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用混合氧治疗设备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064084阅读:549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医用混合氧治疗设备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医疗器械的医用混合氧治疗设备。
背景技术
氧是生命之源,许多疾病的病理基础就是各种原因造成的缺血缺氧。而吸氧可显著改善病变局部和全身的缺氧状态,不失为治疗这些疾病最直接和效果最确切的措施之一。吸入高浓度氧可迅速提高血氧饱和度和氧合血红蛋白比例,改善缺氧状况。但由于受某些病理改变的影响,如动脉硬化、栓塞、狭窄,血红蛋白减少及与氧的结合力下降,即使吸入纯氧也难以改善局部的缺氧状况。而且吸入高分压氧或高浓度氧,会反射性抑制呼吸中枢并使血管收缩,这些都将降低吸氧治疗的效果。长期吸入超过一定时间,更会对机体产生功能性或器质性的损害,造成氧中毒。因此单纯依靠提高吸入氧的分压或浓度达到治疗某些疾病是有一定限度的。
国内外的研究表明在吸入的氧中加入一定量的二氧化碳可以提高对氧的利用率。血液中二氧化碳浓度的适度升高可以刺激呼吸中枢,改善通气功能,而且扩张血管特别是小血管和毛细血管,对改善局部循环,提高氧利用率有显著帮助。国外从二十世纪七十年代开始将氧与二氧化碳按一定比例混合,制成混合氧(carbogen),将二氧化碳兴奋呼吸中枢扩张血管的作用和高浓度氧提高血氧分压和氧合血红蛋白作用结合起来,可更好地改善全身和病变局部的缺氧状况。目前这种方法应用最为广泛的领域为肿瘤的放射治疗。肿瘤中心因生长过快而缺氧,其中的肿瘤细胞的代谢较边缘的肿瘤细胞低,放射敏感性也明显降低。国外研究表明患者在放疗前吸入可显著提高放疗的效果,降低复发率。
核磁共振(MRI)、经颅多普勒(transcranial Doppler sonography,TCD)及眼动脉观察,发现carbogen同样可以改善脑循环、提高脑组织氧代谢率,且效果比吸入纯氧更为明显。因此,从理论上推断吸入一定量carbogen可缓解脑血管病患者脑组织的缺氧,对急慢性脑血管病具有减轻病损、促进脑功能恢复的作用。而实现这一设想最关键的问题是需要一种设备,可以确保在常压下病人吸入的气体成份为预先设定的,且呼气、吸气阻力小,呼吸自然平和,呼吸死腔小,呼出的气体的成份不会影响吸入气体的成份。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根据上述不足之处参考了航空氧装置,设计出一种可以用于临床治疗、方便、安全、经济的医用混合氧治疗设备和利用它治疗急慢性脑血管疾病的方法。这不但丰富了脑血管疾病的治疗手段,而且将这一设备和方法稍作改变即可用于其他需要改善缺氧的疾病的治疗。因此,具有较好的应用前景和经济价值。
本实用新型是这样实现的,它设计成一种适合临床使用的医用混合氧治疗设备。该设备由氧气瓶、混合气瓶、减压器、带开关减压器、转换三通阀、呼吸调节器、连接导管构成,由原单向进气装置改为双向输入混合供气装置,可使病人在正常气压下,以自然呼吸的方式吸入预行混合好的氧气与二氧化碳混合气体,在此过程中不会混入空气,呼出的气体也能完全排除,不留呼吸死腔,从而保持吸入气体的浓度、成份比例符合理论要求。而且本设备设计时参照了《医疗器械新产品管理暂行办法》的有关规定,符合临床实际要求,安全可靠、经济实用,可在各级医院广泛使用治疗各种急慢性脑血管疾病,还可用于治疗其它系统的缺血缺氧疾病,它能有效地通过吸入一个疗程carbogen,改善微循环、提高血氧浓度,改善脑组织特别是慢性脑供血不足及脑梗塞局灶周围脑组织的缺血缺氧,进而达到治疗脑血管疾病。


附图为本实用新型整体形状结构示意图附图标号1、低压接嘴、2高压接嘴、3高压阀、4阀手柄、5氧气示流器、6应急供氧开关、7应急供氧手柄、8减压器、9供氧成份选择手柄、10氧气调节器、11出气接嘴、12呼吸调节器具体实施方式
该设备由氧气瓶、混合气瓶、减压器、带开关减压器、转换三通阀、呼吸调节器、连接导管构成,该装置采用、高低压双输入接嘴(1)、(2)与氧气瓶、混合气瓶双向混合供气,高压氧气体由高压接嘴(2)输入经导管至高压阀(3),开关控制后分二路,一路经氧气示流器(5),显示氧气压后由导管与应急供气开关(6),应急供氧手柄(7)连接另一路经导管与减压器(8)连接,经减压器(8)后与应急供氧开关(6)下排气管连通,同时,混合气体经低压接嘴(1)输入经导管直接与应急供氧开关(6)的下排气管连通,二气体混合后进入氧气调节器(10),进行供氧成份选择后输送入双呼吸调节器(12),进行调节送至出气接嘴(11)供氧,设备在输气管导上连接有应急供氧开关(6),应急供氧开关(6)为转换三通阀,三通阀上联接应急供氧手柄(7),作应急输氧时用。混合氧气导管的输入端连接有氧气调节器(10),调节器(10)上设有供氧成份选择手柄(9),在混合气体导管输出端连接双呼吸调节器(12),它具有低阻力、小安全余压的肺式供氧调节器。
权利要求1.一种医用混合氧治疗设备,它由氧气瓶、混合气瓶、减压器、带开关减压器、转换三通阀。呼吸调节器、连接导管构成,其特征是用低、高压双输入导管供入氧气与二氧化碳混合氧气体的双向混合供气装置,输入导管的输入接嘴(1)、(2)分别与氧气瓶、混合双气瓶连接,高压氧气体由高压接嘴(2)经导管至高压阀(3)开关控制后分二路,一路经氧气示流器(5)后导管和与应急供氧开关(6)、应急供氧手柄(7)连接,另一路经导管与减压器(8)连接,经减压器(8)后与应急供气开关(6)下排气管连通,同时混合气体经低压接嘴(1)输入经导管直接与应急供氧开关(6)下排气管连通混合后进行氧气调节器(10)后经双呼吸调节器(12)送入接嘴(11)。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医用混合氧治疗设备,其特征是供氧设备的输气导管上连接有应急供氧开关(6),开关(6)为转换三通阀,三通阀上联接有应急供氧手柄(7)。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医用混合氧治疗设备,其特征是在连接导管混合气体输入端接有氧气调节器(10),在调节器(10)上设有供氧成份选择手柄(9),在混合气体导管的输出端安装有双呼吸调节器(12)。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医用混合氧治疗设备。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设计出一种可供临床使用的医用混合氧治疗设备,并在此基础上建立一种利用混合氧治疗脑血管疾病的方法。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1.将氧气瓶、混合气瓶、减压器、呼吸调节器等用导管连接,制成一个可使病人在自然呼吸状态下,吸入的气体的浓度、成分比例符合需要的装置。2.通过上述装置,病人可吸入成份稳定的混合氧,利用混合氧可改善微循环和呼吸功能,提高血氧浓度的特点,治疗急慢性脑血管病。为临床治疗多种缺血缺氧疾病提供一种安全、有效、经济的治疗手段和相应的设备。
文档编号A61M16/00GK2671598SQ20032011387
公开日2005年1月19日 申请日期2003年10月17日 优先权日2003年10月17日
发明者邓立平, 赵连旭, 赵迎春 申请人:邓立平, 赵连旭, 赵迎春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