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内晶状体用的插入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896352阅读:144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眼内晶状体用的插入系统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系统,用于插入一个可变形的眼内晶状体到眼内。这种可变形的眼内晶状体的实例包括一种可变形的眼内晶状体,它被插入到眼内,以代替由于白内障实际上已摘除的天然的晶状体,以及一种视力校正晶状体,它被插入眼内是为了单纯的视力校正目的。
近年来,除了眼内晶状体用于白内障手术后的视力恢复方面的研究之外,正在进行的热门的研究是眼内晶状体用于折光校正。这种折光校正用的眼内晶状体是插入仍具有天然晶状体的眼(晶状体携带眼)内,用以校正近视或远视。
在白内障手术方面,一种借助超声乳化粉碎晶状体组织和吸走粉碎的组织的技术已经普及。这种技术可以实现晶状体的摘除手术,以通过一个小切口来清除不透明的晶状体。除了外科手术技术本身的进步之外,眼内晶状体本身近年来也获得改进。这种改进的眼内晶状体公开于,例如待审的日本专利申请(kokai)No.58-146 346。在眼内晶状体内,光学部分是用可变形的弹性材料制造的。眼内晶状体以一种折叠状态通过一个小的切口插入眼内,以及在眼内恢复其原始的形状,以允许实现正确的晶状体功能。
伴随这些技术的发展,这种眼内晶状体的光学部分的材料已经改变,逐渐地由硬的聚甲基丙烯酸酯(PMMA)改变至硅树脂或软的丙烯酸树脂,它们可使眼内晶状体以折叠状态插入眼内。
此外,近年来对共聚物进行了研究,比如羟乙基丙烯酸酯以及甲基丙烯酸酯,以及亲水性材料,比如2-羟乙基甲基丙烯酸酯(HEMA)。
此外,对不同形状的眼内晶状体进行了研究以及投入实际的使用,包括一种眼内晶状体,它具有圆形的光学部分和由不同材料制成的环形支承部分,一种眼内晶状体,它具有由相同材料制成的环形支承部分和光学部分,以及一种眼内晶状体,它具有片形支承部分。
再者,以下的专利申请公开各种插入器件,用于插入上述的可变形的眼内晶状体到眼内,插入时以一种压缩或折叠的状态进行。
(1)待审的日本专利申请(kokai)No.5-103803公开一种器件,它设计为这样,使保持一个折叠的晶状体的保持器件连接至一个主器件体,以及晶状体通过设置在保持元件前端的一个插入管插入眼内。
(2)待审的日本专利申请(kokai)No.7-23991公开一种可任意处理的插入器件,用于一次性使用,其中一部分用于保持折叠的晶状体与器件的主器件体制成整体,以及整个器件是由树脂制成的。
(3)日本专利申请kohyo(PCT)No.9-506285公开一种眼内晶状体插入器件,它具有广泛的用途。在眼内晶状体插入器件内,晶状体保持在主器件体的一个中间的准备区内无应力的状态下。在套筒(插入管)连接到主器件体之后,眼内晶状体通过套筒插入到眼内。
上面(1)和(2)所述的普通的眼内晶状体插入器件具有下列的缺点。当任何一种器件使用时,一个眼内晶状体由包装取出放置到器件的放置部分上进行变形和随后插入眼内。因此,在实际使用中,需要放置眼内晶状体到器件上的工作,从而增加了植入眼内晶状体所含的时间和劳动。
再者,眼内晶状体和插入器件必须通过消毒程序制成无菌的,因为它们是通过一个切口插入到眼内。然而,如果外科医生意外地将晶状体和/或插入器件掉到不清洁的表面上,比如地板或台面上,在放置操作中就丧失了无菌状态,以及晶状体和插入器件变成不能使用的。
此外,当外科医生用力地插入一个眼内晶状体到眼内,而它在器件上放置不正确,晶状体可能破损,或者由插入管猛烈地飞出,潜在地导致损伤眼的内部组织。
上面(3)所述的插入器件具有下列的缺点。虽然器件的中间区可以用于晶状体的封装,在实际使用时必须进行套筒(插入管)的连接至主器件体的工作,因为套筒(插入管)是独立于主器件体制造的。虽然专利出版物公开一种技术用于预先存储一个眼内晶状体在位于推杆的中心轴上的中间区,但中间区难以使用一种适合于储存晶状体的材料制造。此外,当晶状体具有环形支承部分时,推杆在与晶状体的光学部分进入接触之前,与支承部分之一干涉和推动它,从而使光学部分变形。
本发明的另一目的是提供一种插入系统,用于插入一个可变形的眼内晶状体,此系统可以消除或简化放置晶状体到插入器件上的操作,从而节省放置操作包含的时间,同时解决普通插入系统存在的缺点,比如晶状体破损或晶状体不正确插入,否则这些缺点就会由于一个操作员的不正确操作而产生,以及晶状体支承部分的破损另外由推杆产生。
本发明的另一目的是提供一种插入系统,用于插入一个可变形的晶状体,此系统可以供给处于消毒状态的一个眼内晶状体和一个插入器件。
为了达到上述的目的,本发明提供一种插入系统,用于插入一个眼内晶状体,它包括一个可变形的光学部分以及至少一个环形的支承部分,用于在眼内支承光学部分。插入系统包括保持器件,用于保持眼内晶状体在备用位置,并处于一种状态,其中没有应力作用在晶状体的光学部分上;变形器件,用于变形晶状体至减少的尺寸;一个插入管,通过它已变形的晶状体插入到眼内;一个推动机构,它具有一个推杆,用于推动和插入晶状体到眼内;以及一个晶状体移动机构,用于移动晶状体由备用位置至插入位置,在此位置,推动机构能够推动和插入晶状体到眼内。其中推杆的前端位于晶状体的光学部分和支承部分之间,当从垂直于光学部分延伸的平面观察时,晶状体被保持器件保持在备用位置。
根据以上所述的形状,眼内晶状体用的放置操作可以借助仅使用移动机构移动晶状体由备用位置至插入位置而完成。这样消除了普通的实际上的操作,由一个晶状体外壳取出眼内晶状体和放置到插入系统上。
此外,按照本发明的插入系统可以防止晶状体的支承部分的变形或损坏,否则它会由于与推杆的前端的干涉而产生。以及防止在放置操作中所含的错误操作,从而改进了安全性。
此外,由于按照本发明的插入系统设置一个机构用于保持一个眼内晶状体在备用位置的希望的状态下,在存储中晶状体的变形可以避免。
再者,当插入器件的封装和消毒是以晶状体保持在插入器件内的状态进行时,可以保证一个完全消毒的眼内晶状体插入系统。
最好,当晶状体被晶状体移动机构移动至插入位置时,推杆的前端位于晶状体的光学部分和支承部分之间。


图1A是插入器件30的前视图,晶状体保持元件10已与它连接,以及其中眼内晶状体20位于第一或备用位置,以及图2B是插入器件的前视图,其中眼内晶状体20位于第二或插入位置。
按照本发明的系统主要包括晶状体保持元件10,它作为一个晶状体保持器件用于存储眼内晶状体20,以及插入器件30,用于插入眼内晶状体20到病人的眼内。
插入器件30包括一个管形的主器件体31,上述的推杆33和一个推动机构34,以及一个连接部分35。插入器件30的管形的主器件体31是由透明的或半透明的塑料或任何适当的材料制成,并且使其基部末端31a的直径比前端31b大。推杆33设置在管形的主器件体31的中心轴上。推动机构34设置在插入器件30的管形的主器件体31的后端31a以及与推杆33的后端接合,从而可以前推和后撤推杆33。连接部分35制成在管形的主器件体31的前端31b以及用于接收晶状体保持元件10,作为一个保持器件。一个锥度的插入管32制成在连接部分35的前端,从而使插入管32的通孔与管形的主器件体31的中心轴对准。眼内晶状体20在经变形至减小的尺寸之后,由插入管的前端32a被推出。
在图1A的第一或备用位置,晶状体的中心的垂直位置不与推杆33的中心轴重合,它被一条交替的长和短线L标明。眼内晶状体20存储在晶状体保持元件10内的第一或备用位置,如图1A所示。
当在图1A内晶状体保持元件10的顶部元件12的推动元件13向下推动时,眼内晶状体20向下移动至图1B内的第二或插入位置,在此位置晶状体的中心的垂直位置与推杆的中心轴重合。
在第二或插入位置,眼内晶状体20可以由插入管32的前端32a通过推杆33的前进运动插入眼内,此前进运动是被设置在管形的主器件体31的后端上的推动机构34作用的。
图2A和2B示出一个装配的状态,其中晶状体保持元件10已连接至插入器件30,其中图2A是插入器件30的放大的前视图,示出一种状态,其中眼内晶状体位于第一或备用状态,以及图2B是插入器件30的放大的前视图,示出一种状态,其中晶状体位于第二或插入位置,图2C是晶状体保持器件10的放大的顶视图。
晶状体保持元件10包括上述的顶部元件12和底部元件11,它具有一个结构适合于支承眼内晶状体20,眼内晶状体20具有环形支承部分22,它是用不同于光学部分21的材料制成的。特殊的是底部元件11具有接合部分11b,它具有角度θ的倾斜的表面11a,在相对的纵向上延伸和在眼内晶状体20的光学部分21和支承部分22之间保持角度θ。顶部元件12的咬合元件14具有在其底面14b上倾斜的表面14a,准备与底部元件11的倾斜的表面11a配合。在晶状体20放置到底部元件11上之后,顶部元件12放置到底部元件11上面,从而使晶状体20的支承部分22咬合在底部元件11和顶部元件12的咬合元件14之间。
推杆33的前端33a位于光学部分21和右边环形支承部分22之间的一个区域,这是由图2A和2B上面观察的,即垂直于晶状体20的光学部分21延伸的平面观察的。
图2B示出一种状态,其中顶部元件12的推动元件13被压下,从而使晶状体20位于第二或插入位置。在此状态,推杆33的前端33a位于晶状体的光学部分21和支承部分22之间,因此,推杆33的前端33a能够推动晶状体20的光学部分21和支承部分22,而不与支承部分22干涉。
此种状态可以在图2C内很好地看出,此图是晶状体保持元件10的顶视图。
由图2C可以了解,推杆33的前端33a由开始时位于光学部分21和支承部分22之间。因此,当作为上述的推动元件13的压下操作的结果,推杆33的前端33a位于相对于右边晶状体的支承部分22接近光学部分21的侧面,从而使前端33a与支承部分22之间的干涉可以避免,以及因此支承部分22的变形和损坏也能够防止。
如图3A和3B所示,晶状体保持元件10的底部元件11在其顶面上具有一个开11c,以及相对的侧壁11d的下端附近具有凸块11e,这些凸块11e与制成在连接部分35的后侧面的下端附近的接合台38弹性地接合。底部元件11的纵向相对端是开启的,这样使底部元件11具有一个类似方形的C形横截面。此外,成对的接合部分11b制成在侧壁11d的内表面上,准备放置在垂直方向上大致的中心。接合部分11b在纵向上延伸以及用于接收眼内晶状体20的光学部分21和支承部分22的周边部分。如图2A所示,每个倾斜表面11a具有一个倾斜角度θ,形成在接合部分11b上,以便保持眼内晶状体20的光学部分21和支承部分22之间的角度θ。
顶部元件12准备插入底部元件11的顶面开口11c内,它具有空心的咬合元件14,它具有矩形框架的形状,还有上述的推动元件13设置在咬合元件14内,准备在垂直方向上移动。咬合元件14的底面14b具有倾斜的表面14a,对应于底部元件11的接合部分11b的倾斜表面11a。上和下凹陷14d和14e以预定的间距制成在相对的横向壁的每个内表面14c上,这样使上凹陷14d彼此相对,以及下凹陷14e彼此相对。
上述的推动元件13插入到咬合元件14的开口14f内,以及向下压,以便移动眼内晶状体20由备用位置至插入位置。推动元件13具有一个较大直径的头部13a,以及棱形的脚部13b、凸块13c制成在它的周边表面和下端附近,这样使其可以选择地接合咬合元件14的上凹陷14d或下凹陷14e。特殊的是,在备用位置,推动元件13的凸块13c与凹陷14d接合,以及当推动元件13受压时,凸块13向下移动,以及进入与凹陷14e的接合。一个凹陷的表面13d制成在脚部13b的底面上,以及一个凸岭13f制成在凹陷的表面13d上,用于支承眼内晶状体20的周边部分。
当眼内晶状体20准备由图3A所示的第一或备用位置移动至图3B所示的第二或插入位置时,顶部元件12的推动元件13的头部13a被压下,这样使眼内晶状体20移动至连接部分35的晶状体移动部分,这时它的周边部分被晶状体保持元件10的底部元件11和顶部元件12部分地咬合。晶状体移动部分39具有凹曲槽的形状,因此,眼内晶状体20的周边部分进入与设置在凹曲部分39a的开口处的凸块边缘39b的反向表面的接合。作为此种移动的结果,晶状体20的中心的垂直位置与推杆33的中心轴实质上重合。当推杆33前进时,眼内晶状体20在晶状体移动部分39的空间15内移动,其方向垂直于图3B的页面,通过与连接部分35整体地设置的插入管32,以及随后被推入眼内。
由于在压下推动元件13时凸块13c进入与凹陷14e的接合,已移动至晶状体移动部分39的眼内晶状体20避免了恢复至其原始的形状,以及实现了可靠的定位。
晶状体保持元件10最好由透明的或半透明的材料制造,它允许一个操作者检查晶状体20是否已移动至晶状体移动部分39。
再者,它还变得有可能检查用于允许眼内晶状体20移动的空间15是否在顶部元件12的下表面和连接部分35的晶状体移动部分39之间形成。换句话说,顶部元件12的推动元件13提供两种功能,这就是移动晶状体20向下的功能和与连接部分协作形成晶状体移动空间15的功能。
如上所述,本实施例的晶状体保持元件10-它包括底部元件11和顶部元件12,它包括咬合元件14和推动元件13-其功能是与其连接时作为插入器件30的机构的一部分。在上述的实施例中,插入器件30的管形的主器件体31和晶状体保持元件10装配到一起以完成插入器件30。然而,底部元件11可以与管形的主器件体31的连接部分35整体地制成。此外,顶部元件12可以与底部元件11整体地制成,从而使顶部元件14可以通过一个铰链连接至底部元件11的上表面的一个端部。
此外,本实施例的特征在于,用于变形眼内晶状体20至减少尺寸的变形器件的一部分是与晶状体保持元件10整体地制成。
这就是,当晶状体移动至连接部分35的晶状体移动部分39时,晶状体变形至减小的尺寸。达到尺寸减小是借助3项设计特点,这就是晶状体移动部分39制成凹曲槽的形状,晶状体20一边移动,一边被顶部元件12压下至晶状体移动部分39,以及晶状体移动部分39的尺寸J比晶状体20的尺寸K小。
由于这种晶状体插入器件必须在无菌环境中使用,在插入器件的实际使用时,一名手术医生必须在使用器件时戴手套,从而妨碍精细的操作。因此,上述的连接方法是优选的,因为一名手术医生可以进行移动眼内晶状体20的操作,由第一或备用位置至第二插入位置,这时借助由上面向下压晶状体保持元件10的推动元件13,以及由插入器件30插入晶状体20到眼内,而这时握持插入器件30,它比晶状体保持元件10更长和更容易握持。
在上述的实施例中,晶状体保持元件10和插入管32形成一个变形器件,用于眼内晶状体的变形。然而,本发明不应局限于此,以及器件的形状可以改变,以设想各种形状,例如,使用一种形状,使仅有晶状体保持元件10用于变形晶状体20至适合于插入眼内的小尺寸,以及因而已变形的晶状体20移动通过插入管32插入眼内;以及使用一种形状,使变形器件不是设置在晶状体保持元件10上,而是设置在插入管32上。
在说明书中,术语“眼内晶状体20的中心”是表示位于光学部分21的光学轴上的厚度方向的中心。
很明显,根据以上的教导,本发明可以做出许多改型和变动,因此应该理解,在所附权利要求书的范围内,本发明可以用不同于这里专门说明的方式实施。
权利要求
1.一种插入系统,用于插入一个眼内晶状体到眼内,眼内晶状体具有一个可变形的光学部分以及至少一个环形支承部分,它包括保持器件,用于保持眼内晶状体在一种备用位置,并处于一种状态,在此状态没有应力作用到晶状体的光学部分上;变形器件,用于变形晶状体至减小的尺寸;一个插入管,通过它已变形的晶状体插入到眼内;一个推动机构,它具有一个推杆,用于推动和插入晶状体到眼内;以及一个晶状体移动机构,用于移动晶状体由备用位置至插入位置,在此位置推动机构能推动和插入晶状体到眼内,其中推杆的前端位于晶状体的光学部分和支承部分之间,当从垂直于光学部分21延伸的平面观察时,晶状体被保持器件保持在备用位置。
2.按照权利要求1的插入系统,其特征在于,当晶状体被晶状体移动机构移动至插入位置时,推杆的前端位于晶状体的光学部分和支承部分之间。
全文摘要
一种插入系统,用于插入一个眼内晶状体到眼内,眼内晶状体具有一个可变形的光学部分以及至少一个在眼内支承光学部分的环形支承部分,它包括一个保持元件,用于保持眼内晶状体在一种备用位置,并处于一种状态,在此状态没有应力作用在晶状体的光学部分上;一个变形器件,用于变形晶状体至减小的尺寸;一个插入管,通过它已变形的晶状体插入到眼内;一个推动机构,它具有一个推杆,用于推动和插入晶状体到眼内;以及一个晶状体移动机构,用于移动晶状体由备用位置至插入位置,在此位置推动机构能够推动和插入晶状体到眼内。其中推杆的前端位于晶状体的光学部分和支承部分之间,当从垂直于光学部分延伸的平面观察时,晶状体被保持器件保持在备用位置。
文档编号A61F2/16GK1456135SQ03110639
公开日2003年11月19日 申请日期2003年4月18日 优先权日2002年5月8日
发明者菊池敏一, 小林研一 申请人:佳能星股份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