材料,或者可拉伸但无弹性的材料。
根据本发明的训练内裤20还包括用于将训练内裤围绕穿戴者的腰部固定住的连接系统80(图1)。所示连接系统80包括连接件82,其能够可再扣紧地连接到相配合的连接件84上。在一个实施例中,各连接件82和84的一个表面包括多个从此表面伸出的接合部分。连接件82的接合部分可与相配合的连接件84上的接合部分重复性地接合和分离。
在一个特定实施例中,连接件82均包括钩型连接部分,而相配合的连接件84均包括互补的环型连接部分。在另一特定实施例中,连接件82均包括环型连接部分,而相配合的连接件84均包括互补的钩型连接部分。连接件82和相配合的连接件84最好为矩形的,然而它们也可为方形、圆形、椭圆形、曲形或其它的非矩形形状,并可包括多个单独的连接部分或侧布片的整个表面,如果需要的话。
环型连接部分通常包括具有基体或支撑结构的织物或材料,以及多个从支撑结构的至少一个表面上向上延伸出的环件。环件材料可由任何适当的材料形成,例如丙烯酸、尼龙或聚酯,并可由例如经编、缝编或针刺等方法形成。适当的环件材料可从Guilford Mills,Inc.,Greensboro,North Carolina,U.S.A.得到,商品名称为No.36549。
钩型连接部分通常包括具有基底或支撑结构的织物或材料,以及多个从支撑结构的至少一个表面上向上延伸出的钩件。与最好包括柔性织物的环型连接部分不同,钩件材料最好包括弹性材料以减少因钩件材料的变形和挂在衣服或其它物品上而产生的连接件的无意脱离。这里所用的用语“弹性”指具有预定形状的互锁材料以及此互锁材料的在与相配合的、互补形互锁材料接合或从中脱离后恢复到此预定形状的能力。适当的钩件材料可由尼龙、聚丙烯或其它适当材料模制或挤压形成。用于连接件82或相配合的连接件84的适当的单面钩件材料可从Velcro Industries B.V.,Amsterdam,Netherlands或其分支机构得到,其为单向钩模式且厚度约为0.089毫米(3.5密耳)的Velcro HTH-829和单向钩模式且厚度约为0.051毫米(2密耳)的HTH-851。
参考图4,可再扣紧的服装纤网86可由服装基底纤网88与第一侧布片纤网90和第二侧布片纤网92制成。基底纤网88最好具有吸收性,并且以任何必要的材料、层或上述部分或以本领域所知的方式构成,以生产出失禁用服装或类似物件的所需功能。基底纤网88包括将贴在穿戴者皮肤上的内侧或衬里或内部的表面28,以及外侧或外部的表面30。如所知道的那样,基底纤网88在制造时沿其纵向轴线或机器方向94传送,并在横向机器方向或横向98上在第一和第二服装纤网的宽度边缘47a,47b之间具有宽度96。
第一侧布片纤网90包括如本领域所知的任何适当材料,例如纺粘的层压材料,其最好在机器方向94上具有弹性或可展开性,以便在所得服装的横向上延伸,将此第一侧布片纤网90放在基底纤网88的内表面28上并与之相连,然而也可以使其与外表面30相连。第一侧布片纤网90具有第一直腰边72,在此示例性实施例中它还具有第二的一定形状的腿部开口边70,在这里其显示为正弦形,然而也可采用包括直线在内的其它形状。第一侧布片纤网90的腰边72与基底纤网88的第一宽边47a对齐。
在此示例性实施例中,统一标为82的第一连接带沿机器方向以规则的间隔粘结在第一侧布片纤网90上。第一连接带82显示为相配合的钩-环机械连接系统中的环件部分,然而也可使用其它适当的连接系统。如果需要的话,第一连接带82也可以是连接系统的钩件半体,其最好但不必在第一侧布片纤网的整个宽度上延伸,即在横向上从腰部端边72延伸到腿部端边70。正弦形的第二腿部开口边70当然可在腰边72之间具有变化的宽度,正弦边的凹谷100更接近于第一直腰边72,而凸峰102更远离第一直腰边72。第一连接带82的纵向轴线或中线104处于凹谷100的中央,以允许凸峰102提供足够的服装侧布片的支撑部分,以覆盖穿戴者的臀部区域,这在彻底了解了本发明后很容易理解。
最好具有已设于其上的连接带的第一侧布片纤网90可连接到基底纤网28上,最好通过超声波粘合并在连接线66处用粘合剂加强。如果腿部开口边70为正弦形的话,那么第一侧布片纤网90的连接线66处于各顶点102处。粘合具有所选择的宽度106。
如果是分开的部件的话,第一或环型连接带82可沿连接件中线104粘附或粘合、最好是超声波粘合或以其它方式固定在第一侧布片纤网90上,其具有特定的粘合宽度108,在其周边110,112处留出未粘合部位以形成如图5所示的铰接连接。环件朝上或远离图4的图幅平面,并且远离第一侧布片90。粘合宽度108附后可被穿孔线114一分为二,穿孔线114最好处于连接件的中线104处,并延伸穿过环型连接件和下方的侧布片材料的厚度(也见图5和6)。穿孔线可为任何切口形式,其能够使侧布片分离成供穿戴者使用的两半,同时保持服装的可加工性。作为示例性的选择,参考图6,连接带82可在其纵向上粘合到周边110,112上,其暴露的环件材料朝向侧布片纤网90,然后如上所述地穿孔,并折叠成使暴露的环件材料从侧布片纤网90的材料上朝向外部,如图所示。在另一选择中,第一侧布片纤网90可制成材料层,其可用作环型连接件而无须增加单独的环型连接带。在此实施例中,希望将钩型连接件82铰接式连接到它的侧布片纤网92中,如图7所示。粘合在图5-7中以“x”表示。
第二侧布片纤网92包括任何适当的材料,例如包括与第一侧布片纤网90类似的纺粘层压材料,将此第二侧布片纤网92覆盖在基底纤网88的内表面28上。第二侧布片纤网92具有最好为直的第一腰边72,以及显示为一定形状或正弦形的第二腿部开口边70,但并不要求为正弦形。第二侧布片腰边72可与基底纤网的第二宽度边47b对齐。第二侧布片纤网的腿部开口成形边70显示为互补的正弦曲线,其凸峰120与第一侧布片纤网的成形边的凹谷100在基底纤网中线118上对齐。可从一片材料上沿形成了成形腿部边70的弱化线或切割线将第一和第二侧布片纤网90,92切下。然后如果需要的话可将第一和第二侧布片纤网作为一片纤网来使用。
然后,第二侧布片纤网92可通过超声波粘结并用粘合剂加强或通过其它方式而以选定宽度122固定在基底纤网88上的第二侧布片腿部开口边70的各凹谷点124上,这时连接带最好已固定就位。
第二钩型连接部分84在其凸峰点120的间隔处即沿机器方向间隔开地固定在第二侧布片纤网92上,如果需要的话可通过超声波粘结和粘合剂来固定,从而与对应的环件带82相对地设置。在所示实施例中,钩件带最好在其整个表面上完全地粘结在布片上。钩件连接带84和第二侧布片纤网92被类似地贯穿切开,或者设有沿各第二连接带的纵向中线126的弱化线。
然后将基底纤网88在其中线118上折叠,使钩型和环型连接件处于如图5所示的相对固定关系。在将基底纤网一次折叠成使连接件扣紧式接触之前或之后,如图5所示的单个服装128可通过沿横向在线123处的一次切开而从服装纤网86中分离出来,这一切开将各个对齐侧布片的粘结截断。如果需要的话,可为最终用户提供未分离的服装,或者是分离但未折叠的服装。
参考图8,在一些实施例中,侧布片纤网如纤网92可包括各种折叠材料,其上带有或未设有连接部分如84,以便在本发明范围内为所得到的服装的侧布片提供额外的长度。
本领域的技术人员通常可以从这里的讲授和权利要求中构思出适用于实现本发明的各种材料的结构和设置,包括侧布片的各种折叠或设置,如同从第一侧布片纤网90或第二侧布片纤网92或这两者中制出的一样;还包括连接件82,84相对于侧布片或其纤网的各种设置和结构。例如,在未示出的另一实施例中,连接件的相对设置由折叠侧布片以使连接件从邻近服装的纵向轴线并朝向基底纤网内表面的位置进入到邻近服装的横向相对的侧边并远离上述内表面的位置来实现。
可以理解,虽然在上文中就沿机器方向运行的一片基底纤网来介绍了本发明,然而通过与在多个沿机器方向运行的并排基底纤网相结合地来实施本发明,可以提高效率。
虽然在上述说明书中针对一些优选实施例介绍了带有可再扣紧的侧接缝的紧凑、易制造并最好是吸收性的服装及其制造方法,并且为说明的目的提供了许多细节,然而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清楚,本发明能够以其它的实施例来实施,在不脱离本发明的基本原理的前提下,这里所介绍的一些细节可以变化。
权利要求
1.一种用于制造具有相连的侧布片和处于横向机器方向上的纵向轴线的可再扣紧的服装的方法,包括a.提供具有腰边和腿部开口边的第一侧布片纤网;b.提供具有机器方向上的纵向轴线和横向机器方向上的相对边的服装基底纤网;c.将连接件置于所述第一侧布片纤网上,所述连接件处于所述腰边和腿部开口边之间;d.将所述第一侧布片纤网覆盖在所述服装基底纤网上,e.将所述第一侧布片纤网连接在所述服装基底纤网上,使得所述侧布片纤网基本上保持在所述服装基底纤网的所述边之间。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制造具有相连的侧布片和处于横向机器方向上的纵向轴线的可再扣紧的服装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提供具有腰边和腿部开口边的第二侧布片纤网,并将第二连接件置于所述第二侧布片纤网上;和将所述侧布片纤网连接在所述服装基底纤网上,使得所述第二侧布片纤网基本上保持在所述服装基底纤网的所述边之间。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制造具有相连的侧布片和处于横向机器方向上的纵向轴线的可再扣紧的服装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贯穿地切开所述第一侧布片纤网和第一连接件,或在所述第一侧布片纤网和第一连接件上设置弱化线。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用于制造具有相连的侧布片和处于横向机器方向上的纵向轴线的可再扣紧的服装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贯穿地切开所述第二侧布片纤网和第二连接件,或在所述第二侧布片纤网和第二连接件上设置弱化线。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用于制造具有相连的侧布片和处于横向机器方向上的纵向轴线的可再扣紧的服装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贯穿地切开所述第一和第二侧布片纤网以及第一和第二连接件,或在所述第一和第二侧布片纤网以及第一和第二连接件上设置弱化线。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制造具有相连的侧布片和处于横向机器方向上的纵向轴线的可再扣紧的服装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将所述第一侧布片纤网的腰边与所述服装基底纤网的第一边对齐,并且将所述第一侧布片纤网固定在所述服装基底纤网上且使粘合处在横向机器方向上延伸。
7.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用于制造具有相连的侧布片和处于横向机器方向上的纵向轴线的可再扣紧的服装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将所述第二侧布片纤网的腰边与所述服装基底纤网的第二边对齐,并且将所述第二侧布片纤网固定在所述服装基底纤网上且使粘合处在横向机器方向上延伸。
8.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用于制造具有相连的侧布片和处于横向机器方向上的纵向轴线的可再扣紧的服装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将所述第一侧布片纤网的腰边与所述服装基底纤网的第一边对齐,并且将所述第一侧布片纤网固定在所述服装基底纤网上且使粘合处在横向机器方向上延伸;和将所述第二侧布片纤网的腰边与所述服装基底纤网的第二边对齐,并且将所述第二侧布片纤网固定在所述服装基底纤网上且使粘合处在横向机器方向上延伸。
9.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用于制造具有相连的侧布片和处于横向机器方向上的纵向轴线的可再扣紧的服装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将所述第一和第二连接件中的至少一个设为铰接的连接件。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制造具有相连的侧布片和处于横向机器方向上的纵向轴线的可再扣紧的服装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为所述服装基底纤网提供吸收性结构。
11.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制造具有相连的侧布片和处于横向机器方向上的纵向轴线的可再扣紧的服装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通过在横向机器方向上横穿过所述服装基底纤网的切割来使其上带有所述第一侧布片纤网和第一连接件的所述服装基底纤网分离出来,从而使所述服装形成单件。
12.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用于制造具有相连的侧布片和处于横向机器方向上的纵向轴线的可再扣紧的服装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通过对所述服装基底纤网进行一次折叠来使所述第一连接件和第二连接件的至少一部分扣紧式地接触。
1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制造具有相连的侧布片和处于横向机器方向上的纵向轴线的可再扣紧的服装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连接件为环型材料件或钩型材料件中的一种。
1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制造具有相连的侧布片和处于横向机器方向上的纵向轴线的可再扣紧的服装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侧布片纤网由在服装的横向上具有伸展性的材料制成。
1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用于制造具有相连的侧布片和处于横向机器方向上的纵向轴线的可再扣紧的服装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和第二侧布片纤网中的至少一个由在服装的横向上具有伸展性的材料制成。
16.一种用于制造具有相连的侧布片和处于横向机器方向上的纵向轴线的可再扣紧的服装的方法,包括a.提供具有机器方向上的纵向轴线和横向机器方向上的相对边的吸收性服装的基底纤网;b.提供具有腰边和腿部端边的第一侧布片纤网,将第一连接带固定在所述第一侧布片纤网上,所述第一连接带置于所述腰边和腿部端边之间,并以预选的粘合宽度固定在所述第一侧布片纤网上的所述第一连接带的纵向轴线的任一侧;c.在所述第一连接带的纵向轴线处为所述第一侧布片纤网和第一连接带设置弱化线;d.将所述第一侧布片纤网的腰边与所述吸收性基底纤网的第一边对齐,并使所述腿部端边邻近于所述吸收性基底纤网的纵向轴线,将其上具有所述第一连接带的所述第一侧布片纤网粘结到所述吸收性基底纤网上,并使粘合处在横向机器方向上延伸;e.提供具有腰边和腿部端边的第二侧布片纤网,将第二连接件置于所述第二侧布片纤网上,所述第二连接件处于所述第二侧布片纤网的腰边和腿部端边之间;f.在所述第二连接件的纵向轴线处为所述第二侧布片纤网和第二连接件设置弱化线;g.将所述第二侧布片纤网的腰边与所述吸收性基底纤网的第二边对齐,并使所述第二侧布片纤网的腿部端边邻近于所述吸收性基底纤网的纵向轴线,并使所述第一连接带与所述第二连接件相对地对齐,将其上具有所述第二连接件的所述第二侧布片纤网粘结到所述吸收性基底纤网上,并使粘合处在横向机器方向上延伸;h.通过在横向机器方向上横穿过所述服装基底纤网的切割来使其上设有所述第一和第二侧布片纤网以及第一连接带和第二连接件的吸收性基底纤网分离出来,从而使所述吸收性服装形成单件;和i.折叠所述吸收性基底纤网或单件的服装,使所述第一连接带和第二连接件扣紧式地相接触。
17.根据权利要求16所述的用于制造具有相连的侧布片和处于横向机器方向上的纵向轴线的可再扣紧的服装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将所述第一连接带固定在所述第一侧布片纤网上和将所述侧布片纤网固定在所述吸收性基底纤网上通过超声波粘结和粘合剂加强来完成。
18.根据权利要求16所述的用于制造具有相连的侧布片和处于横向机器方向上的纵向轴线的可再扣紧的服装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和第二侧布片纤网中的至少一个由纺粘的层压材料制成。
19.根据权利要求16所述的用于制造具有相连的侧布片和处于横向机器方向上的纵向轴线的可再扣紧的服装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和第二侧布片纤网中的至少一个由在服装的横向上具有伸展性的材料制成。
20.一种具有相连的侧布片的可再扣紧的服装,包括a.具有纵向轴线和横向相对的边的服装基底;b.具有腰边、腿部开口边和第一连接件的第一侧布片纤网,所述第一连接件位于所述腰边和腿部开口边之间;c.所述第一侧布片纤网和第一连接件在所述服装的纵向上被弱化或切开;d.所述第一侧布片纤网的腰边与所述服装基底纤网的第一腰边基本上对齐,并且所述腿部开口边邻近于所述服装基底的横向轴线,所述第一侧布片纤网在所述服装基底的横向相对边的位置处固定在所述服装基底上;e.具有腰部开口边、腿部开口边和第二连接件的第二侧布片纤网,所述第二连接件与设于其上的所述第一连接件形成互补;f.所述第二侧布片纤网在所述服装的纵向上被弱化或切开;和g.所述第二侧布片纤网的腰边与所述服装基底纤网的第二腰边基本上对齐,并且所述第二侧布片纤网的腿部开口边邻近于所述服装基底的横向轴线,所述第二侧布片纤网在所述服装基底的横向相对边的位置处固定在所述服装基底上。
21.根据权利要求20所述的具有相连的侧布片的可再扣紧的服装,其特征在于,所述服装还包括在所述服装的纵向上相对地对齐的第一连接件和第二连接件。
22.根据权利要求20所述的具有相连的侧布片的可再扣紧的服装,其特征在于,所述服装还包括第一连接件铰接式地固定在所述第一侧布片纤网上。
23.根据权利要求20所述的具有相连的侧布片的可再扣紧的服装,其特征在于,所述服装还包括所述服装基底被折叠,所述第一连接件和第二连接件可松开地相接合。
全文摘要
一种预连接的吸收性服装,其可通过使其纵向轴线处于横向机器方向上来制造。将在机器方向上的延伸的服装基底材料的纤网覆盖在服装基底的边界上。将侧布片纤网连接到基底纤网上,并在其上设有钩型和环型连接件。可从组合的基底和侧布片纤网上形成单个的服装。
文档编号A61F5/44GK1509158SQ02810166
公开日2004年6月30日 申请日期2002年2月20日 优先权日2001年3月23日
发明者D·A·库恩, R·L·波普, J·D·科宁, S·A·奎雷施, J·L·库伊拉德, C·P·奥尔森, D A 库恩, 奎雷施, 奥尔森, 库伊拉德, 波普, 科宁 申请人:金伯利-克拉克环球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