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治疗上呼吸道疾病的中药滴丸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979086阅读:203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治疗上呼吸道疾病的中药滴丸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治疗上呼吸道疾病的中药滴丸,具体说,涉及一种治疗呼吸道感染,急、慢性咽喉炎,急性扁桃腺炎,化脓性扁桃腺炎,疮毒等症的中药滴丸。
背景技术
急、慢性咽喉炎,急性扁桃腺炎,化脓性扁桃腺炎,疮毒是常见病、高发病,这些疾病的主要病因是肠胃热盛、脾胃积热、受凉、疲劳、烟酒过度、各种物理化学物质刺激引起。上呼吸道感染的症状分别有咽部干燥、灼热、疼痛或吞咽痛,喉部有异物堵塞感,声音嘶哑,咳嗽有痰,疮毒的症状是局部皮肤红肿热痛。得了这些病的病人轻则吞咽困难,重则高烧头痛,影响了日常工作和生活。
目前西医对上呼吸道疾病治疗主要采取消炎解毒药、抗菌素。如注射用青霉素或口服红霉素、先锋霉素、麦迪霉素等消炎药物治疗。抗菌素对由病菌引起的病症治疗效果较好,但如果常用和滥用抗菌素,不仅会使一些细菌产生耐药作用,还会使人体内的有益细菌不能存活,而引起其它病症出现或加重。
中医对上呼吸道疾病主要采用具有清热解毒、凉血清肺的药物来治疗,如金银花、连翘、紫花地丁等,目前市场上也销售了一些治疗咽喉疾病的中药制剂或含片,如草珊瑚含片、西瓜霜、银黄片等,这些中药制剂对减缓某些咽喉病起到了一定作用,但不能从内部较快地治愈病情较重的病人,尤其对急性咽喉炎、急性扁桃腺炎或化脓性扁桃腺炎,治疗效果不佳。而且目前市场上的中药剂型多为片剂、散剂、丸剂、胶囊剂、颗粒剂或口服液,这些中药剂型制造工艺不稳定,口服量大,患者用后易引起胃肠不适,吸收慢、显效慢,同时药物的稳定性差、生物利用度低。
因此,人们仍在不断研究疗效更显著的中药制剂,以满足临床的需求。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现有药物的不足之处,提供一种治疗呼吸道感染,急、慢性咽喉炎,急性扁桃腺炎,化脓性扁桃腺炎,疮毒等症的中药滴丸。本发明人经过大量实验,发现选择特定的中药药材,将其提取物与特定的基质制成的滴丸剂型解决了上述问题。本发明的中药滴丸具有清热解毒、活血凉血、消炎止痛的功效,且具有生物利用度高、快速释药、快速显效和毒副作用小的特点。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治疗上呼吸道疾病的中药滴丸,其由按以下重量份配比的中药药材经以下工艺步骤制备而成蒲公英 200-400 紫花地丁 200-400 黄芩 50-200岗梅 50-200赤芍 50-150天花粉 50-150玄参 50-150当归 50-150防风 50-150柴胡 50-150皂角刺 50-200人工牛黄 5-30白芷 10-50 胆南星 10-50 虎杖 50-200夏枯草 30-100板蓝根 50-200。
(1)除人工牛黄外,将胆南星粉碎成细粉,其余蒲公英等十五味药材加水煎煮二次,第一次1-3小时,第二次0.5-1.5小时;滤过,合并滤液,浓缩至相对密度为1.10-1.2,加70-80%乙醇浸泡10-15小时,过滤,回收乙醇,滤液浓缩,加入人工牛黄及胆南星粉搅匀;(2)熔融按上述滤液混合物与聚乙二醇4000或6000或其混合物的重量比为1∶3,取聚乙二醇4000或6000或其混合物,加热至80-90℃使熔,将上述滤液混合物加入,搅拌熔融,并保温80-90℃;(3)滴制将上述混合液,倒入滴丸装置中,水浴保温80-90℃,滴入3-6℃的二甲基硅油中,滴制完毕后将滴丸继续留在冷却剂中,使其充分冷却,取出,干燥,即得。
本发明优选的一种治疗上呼吸道疾病的中药滴丸,其中所述的中药药材的重量份配比为蒲公英 300-350 紫花地丁 300-350 黄芩 50-150岗梅100-150 赤芍 50-150 花粉 50-150玄参50-150 当归 50-150 防风 50-150柴胡50-150 皂角刺100-150 人工牛黄 10-30白芷20-40胆南星20-40虎杖 100-150夏枯草 50-100 板蓝根100-150。
本发明最优选的一种治疗上呼吸道疾病的中药滴丸,其中所述的中药药材的重量份配比为蒲公英 330 紫花地丁 330 黄芩 100岗梅130 赤芍 100 天花粉 100
玄参 100 当归 100 防风 100柴胡 100 皂角刺 130 人工牛黄 20白芷 30 胆南星 30虎杖130夏枯草 65 板蓝根 130。
本发明药物中的各味中药均为天然药材。该方为清热解毒,消肿止痛,散结利咽剂。为治热湿,痰结壅滞上焦症。各药合用表里互助,上,下具通清,终以达热去病除。
本发明的关键还在于选择最佳配比的中药药材和选择适宜该中药药材的特定基质,使之有协同效果,增加药物的稳定性,同时药物与基质的配比也相当重要,其能影响滴丸的硬度、溶散时限。经多次实验研究,适宜的基质是聚乙二醇4000或6000或其混合物,优选聚乙二醇4000和6000的混合物,药物与基质间的重量配比为1∶3,当选择聚乙二醇4000和6000的混合物时,药物与聚乙二醇4000和6000间的重量配比为1∶1∶2。本发明选用聚乙二醇4000或6000或其混合物作为基质,制成固体分散剂,使药物呈分子、胶体或微晶状态分散于基质中,药物的总表面积增大,且基质为亲水性,对药物具有润湿作用,能使药物迅速溶散成微粒或溶液,因而使药物的溶解和吸收加快,提高了生物利用度,发挥高效、速效的作用。与传统口服制剂的给药方式相比,本发明用固体分散技术制备的滴丸可采用口服和舌下给药,能使药物有效成分与粘膜表面充分接触,通过粘膜上皮细胞吸收,直接进入循环系统,避免了胃肠道刺激症状,从而具有起效迅速,生物利用度高,副作用小,用药方便等特点。另外,本发明的滴丸是由固体药物与基质加热、熔融成液态后,滴入不相混溶的冷凝液中制成的,因此,药物的稳定性高、不易水解、氧化,且操作是在液态下进行,无粉尘污染,不易受晶型的影响,从而保证了药品的质量,增加了稳定性。
本发明药物具有明显抗炎、镇咳化痰、抗菌作用。对于凤热症和肺胃实热症引起的咽喉肿痛、咳嗽、痰多、发热、口苦等症状有较好的治疗作用,是治疗急慢性咽炎、急性扁桃腺炎、化脓性扁桃腺炎、疮毒等症的良药。本发明的滴丸具有三效(速效、高效、长效);三小(服用剂量小、毒性小、副作用小);五方便(生产、贮存、运输、携带、使用方便)的优点。
具体服用方法和用量口服,每日三次,每次20粒,滴丸的规格为30-50mg/粒,急性咽炎连续3天为一疗程,慢性咽炎连续7天为一疗程。
具体实施例方式
以下采用实施例具体说明本发明的一种治疗上呼吸道疾病的中药滴丸。
实施例1一种治疗上呼吸道疾病的中药滴丸,其由以下重量配比的中药药材按以下制备方法制成蒲公英 330克 紫花地丁 330克 黄芩 100克岗梅130克 赤芍 100克 天花粉 100克玄参100克 当归 100克 防风 100克柴胡100克 皂角刺 130克 人工牛黄 20克白芷30克 胆南星 30克 虎杖 130克夏枯草 65克 板蓝根 130克其制备方法为(1)除人工牛黄外,将胆南星粉碎成细粉,其余蒲公英等十五味药材加水煎煮二次,第一次2小时,第二次1小时;滤过,合并滤液,浓缩至相对密度为1.15,加70-80%乙醇浸泡12小时,过滤,回收乙醇,滤液浓缩,加入人工牛黄及胆南星粉搅匀;(2)熔融按上述滤液混合物与聚乙二醇4000和6000的重量比1∶1∶2,取聚乙二醇4000和6000,加热至85℃使熔,将上述滤液混合物加入,搅拌熔融,并保温85℃;(3)滴制将上述混合液,倒入滴丸装置中,水浴保温85℃,滴入5℃的二甲基硅油中,滴制完毕后将滴丸继续留在冷却剂中,使其充分冷却,取出,干燥,即得。
实施例2一种治疗上呼吸道疾病的中药滴丸,其由以下重量配比的中药药材按以下制备方法制备而成蒲公英 400克 紫花地丁 400克 黄芩 50克岗梅200克 赤芍 50克 天花粉 50克玄参150克 当归 150克 防风 50克柴胡150克 皂角刺200克 人工牛黄 30克白芷50克 胆南星50克 虎杖 50克夏枯草 30克 板蓝根200克其制备方法为(1)除人工牛黄外,将胆南星粉碎成细粉,其余蒲公英等十五味药材加水煎煮二次,第一次3小时,第二次0.5小时;滤过,合并滤液,浓缩至相对密度为1.10,加70-80%乙醇浸泡10小时,过滤,回收乙醇,滤液浓缩,加入人工牛黄及胆南星粉搅匀;(2)熔融按上述滤液混合物与聚乙二醇4000的重量比为1∶3,取聚乙二醇4000,加热至80℃使熔,将上述滤液混合物加入,搅拌熔融,并保温80℃;(3)滴制将上述混合液,倒入滴丸装置中,水浴保温80℃,滴入5℃的二甲基硅油中,滴制完毕后将滴丸继续留在冷却剂中,使其充分冷却,取出,干燥,即得。
实施例3一种治疗上呼吸道疾病的中药滴丸,其由以下重量配比的中药药材按以下制备方法制备而成蒲公英 200克 紫花地丁 200克 黄芩 200克岗梅50克 赤芍 150克 天花粉150克玄参50克 当归 50克 防风 150克柴胡50克 皂角刺50克 人工牛黄 5克白芷10克 胆南星10克 虎杖 200克夏枯草 100克 板蓝根50克其制备方法为(1)除人工牛黄外,将胆南星粉碎成细粉,其余蒲公英等十五味药材加水煎煮二次,第一次1小时,第二次1.5小时;滤过,合并滤液,浓缩至相对密度为1.20,加70-80%乙醇浸泡15小时,过滤,回收乙醇,滤液浓缩,加入人工牛黄及胆南星粉搅匀;(2)熔融按上述滤液混合物与聚乙二醇6000的重量比为1∶3,取聚乙二醇6000,加热至90℃使熔,将上述滤液混合物加入,搅拌熔融,并保温90℃;(3)滴制将上述混合液,倒入滴丸装置中,水浴保温90℃,滴入6℃的二甲基硅油中,滴制完毕后将滴丸继续留在冷却剂中,使其充分冷却,取出,干燥,即得。
以下通过药效学试验进一步说明本发明的一种治疗上呼吸道疾病的中药滴丸的药效作用本研究根据其功效主治进行了抗炎、镇痛等方面的药效学试验,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1.材料
1.1动物 Wistar大鼠,体重150-170g,昆明种小白鼠,体重18-22g,均由中山大学动物中心提供。
1.2药物与试剂 实施例1制备的中药滴丸(暂命名为紫花地丁滴丸);甲基强的松龙,比利时法玛西亚公司,批号KE0026;西瓜霜润喉片,桂林三金药业有限公司生产,批号030630;二甲苯;氯化铵,巴豆油,琼脂1.3仪器 GJ-8402型热板测痛仪,浙江白石电子仪器厂生产。
2.方法与结果2.1抗炎实验2.1.1对二甲苯引起的小鼠耳廓肿胀的影响;取小鼠50只,随机分成5组;甲基强的松龙(0.02g/kg),西瓜霜组(1.30g/kg),紫花地丁滴丸高(15.55g/kg),低(7.77g/kg)剂量组和生理盐水组(等容量NS),每组10只。每天灌胃给药1次,连续5天,于未次给药后0.5小时,在小鼠左耳两面均匀涂上2%的二甲苯0.05ml,1小时后脱颈处死,在两耳同一部位用0.8cm打孔器打下耳片,称重,以两耳片重量之差为肿胀度,求出给药组的肿胀抑制率。结果,甲基强的松龙组、西瓜霜组、紫花地丁滴丸高、低剂量组的耳廓肿胀度(x±s)分别为7.5±2.7、11.1±1.8、10.8±2.0、12.7±1.9,与NS组(14.7±2.1)比较(t检验),P<0.05~0.01。结果提示甲基强的松龙,西瓜霜和高、低剂量的紫花地丁滴丸对二甲苯引起的小鼠耳廓肿胀均有明显的抑制作用,抑制率分别为48.9%、24.5%、26.5%t 13.6%。
2.2.2对巴豆油引起的小鼠耳廓肿胀的影响分组和方法同前,致炎剂用巴豆油,涂致炎剂4小时后处死小鼠,结果甲基强的松龙、西瓜霜组、紫花地丁滴丸高、低剂量组的耳廓肿胀度(x±s)分别为10.8±3.7、13。6±3.2、13.3±3.5、14.5±4.3,与NS组(18.7±3.4)比较(t检验),P<0.05~0.01。结果提示甲基强的松龙、西瓜霜和高、低剂量的紫花地丁滴丸对巴豆油引起的小鼠耳廓肿胀均有明显的抑制作用,抑制率分别为42.2%、27.3%、30.4%、和22.5%。
2.2.3对琼脂致大鼠肉芽肿的影响大鼠40只,随机分成4组,甲基强的松龙组(0.02g/kg),紫花地丁滴丸高(15.55g/kg)、低(7.77g/kg)剂量组和生理盐水组(等溶量NS),每组10只。在鼠背中线皮下注射2%琼脂2ml致炎,致炎前紫花地丁滴丸高、低剂量组动物灌胃给药3天,致炎后再连续给药7天,甲基强的松龙组在致炎后每天皮下注射组药1次,生理盐水组灌吸给予等容量NS,连续给药7天,同时各组动物均连续肌注青霉素(每只4万单位)3天,防止感染,致炎15天后处死动物,剥离出肉芽肿琼脂块,用扭力天平称取湿重,结果,甲基强的松龙组、紫花地丁滴丸高、低剂量组的肉芽肿湿重(x±s,g)分别为0.81±0.38、1.31±0.21、1.50±0.23、与NS组(1.55±0.22)比较(t检验),甲基强的松龙组P<0.01,紫花地丁滴丸高剂量组P<0.05。结果表明,甲基强的松龙和高剂量的紫花地丁滴丸对大鼠皮下注射琼脂引超的肉芽肿有明显抑制作用。
2.3镇痛实验2.3.1热板法在55±0.5℃的热板测痛仪上预选出痛阈值在6-30秒的雌性小鼠40只,分组及给药剂量同2.2.1,仅不高甲基强的松龙组。测定未次给药后30分钟、60分钟、90分钟时的痛阈值。结果,NS对照组、西瓜霜组和紫花地丁滴丸高、低剂量组在未次给药后30分钟时的痛阈值(x±s,s)为15.6±4.2、20.7±5.4、18.8±6.0、和15.9±6.9;60分钟时的痛阈值为15.4±3.9、21.8±4.4、22.7±5.3和17.4±4.3;90分钟时的痛阈值为18.3±5.4、22.7±6.1、19.4±7.7、和16.6±4.0。结果表明,紫花地丁滴丸高剂组在60分钟时对热刺激所引起的疼痛有抑制作用,与NS组比较,P<0.05。
2.3.2扭体法动物分组及给药剂量均同热板法,未次给药后30分钟,腹腔注射0.6%乙酸0.2ml/只,NS对照组、西瓜霜组和紫花地丁滴丸高、低剂量组在未次给药后30分钟内的扭体次数(x±s)分别为21.8±7.05、15.2±8.12、11.7±5.90、23.5±9.35。结果表明高剂量的紫花地丁滴丸对化学刺激所引起的疼痛有显著的抑制作用,与对照组比较,P<0.05。
3.小结紫花地丁滴丸对二甲苯和巴豆油所致的急性炎症和注射琼脂所致的慢性炎症均有抑制作用;对乙酸引起的小鼠扭体反应和热刺激所致的痛反应也有抑制作用。
本发明的药物是以蒲公英,紫花地丁为主药制成的纯中药制剂,具有清热解毒,活血凉血,消炎止痛之功效。用于上呼吸道感染,急、慢性咽喉炎,急性扁桃腺炎,化脓性扁桃腺炎,疮毒等症治疗。
权利要求
1.一种治疗上呼吸道疾病的中药滴丸,其由按以下重量份配比的中药药材经以下工艺步骤制备而成蒲公英 200-400 紫花地丁 200-400 黄芩 50-200岗梅 50-200 赤芍 50-150 天花粉50-150玄参 50-150 当归 50-150 防风 50-150柴胡 50-150 皂角刺50-200 人工牛黄 5-30白芷 10-50胆南星10-50虎杖 50-200夏枯草 30-100 板蓝根50-200,(1)除人工牛黄外,将胆南星粉碎成细粉,其余十五味药材加水煎煮二次,第一次1-3小时,第二次0.5-1.5小时;滤过,合并滤液,浓缩至相对密度为1.10-1.2,加70-80%乙醇浸泡10-15小时,过滤,回收乙醇,滤液浓缩,加入人工牛黄及胆南星粉搅匀;(2)熔融按上述滤液混合物与聚乙二醇4000或6000或其混合物的重量比为1∶3,取聚乙二醇4000或6000或其混合物,加热至80-90℃使熔,将上述滤液混合物加入,搅拌熔融,并保温80-90℃;(3)滴制将上述混合液,倒入滴丸装置中,水浴保温80-90℃,滴入3-6℃的二甲基硅油中,滴制完毕后将滴丸继续留在冷却剂中,使其充分冷却,取出,干燥,即得。
2.根据权利要求1的一种治疗上呼吸道疾病的中药滴丸,其由按以下重量份配比中药药材制备而成蒲公英 300-350 紫花地丁 300-350 黄芩 50-150岗梅100-150 赤芍 50-150天花粉50-150玄参50-150 当归 50-150防风 50-150柴胡50-150 皂角刺100-150 人工牛黄 10-30白芷20-40胆南星20-40 虎杖 100-150夏枯草 50-100 板蓝根100-150。
3.根据权利要求2的一种治疗上呼吸道疾病的中药滴丸,其由按以下重量份配比中药药材制备而成蒲公英 330 紫花地丁 330 黄芩100岗梅130 赤芍 100 天花粉 100玄参100 当归 100 防风100柴胡 100 皂角刺 130 人工牛黄 20白芷30 胆南星 30虎杖 130夏枯草 65 板蓝根 130。
4.根据权利要求3的一种治疗上呼吸道疾病的中药滴丸,其中在熔融步骤,按所述滤液混合物与聚乙二醇4000和6000的重量比为1∶1∶2,取聚乙二醇4000和6000的混合物,加热至80-90℃使熔,将所述滤液混合物加入,搅拌熔融,并保温80-90℃。
全文摘要
本发明涉及一种治疗上呼吸道疾病的中药滴丸,具体说,涉及一种治疗呼吸道感染,急、慢性咽喉炎,急性扁桃腺炎,化脓性扁桃腺炎,疮毒等症的纯中药制剂,该药物由蒲公英、紫花地丁、黄芩、岗梅、赤芍、天花粉、玄参、当归、防风、柴胡、皂角刺、人工牛黄、白芷、胆南星、虎杖、夏枯草和板蓝根按一定重量份配比制备而成。该药物具有清热解毒、活血凉血、消炎止痛等功效。
文档编号A61P11/04GK1748754SQ20041007440
公开日2006年3月22日 申请日期2004年9月14日 优先权日2004年9月14日
发明者黄镜南 申请人:黄镜南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