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着用品的制造方法和制造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912729阅读:173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穿着用品的制造方法和制造装置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纸尿布或内裤一类的一次性穿着用品的制造方法和制造装置。
背景技术
在这种穿着用品中,为了形成例如腰部褶皱,要在片材的表面上配置弹性部件。但是,由于这种弹性部件使吸收体收缩,因此,吸收体变得僵硬,穿着感降低。
作为切断弹性部件的现有技术,在吸附滚子的圆周表面和切割滚子的切刀刃之间,夹着褶皱用的薄膜片。切断该薄膜片的方法是众所周知的(例如,参照特许文献1)。
另外,特许文献2说明了形成织物环的方法。
特许文献1特开2001-224627号公报(第2-4页,第2图);特许文献2国际公开WO00/04855。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制造方法具有下列工序供给弹性部件的工序;拉伸上述弹性部件的工序;将上述拉伸弹性部件横跨在沿输送方向分割的多个第一织物上的配置工序;输送第二织物,且在输送方向上使上述第二织物的一部分松驰,形成松驰部分的工序;将配置着上述弹性部件的第一织物分别配置在上述第二织物的上述松驰部分的前后的非松驰部分上的工序;和在配置在上述非松弛部分的彼此相邻的上述多个第一织物之间,将上述弹性部件切断的工序。
在本发明中,可将在第二织物上形成的松弛部分折成双重而形成折叠部分。另外,在配置上述第一织物后,在上述弹性部件切断前和/或切断后,拉伸上述第二织物的松弛部分,使上述第一织物彼此离开。
在本发明中,作为折叠第二织物的方法,使用具有通过转动而连续地移送织物的多个托板的转动装置,它包括下列工序将上述第二织物供给规定间隔的上述托板表面上的工序;上述托板将上述第二织物保持在上述托板表面上的工序;改变送入上述第二织物的相邻的托板间隔的工序;通过使上述相邻的托板间隔变窄,使上述相邻的托板之间的第二织物松弛,折叠上述第二织物的一部分的工序;和从上述托板中放出上述第二织物的工序。
作为实现本发明的制造方法的制造装置,它具有滚子,在弹性部件按照横跨在沿输送方向分割的多个第一织物上的方式被配置的状态下,将上述第一织物提供给规定位置;转动装置,通过转动而将第二织物连续地移送的多个托板,在上述规定位置处,接近上述滚子;切刀,切断上述弹性部件,其特征为,上述转动装置的各个托板,在各个托板的每一个上,其圆周速度是变化的;上述转动装置的各个托板,在比上述规定位置还上游的接收位置上,接收上述第二织物,接收后,在转动至上述规定位置的时间内,相邻的托板彼此之间的间隔变小,在上述第二织物上形成松驰部分;在上述规定位置上,将每一个上述托板上的上述第一织物配置层叠在上述托板上的第二织物的表面;上述转动装置的各个托板,在从上述规定位置转动至比上述规定位置还下游的传送位置的时间内,相邻的托板彼此之间的间隔增大;在上述托板从规定位置转动至上述传送位置的时间内,上述切刀在松驰部分上,切断上述弹性部件。
作为织物的另一种折叠方法,采用具有多个可围绕规定的轴心转动而连续移送织物的托板的转动装置,该方法包括下列工序;将织物供给上述转动装置的托板表面的工序;为了使上述托板之间的该织物松弛,以相互不同的速度使送入上述织物的相邻的托板转动,改变托板之间的间隔的工序;折叠该相邻的托板之间的松弛的织物的工序;和从上述托板上放出上述织物的工序。
作为上述转动装置,可采用例如特愿2001-338061号所述的转动装置,也可以采用特开昭63-317576号公报所述的装置。
在本发明中,也可以将吸收体配置在上述弹性部件被切断后的多个第一织物之间。在这种情况下,收缩力不作用在吸收体上,因此,吸收体不会僵硬。
作为本发明的上述弹性部件采用含有线状橡胶、平橡胶、网眼状橡胶、薄膜或热可塑弹性部件的材料。作为含有热塑性弹性部件的材料,有热熔性树脂。另外,在薄膜上可以作出多个孔或槽。
在本发明中,作为切断弹性部件的装置,也可使用光切刀。光切刀可将红外线和紫外线照射在上述多个在上述多个第一织物之间的弹性部件而切断上述弹性部件。另外,弹性部件也可以用超声波切断。
穿着用品包含一次性使用的尿布,一次性使用的内裤或包带等穿着用品的成品或半成品,还可包括织布、不织布、透液性片材或不透液性片材等片材的单体和层叠体。
本发明的制造方法,还包括下列工序在重合的织物在流动方向伸长的状态下,在上述减速鼓轮的各个托板上对上述织物连续地接收的工序;在上述接收后,通过减小接收有上述织物的上述各个托板的圆周速度,可使上述各个托板之间的间隙变窄,从而织物在上述各个托板之间形成收缩的收缩部分,同时,保持上述各个托板上的织物,使该保持部分保持伸长状态的工序;在上述伸长的端部(部分)和上述收缩的收缩部分交互存在的混在状态下,将上述织物从上述减速鼓轮放置在主鼓轮上,同时,保持上述混在状态而输送织物的工序;和在上述主鼓轮上,加压加热装置加压和加热上述端部的一部分乃至全部的工序。
由于织物伸长的端部(部分)的热容量小,因此,通过加热该端部,可增大织物的输送速度,使每单位时间的输送量增加。换句话说,由于可与织物端部伸长的比例相适应而延长加热该端部的加热时间,因此即使织物的输送速度增大,也可以可靠地进行热密封。


图1为表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1的穿着用品的制造装置的侧视图。
图2为表示同一个装置中、切断弹性部件的工序的同一侧视图。
图3为表示切断弹性部件前的状态的层叠体的立体图,和表示同一切断后的状态的层叠体的立体图。
图4为切断用同一个层叠体的两个织物夹住的弹性部件的一部分的正视图、表示穿着用品的正视图。
图5为表示托板的圆周速度的部分侧视图。
图6为表示实施方式2的穿着用品的制造装置的侧视图。
图7为表示弹性部件配置状态的织物的正视图。
图8为表示吸收体贴附状态的织物的正视图。
图9为表示两端折返状态和对折状态的织物的一部分截断后的正视图。
图10为表示第二弹性部件配置方法的正视图。
图11(a)和(d)为表示切刀的一个例子的图;(b)和(c)为表示刀具的一个例子的图;(e)为表示小滚子的一个例子的图。
图12为织物的平面图。
符号说明1转动装置;4切刀;9托板;12(第二)滚子;34减速鼓轮;35密封滚子(加压加热装置);37主鼓轮;F弹性部件;L端部;N穿着用品;S收缩部分;W1第一织物;W2第二织物;Wa松弛部分。
具体实施例方式
以下,根据附图来说明本发明的实施方式。
图1-图5表示实施方式1。
图1所示的穿着用品的制造装置,它是可使织物松驰、将弹性部件间歇地配置在织物的至少一部分上的装置。例如,图1所示的穿着用品的制造装置具有可使第二织物W2松驰的转动装置1,和可将弹性部件F配置在第二织物W2松驰部分以外的第二滚子12。跨过第二织物W2的松驰部分的弹性部件,在跨过该松驰部分后,可用切刀4例如激光、工业用的光、刀和剪刀中的至少一种切断,这样,本制造装置可以间歇式地将弹性部件F配置在第二织物W2上。这种间歇主要是第二织物W2上的松驰产生的。以下,详细地说明转动装置1和第二滚子12等的结构和动作。
在图1中,弹性部件F的供给装置3将弹性部件F提供给第一滚子11的表面,第一滚子11的弹性部件F被送至第二滚子12上。第二滚子12的圆周速度V2设定得比第一滚子11的圆周速度V1大。因此,弹性部件F在第一滚子11和第二滚子12之间被拉伸。
第一织物W1被供给第二滚子12。第二滚子12利用真空等吸引第一织物W1进行输送。在第二滚子12的表面上也可作出多个吸附第一织物W1的吸引孔12a。在利用真空等将第一织物W1吸附保持在第二滚子12的表面上以后,利用织物切刀2将第一织物W1分割成规定的大小。所谓“分割”是在输送方向将第一织物W1以规定的长度切断或半切断。在半切断第一织物的情况下,在后面的工序中,与弹性部件F一起,或通过增大托板的间隔,将第一织物切成规定的长度也可以。在分割以后,使弹性部件F跨在各个第一织物W1的表面上。
另外,也可以在弹性部件F配置在第一织物W1上以后,将第一织物W1与弹性部件F一起切断。例如,也可以在织物切刀2的上游,将弹性部件F配置在第一织物W1的表面上,用织物切刀2切断弹性部件F和第一织物W1。在这种情况下,可以省略切刀4。在弹性部件F与第一织物W1一起切断之前,也可以将弹性部件F和第一织物W1压紧在剥离性好的滚子上。通过切断弹性部件F,可以妨碍弹性部件F收缩。在弹性部件F为线状橡胶或平橡胶的情况下,将粘接剂涂敷在弹性部件F、第一织物W1以及第二织物的至少一个部件上。将粘接剂涂在弹性部件F上也可以。另外,在弹性部件F为热熔性树脂的情况下,从供给装置1输出的熔融树脂被第一滚子11冷却。作为第一滚子11的冷却装置,用水冷也可以。
另外,第一滚子11也可以为多孔类的滚子。在第一滚子11为多孔类的滚子的情况下,结构为,可从第一滚子11的内部,通过孔,将空气排出至外部。由于这种空气的作用,热熔性树脂很难附着在滚子上。另外,当空气从多孔类体中排出时,空气体积增大,带走滚子的热。因此,可以冷却热熔性树脂。多孔类的滚子也可通过烧结不锈钢球等制成。
另外,也可以在第一滚子11上可作出槽等,树脂据此而成形。例如,可在第一滚子11上切出网眼状(例如,格子状)的槽,利用涂布器将热熔性树脂涂敷在第一滚子11的槽中,这样制成网眼状的弹性部件也可以。
另外,作为弹性部件,当使用软化点比莱克拉弹性纤维(ライクラ-)(注册商标)低的热熔性树脂时,后面的切断工序比莱克拉弹性纤维(ライクラ-)(注册商标)容易。
所谓弹性热熔性树脂为以热塑性树脂、粘接附着剂、粘度调整剂、氧化防止剂、热稳定剂、紫外线吸收剂、充填剂、可塑剂等为组成的混匀物或混合物。
作为热塑性树脂可举出烯烃类[EVA(乙烯-乙酸乙烯共聚物)、APAO(非晶形聚α-烯烃)]、橡胶类[SIS(苯乙烯-异戊二烯-苯乙烯共聚物)、SBS(苯乙烯-丁二烯-苯乙烯共聚物)、SEBS、(苯乙烯-乙烯-丁二烯-苯乙烯共聚物)、SEPS(苯乙烯-乙烯-丙烯-苯乙烯共聚物)]、聚酰胺类、聚酯类树脂。可以使用它们的单体或多种混合使用。
用于进行折叠的转动装置1配置成接近第二滚子12。
转动装置1具有吸附第二织物W2而可输送第二织物W2的多个托板9i。在各个托板9i的表面设置有吸附第二织物W2的吸引孔10。转动装置1连续地输送织物W,在接点O(规定的位置)处,使第一织物W1、弹性部件F和第二织物W2介于中间而与上述第二滚子12的表面连接。以后,通过另外的滚子与托板9i一起将位于其上的第一织物W1、弹性部件F和第二织物W2夹紧,可使它们的密着进一步提高。上述弹性部件F被夹于第一织物W1和第二织物W2之间并被切断。因此,由于弹性部件F固定在织物W1、W2之间,与弹性部件F配置在一块织物上的情况比较,弹性部件难以收缩。
转动装置1在接收位置RP处,以速度V11接收第二织物W2。托板9i在接收第二织物W2的地点A,托板的圆周速度变为V11。图5(a)为将地点A附近放大的侧视图。因为在自图5(a)所示的托板9i+1的至少一部分接收第二织物W2开始,到与托板9i+1相邻近的托板9i的至少一部分接收第二织物W2为止的时间内,托板9i+1以大致一定的圆周速度V11移动。这样,第二织物W2不会破损。
图1的转动装置1的各个托板9i,在上述接收位置RP(托板91的位置)上,以速度V11转动,在达到上述接点O(托板93的位置)时,减速至速度V21。因此,各个托板9i间的间隔,在从接收位置RP至接点O时变窄,随之而来是,在各个托板9i之间,第二织物W2松弛,形成松弛部分Wa。
在图1所示的上述接点O上的托板9i,以上述速度V21(V11>V21),使第二织物W2等介于中间而与第二滚子12接触。第一织物W1,以圆周速度V2,从上述第二滚子12输送出来。上述托板9i的速度V21设定为与上述第二滚子12的圆周速度V2相同或近似的大概一定的速度。即,至少是托板9i在使第二织物W2等介于中间而与第二滚子12接触时,或者是,至少是托板9i将第一织物W1配置在第二织物W2上时,托板9i以大致与V2相等的大致一定的圆周速度V21移动。换句话说,从托板9i上的第二织物W2接收第一织物W1开始,至接收完毕期间,托板9i为一定的圆周速度V21(等于V2)。由于可以防止由速度差引起的第一织物W1和第二织物W2的错位,因此可以将第一织物W1正确地放置在第二织物W2的规定的位置上。
在放开第二织物W2的地点B,托板9i+1的圆周速度为V31。图5(b)为将地点B附近放大的侧视图。因为至少在自与托板9i相邻的托板9i+1放开第二织物W2稍稍之前开始,到托板9i放开第二织物W2之间的时间,托板9i以大致一定的圆周速度V31移动(图5(b))。这样,可以极力抑制放开的第二织物W2的速度变化。例如,在压花滚子5的圆周速度为V3的情况下,圆周速度V31和V3大致相等。
另外,在图5(a)的上述地点A附近,当托板9i的圆周速度为最大时,或其以后,托板9i接收第二织物W2。若在托板9i圆周速度达到最大以前托板9i接收第二织物W2,相邻的托板之间的间隔扩大,第二织物W2会破损。作为这种托板9i的动作,例如从地点B至地点A时,托板9i也会以最大圆周速度移动。在这种情况下,可将从地点B到地点A作为一个区域来处理。即,在本实施方式中,至少在二个地方,托板的圆周速度大致为一定。
为了图1的上述松弛部分Wa可靠地向着转动装置1的中心并成松弛状态,本折叠装置优选具有方向确定部。
作为方向确定部,可以为喷出空气的机构,也可以为使织物的松弛部分Wa向着转动装置1的中心突出的机构,或者也可以为利用真空其将织物W向着转动装置1的中心吸引的机构。在方向确定部为喷出空气的机构的情况下,方向确定部可以设置为一个,也可以设置为多个。另外,在方向确定部为使松弛部分突出的机构的情况下,方向确定部12可以设置为1个,也可以设置为多个。通过设置多个方向确定部,可以可靠地将松弛部分Wa向着转动装置1的中心折叠。
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松弛部分Wa也可以利用第二织物W2的自重而成为向着转动装置1的中心凹入的形状。
其次来说明折叠动作。
当第二织物W2在接收位置RP上,被吸附保持在托板9i表面上时,可沿着转动装置1的托板9i输送。随着托板91从接收位置RP向着接点O转动,托板9i之间的间隔减小。这样,在第二织物W2上形成松弛部分Wa,另外,形成该松弛部分Wa双重折叠的折叠部分Wb。
另外,作为进行上述“折叠”的转动装置,不仅仅限于上述的转动装置1,例如,可以使用特愿2001-545183号所述的装置。另外,本发明的目的是要使弹性部件间歇式地配置在织物上,因此没有必要完全折叠第二织物W2。根据托板9i的形状不同,还可以将第二织物W2作成环状。
折叠的第二织物W2可在上述折叠部分Wb的前后的不折叠部分Wc上,与第一织物W1贴合层叠。即通过将弹性部件F配置固定在第一织物W1和第二织物W2之间,可以不切断弹性部件F。因此,拉伸的弹性部件F,在第二织物W2上几乎不收缩。当将上述第二织物W2层叠在第一织物W1上时,在接点O附近的相互相邻的托板93、94之间的折进去的折叠部分Wb上,不配置第一织物W1。因此,如图2所示,当托板93、94的间隔增大时,如图3(a)所示只有弹性部件F可剥离。
又如图1所示,从使第一织物W1与第二织物W2贴合,至接收第一织物W1之间的区间β上,可以停止从第二滚子12的上述吸引孔12a吸引空气,也可以将空气从吸引孔12a喷出。因此,第一织物W1,可以平稳地与第二织物W2贴合。
图3(a)的上述剥离的弹性部件F,用切刀4切断。
在弹性部件F可用光切刀切断的情况下,可以使用图2所示的切刀4。切刀4具有可以转动的盖41,在该盖41上仅在其一部分上作出槽42。通过使具有槽42的盖41转动,从光源40发出的红外线,间歇地照射在弹性部件F上,按规定的间距,切断上述弹性部件F。当用切刀4切断弹性部件F时,由于弹性部件F远离松弛部分Wa,因此由切刀4发出的热等,不会损伤织物W1、W2。
利用压力、热、紫外线、激光或二种以上来切断弹性部件F也可以。另外,也可用超声波来切断弹性部件F。
以下,说明用刀具切断弹性部件F的一个例子。
图11(a)为表示作为切刀的一个例子的切断机43的图。切断机43具有转动滚子44和安装在其上的刀具45。滚子44的转动中心和转动装置1的中心的距离几乎没有变化。通过滚子44的转动,刀具45可以切断位于托板9i之间的松弛部分Wa上的弹性部件F。滚子44的转动与托板9i的转动相适应地变化。刀具45为线性形状也可以(图11(b)),为多个山形(锯齿形)也可以(图11(c))。另外,刀具45可沿着滚子44的转动轴方向往复运动。
图11(d)表示另一种切断机46。切断机46具有转动的大滚子47、安装在大滚子47上的可转动的小滚子48、和配置在小滚子48上的刀具49。通过大滚子47和小滚子48的转动,切断机46的刀具49可以切断位于托板9i之间的松驰部分Wa上的弹性部件F。大滚子47和小滚子48的转动,可与托板9i的转动相适应地变化。如图11(d)所示,优选当刀具49到达下死点时,刀具49的刃端向着转动装置1的中心。另外,刀具49与刀具45相同,也可以为图11(b)或图11(c)所示的那样,也可以沿着大滚子47或小滚子48的转动轴方向往复运动。
如图11(e)所示,切断机46的小滚子48具有多个刀具9也可以。利用至少一个刀具49在转动轴方向作往复运动,刀具49也可以剪断弹性部件F。
以下,说明用剪刀切断弹性部件F的一个例子。
转动装置1可以具有剪刀。在第二织物W2层叠在第一织物W1上,托板9i的间隔稍微打开后,图中没有示出的剪刀,沿着转动装置1的轴向方向移动,进入托板9i之间,剪刀可以切断伸入托板9i之间的弹性部件。剪刀也可与托板9i的转动相适应,进入托板9i之间。为了使剪刀进行这种动作,可以使用凸轮机构和连杆机构中的至少一种机构。
在图1中,上述托板93的圆周速度,在放开第二织物W2的传送位置SP上,变为速度V31(V31>V21)。因此,托板93、94的间隔,从接点O至传送位置SP附近增大。因此,从上述接点O向着传送位置SP,弹性部件F的拉伸应力和拉伸度增大,在这种状态下,利用切刀4进行切断,容易切断。另外,在传送位置SP上,图3(b)所示的织物W1、W2和弹性部件F层叠后的层叠体N1变为上述折叠部分Wb在折进去前的延伸状态。
另外,在从上述传送位置SP至接收位置RP之间的区间α上,可以停止吸引孔10的吸引,也可以从吸引孔10输出空气。因此,可以平稳地将层叠体N1输送至下游。
如图1所示,在上述传送位置SP的下游可以设置压花滚子5。上述图3(b)所示的层叠体N1送入压花滚子5中。在压花滚子5上配置多个凸部51,层叠体N1的至少弹性部件F利用该凸部51被切断。这样,如图4(a)所示,可以得出夹在第一织物W1和第二织物W2之间的弹性部件F的一部分收缩的力被抑制后的层叠体N1。
另外,在利用压花滚子抑制弹性部件F收缩的力的部分CP上,基本上不涂敷粘接剂。这样,可以不妨碍弹性部件F的收缩。但是,为了控制弹性部件F的收缩,可以涂敷几种比通常弱的粘接剂。
图4(b)的实线所示部分,表示用本发明的制造方法制造的一次性使用的尿布的一个例子的图。在层叠体N1中,在没有配置弹性部件F的部分Wb上,固定着至少是吸收体C的一部分。弹性部件F的端部和吸收体C的端部可以一致。另外,弹性部件F的端部和吸收体C的端部之间有间隙也可以,弹性部件F的端部和吸收体C的两端部有一些重叠也可以。
将吸收体C的另一端与用双点划线表示的另一个层叠体N2连接,将吸收体2折成对折,与和层叠体N1的部分CP对应的另一个层叠体N2的部分连接,可以制造连续的一次性使用的内裤。另一个层叠体N2的结构可以与层叠体N1的结构相同。另外,由于将吸收体C折成对折,与和层叠体N1的CP部分对应的另一个层叠体N2的部分连接,因此在层叠体N1、N2在流动方向拉伸的情况下,即使将弹性部件F配置在CP部分上,也可以进行上述连接。
又如图12所示,通过切断织物W2,不进行修整,使切断的一块织物W21的相位,相对于另一块织物W22错开大致1/2,形成图4(b)所示的织物W2也可以。作为错开相位的方法,也可以如下进行使一块织物通过一模型滚子,形成比另一块织物的滞后。
其次,说明实施方式2。
如图9(a)所示,图6所示的制造装置,可以在穿着用品上配置三种弹性部件F1~F3。
(1)弹性部件配置状态首先,如图7所示,简单说明在形成第一和第二弹性部件F1、F2被配置在织物W1、W2上的弹性部件配置状态之前的本装置的结构和动作。
本装置,与配置腰部用的第一弹性部件F1的第一滚子11一起,设置有用于配置腿部用第二弹性部件F2的导向部件23。导向部件23,利用凸轮或伺服电机,可在第二滚子12的轴向方向往复运动,因此可以将腿部褶皱用的第二弹性部件F2配置成曲线形或直线形。第二弹性部件F2,可以用设置在滚子上的剪刀或刀刃等,机械式地切断。作为上述剪和刀具,可以采用上述图11所示的结构。
第一弹性部件F1可用热塑性弹性部件构成。在这种情况下,第一弹性部件F1,如第二弹性部件F2一样,可以用剪刀或刀刃等切断。第一和第二弹性部件F1、F2两者,用相同的剪刀或刀刃切断也可以。
实施方式2的其他结构与实施方式1相同,相同的部分用相同的符号表示,省略其详细说明和图示。
上述第一和第二弹性部件F1、F2,夹持和固定在至少一块的第一织物W1和第二织物W2之间后,切断,如图7所示那样配置。如实施方式1那样,在织物切刀2的上游,第一弹性部件F1配置在第一织物W1的表面上,因此可用织物切刀2切断第一弹性部件F1和第一织物W1。在这种情况下,由于在后面的工序中切断第二弹性部件F2,因此可以缩短切刀4的刀刃的长度,使切刀4的结构简单。
在某些一次性穿着用品中,由于在裆下部分G上配置第二弹性部件F2,在这部分收缩时,产生不适感。这里,通过切断裆下部分的第二弹性部件F2,并使它收缩,可在一定程度上缩短裆下部分的该第二弹性部件F2。但是,由于不是完全没有裆下部分的第二弹性部件F2,依然残留有不吻合感。
对此,如图10(a)、图10(c)、图10(e)所示,当配置第二弹性部件F2时,可以从裆下部分G取消第二弹性部件F2。图10(a)、图10(c)、图10(e)为表示用相邻的托板9夹住第二织物W2、夹在位于托板9上的第二织物W2和第一织物之间的第二弹性部件F2的图。
例如,如图10(a)、图10(c)所示,在第一织物W1的裆下部分G上形成折叠部分Wb,在不折叠部分Wc上配置第二构件F2后,当切断跨过相邻的托板9的第二弹性部件F2时,如图10(b)、图10(d)所示,在裆下部分G上不配置第二弹性部件F2。
又如图10(e)所示,当在邻近折叠部分Wb附近的不折叠部分Wc上,设置不涂布粘接剂的未涂布的部分Df时,在第二弹性部件F2切断后,第二弹性部件F2的与不折叠部分Wc不充分接触的部分收缩(图10(f))。这样,通过粘接剂的调整,可以制造完全是圆形的内裤。在未涂布的部分Df上,也可以涂布少量的粘接剂。在这种情况下,第二弹性部件F2不固定在不折叠部分Wc上,而是缓慢收缩,最终,可以没有第二弹性部件2。
另外,上述粘接剂涂布在配置着第二弹性部件F2的部分上即可。作为涂布方法,可用涂布器将粘接剂,呈环状地涂布在第一织物W和第二织物W2的至少一块上。另外,在横切第一织物W1的方向上,配置具有多个开闭阀的注射器,阀的开闭可根据第一织物W1的流动速度和应涂布的形状进行控制。在使用这种注射器的情况下,可在划分为矩阵形状的任意区域上涂布粘接剂。
(2)吸收体贴附状态上述弹性部件配置状态的织物W1、W2,在用转动装置30配置和贴附吸收体C后,配置腰用的第三个弹性部件F3,形成图8所示的吸收体贴附状态。
转动装置30,在图中没有示出的鼓轮的周围,具有多个吸附托板30p。该吸附托板30p转动,将吸收体C的姿势变化90°,并向箭头方向转动移动。
(3)两端折返状态以后,利用折返装置31,在图8所示的双点划线L2的位置,将上述吸收体贴附状态的织物W1、W2的两个边缘折返部分E向内侧折返。在上述两端折返后,织物W1、W2用腿部孔切刀32(图6)切出腿部孔Lh,形成图9(a)所示的两端折返状态。腿部孔切刀32也可配置在转动装置30的上游侧。利用这种结构,可以制造在腿部孔Lh部分露出吸收体C的一部分的一次性穿着用品。
(4)对折状态在上述折返后,将织物W1、W2在折叠线B上,用对折装置33折成对折,形成如图9(b)所示的对折状态。作为对折装置33,可以使用例如美国专利3,828,367号或美国专利5,711,832号所述的对折装置。
然后,如图9(b)所示,上述对折状态的织物W1、W2在将两端端部(在成为单个穿着用品的情况下,为该穿着用品的端部部分)L密封(例如热密封或声波密封)后,切断双点划线所示的切断部分D,形成各种一次性穿着用品,例如内裤P。
本装置可以利用图6所示的减速鼓轮34、主鼓轮37、密封滚子35和切刀滚子36,由对折状态的织物W1、W2(以下称为“重合织物W)制成内裤P。
减速鼓轮34如上所述,由于具有弹性部件,容易进行将吸收体配置在规定位置的加工或空出腿部孔的加工等其他加工,因此织物W可拉伸移动。但是,为了密封织物W、切断密封部分,确定端部L的位置即可。织物W的其他部分的状态对密封工序和切断工序没有影响。另外,在密封工序中,为了得到熔融织物W等需要的充足时间,因此优选织物W的流动速度较慢。减速鼓轮,由于可得到熔融织物W等所需的长时间,因此可以使织物W的速度减速。作为减速鼓轮换4,可以使用特开昭63-317576号或国际公开WO01/44086号公报所示的装置。减速鼓轮34在图中没有示出的鼓轮周围,具有沿着上述重合的织物W的输送方向转动的多个托板34p。减速鼓轮34的各个托板34p,在离开上游的上述对折装置33的接收位置RP上,至少接收和保持端部L。织物W中接收该托板34p的部分以外的部分位于相邻的托板34p之间。在将端部L输送至传送位置SP后,在该传送位置SP上,端部L供给到下游的主鼓轮37。当托板34p从接收位置RP移动至传送位置SP时,相邻的托板34p的间隔变窄。
托板34p是在接收位置RP上,使端部L伸长的状态下接收的,因此可以连续地保持图9(b)所示的端部L。例如,可以吸引端部L,用爪压住端部L,或利用将端部配置在托板34p上的销子固定,而保持端部L。另一方面,在上述接收位置RP上扩大了的相邻的托板34p的间隔,在传送位置SP上收缩,除了上述端部L的收缩部分S,在输送方向X上收缩。另外,为了可靠地保持端部L,可以用压花滚子38减弱位于端部L上的弹性部件的收缩力。例如,压花滚子38,利用热和压力中的至少一种,可以将弹性部件切断成规定的长度,或可以改变弹性部件的弹性结构。压花滚子38配置在从转动装置1至对折装置33之间。
主鼓轮37上述主鼓轮37,在上述伸长的端部L和收缩的收缩部分S处交互地存在的混在状态下,从减速鼓轮34接收织物W。主鼓轮37保持这种混在状态,输送织物W。为了保持上述混在状态,例如主鼓轮37具有多个吸引孔,可以通过从该吸引孔吸引空气,而吸附到织物。
密封滚子35通过加热和加压上述织物W的端部L(图9(b)),密封滚子35可以进行热密封。即,利用密封滚子35和主鼓轮37夹住织物W进行加压的同时,利用密封滚子35加热。密封滚子35,通过在滚子上具有加热器,可以热密封端部2。另外,密封滚子35具有喇叭,可以用声波进行密封。
进行过上述热密封的织物W,可用下游的切刀滚子36切断成单个的内裤P。
内裤P的形成动作以下来说明自重合织物W开始到形成内裤P为止的形成动作。
上述的减速鼓轮34,在上述织物W沿着流动方向伸长的状态下,将织物W连续地放置在各个托板34p上。这时,托板34p,在拉伸状态下保持织物W的端部L(图9(b))。
由于在上述接收后,接收织物W的各个托板34p的圆周速减小,相邻的托板34p之间的间隙变窄。因此,图9(b)所示的织物W的端部L以外的部分S,在输送方向X上收缩,形成收缩部分S。另一方面,上述端部L仍保持拉伸状态。
以后,主鼓轮37从减速鼓轮34接收上述织物W。这时,在上述织物W的拉伸状态的端部L和收缩的收缩部分S交互存在的混在状态下,接收织物W。主鼓轮37将仍保持上述混在状态而将织物W输送至下游。
在利用主鼓轮37的输送中,密封滚子35给主鼓轮37上的织物W的端部L加压和加热。
这样,因为上述的端部L仍在拉伸状态下,因此,与上述收缩部分S比较,加热端部L的加热时间长。因此,即使织物W的输送速度大,也可以可靠地进行密封。
然后,利用切刀滚子36,将织物W分割成单个,形成内裤P。
如上所述,根据本发明,在将弹性部件夹在第一织物和第二织物之间固定后,切断弹性部件。因此,由于拉伸的弹性部件在第二织物上几乎不收缩,因此可得到所期望的褶皱。
另外,采用本发明,因为在相邻的第一织物之间切断弹性部件,在上述第一织物之间的第二织物或吸收体上不会有僵硬的感觉。
又由于多个第一织物,在相互离开的状态下配置在第二织物上,并且未形成有依赖于上述弹性部件的褶皱的部分不层叠在第一织物上,因此,这部分较薄,通气性好,穿着后不闷热。
另外,由于在第一织物和第一织物之间,而且在第二织物的松驰部分上,切断上述弹性部件,因此可不会损伤织物而只切断弹性部件。
另外,从使第二织物松驰的托板开始接收第一织物,至接收完毕的规定期间,该托板以大致一定的速度输送第二织物,因此,可以正确地将第一织物传送到第二织物的规定位置上。
如果在增大上述弹性部件的拉伸应力的状态下,切断上述弹性部件,则可以容易地用红外线等切断弹性部件。
另外,由于在织物伸长的端部和织物收缩的收缩部分在输送方向交互地混在的状态下,输送织物,并在上述端部进行热密封,加热端部的加热时间长,对热密封的可靠性没有损害,因此可增大织物的输送速度。
权利要求
1.一种穿着用品的制造方法,其特征为,具有供给弹性部件的工序;使所述弹性部件拉伸的工序;将所述拉伸后的弹性部件横跨在沿输送方向分割的多个第一织物上的配置工序;输送第二织物同时在输送方向上使所述第二织物的一部分松驰而形成松驰部分的工序;将配置着所述弹性部件的第一织物分别配置在所述第二织物中所述松驰部分前后的非松驰部分上的工序;和在彼此相邻的所述多个第一织物之间,切断所述弹性部件的工序。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穿着用品的制造方法,其特征为,形成所述松驰部分的工序是如下实现在移动速度分别变化的相互分离的多个托板中,第一托板在规定的时间内,以大致一定的速度输送所述第二织物,在与该第一托板相邻且先行的托板和所述第一托板之间的间隙缩小,形成所述松驰部分。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穿着用品的制造方法,其特征为,配置所述第一织物的工序是,在移动速度分别变化的相互分离的多个托板中,与所述第二织物的非松驰部分对应的托板,在一定时间内以大致一定的速度转动时,第一织物配置在以该一定的速度转动的托板上的第二织物上,它还具有下列工序在配置所述第一织物后,所述多个托板之间的间隔扩大,配置在所述非松驰部分上的第一织物彼此之间的间隔扩大。
4.如权利要求1、2或3所述的穿着用品的制造方法,其特征为,它还具有,在所述弹性部件被切断后的彼此相邻的第一织物之间,配置吸收体的工序。
5.如权利要求1、2、3或4所述的穿着用品制造方法,其特征为,作为所述弹性部件采用含有线状橡胶、平橡胶、网眼状橡胶、薄膜或热可塑弹性部件的材料。
6.如权利要求1-5中任何一条所述的穿着用品的制造方法,其特征为,对所述相邻的第一织物彼此之间的弹性部件,至少利用加热,实行所述弹性部件的切断。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穿着用品的制造方法,其特征为,在输送中,通过使所述相邻的第一织物彼此相互远离,来增大所述弹性部件的应力,在该应力增大的状态下,进行所述切断。
8.如权利要求1-5中任何一条所述的穿着用品制造方法,其特征为,用剪刀切断所述相邻的第一织物彼此之间的弹性部件。
9.一种穿着用品的制造装置,具有滚子,在弹性部件按照横跨在沿输送方向分割的多个第一织物上的方式被配置的状态下,将所述第一织物提供给规定位置;转动装置,转动而将第二织物连续地移送的多个托板,在所述规定位置处,接近所述滚子;切刀,切断所述弹性部件,其特征为,所述转动装置的各个托板,在各个托板的每一个上,其圆周速度是变化的;所述转动装置的各个托板,在比所述规定位置还上游的接收位置上,接收所述第二织物,接收后,在转动至所述规定位置的时间内,相邻的托板彼此之间的间隔变小,在所述第二织物上形成松驰部分;在所述规定位置上,将每一个所述托板上的所述第一织物配置层叠在所述托板上的第二织物的表面;所述转动装置的各个托板,在从所述规定位置转动至比所述规定位置还下游的传送位置的时间内,相邻的托板彼此之间的间隔增大;在所述托板从规定位置转动至所述传送位置的时间内,所述切刀在松驰部分上,切断所述弹性部件。
10.一种穿着用品的制造方法,采用具有下列装置的制造装置将重合的织物保持在多个托板上,并向该织物的输送方向转动,使相邻的托板之间的间隙变化的减速鼓轮;可使被所述各个托板吸着的织物,从所述减速鼓轮进行接收密封的主鼓轮;和加压与加热所述主鼓轮上的织物的加压加热装置;其特征为,该方法具有下列工序在所述织物在流动方向伸长的状态下,在所述减速鼓轮的各个托板上对所述织物连续地接收的工序;在所述接收后,通过减小接收有所述织物的所述各个托板的圆周速度,可使所述各个托板之间的间隙变窄,并且织物在所述各个托板之间形成收缩的收缩部分;同时,保持所述各个托板上的织物,使该保持部分保持伸长状态的工序;在所述伸长部分和所述收缩的收缩部分交互存在的混在状态下,将所述织物从所述减速鼓轮放置在主鼓轮上;同时,保持所述混在状态而输送织物的工序;和在所述主鼓轮上,所述加压加热装置加压和加热所述伸长部分的一部分乃至全部的工序。
全文摘要
本发明提供一种可提高穿着感的穿着用品制造方法和制造装置。该穿着用品制造方法具有下列工序供给弹性部件(F)的工序;拉伸所述弹性部件(F)的工序;将所述拉伸弹性部件(F)横跨在沿输送方向分割的多个第一织物(W1)上的配置工序;输送第二织物(W2),且在输送方向上使所述第二织物(W2)的一部分松弛,形成松弛部分(Wa)的工序;将配置着所述弹性部件(F)的第一织物(W1)分别配置在所述第二织物(W2)的所述松弛部分(Wa)的前后的非松弛部分上的工序;和在多个第一织物(W1、W1)之间,切断所述弹性部件(F)的工序。
文档编号A61F13/15GK1491628SQ03153830
公开日2004年4月28日 申请日期2003年8月21日 优先权日2002年8月22日
发明者中门正毅, 佐藤仁, 田中聪, 橘育雄 申请人:株式会社瑞光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