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功能采血车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6249阅读:505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多功能采血车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是一种用于医疗的专用车。它具有采血、贮血、运血的多种功能。
目前国内外已有的都是单一用途的,在一个车上只能采血或只能运血,一车不能多用,灵活性差,车身较长,在边远山区活动不方便。
本发明的目的是设计一种体积小,功能齐全,独立性强,应用范围广,在保证血液质量的条件下既能采血、贮血、又能运血的多功能采血车。以适应平战时的各种环境下采血、贮血、运血用。
本发明的要点是把操作仓分为缓冲室、采血室、献血室三部分,由密封隔板分开,中间装有隔门和采血窗,操作室与乘座分开,加强了操作仓的防尘,以减少污染。在缓冲室和采血室顶部装有紫外线灭菌灯,经30’照射后室内达到无菌要求。车内空调系统降温装置采用F4.3Q密封闭式压缩机改装成220伏交流电自动控制,空调的升温装置采用燃油加热器,以12伏直流电启动,在燃油加热器的出风口加一自行设计的热风分配器,以把热风均匀分配给操作仓。在寒冷低温的季节室温可升至15℃以上,在高温季节室温可降至25℃以下,可保证在各种环境温度下采血的正常进行。
为了在长途行进中贮、运血,本发明设计了特制贮血冰箱,既可降温又可升温,采用电子数码显示自动控制,在零下20-30℃的低温条件下,冰箱可控温在2-5℃血液有效存放温度内。冰箱的升温是利用汽车消音器排出的余热,引入冰箱经风扇搅拌使温度均匀。冰箱可存放瓶装或袋装血液,为了防止在长途行进的颠波中血液的有效成份受到破坏,冰箱采用三级减震装置,冰箱装有十二个减震器,在瓶底有海绵垫,瓶颈有特制弹簧固定。在行进中冰箱由汽车发动机带动制冷。在车静止时用电,在车子中部左侧有一外接电线箱,内有25米三相外接电线,可外接380伏或220伏电源。本发明的通讯系统除了装有收、放音,对讲装置外,在车头右侧装有电台专用调频天线,战时可配备10瓦电台,供远距离对话及收发报联系。结合附图对发明结构进一步说明图、多功能采血车结构平面图图中A.驾驶乘座仓、B.缓冲室、C.采血室、D.献血室、1.降温空调机组、2.器械柜、3.热合机及操作台、4.紫外线灯、5.日光灯、6.外接电线箱、7.献血椅、8.采血椅、9.隔门甲、10.血箱门、11.贮血冰箱、12.车尾门、15.拉门、16.电子数码显示控温仪表、17.电台调频天线、18.冰箱机组、19.配电箱、20.发电机、21.喊话器、22.扩音喇叭、23.加温装置、24.降温空调蒸发器。
本发明与目前国内外单功能采血车相比其优点是该车身长6.4米,结构紧凑,布局合理,功能齐全,既能采血、贮血,又能运血,在长途行进中对血液有效成份无破坏作用,血液质量安全可靠,室内密封和灭菌效果好,达到无菌操作,可保证开放式采血进行。在行进中采用汽车发动机带动冰箱自动恒温,保证了长途行驶中的有效温度。该车的空调系统可保证一年四季开展工作。该车体积小,灵活性强,有利于平战时深入边远山区进行工作。
实施例该车深入农村采血,环境温度在零下15℃,利用车上空调“热风装置”升温15分钟即达到室温16℃以上,保证在低温环境下的采血工作。车上汽油发电机连续发电两小时,电压稳定,保证照明和工作用电。两个采血窗口同时采血,每小时可采血22-24人次,每人400毫升,平均采一人只需4.5分钟。车行进间,车上的贮血冰箱温度通过驾驶室电子数码显示控温在4℃。本次采的血液经临床58例患者输用,无任何不良反应,达到救治目的。
检验项目 运行前 运行后血浆钾 5.31毫克当量/升 5.39毫克当量/升游离血红蛋白 8.08毫克% 8.52毫克%红细胞脆性 0.432全溶氯化钠 0.436全溶氯化钠浓度% 浓度%(P>0.05说明运行前后无明显差别)紫外线照射 无 菌 无 菌30′
权利要求
1.一种多功能采血车,它是由驾驶仓、操作仓组成,配有贮血冰箱、灭菌装置、空调系统和通讯系统,本发明的特征是把操作仓分为缓冲室、采血室、献血室三部分,贮血冰箱可以升温,它的热量由汽车消音器排出的余热供给,制冷由汽车发动机带动或交流电两用,采用电子数码显示自动控制,箱内装有三级减震装置,空调系统的降温装置采用F4.3Q密封闭式压缩机改装成用220伏交流电自动控制,空调升瘟的燃油加热器以12伏直流电启动,在燃油加热器的出风口加一热风分配器,通讯系统装有一电台专用调频天线。
专利摘要
本实用新型是用于医疗的专用车。具有采血、贮血、运血多种功能。其特点是操作仓分为缓冲、采血、献血三个室,配有空调、通讯系统和贮运血冰箱。冰箱还可升温,采用电子数码显示自动控制,贮血温度可控制在2—5℃有效范围,冰箱采用三级减震,紫外线灭菌30照射后达到无菌,对开放式采血均可保证安全。空调可使该车在任何环境温度下使用。车身体积小,灵活性强,有利于平战时深入边远山区。
文档编号A61G12/00GK87203448SQ87203448
公开日1988年2月24日 申请日期1987年7月10日
发明者凌士超 申请人:中国人民解放军第201医院导出引文BiBTeX, EndNote, RefMan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