降血压仪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080713阅读:162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降血压仪的制作方法
专利说明降血压仪 本发明是关于利用冷却装置治疗高血压的方法和装置的发明,具体地说,是关于反复用冷和压迫振动刺激人体的人迎穴(颈动脉窦)部位,可以有效治疗高血压的降血压仪的发明。一般治疗高血压,西医依靠药物内服、注射等药物治疗方法,中医依靠针灸治疗方法。西医采用降血压药等药物治疗,由于患者一生都必须服用,用药的副作用发生率非常高;中医的针灸治疗,不仅要求高度熟练的技术和专业知识,而且,每次治疗时治疗效果都有若干差异,另外,治疗时还给患者带来疼痛。
西医把此处称为颈动脉窦(Carotid Sinus),对心血管患者进行应急处置时,内科医生用手指进行颈动脉窦按摩(Carotid Sinus Massage),其效果是在短时间内收缩压降低,血压降低的时间在几分钟左右。
本发明人对人体经络穴位进行了临床实验,结果,确认了如果对位于人体颈部左侧或右侧(颈动脉窦),按中医分类称之为“人迎”的穴位施加一定时间的低温刺激,可以降低高血压患者的血压,回到正常值。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对人体无副作用,使用者即使没有专门知识也可以自行反复用冷和压迫振动刺激颈动脉窦(人迎穴)部位,从而有效治疗高血压的装置。
本发明的特征是,为达到上述目的,把冷却装置放在人体颈动脉窦(人迎穴)部位,以大约4~10分钟时间,-1℃~+5℃的温度,进行冷却、压迫振动刺激。


图1为本发明人开发的产品的图示,隔一定间隔设置用导热系数良好的金属材料制作的散热板(Heat Sink),以便容易向外部散热,带有多个超小型振动电机的冷却头(CooLing Pin)做成圆锥形,前端做成连接槽,以便可以与盖连接,在侧面做成贯通孔,可以引出导线。
上述散热板(Heat Sink)的上面中央附着有热电元件(Thermo ElectricModule),热电元件的发热面朝向散热板(Heat Sink),热电元件的冷却面上附着尖端具有半球形磁铁的触头(Contact Tip)。此外,可以把热电元件的导线通过散热板侧面的贯通孔引到下端。
触头以最适合的条件构成其体积,能够以最快的速度把使用者设定的冷却温度传递到人体的接触部位。
冷却风扇装在散热板下端,可以有效地去除热电元件发热面放出的热量,使热电元件的冷却效率达到最大。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可以低温刺激人体颈动脉窦(人迎穴)的装置,所述装置具有用于感知接触人体颈动脉窦(人迎穴)部位的触头冷却温度的温度传感部件,可以将使用者设定的触头设定温度和上述温度传感部件感知到的触头探测温度进行比较,按照其差异,自动调节触头的温度,因此,可以根据使用者的体质自由设定触头的冷却温度。
另外,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可以低温刺激人体颈动脉窦(人迎穴)部位的装置,实际上在使触头冷却的热电元件下面另外设置散热板和冷却风扇,从而,可以进一步提高热电元件的冷却效率。。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特征是为了接触人体颈动脉窦(人迎穴)部位,盒体上端突出装有触头,在上述触头的下端,具有冷却到使用者设定温度的热电元件。如上所述,本发明的设计特点是便于一般使用者使用,此外,通过使接触人体颈动脉窦(人迎穴)部位的降血压仪触头保持一定的冷却温度刺激颈动脉窦(人迎穴)部位,可以期待降低血压的效果。图1为本发明冷却装置构造剖面图。
图2为本发明的实际装置图。
图3为控制部件的结构图和电路图。
图4为外形设计图。
图5为电路图。
图6为降血压仪的外形图。
图7为“颈动脉窦”的解剖结构图。
图8为“颈动脉窦”的位置。
图9为“人迎穴”的位置和使本发明的降血压仪接触人迎穴的状态示意图。下面参照附图对本发明的实施例进行说明。
图6为本发明低温刺激装置整体外形图。为了接触人体颈动脉窦(人迎穴)部位,盒体上端的触头向上突出。
如图2所示,在上述触头下端设置有根据输入电流使触头冷却到设定温度的热电元件,此时,如图1所示,热电元件的上面是冷却面,与触头连接,下面是发热面,与散热板连接。
热电元件下面装有散热板,散热板下面装有为提高热电元件的冷却效率,把散热板排出的热量向外排放的冷却风扇。
上述热电元件驱动时,冷却风扇被驱动,利用强制对流,通过与热电元件发热面接触的散热板,快速把热量尽可能多地排除,因此,热电元件的冷却效率得到大幅度提高。
另一方面,本发明有使触头的冷却温度保持在使用者设定温度的控制手段,控制部分由可以使动作开始和结束的键入部件(开关)、可以表示现在状态的LED、通知使用者开始和终了的蜂鸣器(Buzzer)等构成。
下面说明由这样的控制部分(图5)构成的本发明的动作。
首先,使用者操作键入部分接通电源,蜂鸣器连续发出“噼~噼”声,通知使用者开始,LED也发光,表示已通电。另外,控制部分根据提供的信号调节供给热电元件的电流强度,热电元件根据控制部分供给的电流冷却触头。
此时,装在上述触头上的温度传感部件探测触头现在的冷却温度,传送给温度控制部件,上述温度控制部件对使用者设定的触头设定温度和上述温度传感部件感知到的现在的冷却温度进行比较后,把与此差异相对应的调制脉冲宽度的控制信号向电流调节部件输出,上述电流调节部件根据从温度控制部件输入的调制脉冲宽度的控制信号,调节提供给热电元件的电流强度,因此,使上述触头的冷却温度与使用者设定的冷却温度保持一致。
上述热电元件驱动时,冷却风扇动作,从热电元件散出的热量通过散热板平稳地发散,提高了热电元件的冷却效率,使触头在短时间内达到使用者希望的冷却温度。
另一方面,图5是本发明采用的显示控制手段的简单电路图。
根据上图,温度传感部件(26)由根据周围温度变化可以改变电阻值的热敏电阻(26a)和电阻(R5、R6)构成。
因此,触头温度一发生变化,上述热敏电阻(26a)的电阻值也随之改变,并使温度控制部件可以掌握触头现在的冷却温度。
键入部件(27)由多个开关(SW1~SW4)和电阻(R1~R4)构成,可以输入使用者希望的设定温度,图上标号(27a)为蜂鸣器。
电流调节部件(29)是按照从温度控制部件(28)输出的调制脉冲宽度的控制信号,调节提供给热电元件(23)的电流的部件,其由使从温度控制部件(28)输出的调制脉冲宽度的控制信号变换成一定水平的直流信号的由电阻(R7、R9)和电容器(C1)构成的平滑滤波器(29b)、计算增幅器(29a)、和按照从上述计算增幅器(29a)输出的信号使提供给热电元件的电流强度改变的三极管(Q)构成。
也就是上述电流调节部件(29)是由平滑滤波(29b)接收从温度控制部件(28)提供的控制信号,变换成一定水平的直流信号,经此平滑滤波器(29b)支流化的一定水平的信号用计算增幅器(29a)增幅后,提供给三极管(Q),上述三极管(Q)把对应输入电压的电流提供给热电元件(23),体现在热电元件(23)的冷却动作。
从上述平滑滤波器(29b)输出的直流信号水平根据从温度控制部件(28)输出的控制信号脉冲宽度是可以改变的,根据从上述平滑滤波器(29b)输出的直流信号水平,改变提供给热电元件(23)的电流强度,从而调节触头的冷却温度。
如上所述,动作开始后,如图7、图8图9所示,把冷却了的触头放在使用者的人体颈动脉窦(人迎穴)部位,4~10分钟后,可以有效地降低血压。
实验证明,利用按上述步骤动作的本发明,对颈动脉窦(人迎穴)部位实施冷却、压迫刺激,结果,确有降低高血压数值的治疗效果,血压降低的持续时间平均在6~8小时左右。例如,对血压平均为170mmHg左右的60名患者,每天实施4~10分钟,约2℃±3℃温度的低温刺激,持续约3个月后,结果,高血压患者的血压平均降低了约40mmHg。
即使在颈动脉窦(人迎穴)部位如此进行低温刺激,但人体具有的温度,即体温可以降低上述冷却温度,因此,人体感觉到的实际温度完全没有副作用。
试验例I.研究对象和方法1.对象从2002年10月到12月,以居住在瑞山地区的120名高血压患者为对象,不分年龄和性别,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利用本发明的降血压仪进行治疗,观察降压作用。
治疗组(使用降血压仪)和对照组(服用降压药)各60名。
治疗组和对照组人员的选择标准是年龄、性别、病情等相类似,且全部是成年人,在一定时间内测量3次,血压全部超标。
2.测定方法治疗组在临床试验期间不能服用任何降压药,只使用本发明的降血压仪。降血压仪的接触部位接触人体颈部左侧或右侧的人迎穴。
临床试验期间,规定每天每人治疗5分钟,持续时间约3个月,在此期间,治疗前、治疗后、治疗后30分钟,都要对实验人员分别进行血压测量和观察。
对照组按内科处方服用降压药,临床试验时间约3个月,在此期间,每天测量1次血压。
血压的测量使用 生产的自动血压测量仪。
3.调查方法治疗组和对照组的选定,适用JNC-VI(1997)、WHO/ISH(1999)定义的标准(表1),以正常范围为标准,超过此范围的人为高血压患者。
在临床试验期间,治疗组不服用任何降压药,只使用本发明的降血压仪,对照组服用降压药。用JNC-VI(1997)、WHO(1997)定义的高血压标准
4.治疗结果的判定标准对于治疗结果的判定标准按照收缩期血压降低的程度分3个阶段,利用微软(Microsoft)公司的Exell,用百分比(%)进行判定。
(1)效果非常好(Excellent)收缩期血压降低20mmHg以上;(2)有效果(Good)收缩期血压降低10-20mmHg左右;(3)无效(Poor)收缩期血压降低10mmHg以下。
II.结果1.治疗组的年龄和性别试验对象总计120名治疗组60名,对照组60名。治疗组的性别为男25名、女35名,平均年龄58.9岁。(表2)[表2]治疗组的年龄和性别(单位名)
2.对照组的年龄和性别对照组男28名、女32名,合计60名,平均年龄58.2岁。(表3)[表3]对照组的年龄和性别(单位名)
3.对象患者的血压分布治疗组60名中,高血压1度18名、2度37名、3度5名。对照组60名中,高血压1度18名、2度32名、3度10名。(表4)[表4]对象患者的血压分布
4.高血压1、2度患者的治疗效果治疗组高血压患者中,1度和2度患者总计55名,其中,用降血压仪治疗效果显著,即效果非常好(Excellent)的25名(45.5%)、有效的23名(41.8%),总计48名(87.3%)见效,不太见效的(Poor)7名(12.7%)。
对照组高血压患者中,1度和2度患者总计50名,其中服用降压药后治疗效果为显著的人23名(46%)、有效的21名(42.2%),44名(88.0%)见效,不太见效的6名(12.0%)。(表5)如果只把1、2度高血压患者进行比较,治疗组和对照组两个组的差异不太大。高血压1、2度患者的治疗效果
5.高血压3度患者的治疗效果治疗组高血压患者中,3度患者总计5名,由于5名的降压效果全部在10mmHg以下,所以,判断用降血压仪的治疗无效。
对照组高血压患者中,3度患者总计10名,其中服用降压药后治疗效果显著的人有7名(70%)、不太见效的3名(30%)。(表6)[表6]高血压3度患者的治疗效果
6.治疗效果比较治疗组全部60名中,用降血压仪治疗有效的48名,为80.0%,服用降压药有治疗效果的51名,为85%。(表7)[表7]治疗效果比较
III.结论为了调查利用本发明的降血压仪的降压效果,以高血压1、2度患者和高血压3度患者120名为对象,对人迎穴实施冷却刺激,结果,得到如下结论。
1.在高血压1、2度患者中,使用降血压仪的治疗组,治疗效果显示有效的占87.3%,对照组高血压1、2度患者服用降压药,有治疗效果的人为88.0%,二者进行比较,结果相近。
2.在高血压3度患者中,使用降血压仪的治疗组,治疗效果不如对照组服用降压药的治疗效果好。
3.以治疗组全体为对象,使用降血压仪治疗,有效率为80.0%,服用降压药治疗,有效率为85.0%。
从以上结果可以看出,利用对人迎穴进行低温刺激的装置的降血压仪的降压效果非常好,可以作为高血压1、2度患者降压药的替代手段使用,能起到防止高血压1度患者向高血压2度和高血压3度患者发展的作用。
正如以上试验证实的那样,本发明的降血压仪具有优良的降低血压的功能,对于轻度高血压患者,即使不服用降血压药,只用本发明的降血压仪,就能保证正常生活,对于重度高血压患者,降压药和本发明的降血压仪可以一起使用,这样做的优点在于可以大幅度减少降压药的使用量。
权利要求
1.一种低温刺激降血压仪,其特征在于,所述低温刺激降血压仪由温度传感部件、温度控制部件、键入部件、电流调节部件构成;所述温度传感部件由向上突出的触头、下部装有散热板的热电元件、安装在散热板下部的冷却风扇和振动电机、下部机身的热敏电阻和电阻构成;所述温度控制部件可以根据触头温度一发生变化,上述热敏电阻的电阻值也随之改变的情况,控制触头的冷却温度;所述键入部件是由可以键入设定温度的多个开关和电阻构成;所述电流调节部件由使从温度控制部件输出的调制脉冲宽度的控制信号变换成一定水平的直流信号的由电阻和电容器构成的平滑滤波器、计算增幅器、和按照从上述计算增幅器输出的信号使提供给热电元件的电流强度改变的三极管构成;位于人体颈部左侧或右侧的颈动脉窦部位是在人体上降低血压效果最好的部位,把降血压仪触头温度设定在大约2℃±3℃,放在所述颈动脉窦部位3~10分钟左右,实施冷、压迫刺激,这时,通过人体自律神经系统起调节血压作用的压力感受器刺激中枢神经系统,使血压降低。
全文摘要
本发明是关于利用冷却装置治疗高血压的方法和装置的发明。更详细地说,就是关于反复用冷却、压迫振动刺激人体人迎穴(又称为“颈动脉窦”),可以得到治疗高血压效果的降血压仪的发明。本发明降血压仪设计独到,便于一般使用者使用,此外,通过使与颈动脉窦(人迎穴)部位接触的降血压仪触头保持一定的冷却温度,刺激颈动脉窦(人迎穴)部位,可以获得降低血压的效果。
文档编号A61H23/02GK1572277SQ20041003836
公开日2005年2月2日 申请日期2004年5月24日 优先权日2003年5月24日
发明者安文晖, 安相昱 申请人:安文晖, 安相昱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