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防堵塞留置股静脉导管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59957阅读:242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防堵塞留置股静脉导管的制作方法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属于医疗器械领域,具体公开了一种防堵塞留置股静脉导管,包括外管及穿入所述外管的内管,所述内管的体外端伸出所述外管的体外端,且所述外管的体外端与所述内管的体外端相互固定,所述内管的体外端设置有与内管相连通的肝素支管。本实用新型的防堵塞留置股静脉导管在使用时,若导管内发生堵塞,可通过更换内管迅速解决问题,克服了目前临床需要疏通导管或直接将导管拔出再次插入新导管的弊端,减轻了患者的痛苦,避免了重新插入新静脉导管的风险,减少了医务人员的工作量。
【专利说明】
一种防堵塞留置股静脉导管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属于医疗器械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防堵塞留置股静脉导管。
【背景技术】
[0002]股静脉导管在危重病人抢救、输液输血、血压监测、肠外营养等方面具有广泛应用。目前采用的股静脉导管内容易出现药物或其它物质的阻塞,如果发生阻塞,需要采用物理或者化学方法进行疏通,疏通失败后,只能拔出堵塞导管,用新导管替换,增加了患者的精神痛苦和经济负担以及医务人员的工作量,而且整个过程也存在感染和出血等风险。

【发明内容】

[0003]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在不撤出导管的前提下解决导管内堵塞问题的留置股静脉导管。
[0004]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
[0005]—种防堵塞留置股静脉导管,其特征在于,包括外管及穿入所述外管的内管,所述内管的体外端伸出所述外管的体外端,且所述外管的体外端与所述内管的体外端相互固定,所述内管的体外端设置有与内管相连通的肝素支管。
[0006]本实用新型的特点和进一步的改进为:
[0007]所述外管的体外端设置有凹槽,所述内管的体外端端口处设置有至少两个凹槽,所述内管的体外端设置有对应的至少两个可嵌入所述凹槽的内管固定柄,所述凹槽与所述内管固定柄互相对应嵌合。
[0008]所述内管的外壁上设有多个环状凸圈,所述环状凸圈的外径等于所述外管的内径。
[0009]所述内管的体内端与所述外管的体内端平齐或伸出所述外管的体内端。
[0010]所述肝素支管上套有支管固定套,所述肝素支管的端部还设置有橡胶帽,所述橡胶帽上设置有供静脉滴注针头插入的凹点,所述凹点的旁边还设置有用于固定静脉滴注针的两个平行的卡板;
[0011]所述两个平行的卡板之间的距离等于静脉滴注针柄的厚度。
[0012]所述外管的内壁上设有润滑涂层。
[0013]所述外管和内管的体内端分别具有斜切口。
[0014]所述凹点处的橡胶层厚度小于橡胶帽其他位置处的厚度。
[0015]所述外管、内管、肝素支管分别为医用橡胶管或医用硅胶管。
[0016]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
[0017]本实用新型的防堵塞留置股静脉导管在使用时,若导管内发生堵塞,可通过更换内管迅速解决问题,克服了目前临床需要疏通导管或直接将导管拔出再次插入新导管的弊端,减轻了患者的痛苦,避免了重新插入新静脉导管的风险,减轻了医务人员的工作量。
【附图说明】
一种防堵塞留置股静脉导管的制作方法附图
[0018]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做进一步详细说明。
[0019]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防堵塞留置股静脉导管的结构示意图;
[0020]图2为图1中外管的结构示意图;
[0021]图3为图1中橡胶帽的放大结构示意图。
?0022]图中:1、夕卜管;2、内管;3、肝素支管;4、凹槽;5、内管固定柄;6、环状凸圈;7、支管固定套;8、橡胶帽;9、凹点;10、卡板。
【具体实施方式】
[0023]下面将结合实施例对本发明的实施方案进行详细描述,但是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将会理解,下列实施例仅用于说明本发明,而不应视为限制本发明的范围。
[0024]参考图1和图2,本实用新型的一种防堵塞留置股静脉导管,包括外管I及穿入外管I的内管2,内管2的体外端伸出外管I的体外端;
[0025]外管I的体外端端口处设置有至少两个凹槽4,内管2的体外端设置有对应的两个可嵌入凹槽4的内管固定柄5,凹槽4与内管固定柄5互相对应嵌合,由此将内管2与外管I相固定;
[0026]内管2的外壁上设有多个环状凸圈6,环状凸圈6的外径等于外管I的内径,环状凸圈6的作用主要是密封,为了防止外界空气经外管I内壁和内管2外壁之间的空隙进入患者体内或防止患者体内的血液或其他成分流入外管I内壁和内管2外壁之间的空隙;另外,多个环状凸圈6的设置还可以用来确定内管2伸入外管I的深度。
[0027]内管2的体外端设置有与其相连通的肝素支管3,肝素支管3用于向患者体内注射肝素,以防止血液凝结;
[0028]肝素支管3上套有支管固定套7,主要是为了固定肝素支管3,防止其发生弯折,影响肝素的滴注;
[0029]参考图3,肝素支管3的端部还设置有橡胶帽8,橡胶帽8上设置有可供静脉滴注针头插入的凹点9,凹点9处的橡胶层厚度小于橡胶帽8其他位置处的厚度,使得静脉滴注针头更容易插入;凹点9的旁边还设置有两个平行的卡板10,两个平行的卡板10之间的距离等于静脉滴注针柄的厚度,用于固定静脉滴注针。
[0030]外管I和内管2的体内端均为尖头,使得防堵塞留置股静脉导管更容易插入患者体内,且内管2的体内端与外管I的体内端平齐或伸出外管I的体内端,避免了经由内管2向患者体内输送药物或其他物质时发生泄漏的现象。另外,外管I的内壁还设置有润滑涂层,使得内管2更容易更换。
[0031]本实用新型的防堵塞留置股静脉导管的外管1、内管2、肝素支管3均为医用橡胶管或医用塑料管。
[0032]本实用新型的防堵塞留置股静脉导管在危重病人抢救、输液输血、血压监测、肠外营养等方面应用时,若出现药物或其它物质阻塞现象时,可通过更换内管的方式来解决,无需更换新导管,降低了患者感染和出血的风险,减小了患者的精神痛苦和经济负担,同时也减少了医护人员的工作量。
[0033]虽然,本说明书中已经用一般性说明及具体实施方案对本发明作了详尽的描述,但在本发明基础上,可以对之作一些修改或改进,这对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是显而易见的。因此,在不偏离本发明精神的基础上所做的这些修改或改进,均属于本发明要求保护的范围。
【主权项】
1.一种防堵塞留置股静脉导管,其特征在于,包括外管(I)及穿入所述外管(I)的内管(2),所述内管(2)的体外端伸出所述外管(I)的体外端,且所述外管(I)的体外端与所述内管(2)的体外端相互固定,所述内管(2)的体外端设置有与内管(2)相连通的肝素支管(3)。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堵塞留置股静脉导管,其特征在于,所述外管(I)的体外端端口处设置有至少两个凹槽(4),所述内管(2)的体外端还设置有对应的至少两个可嵌入所述凹槽(4)的内管固定柄(5),所述凹槽(4)与所述内管固定柄(5)互相对应嵌合。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堵塞留置股静脉导管,其特征在于,所述内管(2)的外壁上设有多个环状凸圈(6),所述环状凸圈(6)的外径等于所述外管(I)的内径。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堵塞留置股静脉导管,其特征在于,所述内管(2)的体内端与所述外管(I)的体内端平齐或伸出所述外管(I)的体内端。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堵塞留置股静脉导管,其特征在于,所述肝素支管(3)上套有支管固定套(7),所述肝素支管(3)的端部还设置有橡胶帽(8),所述橡胶帽(8)上设置有供静脉滴注针头插入的凹点(9),所述凹点(9)的旁边还设置有用于固定静脉滴注针的两个平行的卡板(10)。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堵塞留置股静脉导管,其特征在于,所述外管(I)的内壁上设有润滑涂层。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堵塞留置股静脉导管,其特征在于,所述外管(I)和内管(2)的体内端分别具有斜切口。8.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防堵塞留置股静脉导管,其特征在于,所述凹点(9)处的橡胶层厚度小于橡胶帽(8)其他位置处的厚度。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堵塞留置股静脉导管,其特征在于,所述外管(1)、内管(2)、肝素支管(3)分别为医用橡胶管或医用硅胶管。
【文档编号】A61M25/14GK205698861SQ201620372405
【公开日】2016年11月23日
【申请日】2016年4月28日
【发明人】洪流, 曹博, 周鑫, 韩宇, 张洪伟, 赵青川, 樊代明
【申请人】中国人民解放军第四军医大学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