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治疗上呼吸道感染的中药制剂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972335阅读:324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治疗上呼吸道感染的中药制剂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治疗上呼吸道感染的中药,特别是一种治疗上呼吸道感染的中药制剂。
背景技术
现有技术对上呼吸道感染的治疗,西药多使用抗生素类药物,这类药物大多数仅对革兰氏阳性菌起作用,对革兰氏阴性菌效果差,对呼吸道致病病毒无效,长期服用会产生抗药性,易引起人体正常微生物群紊乱,肝肾功能障碍患者禁用。中药制剂多用原料药水煎煮物直接制成,服用量大,有效部位不确切,直接影响药效发挥。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治疗上呼吸道感染的中药制剂,它能达到清热解毒,宣肺止咳的目的。
本发明的构成它是由下列用量的原料药物组成金银花1200~1500克、一枝黄花1200~1500克、毛大丁草1000~1200克。
制备工艺1,将一枝黄花、毛大丁草碎断后与金银花一起用水煎煮3次,每次用水10~12倍量,煎煮时间第1次2小时,第2、3次各1小时,过滤,合并滤液,浓缩至相对密度为1.08,60℃,加入乙醇,使含乙醇量为65%,静置48小时,过滤,滤液回收乙醇,浓缩得到25℃时测得相对密度为1.10-1.18的流浸膏,用水饱和的正丁醇萃取流浸膏,合并萃取液,回收正丁醇,经喷雾干燥或真空干燥,得到浸膏粉,以浸膏粉制成胶囊剂、颗粒剂、片剂、口含片;或以聚丙烯酸树脂Eudragit II号或III号、聚乙二醇6000-10000为载体制备浸膏粉的固体分散物,配比为药物载体为1∶3-1∶10。制备固体分散物的工艺为将浸膏粉和载体分别溶于乙醇中,将药物乙醇溶液缓缓加入到载体溶液中,充分搅拌混合均匀,减压蒸馏除去乙醇,蒸发至粘稠时,迅速冷却固化,干燥,粉碎,过筛,制成肠溶性或胃溶性胶囊、颗粒剂、片剂、口嚼片、滴丸剂。
制备工艺2,分别称取一枝黄花、毛大丁草、金银花,分别提取,将一枝黄花碎断,每次加10-12倍量水,煎煮3次,煎煮时间为2,1,1小时。过滤,合并滤液,滤液浓缩至相对密度为1.08,60℃,加入乙醇,使含醇量为65%,静置48小时,过滤,滤液回收乙醇,浓缩得到25℃时测得相对密度为1.10-1.18的流浸膏,用水饱和的正丁醇萃取流浸膏,合并萃取液,回收正丁醇,经喷雾干燥或真空干燥,得到浸膏粉1。将毛大丁草碎断,每次加10-12倍量水煎煮3次,煎煮时间为2,1,1小时。过滤,合并滤液,滤液浓缩至相对密度为1.05,40℃,加入澄清剂或絮凝剂,充分搅拌,静置48小时,过滤,滤液经喷雾干燥或真空干燥,得到浸膏粉2。将金银花每次加10-12倍量50-90%乙醇,回流提取3次,每次回流1小时,过滤,合并滤液,回收乙醇,浓缩至相对密度为1.08,25℃,经过大孔吸附树脂栓,依次用水、10-90%乙醇洗脱,分别收集水洗脱液和乙醇洗脱液,水洗脱液浓缩后用水饱和正丁醇萃取,合并萃取液,回收正丁醇,经真空干燥,得到浸膏粉3-1。乙醇洗脱液回收乙醇,浓缩,经喷雾干燥或气流干燥,得到浸膏粉3-2。合并浸膏粉1、2、3-1、3-2,以浸膏粉制成胶囊剂、颗粒剂、片剂、口含片;或以聚丙烯酸树脂EudragitII号或III号、聚乙二醇6000-10000为载体制备浸膏粉的固体分散物,配比为药物载体为1∶3-1∶10。制备固体分散物的工艺为将浸膏粉和载体分别溶于乙醇中,将药物乙醇溶液缓缓加入到载体溶液中,充分搅拌混合均匀,减压蒸馏除去乙醇,蒸发至粘稠时,迅速冷却固化,干燥,粉碎,过筛,制成肠溶性或胃溶性胶囊、颗粒剂、片剂、口嚼片、滴丸剂。
与现有技术比较,本发明具有与抗生素类药物相当的作用,尤其是对革兰氏阴性菌有较强的抑制作用以及抗病毒作用。除具有退热、镇咳、抗炎的作用外,通过人体的整体调理,清疏兼顾,气血并治,共建辛凉透表、清热解毒、宣肺止咳之功效,毒副作用小。
本发明的优点还在于生产工艺和剂型较为先进,服用剂量小,制备多种剂型,以适应不同患者人群的需要,是一种将传统医学与现代制药技术相结合的良药。
具体实施例方式实施例1.将一枝黄花1200克、毛大丁草1000克碎断后与金银花1200克一起用水煎煮3次,每次用水10-12倍量,煎煮时间第1次2小时,第2、3次各1小时,过滤,合并滤液,浓缩至相对密度为1.08,60℃,加入乙醇,使含乙醇量为65%,静置48小时,过滤,滤液回收乙醇,浓缩得到25℃时测得相对密度为1.10-1.18的流浸膏,用水饱和的正丁醇萃取流浸膏,合并萃取液,回收正丁醇,经喷雾干燥或真空干燥,得到浸膏粉,以浸膏粉制成胶囊剂、颗粒剂、片剂、口含片;或以聚丙烯酸树脂Eudragit II号或III号、聚乙二醇6000-10000为载体制备浸膏粉的固体分散物,配比为药物载体为1∶3-1∶10。制备固体分散物的工艺为将浸膏粉和载体分别溶于乙醇中,将药物乙醇溶液缓缓加入到载体溶液中,充分搅拌混合均匀,减压蒸馏除去乙醇,蒸发至粘稠时,迅速冷却固化,干燥,粉碎,过筛,制成肠溶性或胃溶性胶囊、颗粒剂、片剂、口嚼片、滴丸剂。
实施例2.分别称取一枝黄花1500克、毛大丁草1200克、金银花1500克,分别提取,将一枝黄花碎断,每次加10-12倍量水,煎煮3次,煎煮时间为2,1,1小时,过滤,合并滤液,滤液浓缩至相对密度为1.08,60℃,加入乙醇,使含醇量为65%,静置48小时,过滤,滤液回收乙醇,浓缩得到25℃时测得相对密度为1.10-1.18的流浸膏,用水饱和的正丁醇萃取流浸膏,合并萃取液,回收正丁醇,经喷雾干燥或真空干燥,得到浸膏粉1;将毛大丁草碎断,每次加10-12倍量水煎煮3次,煎煮时间为2,1,1小时,过滤,合并滤液,滤液浓缩至相对密度为1.05,40℃,加入澄清剂或絮凝剂,充分搅拌,静置48小时,过滤,滤液经喷雾干燥或真空干燥,得到浸膏粉2;将金银花每次加10-12倍量50-90%乙醇,回流提取3次,每次回流1小时,过滤,合并滤液,回收乙醇,浓缩至相对密度为1.08,25℃,经过大孔吸附树脂栓,依次用水、10-90%乙醇洗脱,分别收集水洗脱液和乙醇洗脱液,水洗脱液浓缩后用水饱和正丁醇萃取,合并萃取液,回收正丁醇,经真空干燥,得到浸膏粉3-1;乙醇洗脱液回收乙醇,浓缩,经喷雾干燥或气流干燥,得到浸膏粉3-2,合并浸膏粉1、2、3-1、3-2,以浸膏粉制成胶囊剂、颗粒剂、片剂、口含片;或以聚丙烯酸树脂Eudragit II号或III号、聚乙二醇6000-10000为载体制备浸膏粉的固体分散物,配比为药物载体为1∶3-1∶10。制备固体分散物的工艺为将浸膏粉和载体分别溶于乙醇中,将药物乙醇溶液缓缓加入到载体溶液中,充分搅拌混合均匀,减压蒸馏除去乙醇,蒸发至粘稠时,迅速冷却固化,干燥,粉碎,过筛,制成肠溶性或胃溶性胶囊、颗粒剂、片剂、口嚼片、滴丸剂。
权利要求
1.一种治疗上呼吸道感染的中药制剂,其特征在于它是由下列用量的原料药物组成金银花1200~1500克、一枝黄花1200~1500克、毛大丁草1000~1200克。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治疗上呼吸道感染的中药制剂,其特征在于制备工艺1,将一枝黄花、毛大丁草碎断后与金银花一起用水煎煮3次,每次用水10~12倍量,煎煮时间第1次2小时,第2、3次各1小时,过滤,合并滤液,浓缩至相对密度为1.08,60℃,加入乙醇,使含乙醇量为65%,静置48小时,过滤,滤液回收乙醇,浓缩得到25℃时测得相对密度为1.10-1.18的流浸膏,用水饱和的正丁醇萃取流浸膏,合并萃取液,回收正丁醇,经喷雾干燥或真空干燥,得到浸膏粉,以浸膏粉制成胶囊剂、颗粒剂、片剂、口含片;或以聚丙烯酸树脂Eudragit II号或III号、聚乙二醇6000-10000为载体制备浸膏粉的固体分散物,配比为药物载体为1∶3-1∶10,制备固体分散物的工艺为将浸膏粉和载体分别溶于乙醇中,将药物乙醇溶液缓缓加入到载体溶液中,充分搅拌混合均匀,减压蒸馏除去乙醇,蒸发至粘稠时,迅速冷却固化,干燥,粉碎,过筛,制成肠溶性或胃溶性胶囊、颗粒剂、片剂、口嚼片、滴丸剂。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治疗上呼吸道感染的中药制剂,其特征在于制备工艺2,分别称取一枝黄花、毛大丁草、金银花,分别提取,将一枝黄花碎断,每次加10-12倍量水,煎煮3次,煎煮时间为2,1,1小时,过滤,合并滤液,滤液浓缩至相对密度为1.08,60℃,加入乙醇,使含醇量为65%,静置48小时,过滤,滤液回收乙醇,浓缩得到25℃时测得相对密度为1.10-1.18的流浸膏,用水饱和的正丁醇萃取流浸膏,合并萃取液,回收正丁醇,经喷雾干燥或真空干燥,得到浸膏粉1;将毛大丁草碎断,每次加10-12倍量水煎煮3次,煎煮时间为2,1,1小时,过滤,合并滤液,滤液浓缩至相对密度为1.05,40℃,加入澄清剂或絮凝剂,充分搅拌,静置48小时,过滤,滤液经喷雾干燥或真空干燥,得到浸膏粉2;将金银花每次加10-12倍量50-90%乙醇,回流提取3次,每次回流1小时,过滤,合并滤液,回收乙醇,浓缩至相对密度为1.08,25℃,经过大孔吸附树脂栓,依次用水、10-90%乙醇洗脱,分别收集水洗脱液和乙醇洗脱液,水洗脱液浓缩后用水饱和正丁醇萃取,合并萃取液,回收正丁醇,经真空干燥,得到浸膏粉3-1;乙醇洗脱液回收乙醇,浓缩,经喷雾干燥或气流干燥,得到浸膏粉3-2,合并浸膏粉1、2、3-1、3-2,以浸膏粉制成胶囊剂、颗粒剂、片剂、口含片;或以聚丙烯酸树脂EudragitII号或III号、聚乙二醇6000-10000为载体制备浸膏粉的固体分散物,配比为药物载体为1∶3-1∶10,制备固体分散物的工艺为将浸膏粉和载体分别溶于乙醇中,将药物乙醇溶液缓缓加入到载体溶液中,充分搅拌混合均匀,减压蒸馏除去乙醇,蒸发至粘稠时,迅速冷却固化,干燥,粉碎,过筛,制成肠溶性或胃溶性胶囊、颗粒剂、片剂、口嚼片、滴丸剂。
全文摘要
一种治疗上呼吸道感染的中药制剂,由下列原料药物组成金银花、毛大丁草、一枝黄花,工艺采用水煮、醇沉,萃取,富集有效部分,剂型上采用浸膏粉或固体分散物的肠溶性或胃溶性胶囊、颗粒剂、片剂、口嚼片及滴丸剂,充分保证药效,起到清热解毒,宣肺止咳之功效,主要用于上呼吸道感染引起的炎症、发热、咳嗽。
文档编号A61K9/20GK1539491SQ20031011082
公开日2004年10月27日 申请日期2003年10月30日 优先权日2003年10月30日
发明者贾宪生, 蒋朝晖, 周宁, 茅青 申请人:贵州同济堂制药股份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