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抗病毒的药物及其制备方法

文档序号:980878阅读:674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抗病毒的药物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抗病毒的药物,具体地说是以植物鱼腥草为原料制备的中成药,本发明还涉该药物的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鱼腥草(Houttuvnia. Cordata. Thunb),又名蕺菜、侧尔根、壁虱菜,系兰白草科(Saunr.aceae)植物,我国许多省区均有分布,是中医临床及民间应用较广、历史较悠久的食药植物之一。鱼腥草味苦、辛、性寒(平),具有清热、解毒、利尿消肿等作用,主要用于治疗呼吸道感染,热痢、肺痨、肺痈、疮疖痈肿等症。
现代药理学试验研究证明,鱼腥草具有增强机体免疫功能,抗病原微生物,抗菌、消炎、利尿、镇痛、抗癌等作用。70年代以来,临床常用鱼腥草注射液治疗呼吸道感染和其它疾病。并确定其挥发油中癸酰乙醛为其主要药用成分及具抗菌消炎作用,并已人工合成癸酰乙醛称“鱼腥草素”。目前广泛应用多以新鲜鱼腥草蒸馏液或合成鱼腥草素制成注射剂及片剂。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鱼腥草抗病毒作用的药物及其制备方法。
本发明的抗病毒的药物以新鲜鱼腥草为主原料制备而成所需的药物剂型。该药物的制备方法为1)将新鲜鱼腥草加3~4倍量的乙醇回流提取,第一次回流提取3~4小时,第二次回流提取2~3小时,第三次降低乙醇浓度回流提取1~2小时,合并三次滤液,浓缩成膏状至无醇味备用;2)将浸膏加入适量可溶性淀粉作为辅料,干燥、粉碎过筛制得干粉,用85%乙醇制得软材,制粒或压片,包装。
本发明的鱼腥草药物制备方法与现有的提取工艺有根本的区别,经多年反复实验结果表明,鱼腥草抗病毒作用的有效部位不在挥发油而在其非挥发油部分的乙醇提取物。从根本上改变过去传统的提取工艺及认识。
从目前能查阅到的资料认为,鱼腥草临床应用治疗呼吸道感染,其应用的有效成分是挥发油,而其挥发油中癸酰乙醛是其主要药用有效成分,经鱼腥草提取物的不同组分(挥发油和乙醇提取物)试用于流感病毒、脑心肌炎病毒、疱疹病毒感染的小鼠,发现挥发油部分无效,而非挥发油部分的乙醇提取物具有明显预防保护作用,实验证明鱼腥草乙醇提取物用于抗病毒具有显著的疗效。
以下是鱼腥草乙醇提取物抗病毒作用的实验情况一、材料和方法用新鲜鱼腥草以水蒸汽蒸馏得挥发油,加入吐温80,重蒸馏水稀释分装灭菌;每毫升会挥发油0.05ml;用乙醇提取得到非挥发油部分,每毫升相当于生药4克,分装备用。
实验方法1、对流感病毒甲型流感病毒甲型FM1M30(由中国医学科学院药物研究所分给),以8~10小鼠滴鼻感染,发病后取肺置于乳液中磨成悬液,测定病毒毒力后进行实验。用14~16克小鼠每组30只,病毒攻击量选用10个半数致死量(10LD50)左右。作预防试验一般于病毒感染前6~24小时开始给药,以后连续给药,每天一次,实验时设病毒对照组与药物对照组,观察15~20天,小鼠病死时,解剖观察肺部有无病变,以排除其它原因的干扰。计算存活率与平均存活时间来判断疗效。
2、对脑心肌炎病毒EMC(病毒由北京药品生物制品检定所分赠,来源于世事卫生组织,为MM株,以鼠胚细胞传代分管冻相隔)用15~18克小鼠,每组10只,病毒感染选用10~100LD50,分组腹腔注射病毒液0.2ml,实验设病毒对照组与药物对照组。作预防实验,一般于病毒感染前6~8小时开始给药,再连续给药数天,观察15天,记录小白鼠死亡情况,计算存活率与平均存活时间,判断疗效。
3、对疱疹病毒II型HSVII(病毒由湖北医学院病毒室分赠,为国内自行分出的4518株,免肾细胞传代,1~2天内出现充分病变后,收获合并分管冻存)用10~12克小白鼠,每组10只。病毒感染量选用10~100LD50,分组腹腔注射,每只病毒液0.2ml。给药时间及观察方法相同。
二、实验结果1、鱼腥草挥发油部分和鱼腥草非挥发油部分对病毒攻击的小鼠,腹腔注射给药,其结果如表1,由表1可知鱼腥草抗流感病毒FM1之有效成分不在挥发油部分,而在非挥发物中。
2、不同剂量鱼腥草非挥发油部分对流感病毒攻击的保护作用,由表2可见鱼腥草非挥发油部分浓度为4g/ml的提取物,每天1ml时有显著预防保护作用。
3、鱼腥草非挥发油部分不同途径给药对流感病毒的保护作用提取物用灌胃、滴鼻与腹腔给药对流感病毒的保护作用结果见表3,并由表3显示灌胃及滴鼻均有一定保护作用。
表1

表2

表3

*攻击后1小时给药,**攻击前1天,攻击后1小时和24小时各一次。
具体实施例方式
实施例1用新鲜鱼腥草10千克,加入30千克95%乙醇回流提取,第一次回流提取3小时,第二次回流提取2小时,第三次加入75%乙醇回流提取1小时,合并三次滤液,减压浓缩成膏状至无醇味,计算浸膏得率,以1克浸膏相当于生药10克,不足部分加入可溶性淀粉作辅料,烤干,粉碎过100目筛制得干粉,用85%乙醇制得软材,制粒,按每袋10克或每片0.5克,塑膜包装即可。
实施例2用新鲜鱼腥草20千克,加入60千克95%乙醇回流提取,第一次回流提取4小时,第二次回流提取3小时,第三次加入75%乙醇回流提取1.5小时,合并三次滤液,减压浓缩成膏状至无酸味,用注射用水溶解,按溶液体积加入1%活性碳混合加热搅拌30分钟,过滤、滤液再用注射用水调整含量至1ml,相当于生药5克,加入吐温-80,混匀,过滤,灌封,灭菌即可。
权利要求
1.一种抗病毒的药物,其特征在于由以下原料和制备方法制取将新鲜鱼腥草加3~4倍量的乙醇回流提取,第一次回流提取3~4小时,第二次回流提取2~3小时,第三次降低乙醇浓度回流提取1~2小时,合并三次滤液,浓缩成膏状至无醇味,制成所需的剂型。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抗病毒的药物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1)将新鲜鱼腥草加3~4倍量的乙醇回流提取,第一次回流提取3~4小时,第二次回流提取2~3小时,第三次降低乙醇浓度回流提取1~2小时,合并三次滤液,浓缩成膏状至无醇味备用;2)将浸膏加入适量可溶性淀粉作为辅料,干燥、粉碎过筛制得干粉,用85%乙醇制得软材,制粒或压片,包装。
全文摘要
本发明是一种抗病毒的药物。其特征在于由以下原料和制备方法制取将新鲜鱼腥草加3~4倍量的乙醇回流提取,第一次回流提取3~4小时,第二次回流提取2~3小时,第三次降低乙醇浓度回流提取1~2小时,合并三次滤液,浓缩成膏状至无醇味,制成所需的剂型。本发明的鱼腥草药物制备方法与现有的提取工艺有根本的区别,经多年反复实验结果表明,鱼腥草抗病毒作用的有效部位不在挥发油而在其非挥发油部分的乙醇提取物。从根本上改变过去传统的提取工艺及认识。腥草乙醇提取物试用于流感病毒、脑心肌炎病毒、疱疹病毒感染的小鼠,具有明显预防保护作用,实验证明鱼腥草乙醇提取物用于抗病毒具有显著的疗效。
文档编号A61P31/12GK1565567SQ03135350
公开日2005年1月19日 申请日期2003年7月2日 优先权日2003年7月2日
发明者刘培儒, 吴荣祖 申请人:昆明市医学科学研究所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