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治疗骨髓炎的药物及其制备方法

文档序号:980879阅读:574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治疗骨髓炎的药物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治疗骨髓炎的药物及其制备方法,属于中药领域。
背景技术
骨髓炎是由化脓性细菌所引起的骨膜、骨皮质和骨髓的炎症。许多骨髓炎患者由于疾病形成畸形,关节强直而致残,部分患者由于窦道长期不愈而致皮肤癌变,更重要的是部分患者由于无法疗治需要截肢,甚至死亡。从发病部位上看,多发于四肢,下肢较多,其中胫骨、股骨最多。它的感染途径基本上可分为三种1、血源性骨髓炎血源性骨髓炎主要是由人体自身免疫功能低下,如有感冒或轻微的皮肤擦伤导致化脓性细菌由血液进入骨内所引起的炎症,感染部位一般无明显的外伤史。本病多见于儿童发病后可见高烧39度以上,血沉加快,白细胞化验多在15000-30000之间,x线视有骨膜反应,局部皮肤温度过高,并有深压痛。
2、创伤性骨髓炎创伤性骨髓炎是由身体创伤所引起骨外露(如开放性骨折等)或皮肤破裂引起的肌肉组织深部感染(如失神经性的骨外露)后,细菌通过血液潜入骨组织所引起的骨感染,本病一般表现为局部有流脓窦道,伤口皮温过高,血化验表现为血沉加快,白细胞增多,X线视有明显骨破坏。
3、医源性骨髓炎医源性骨髓炎是一种广义上的创伤性骨髓炎,它是医院在做骨科手术过程中,由于消毒不彻底或无菌意识淡漠所引起的骨感染。它虽然是骨科手术中少见的病历,但是它却是骨感染的三大途径之一。其症状与创伤性骨髓炎一样。
中医认为骨髓炎是由人体正气不足,肝肾阴亏,邪毒蕴盛,阴液亏损,抗邪能力低下,此时再感外邪的侵犯,蕴滞于内,化热成脓。在治疗上,西医常用手术疗法,治疗时间长,术后可能会有其它并发症且费用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无须手术、治疗期短、治疗效果好、费用低廉且无毒副作用的治疗骨髓炎的药物。
本发明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该药物的制备方法。
本发明药物根据系根据祖传秘方和发明人多年临床经验为基础,经发明人反复实践,采用科学的制备方法,可制备各种剂型的治疗骨髓炎药物。
本发明药物组分用量为在下述重量份范围都具有较好疗效水蓼5-8份 水80-120份优选为水蓼7份 水100份本发明药物活性组分的制备方法为将所述重量配比的水蓼及水煮沸后用文火煎熬40分钟,过滤,滤液即为本发明的活性组分。
本发明药物滤液中可按常规冲剂、片剂的制备方法,加入相应的辅剂,制成所需剂型。
本发明的药物,具有明显的清热解毒、凉血通络、消肿止痛,祛风除湿作用,对骨髓炎的治疗无须手术、治疗期短、治疗效果好、费用低廉且无毒副作用。
具体实施例方式
以下通过试验例来进一步阐述本发明所述药物的有益效果。
试验例本发明药物汤剂的临床观察(1)一般资料全部病例120例,进行疗效观察。其中男性84例,女性36例。年龄30-40岁24例,年龄41-50岁23例,年龄51-60岁47例,年龄61-80岁,26例。其中职业干部73例,教师9例,工人20例,农民10例,司机8例。
(2)治疗方法本药物汤剂,成人日服三次,每次150-200克,儿童日服三次,每次用量为50-80克,7日为一疗程,共治疗4个疗程。
(4)治疗效果用本发明药物治疗120例,治疗时间最短的5天,最长的28天,停药观察20年未见复发,总有效率为100%。
以下通过实例例来阐明本发明药物的制备方法。
实施例1按下述量称取原料水蓼50克 水1000克制备方法方法如下将所述重量配比的水蓼及水煮沸后用文火煎熬40分钟,过滤,滤液即为本发明汤剂。
实施例2按下述量称取原料水蓼70克 水1000克制备方法方法如下将所述重量配比的水蓼及水煮沸后用文火煎熬40分钟,过滤,滤液即为本发明汤剂。
实施例3按下述量称取原料水蓼80克 水1200克制备方法方法如下将所述重量配比的水蓼及水煮沸后用文火煎熬40分钟,过滤,滤液即为本发明汤剂。
以上所述,仅是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非对本发明作任何形式上的限制,任何未脱离本发明技术方案内容,依据本发明的技术实质对以上实施例所作的任何简单修改、等同变化与修饰,均仍属于本发明技术方案的范围内。
权利要求
1.一种治疗骨髓炎的药物,其特征在于它主要包括下述重量份的原料水蓼5-8份水80-120份。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治疗骨髓炎的药物,其特征在于各原料的用量为水蓼7份 水100份。
3.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药物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将所述重量配比的水蓼及水煮沸后用文火煎熬40分钟,过滤,滤液即为本发明的活性组分。
全文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治疗骨髓炎的药物及其制备方法,它是选择包括水蓼及水按一定的重量配比煮沸后用文火煎熬40分钟,过滤,滤液即为本发明的活性组分,本发明具有明显的清热解毒、凉血通络、消肿止痛,祛风除湿作用,对骨髓炎的治疗无须手术、治疗期短、治疗效果好、费用低廉且无毒副作用。
文档编号A61P19/00GK1565568SQ0313535
公开日2005年1月19日 申请日期2003年7月2日 优先权日2003年7月2日
发明者徐湘 申请人:徐湘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