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骨伤膏药及其制备方法

文档序号:975252阅读:569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中药骨伤膏药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中药领域,涉及一种中药骨伤膏药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各种骨伤是临床常见病之一,自宋代以来有骨伤科膏药配方30余种,共用药700多味,最多的50味,最少的8味,配方复杂,用药味数多,而且膏药的制备一般要通过麻油冷浸,炸药、滤渣、炼油、离火下丹、冷浸、去火毒、滩涂等步骤,工艺复杂、时间长,更难实现机械化生产。目前的膏药使用前需经火烤使其软化后方可贴于患处,使用不方便。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针对上述不足提供一种溶基质掺药为一体,用药味数少、无铅无毒,载药量大、含水量多、渗透强的,用于治疗一般骨折、难治性骨折,如老年股骨颈骨折、缺血性骨坏死、骨质退变、破坏、骨性关节炎(如膝关节退变、滑膜炎、半月板损伤)、创伤性关节炎、肩周炎、肘关节外髁炎、风湿关节炎,不用火烤,利用人体皮温即可贴于患处,使用方便的中药骨伤膏药。
本发明另一个目的是提供一种制备方法简单、科学、合理、时间短、容易实施并可实现机械化连续化生产的膏药制备方法。
本发明中药骨伤膏药选择不饱和植物油、松香、分子式为RCOOH(其中R为CH3、H)的有机酸、樟脑(粉或油)进行组合,充分利用了各药物的物理性能、化学性能以及其药用功效,依药理组方,按科学组剂,协调合理。其中松香味苦、甘、温、祛风、燥湿、拔脓、拔毒、止痒、止痛、解痉、生肌。而作为有机酸,可与少量水相溶,与油脂类共溶又可成为膏药的基质。不饱和植物油,治疮、烫火伤,特别是桐油可治疥疮,经高温熬炼后,可成粘胶,与松香相溶而共同成为膏药基质。分子式为RCOOH的有机酸,有杀虫、解毒、散瘀、破结、软坚止血之功效,可扩张人体表皮角质层,提高角质含水量,使皮肤膨胀多孔,易于药物渗透,加速血液循环。樟脑(粉或油)、通窍、杀虫、止痛,对神经系统、循环系统有兴奋作用,可透过皮肤深层进入体液循环,从而使断骨复合、萎骨回生。
本发明所述的中药骨伤膏是由下列下列重量份的药物组成不饱和植物油4~6份,松香40-50份,分子式为RCOOH(其中R为CH3、H)的有机酸4~5份,樟脑(粉或油)2.5~4份。所述的不饱和植物油选用桐油、梓油、麻油、亚麻油、环氧大豆油和这些不饱和植物油的混合物。所述的分子式为RCOOH(其中R为CH3、H)的有机酸选用米醋、酒醋、糟醋、白醋、甲酸、蚁酸、乙酸和这些醋的混合物。所述的樟脑(粉或油)选自樟脑粉、樟脑油和其混合物。所述的药物组成优选桐油、松香、酒醋、樟脑。
中药骨伤膏药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a)将松香在76℃~90℃溶化、备用;b)不饱和植物油搅拌下升温至240℃~280℃,熬炼3~400分钟,搅拌下加入到溶化好的松香中,使其混合均匀,降温至40℃~60℃;c)搅拌下缓慢加入分子式为RCOOH(其中R为CH3、H)的有机酸,充分搅拌后,升温至90℃~110℃充分搅拌均匀,降至40℃~60℃;d)搅拌下加入樟脑(粉或油),搅拌均匀;e)在-40℃~20℃冷冻至内外温度一致,粉碎成微粒,均匀布于基材上,或用粉碎机粉碎后直接喷涂于基材上,升至25℃~35℃即得中药骨伤膏药。
中药骨伤膏药的制备方法当不饱和植物油为桐油时,加热到280℃时的时间不得超过7分钟,并应迅速与溶化的松香混合。
中药骨伤膏药的制备方法在步骤e)中可以用粉碎机粉碎。
中药骨伤膏药的制备方法其中在步骤e)中是用粉碎机粉碎后直接喷涂于基材上。
本发明中药骨伤膏的使用方法是将中药骨伤膏贴于患处,每贴使用3天,10贴为一个疗程,根据病情的轻重、缓急,一般1-3个疗程可治愈,对陈旧性骨伤3-6个疗程可治愈。
本发明中药骨伤膏基本上由4味天然物质衍生体组成,溶基质掺药为一体,是骨伤科用药量最少的配方,无铅、无毒、载药量大、含水量多、渗透性强,作于改善微循环,促骨痂生长,使缺血坏死骨回生,其熔点低,利用人体皮温粘贴,使用方便,生产过程中对环境无污染,临床应用广泛、疗效独特,可治疗一般性骨折、难治性骨折,如老年股骨颈骨折、缺血性骨坏死、骨质退变、破坏、骨性关节炎(如膝关节退变、滑膜炎、半月板损伤)、创伤性关节炎、肩周炎、肘关节外裸炎、风湿关节炎的重要骨伤膏药。采用冷冻、粉碎、喷涂或涂布即成,制作简单,可实现机械化连续化生产,即可替代中药传统的硬膏药,同时也是中药橡皮膏无法替代的。
下面是临床资料治愈各种骨伤统计表

典型病例黄建群 女51岁 2002年12月4日初诊,股骨头缺血性坏死4个月,2003年1月10日明显好转,2003年5月康复。
具体实施例方式
结合实施例对本发明进一步说明实施例1 中药骨伤膏各药物组成及用量为桐油500g、松香4500g、酒醋500g、樟脑粉300g。
制备方法a)将松香在80℃溶化、备用;b)不饱和植物油搅拌下升温至280℃,3分钟,搅拌下迅速加入溶化好的松香中,使其混合均匀,降温至50℃;c)搅拌下缓慢加入酒醋,升温至100℃充分搅拌均匀,降至50℃;d)搅拌下加入樟脑,搅拌均匀;e)在-4℃冷冻至内外温度一致,粉碎成微粒,均匀布于基材上,升至35℃即得中药骨伤膏药。
实施例2 中药骨伤膏各药物组成及用量为桐油200g、麻油400g、松香5000g、糟醋500g、樟脑油400g。
制备方法a)将松香在80℃溶化、备用;b)不饱和植物油搅拌下升温至270℃,保温40分钟,搅拌下加入溶化好的松香中,使其混合均匀,降温至50℃;c)搅拌下缓慢加入糟醋,升温至100℃充分搅拌均匀,降至50℃;d)搅拌下加入樟脑油,搅拌均匀;e)在-15℃冷冻至内外温度一致,用粉碎机粉碎,直接喷涂于基材上,升至30℃即得中药骨伤膏药。
权利要求
1.一种中药骨伤膏药,其特征在于是由下列重量份的药物组成不饱和植物油4~6份,松香40~50份,分子式为RCOOH(其中R为CH3、H)的有机酸4~5份,樟脑(粉或油)2.5~4份。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中药骨伤膏药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不饱和植物油选自桐油、梓油、麻油、亚麻油、环氧大豆油和这些不饱和植物油的混合物。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中药骨伤膏药其特征在于所述分子式为RCOOH(其中R为CH3、H)的有机酸选用米醋、酒醋、糟醋、白醋、蚁酸、甲酸、乙酸和这些有机酸的混合物。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中药骨伤膏药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樟脑选自樟脑粉、樟脑油和其混合物。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中药骨伤膏药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药物组成桐油、松香、酒醋、樟脑。
6.根据权利要求1或6所述的中药骨伤膏药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a)将松香在76℃~90℃溶化、备用;b)不饱和植物油搅拌下升温至240℃~280℃,保温3~400分钟,搅拌下加入溶化好的松香中,使其混合均匀,降温至50℃~90℃;c)搅拌下缓慢加入分子式为RCOOH(其中R为CH3、H)的有机酸,升温至90℃~110℃充分搅拌均匀,降至40℃~60℃;d)搅拌下加入樟脑(粉或油),搅拌均匀;e)在-40℃~20℃冷冻至内外温度一致,粉碎成微粒,均匀布于基材上,升至25℃~35℃即得中药骨伤膏药。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中药骨伤膏药的制备方法当不饱和植物油为桐油时,加热到280℃时的保温时间不超过7分钟,并应迅速与溶化的松香混合。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中药骨伤膏药的制备方法其中在步骤e)中是用粉碎机粉碎。
9.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中药骨伤膏药的制备方法其中在步骤e)中是用粉碎机粉碎后直接喷涂于基材上。
全文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中药骨伤膏药及其制备方法,其药物由不饱和植物油、松香、有机酸、樟脑按一定重量配比制备而成,溶基质掺药为一体。本发明用药味数少、无铅无毒,载药量大、含水量多、渗透强的,用于治疗一般骨折、难治性骨折,如老年股骨颈骨折、缺血性骨坏死、骨质退变、破坏、骨性关节炎(如膝关节退变、滑膜炎、半月板损伤)、创伤性关节炎、肩周炎、肘关节外髁炎、风湿关节炎等。不用火烤,利用人体皮温即可贴于患处,使用方便。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制备方法简单、科学、合理、时间短、容易实施并可实现机械化生产的中药膏药制备方法。
文档编号A61K9/06GK1559569SQ200410021959
公开日2005年1月5日 申请日期2004年3月1日 优先权日2004年3月1日
发明者邓国荣 申请人:邓国荣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