折叠式伸缩杠杆手动力上下楼残疾人车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083691阅读:580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折叠式伸缩杠杆手动力上下楼残疾人车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下肢瘫痪者及行动不便的老年人能操纵该车自如地上下楼梯的折叠式杠杆手动力上下楼残疾人车,是属机械领域的行动工具。
背景技术
现在日常见到的在户外马路上或公园或闹市里坐轮椅的下肢瘫痪或行动不便的老年人,大多是住在一楼或平房里。至于住在二楼以上的残疾人或行动不便的老年人,他们绝大多数人只能坐轮椅在室内转来转去,对于外面一日千里的发展变化或想象中的自然景色、新鲜空气、鸟语花香也只能在电视里一饱眼福而身不从愿。怎奈楼梯的障碍,轮椅难逾,使千千万万患有下肢瘫痪人或行动不便的老年人与外界隔绝,此时他们多么想有一种行动工具能帮助他们战胜障碍,使自己也能投进眼花缭乱的花花世界和景色媚人的大自然怀抱里尽享人间乐趣。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折叠式伸缩杠杆手动力上下楼残疾人车有普通三轮车的外形,可折叠存放,是以杠杆加蜗杆传动蜗轮使残疾人车能上下楼梯。其原理是利用伸缩杠杆力点距支点愈远,支点距重点愈近则用力愈省的原理可任意调整乘车人所付出的力量以达到促使蜗杆转动传动车后轴上固定的蜗轮使该车能在楼梯上下行驶。由于杠杆与传动系统相互连接,后车轴上的蜗轮又与蜗杆咬合在上下楼梯时或平地行驶均须乘车人搬动杠杆该车方可移动或上或进或退。当乘车人失去操纵能力,车会寸步难动而不必担心会有危险发生。该车前叉与方向盘是以两条升降齿条连接,上下楼梯时乘车人可根据楼梯坡度摇动调坡度手轮使方向盘与车前轮相互反向升降以保持车体及乘车人身体平衡进行操纵行驶。在杠杆靠近支点处按装换向手柄及换向棘轮,乘车人需要前行或倒车时只须搬动换向手柄车便能变换反向行驶。


图1、是车体立体图。
图中1、方向盘;2、方向盘升降齿条;3、方向盘升降齿轮;4、图套齿条;5、调坡度手轮;6、调坡度齿杆;7、前叉;8、伸缩杠杆;9、换向手柄;10、重点组合齿轮;11、折叠车座;12、活靠背;13、后轮;14、受力蜗轮;15、折叠后轴;16、活节固定套;17、前轮;18、折叠踏板。
图2是图中10的细节部位图中101、换向拉杆;102、重点伞齿轮;103、受力伞齿轮;104、换向棘轮;105、受力蜗杆。
具体实施方式
按附图说明在图1中方向盘(1)、方向盘升降齿条(2)、前叉(7),以方向盘升降齿轮(3)做连接,圆套齿条(4)与调坡度齿杆(6)连接,调坡度手轮(5)装在圆套齿条(4)上与调坡度齿杆(6)连接。在图2中、图中10的细节部位;图中8伸缩杠杆。
图中9是换向手柄与换向拉杆(101)及换向棘轮(104)连接、图中8伸缩杠杆与重点伞齿轮(102)连接,重点伞齿轮(102)与受力伞齿轮(103)咬合,受力蜗杆(105)连接在受力伞齿(103)上并与蜗轮14咬合、蜗轮14固定在折叠后轴15上,后轮13固定在后轴15上、折叠车座11活靠背12的连接部位撑在折叠后轴15的轴承上。
权利要求1.一种折叠式伸缩杠杆动力上下楼残疾人车有普通三轮车外形,其特征是由伸缩杠杆下端与重点伞齿轮连接,重点伞齿轮与受力伞齿轮咬合,受力伞齿轮另一端是蜗杆与固定在车后轴上的蜗轮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折叠式伸缩杠杆手动力上下楼残疾人车其特征是方向盘与车前叉之间以方向盘升降齿条做连接、升降齿条与方向盘升降齿轮连接,中间经接轮与圆套齿条及调坡度手轮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折叠式伸缩杠杆手动上下楼残疾人车其特征是两个折叠踏板各与车身之间以折页连接,折叠车座与活靠背连接、折叠后轴由两个活节固定套固定。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折叠式伸缩杠杆手动力上下楼残疾人车其特征是换向拉杆与反正各两个换向棘轮连接。
专利摘要一种折叠式伸缩杠杆手动力上下楼残疾人车是适合于下肢瘫痪人及行动不便的老年人使用,利用伸缩杠杆力点距支点愈远,支点距重点愈近则用力愈省的原理以杠杆伸缩调整乘车人所付出的力量以达到该车在乘车人力所能及并不甚费力的情况下操纵该车自如地上下楼梯而不需家人陪伴。该车利用伸缩杠杆驱动蜗杆传动蜗轮以使车后轮转动。无论上下楼梯或平地行驶,均须乘车人搬动伸缩杠杆该车方可移动,一旦行驶中乘车人失去操纵能力或失去知觉,车会寸步难动而不必担心会有危险发生。该车方向盘与前叉以两条升降齿条连接,在上下楼梯时乘车人可根据楼梯坡度摇动调坡度手轮使车前轮与方向盘反向升降以保持车体与乘车人身体平衡操纵行驶。
文档编号A61G5/00GK2753323SQ20042001239
公开日2006年1月25日 申请日期2004年8月25日 优先权日2004年8月25日
发明者胡承伟 申请人:胡承伟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