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疫隔离运送舱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069660阅读:1141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防疫隔离运送舱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的是一种运送舱,特别是一种传染病人防疫隔离运送舱,属于医疗设备领域。
背景技术
在运送呼吸道传染病人(比如SARS病人)或者其它传染病人的过程中,以及在边远或农村等医疗条件较差地区的传染病人进入隔离病房前,需要一个临时的隔离空间,切断患者对周边环境的污染,保证医务人员能够较安全地进行必要的治疗和护理操作(比如输液和输氧)。国内出现了一些用于这一方面的隔离舱。经文献检索发现,2003年5月19日的北京新闻网www.beijing.org.cn报道了中国科学院力学研究所研制的多功能隔离密封舱,为一长约2.5米、直径1米的不锈钢物体,里面配备有一个移动的拖拉床以及照明灯、对讲机、污物包装袋,外面则有氧气罐,隔离舱左上部有输液和输氧管道,医护人员可以通过观察窗看到病人状况,由于配有小轮胎,可方便推拉。这些隔离舱均能起到一定的隔离作用,有些还含有负压净化设备,但或者结构单一,或者功能单一,缺乏实用性。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针对现有技术中的上述不足和缺陷,提供一种防疫隔离运送舱,使其解决以上的不足,具有实用性。本实用新型通过借鉴病毒实验室的负压操作柜原理和病房氧帐的原理,对用于运送病人的担架车进行改造,得到本防疫隔离运送舱,在运送急性呼吸道传染病人的途中,把病人置于负压隔离罩内,将病人呼出的气体经过滤、消毒后排出。
本实用新型是根据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包括玻璃罩部分、床身部分、负压消毒系统、支架部分和控制面板,其连接方式为玻璃罩嵌在床身部分的凹槽内,负压消毒系统挂在床身的正下方,支架部分和床身部分的支撑钢管焊接在一起,控制面板挂在床身尾端。
玻璃罩部分包括玻璃前罩、玻璃中罩、玻璃后罩,其连接方式为玻璃前罩、玻璃中罩和玻璃后罩下部均嵌在床身部分的凹槽内,依次有重叠,前罩右端开口与垂直方向成22.5°,后罩左端开口与垂直方向成22.5°,并与前罩右端相接,从而形成开口角度为45°的未罩住空间,中罩左右两端均开口,正好罩在未罩住空间上,与前后罩略有重叠。前中后罩都按有把手,可以通过把手将玻璃罩取下,方便医务人员抢救危重病人;前罩上前后各开有一个操作孔,后罩上前后各有两个操作孔。玻璃罩开口处均用不锈钢镶边。
床身部分包括垫子、垫枕、前床板、后床板、前支撑钢管、后支撑钢管,其连接方式为前后床板铰接在一起,绕着铰接中心可以转动,使得病人在隔离舱能成坐卧状态。床板周围一圈为凹槽,用于镶嵌玻璃罩,前后支撑钢管分别位于前后床身下面,并通过焊接分别和前后床身固定,随着其转动也可以相应的转动。前床身前部开有通气孔,在其上面装有垫枕,垫枕上也开有通气孔,玻璃罩内的空气正是通过这些通气孔流向床身下的负压消毒系统。垫子靠着垫枕依次安放在床身上。
负压消毒系统包括进气接口、筛板、活性炭、高效吸附滤材、中药纤维、排气接口(联接抽气泵)。负压消毒系统外形是一段圆管,开头一部分是进气接口,末尾一部分是排气接口,中间依次设置活性炭、高效吸附滤材和中药纤维,其间分别用筛板隔开,整个负压消毒系统通过进气接口与床身上的吸气口相连,排气接口与抽气泵相连,可以对玻璃罩内的空气进行消毒,然后排放到大气中。负压系统依靠一抽风机,通过床身上的吸气口抽取舱内的污气,在舱内形成负压状态,并且通过隔离舱的结构,形成从床尾指向床头的气流场,使污气进入消毒系统,从而保证了污气的不外泄,切断了病人对周围环境的污染。负压消毒系统通过活性炭纤维和高效吸附滤材吸附病毒等致病微生物,利用中药对病毒等微生物的直接杀灭作用,使隔离舱中排出的气体通过活性炭纤维柱和中药纤维柱,从而达到消毒的作用。
支架部分包括折叠支架、前轮、中轮、后轮,其连接方式为前后轮为定向轮,中轮为万向轮,在运动过程中方便转向,前中后轮安装在折叠支架上,折叠支架因其结构可以进行折叠,未折叠时中后两轮着地支撑,折叠时前后两轮着地支撑。
组装玻璃罩部分、床身部分、负压消毒系统、支架部分、控制面板时,床身部分在加工过程中和支架部分通过焊接联成一体,然后通过螺钉螺母将负压消毒系统和控制面板固定在床身下面。在运送病人时担架车处于高位状态。进入救护车时可使担架车四轮向上折迭起,担架车处于低位状态,离开救护车时,担架车四轮自动展开,恢复高位状态着地。担架车的轮子可转向,停车时轮子可被固定不能转动。
本实用新型隔离舱无需专用救护车,就可以将患者以隔离状态从初诊发现点输送至指定就诊医院,途中医务人员不需要采用现在的多重防护措施;可以作为移动的临时隔离房,适合突发事件,特别是疫病患者突然到达,而医院不及充分准备时,可暂时保持患者的被隔离状态。
本实用新型相对于同类的产品具有一定的进步性,在运送途中,能有效地隔离呼吸道传染病人,保证医务人员的安全,具有明显的社会效益和可观的经济效益。


图1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图2本实用新型玻璃罩部分结构示意图图3本实用新型床身部分结构示意图图4本实用新型负压消毒系统结构示意图图5本实用新型支架部分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图2、图3、图4、图5所示,本实用新型包括玻璃罩部分1、床身部分2、负压消毒系统3、支架部分4和控制面板5,其连接方式为玻璃罩部分1嵌在床身部分2的凹槽内,负压消毒系统3挂在床身13、14的正下方,支架部分4和床身部分2的支撑钢管15、16焊接在一起,控制面板5挂在后床身14尾端。
玻璃罩部分1包括玻璃前罩6、玻璃中罩7、玻璃后罩8,其连接方式为玻璃前罩6、玻璃中罩7和玻璃后罩8下部均嵌在床身部分2的凹槽内,依次有重叠,前罩6右端开口与垂直方向成22.5°,后罩8左端开口与垂直方向成22.5°,并与前罩6右端相接,从而形成开口角度为45°的未罩住空间,中罩7左右两端均开口,正好罩在未罩住空间上,与前后罩6、8略有重叠,前中后罩都设有把手10,前罩上前后各开有一个操作孔9,后罩上前后各有两个操作孔9,玻璃罩开口处均用不锈钢镶边。
床身部分2包括垫枕11、垫子12、前床板13、后床板14、前支撑钢管15、后支撑钢管16,其连接方式为前后床板13、14铰接在一起,绕着铰接中心能转动,床板13、14周围一圈为凹槽,镶嵌玻璃罩部分1,前后支撑钢管15、16分别位于前后床身13、14下面,并通过焊接分别和前后床身13、14固定,前床身13前部开有通气孔,在其上面设有垫枕11,垫枕上也开有通气孔,垫子12靠着垫枕11依次设置在床身13、14上。
负压消毒系统3包括进气接口17、筛板18、活性炭19、高效吸附滤材20、中药纤维21、排气接口22。其连接方式为负压消毒系统外形是一段圆管,开头一部分是进气接口17,末尾一部分是排气接口22,中间依次设置活性炭19、高效吸附滤材20和中药纤维21,其间分别用筛板18隔开,整个负压消毒系统通过进气接口17与床身上的吸气口相连,排气接口22与抽气泵相连。
支架部分4包括折叠支架23、前轮24、中轮25、后轮26,其连接方式为前后24轮为定向轮,中轮25为万向轮,前轮24、中轮25、后轮26设置在折叠支架23上,未折叠时中后两轮25、26着地支撑,折叠时前后两轮24、25着地支撑。
权利要求1.一种防疫隔离运送舱,包括玻璃罩部分(1)、床身部分(2)、负压消毒系统(3)、支架部分(4)和控制面板(5),其特征在于,连接方式为玻璃罩部分(1)嵌在床身部分(2)的凹槽内,负压消毒系统(3)挂在床身(13)、(14)的正下方,支架部分(4)和床身部分(2)的支撑钢管(15)、(16)焊接在一起,控制面板(5)挂在后床身(14)尾端。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疫隔离运送舱,其特征是,玻璃罩部分(1)包括玻璃前罩(6)、玻璃中罩(7)、玻璃后罩(8),其连接方式为玻璃前罩(6)、玻璃中罩(7)和玻璃后罩(8)下部均嵌在床身部分(2)的凹槽内,依次有重叠,前罩(6)右端开口与垂直方向成22.5°,后罩(8)左端开口与垂直方向成22.5°,并与前罩(6)右端相接,从而形成开口角度为45°的未罩住空间,中罩(7)左右两端均开口,正好罩在未罩住空间上,与前后罩(6)、(8)略有重叠,前中后罩都设有把手(10),前罩上前后各开有一个操作孔(9),后罩上前后各有两个操作孔(9),玻璃罩开口处均用不锈钢镶边。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疫隔离运送舱,其特征是,床身部分(2)包括垫枕(11)、垫子(12)、前床板(13)、后床板(14)、前支撑钢管(15)、后支撑钢管(16),其连接方式为前后床板(13)、(14)铰接在一起,绕着铰接中心能转动,床板(13)、(14)周围一圈为凹槽,镶嵌玻璃罩部分(1),前后支撑钢管(15)、(16)分别位于前后床身(13)、(14)下面,并通过焊接分别和前后床身(13)、(14)固定,前床身(13)前部开有通气孔,在其上面设有垫枕(11),垫枕上也开有通气孔,垫子(12)靠着垫枕(11)依次设置在床身(13)、(14)上。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疫隔离运送舱,其特征是,负压消毒系统(3)包括进气接口(17)、筛板(18)、活性炭(19)、高效吸附滤材(20)、中药纤维(21)、排气接口(22),其连接方式为负压消毒系统外形是一段圆管,开头一部分是进气接口(17),末尾一部分是排气接口(22),中间依次放着活性炭(19)、高效吸附滤材(20)和中药纤维(21),其间分别用筛板(18)隔开,整个负压消毒系统通过进气接口(17)与床身上的吸气口相连,排气接口(22)与抽气泵相连。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疫隔离运送舱,其特征是,支架部分(4)包括折叠支架(23)、前轮(24)、中轮(25)、后轮(26),其连接方式为前后(24)轮为定向轮,中轮(25)为万向轮,前轮(24)、中轮(25)、后轮(26)设置在折叠支架(23)上,未折叠时中后两轮(25)、(26)着地支撑,折叠时前后两轮(24)、(25)着地支撑。
专利摘要一种防疫隔离运送舱,属于医疗器械领域。本实用新型包括玻璃罩部分、床身部分、负压消毒系统、支架部分和控制面板,其连接方式为玻璃罩嵌在床身部分的凹槽内,负压消毒系统挂在床身的正下方,支架部分和床身部分的支撑钢管焊接在一起,控制面板挂在床身尾端。本实用新型相对于同类的产品具有一定的进步性,在运送途中,能有效地隔离呼吸道传染病人,保证医务人员的安全,具有明显的社会效益和可观的经济效益。
文档编号A61G12/00GK2666397SQ20032012238
公开日2004年12月29日 申请日期2003年12月12日 优先权日2003年12月12日
发明者陈铭, 陈笠, 浦耿强, 陈建军, 李元超 申请人:上海交通大学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