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疗小儿感冒的中药制剂及其制备方法

文档序号:977042阅读:272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治疗小儿感冒的中药制剂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是一种治疗小儿感冒的中药制剂及其制备方法,属于中药的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感冒俗称“伤风”,西医称之为急性上呼吸道感染,是小儿时期常见病、多发病,许多发明人及药品企业对此做了大量的研究,也提供了一些研发的产品;如上市产品小儿感冒口服液、专利申请号为“97107520”,名称为“小儿感冒颗粒(无糖型)及制备方法”的专利申请,但是剂型为口服液、颗粒剂,剂型落后,品种不够丰富,儿童不乐于接受;鉴于这些情况,开发一种市场前景广阔、儿童乐于接受的有效治疗药物制剂就成了人们急需解决的事情。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治疗小儿感冒的中药制剂及其制备方法;本发明针对现有技术,将本方制成深受儿童喜爱的凝胶剂,不仅美味可口,而且可以更好保留药物的挥发性有效成分,治疗作用良好,丰富剂型品种,市场广阔。
本发明是这样构成的它是将广藿香60~90份,菊花60~90份,石膏110~140份,连翘60~90份,大青叶110~140份,薄荷40~70份,板蓝根60~90份,地黄60~90份,白薇60~90份,地骨皮60~90份制作而成。所述的制剂包括注射剂,包括注射液、粉针、冻干粉针、凝胶剂、片剂、分散片、胶囊剂、软胶囊剂、微囊剂、颗粒剂、丸剂、微丸、散剂、滴丸剂、缓释制剂、控释制剂、凝胶剂、口服液体制剂、煎膏剂、浸膏剂和膜剂药剂学上所有可以接受的剂型。准确的说所述的制剂是凝胶剂。它这样制备将广藿香、菊花、石膏、连翘、大青叶、薄荷、板蓝根、地黄、白薇和地骨皮的提取物加入到辅料中,混合均匀,辅料主要是基质,为卡拉胶、琼脂、卡波姆、明胶、羧甲基纤维素钠的一种或两种以上。最佳的材料是卡拉胶。
具体的说本发明所述制剂中的凝胶剂这样制备取广藿香、薄荷、菊花,提取挥发油,蒸镏后的水溶液另器收集;药渣与连翘、石膏、大青叶、板蓝根、地黄、白薇、地骨皮加水煎煮2次,其中石膏先煎1小时,第一次2小时,第二次1小时,合并煎液,滤过,浓缩;将0.2%的卡拉胶用热水浸泡1小时,然后用微火煮沸,使其充分溶化,粗滤备用;再将9%的白砂糖用沸水溶化,过滤,加入卡拉胶溶液、2%变性淀粉、药物提取液、挥发油提取液,可再加入少量食用色素和食用调味料,混匀,灌装,迅速冷却,即得。
更加具体的说凝胶剂这样制备取广藿香、薄荷、连翘提取挥发油,其水溶液滤过;取地黄、白薇、地骨皮、4/5处方量的石膏加水煎煮二次,第一次3小时,第二次1小时,合并煎液;菊花、大青叶热浸2次,第一次2小时,第二次1小时,合并浸出液,与水煎液合并;将其余的石膏、板蓝根粉碎成细粉;将0.2%的卡拉胶用热水浸泡1小时,然后用微火煮沸,使其充分溶化,粗滤备用;再将9%的白砂糖用沸水溶化,过滤,加入卡拉胶溶液、药物提取液、挥发油提取液、药物细粉、2%变性淀粉,可再加入少量食用色素和食用调味料,混匀,灌装,迅速冷却,即得。本发明中食用色素和食用调味料可以不添加,不会影响治疗效果,但从吸引儿童服用欲望角度出发,添加后效果更好。
本方中,石膏清热泻火为方中君药,广藿香、菊花、连翘、大青叶、板蓝根疏散风热、清热解毒为方中臣药,地黄、白薇、地骨皮清热凉血,薄荷清利头目、利咽共为佐药;诸药相合,清热解表,用于小儿外感风热所致发热重,微恶风寒,头痛,有汗或少汗,咽红肿痛,口渴,舌尖红,苔薄黄而干,脉浮数等。
与现有技术相比,将本方制成深受儿童喜爱的凝胶剂,不仅美味可口,而且可以更好保留药物的挥发性有效成分,对于小儿感冒的治疗作用良好,丰富剂型品种,市场广阔。本申请人在研制过程中发现,作为一种新的剂型,药物的释放、吸收是否理想,胶凝性差、析水量大是其关键问题,即形成凝胶时会产生脱液收缩现象(也称析水现象),所排出的液体并不是纯水而是具有一定浓度的湾胶,有时还含有原来就存在于凝胶中的电解质,所以脱液收缩既影响外观,也易引起产品质量的变化,是亟待解决的问题。申请人进行了一系列实验,采用2%卡拉胶为基质、加入2%变性淀粉,制得的产品释放度理想,析水率低,外观良好,选择本发明提供的药物制剂的制备工艺、使用的辅料种类及用量、比例等;保证其科学、合理、可行;得到的制剂具有有效的治疗效果。
实验例1提取工艺研究实验1组取广藿香、薄荷、菊花,提取挥发油,蒸镏后的水溶液另器收集;药渣与连翘、石膏、大青叶、板蓝根、地黄、白薇、地骨皮加水煎煮2次,其中石膏先煎1小时,第一次2小时,第二次1小时,合并煎液,制得的产品。
实验2组取广藿香、薄荷、连翘提取挥发油,其水溶液滤过;取地黄、白薇、地骨皮、4/5处方量的石膏加水煎煮二次,第一次3小时,第二次1小时,合并煎液;菊花、大青叶热浸2次,第一次2小时,第二次1小时,合并浸出液,与水煎液合并;将其余的石膏、板蓝根粉碎成细粉,制得的产品。
组别 靛玉红mg/ml百秋里醇苷mg/ml10.43 0.001520.42 0.0016结果表明,本发明的提取工艺合理可行。
实验例2成型工艺研究①基质筛选处方 卡拉胶 琼脂 卡波姆 明胶羧甲基胶凝性% %% 纤维素钠%1 0.2 - - - 透明,有弹性,较滑爽,韧性偏硬2 - 0.2 - - 较差,有弹性3 - - 0.2 - 较透明,偏硬,弹性较差4 - - - 0.2 较软,有弹性5 0.1 0.1 - - 韧性、弹性均较差6 - 0.1 0.1 0.1 韧性较好,弹性好,透明②析水率测定析水率%=析出的液体量/凝胶总重量×100%组别 析水率 目测加入变性淀粉 0.4%无明显析水现象未加入变性淀粉7.5%明显析水结果表明,最佳工艺条件为加入卡拉胶为基质、加入变性淀粉降低析水率。
实验例3释放度实验人工胃液-95%乙醇(3∶2)为溶媒,37±0.5℃100转/分。取小儿感冒口服液、小儿感冒颗粒、本发明凝胶剂,置转篮中分别于5min、10min、20min、30min、40min、50min、60min、90min时取6ml溶媒,立即置离心管中以4千转/分离心5min,取上清液5ml,加水稀释至10ml,用高效液相法测定靛玉红的含量,计算释放累积百分率。
释放累积百分率%小儿感冒颗粒 小儿感冒口服液本发明凝胶剂5min 70.3082.05 82.3410min84.2493.26 93.5420min85.3595.66 96.6030min89.8097.80 97.1640min95.2298.89 98.2450min96.65100.0099.5060min99.73100.10100.1090min99.80100.10100.10结果表明,本发明制剂性能良好。
实验例4药效学实验退热作用的实验研究实验材料 动物健康新西兰大耳白兔,体重(2.4±0.3)kg,雌雄兼有;药品药物A按照本发明的方法制备,药物B小儿感冒口服液,药物C小儿感冒颗粒剂;仪器电脑数字体温计。
实验方法取健康大耳白兔24只,实验前3d,在室温22-25℃、湿度为55%-65%通风环境下每间隔1小时测动物肛温1次共4次,使动物适应,并选择体温波动范围在0.4℃范围内的动物备用。实验时将动物按体重大小随机分为4组,分别为生理盐水组、A组、B组、C组。每隔30min用电脑数字体温计测兔肛温1次,共测3次,求取其平均值为该动物基础体温。按1ml/kg给药兔耳缘静脉注射灭活大肠埃希菌致热,并于致热前30min和致热后30分钟分两次灌胃给药。于致热后30,60,120,240及360min分别测兔肛温5次,计算各组家兔各时段治疗后肛温与基础体温的差值,作统计学处理。
实验结果结果详见表1。
表1各组动物治疗后不同时段体温变化情况组别治疗后时间(min)30 60120 240 360生理盐水组0.46±0.14 1.20±0.122.11±0.16 1.59±0.17 0.81±0.16治疗A组 0.35±0.05 0.62±0.140.92±0.21 0.52±0.15 0.33±0.13治疗B组 0.38±0.18 0.83±0.251.42±0.27 0.97±0.18 0.62±0.17治疗C组 0.40±0.21 0.91±0.131.63±0.15 1.19±0.12 0.74±0.10结果表明A组对大肠埃希菌致热家兔有明显退热作用,其退热效果优于B组和C组,且退热作用较B组和C组持久。
具体的实施方式本发明的实施例1广藿香90份,菊花90份,石膏140份,连翘90份,大青叶140份,薄荷70份,板蓝根90份,地黄90份,白薇90份,地骨皮90份,取广藿香、薄荷、菊花,提取挥发油,蒸镏后的水溶液另器收集;药渣与连翘、石膏、大青叶、板蓝根、地黄、白薇、地骨皮加水煎煮2次,其中石膏先煎1小时,第一次2小时,第二次1小时,合并煎液,滤过,浓缩;将0.2%的卡拉胶用热水浸泡1小时,然后用微火煮沸,使其充分溶化,粗滤备用;再将9%的白砂糖用沸水溶化,过滤,加入卡拉胶溶液、2%变性淀粉、药物提取液、挥发油提取液,混匀,灌装,迅速冷却,即得凝胶剂,本产品口服、一日三次、每次2袋。
本发明的实施例2广藿香60份,菊花60份,石膏110份,连翘60份,大青叶110份,薄荷40份,板蓝根60份,地黄60份,白薇60份,地骨皮60份,取广藿香、薄荷、连翘提取挥发油,其水溶液滤过;取地黄、白薇、地骨皮、4/5处方量的石膏加水煎煮二次,第一次3小时,第二次1小时,合并煎液;菊花、大青叶热浸2次,第一次2小时,第二次1小时,合并浸出液,与水煎液合并;将其余的石膏、板蓝根粉碎成细粉;将0.2%的卡拉胶用热水浸泡1小时,然后用微火煮沸,使其充分溶化,粗滤备用;再将9%的白砂糖用沸水溶化,过滤,加入卡拉胶溶液、2%变性淀粉、药物提取液、挥发油提取液、药物细粉,混匀,灌装,迅速冷却,即得凝胶剂。
本发明的实施例3广藿香85份、菊花85份、石膏141份、连翘85份、大青叶141份、薄荷56份、板蓝根85份、地黄85份、白薇85份、地骨皮85份,取广藿香、薄荷、连翘提取挥发油,其水溶液滤过;取地黄、白薇、地骨皮、4/5处方量的石膏加水煎煮二次,第一次3小时,第二次1小时,合并煎液;菊花、大青叶热浸2次,第一次2小时,第二次1小时,合并浸出液,与水煎液合并;将其余的石膏、板蓝根粉碎成细粉;加入药物提取液、挥发油提取液、药物细粉,混匀,再按药物∶基质=1∶1.2,加入大豆油、大豆卵磷脂的混合基质,加热熔融,混匀,得软胶囊内容物;胶液的制备以明胶∶甘油∶水=1∶0.5∶0.8,取明胶加适量蒸馏水使其吸水膨胀,另将甘油及余下的水置煮胶锅中加热至70-80℃,混合均匀,加入膨胀的明胶搅拌,使之溶融成均匀的胶液,于70℃保温1~2小时,静置,除去上浮泡沫,用布袋滤过,于软胶囊机中压制成软胶囊,压制成软胶囊,置滚桶干燥机中定型,整丸,干燥,即得软胶囊。
本发明的实施例4广藿香75份、菊花75份、连翘75份、大青叶125份、板蓝根75份、地黄75份、地骨皮75份、白薇75份、薄荷50份、石膏125份,取广藿香、薄荷、菊花,提取挥发油,蒸镏后的水溶液另器收集;药渣与连翘、石膏、大青叶、板蓝根、地黄、白薇、地骨皮加水煎煮2次,其中石膏先煎1小时,第一次2小时,第二次1小时,合并煎液,滤过,浓缩;加入挥发油提取液,混匀,滴入采用PEG6000与PEG4000之比为4∶1的混合基质中,滴头型号采用2号滴头,冷却剂温度为14~15℃,即得滴丸。
本发明的实施例5广藿香90份,菊花90份,石膏140份,连翘90份,大青叶140份,薄荷70份,板蓝根90份,地黄90份,白薇90份,地骨皮90份,取广藿香、薄荷、菊花,提取挥发油,蒸镏后的水溶液另器收集;药渣与连翘、石膏、大青叶、板蓝根、地黄、白薇、地骨皮加水煎煮2次,其中石膏先煎1小时,第一次2小时,第二次1小时,合并煎液,滤过,浓缩;将0.1%的明胶用热水浸泡1小时,然后用微火煮沸,使其充分溶化,粗滤备用;再将9%的白砂糖用沸水溶化,过滤,加入卡拉胶溶液、药物提取液、挥发油提取液,混匀,灌装,迅速冷却,即得凝胶剂,本产品口服、一日三次、每次2袋。
本发明的实施例6广藿香60份,菊花60份,石膏110份,连翘60份,大青叶110份,薄荷40份,板蓝根60份,地黄60份,白薇60份,地骨皮60份,取广藿香、薄荷、连翘提取挥发油,其水溶液滤过;取地黄、白薇、地骨皮、4/5处方量的石膏加水煎煮二次,第一次3小时,第二次1小时,合并煎液;菊花、大青叶热浸2次,第一次2小时,第二次1小时,合并浸出液,与水煎液合并;将其余的石膏、板蓝根粉碎成细粉;将0.2%的卡波姆用热水浸泡1小时,然后用微火煮沸,使其充分溶化,粗滤备用;再将9%的白砂糖用沸水溶化,过滤,加入卡拉胶溶液、药物提取液、挥发油提取液、药物细粉,混匀,灌装,迅速冷却,即得凝胶剂。
本发明的实施例7广藿香90份,菊花90份,石膏140份,连翘90份,大青叶140份,薄荷70份,板蓝根90份,地黄90份,白薇90份,地骨皮90份,取广藿香、薄荷、菊花,提取挥发油,蒸镏后的水溶液另器收集;药渣与连翘、石膏、大青叶、板蓝根、地黄、白薇、地骨皮加水煎煮2次,其中石膏先煎1小时,第一次2小时,第二次1小时,合并煎液,滤过,浓缩;将0.2%的琼脂用热水浸泡1小时,然后用微火煮沸,使其充分溶化,粗滤备用;再将9%的白砂糖用沸水溶化,过滤,加入卡拉胶溶液、药物提取液、挥发油提取液,混匀,灌装,迅速冷却,即得凝胶剂,本产品口服、一日三次、每次2袋。
本发明的实施例8广藿香60份,菊花60份,石膏110份,连翘60份,大青叶110份,薄荷40份,板蓝根60份,地黄60份,白薇60份,地骨皮60份,取广藿香、薄荷、连翘提取挥发油,其水溶液滤过;取地黄、白薇、地骨皮、4/5处方量的石膏加水煎煮二次,第一次3小时,第二次1小时,合并煎液;菊花、大青叶热浸2次,第一次2小时,第二次1小时,合并浸出液,与水煎液合并;将其余的石膏、板蓝根粉碎成细粉;将0.3%的羧甲基纤维素钠用热水浸泡1小时,然后用微火煮沸,使其充分溶化,粗滤备用;再将9%的白砂糖用沸水溶化,过滤,加入卡拉胶溶液、药物提取液、挥发油提取液、药物细粉,混匀,灌装,迅速冷却,即得凝胶剂。
本发明的实施例9广藿香90份,菊花90份,石膏140份,连翘90份,大青叶140份,薄荷70份,板蓝根90份,地黄90份,白薇90份,地骨皮90份,取广藿香、薄荷、菊花,提取挥发油,蒸镏后的水溶液另器收集;药渣与连翘、石膏、大青叶、板蓝根、地黄、白薇、地骨皮加水煎煮2次,其中石膏先煎1小时,第一次2小时,第二次1小时,合并煎液,滤过,浓缩;将0.1%的卡拉胶、0.1%的羧甲基纤维素钠、0.05%的琼脂、0.1%的卡波姆、0.1%的明胶用热水浸泡1小时,然后用微火煮沸,使其充分溶化,粗滤备用;再将9%的白砂糖用沸水溶化,过滤,加入卡拉胶溶液、药物提取液、挥发油提取液,混匀,灌装,迅速冷却,即得凝胶剂,本产品口服、一日三次、每次2袋。
本发明的实施例10广藿香60份,菊花60份,石膏110份,连翘60份,大青叶110份,薄荷40份,板蓝根60份,地黄60份,白薇60份,地骨皮60份,取广藿香、薄荷、连翘提取挥发油,其水溶液滤过;取地黄、白薇、地骨皮、4/5处方量的石膏加水煎煮二次,第一次3小时,第二次1小时,合并煎液;菊花、大青叶热浸2次,第一次2小时,第二次1小时,合并浸出液,与水煎液合并;将其余的石膏、板蓝根粉碎成细粉;将0.2%的卡拉胶用热水浸泡1小时,然后用微火煮沸,使其充分溶化,粗滤备用;再将9%的白砂糖用沸水溶化,过滤,加八卡拉胶溶液、药物提取液、挥发油提取液、药物细粉,混匀,灌装,迅速冷却,即得凝胶剂。
权利要求
1.一种治疗小儿感冒的中药制剂,其特征在于按照重量组分计算,它是将广藿香60~90份,菊花60~90份,石膏110~140份,连翘60~90份,大青叶110~140份,薄荷40~70份,板蓝根60~90份,地黄60~90份,白薇60~90份和地骨皮60~90份加适量辅料制作而成。
2.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治疗小儿感冒的中药制剂,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制剂包括注射剂,包括注射液、粉针、冻干粉针、凝胶剂、片剂、分散片、胶囊剂、软胶囊剂、微囊剂、颗粒剂、丸剂、微丸、散剂、滴丸剂、缓释制剂、控释制剂、凝胶剂、口服液体制剂、煎膏剂、浸膏剂和膜剂药剂学上所有可以接受的剂型。
3.按照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治疗小儿感冒的中药制剂,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制剂是凝胶剂。
4.如权利要求1、2或3所述的治疗小儿感冒的中药制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将广藿香、菊花、石膏、连翘、大青叶、薄荷、板蓝根、地黄、白薇和地骨皮的提取物加入到辅料中,混合均匀,辅料主要是基质,为卡拉胶、琼脂、卡波姆、明胶、羧甲基纤维素钠的一种或两种以上。
5.按照权利要求4所述的治疗小儿感冒的中药制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制剂中的凝胶剂这样制备取广藿香、薄荷、菊花,提取挥发油,蒸馏后的水溶液另器收集;药渣与连翘、石膏、大青叶、板蓝根、地黄、白薇、地骨皮加水煎煮2次,其中石膏先煎1小时,第一次2小时,第二次1小时,合并煎液,滤过,浓缩;将0.2%的卡拉胶用热水浸泡1小时,然后用微火煮沸,使其充分溶化,粗滤备用;再将9%的白砂糖用沸水溶化,过滤,加入卡拉胶溶液、2%变性淀粉、药物提取液、挥发油提取液,再加入少量食用色素和食用调味料,混匀,灌装,迅速冷却,即得。
6.按照权利要求4或5所述的治疗小儿感冒的中药制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制剂中的凝胶剂这样制备取广藿香、薄荷、连翘提取挥发油,其水溶液滤过;取地黄、白薇、地骨皮、4/5处方量的石膏加水煎煮二次,第一次3小时,第二次1小时,合并煎液;菊花、大青叶热浸2次,第一次2小时,第二次1小时,合并浸出液,与水煎液合并;将其余的石膏、板蓝根粉碎成细粉;将0.2%的卡拉胶用热水浸泡1小时,然后用微火煮沸,使其充分溶化,粗滤备用;再将9%的白砂糖用沸水溶化,过滤,加入卡拉胶溶液、药物提取液、挥发油提取液、药物细粉、2%变性淀粉,再加入少量食用色素和食用调味料,混匀,灌装,迅速冷却,即得。
全文摘要
本发明是一种治疗小儿感冒的中药制剂及其制备方法,它是将广藿香、菊花、石膏、连翘、大青叶、薄荷、板蓝根、地黄、白薇和地骨皮的提取物加入到辅料中,混合均匀,制成凝胶制剂;这种产品用于治疗小儿感冒有比较好的效果,凝胶制剂比较为儿童喜爱,在服用过程中没有副作用,丰富了剂型品种,为医患双方提供了新的选择。
文档编号A61P31/00GK1634244SQ20041004077
公开日2005年7月6日 申请日期2004年9月24日 优先权日2004年9月24日
发明者于文勇 申请人:贵阳云岩西创药物科技开发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