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新型输液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069376阅读:483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新型输液器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器械领域,更具体地说,涉及一种可快速排空的新型输液器。
背景技术
医生在对病人打点滴之前需将输液器导管中的空气中排除干净,然后才能对病人进行注射,这个过程叫做排空。在医学中排空过程非常重要,但使用传统输液器排空时,输液器的长导管内容易产生气段或气泡,而消除长导管内气段和气泡则需要医护者一定的技巧、时间以及精力。另外在排空过程中,所有气体和液体都是从流量不大的针头流出的,传统输液器导管粗且长,从而导致排空的时间相对来说比较长,效率较低。
传统输液器的调节器是压迫式的,它通过压迫长导管使其内壁合拢以达到调节的目的。但这种调节方法对药液滴速的调节不够灵敏,松一分则太快,紧一分则太慢。由于输液要根据患者的年龄、病情和药物的性质来调节滴速,所以滴速的调节十分重要,但传统输液器的调节器使用起来总不能让医生得心应手。
在给患者连续输液时我们还遇到这样的情况,患者和医生都没有注意到第一瓶药液已经输完了,此时已经有空气进入输液器了,这样以来就无法接上下一瓶药液进行连续输液。使用传统的输液器遇到这种情况就必须重新排空、重新对病人穿刺,费力费事并增加患者额外的痛苦。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以上缺陷,提出本实用新型。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可快速排空的新型输液器。
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技术方案是所述输液器包括固定在与茂菲滴管1相连的输液导管2和回血管7之间的调节器9。
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优选技术方案是所述输液导管2的直径小于回血管7,回血管7的直径大于与输液针相连的导管8。
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再一优选技术方案是所述调节器9包括一个可伸入输液导管2的螺旋塞4,调节器9上的调节管3设有排气孔5。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是使用方便,操作简单,可以在注射前快速的进行排空,节省医生和护士的时间,效率得到极大的提高。本实用新型的整体结构简单,节省材料,降低了制造成本。


1.图1为本实用新型输液器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
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细的描述如图1所示新型输液器,调节器9固定在与茂菲滴管1相连的输液导管2和回血管7之间,输液导管2的直径比回血管7的直径要小,由于长度相同的导管液体压力相同,而细导管中液体流下来的速度则比较快,另外细导管中的空气也比较少,且不易产生气段或气泡,这样细导管排空气的速度就会许多。但回血管7的直径则要比与过滤器10相连的输液针导管8的直径要大,这样静脉穿刺成功后才会回血。
本实用新型对病人进行输液前排空方法与使用传统输液器的方法完全相同。但在遇到连续输液时,因病人或医护人员的疏忽导致导管已经进入空气的情况时,则需要进行二次排空。二次排空的步骤为(1)用止血钳夹紧导管8。(2)从已输完的药液瓶中拔出穿刺器6刺入待输液瓶中。(3)折叠输液导管2,挤压并松开茂菲滴管1以产生负压,待输液瓶中液体流入茂菲滴管1内1/3处后松开输液导管2。(4)向外旋转调节器9的螺旋塞4,以打开排气孔5,待导管2中的空气完全从排气孔5中排除时,旋入螺旋塞4以关闭排气孔5。(5)松开止血钳,进行输液。通过以上步骤就可以直接进行二次排空,而不用拔下针头对患者重新进行注射。
本实用新型输液器的排空速度较一般输液器要快一倍以上,并且结构简单,还可以节省制造输液器所需的材料。
本领域技术人员阅读本实用新型专利说明书之后可进行其他变更和修改,但这些变更和修改均在本发明待批的权力要求保护范围之内。
权利要求1.一种新型输液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输液器包括固定在与茂菲滴管(1)相连的输液导管(2)和回血管(7)之间的调节器(9)。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输液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输液导管(2)的直径小于回血管(7),回血管(7)的直径大于与输液针相连的导管(8)。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输液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调节器(9)包括一个可伸入输液导管(2)的螺旋塞(4),调节器(9)上的调节管(3)设有排气孔(5)。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可快速排空的新型输液器。所述新型输液器包括固定在与茂菲滴管1相连的输液导管2和回血管7之间的调节器9,所述输液导管2的直径小于回血管7,回血管7的直径大于与输液针相连的导管8。本实用新型使用方便,操作简单,可以在注射前快速的进行排空,节省医生和护士的时间,效率得到极大的提高。
文档编号A61M5/14GK2659459SQ20032012161
公开日2004年12月1日 申请日期2003年11月18日 优先权日2003年11月18日
发明者向春 申请人:向春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