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刺针滑动游标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086722阅读:327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穿刺针滑动游标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医疗用器械,特别是一种方便准确安全的介入性穿刺针用滑动游标。
背景技术
目前用于不同诊断与治疗目的的介入性超声穿刺技术在临床上已经广泛应用,然而对穿刺针的进针深度把握至关重要,他不仅关系到能否将穿刺针准确送达到预定的靶目标,而且关系到穿刺安全和避免造成邻近血管和脏器损伤的重要临床问题,由于现用的穿刺针一般比较长,从十几厘米到几十厘米,而且绝大多数的穿刺针本身不带有深度刻度标志,使用起来对进针的深度很难把握,常常需要进行反复测量比较,即使有一部分穿刺针本身带有深度刻度标志,但在实际使用时也存在深度标志不醒目,观察困难和不能根据临床需求来随意标志和确定进针深度等缺陷。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介入性穿刺操作中存在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操作简便易行、能准确确定进针深度的穿刺针滑动游标。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为,穿刺针滑动游标,包括滑动游标和锁定装置,所述滑动游标设有容纳穿刺针及套管穿过的中心孔并可沿穿刺针滑动,所述滑动游标上还设有具有内螺纹的侧孔,所述锁定装置为与侧孔的内螺纹相匹配的螺栓,所述螺栓端部具有用来拧紧螺栓的螺栓帽。
作为一种改进,所述滑动游标上端部为半圆形,下端部为圆柱形,所述滑动游标的侧面设有可使穿刺针从侧面移出的凹槽。
由于滑动游标采用上述结构,穿刺时,首先确定穿刺的深度,然后将滑动游标放置在穿刺针进针深度所处的位置处,然后将螺栓拧紧,固定在穿刺针和套管上,就可以安全放心的进行穿刺,穿刺时也可将滑动游标的矩形端面朝向穿刺皮肤,可以在端面作用下避免因穿刺针继续进针而伤及脏器,若使用套管进行吸引等操作,可将滑动游标松开,将套管内刚制穿刺针拔出,然后将滑动游标沿侧槽从套管上取下,操作非常简便、安全。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
做进一步描述附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附图2是本实用新型滑动游标的结构示意图;附图3是图2中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俯视图;附图4是本实用新型滑动游标的剖视图;附图5是本实用新型滑动游标锁紧螺栓的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附图2、3所示,本实用新型所述滑动游标3设有容纳穿刺针1及套管2穿过中心孔6,滑动游标3的侧面设有可使穿刺针1从侧面移出的凹槽4。
如附图4、5所示,所述滑动游标3上还设有具有内螺纹的侧孔7,所述锁定装置5为与侧孔7的内螺纹相匹配的螺栓,所述螺栓端部具有用来拧紧螺栓的螺栓帽。
如附
图1所示,穿刺针滑动游标,包括滑动游标3和锁定装置5,所述滑动游标3上端部为半圆形,下端部为圆柱形,所述滑动游标3设有容纳穿刺针1及套管2穿过的中心孔6并可沿穿刺针1滑动,所述滑动游标3的侧面设有可使穿刺针1从侧面移出的凹槽4,所述滑动游标3上还设有具有内螺纹的侧孔7,所述锁定装置5为与侧孔7的内螺纹相匹配的螺栓,所述螺栓端部具有用来拧紧螺栓的螺栓帽,实际操作时,首先确定好需要穿刺的深度,然后将滑动游标3放置在穿刺针进针深度所处的位置处,然后将螺栓拧紧,固定在穿刺针1上,穿刺时将滑动游标的矩形端面朝向穿刺皮肤,进行穿刺,可以在端面作用下避免因穿刺针继续进针而伤及脏器,若需要进行吸引等操作时,一般同时将套管2安装在穿刺针上,进行安装滑动游标3,穿刺结束后,可将滑动游标3松开,将穿刺针1拔出,然后将滑动游标沿侧槽4从套管2上取下,操作非常简便、安全。
权利要求1.穿刺针滑动游标,包括滑动游标(3)和锁定装置(5),其特征在于所述滑动游标(3)设有容纳穿刺针(1)及套管(2)穿过的中心孔(6)并可沿穿刺针(1)滑动,所述滑动游标(3)上还设有具有内螺纹的侧孔(7),所述锁定装置(5)为与侧孔(7)的内螺纹相匹配的螺栓,所述螺栓端部具有用来拧紧螺栓的螺栓帽。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穿刺针滑动游标,其特征在于所述滑动游标(3)上端部为半圆形,下端部为圆柱形,所述滑动游标(3)的侧面设有可使穿刺针(1)从侧面移出的凹槽(4)。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穿刺针滑动游标,包括滑动游标和锁定装置,所述滑动游标设有容纳穿刺针及套管穿过的中心孔并可沿穿刺针滑动,所述滑动游标上端部为半圆形,下端部为圆柱形,所述滑动游标的侧面设有可使穿刺针从侧面移出的凹槽,所述滑动游标上还设有具有内螺纹的侧孔,所述锁定装置为与侧孔的内螺纹相匹配的螺栓,所述螺栓端部具有用来拧紧螺栓的螺栓帽,穿刺时,首先确定穿刺的深度,然后将滑动游标放置在穿刺针进针深度所处的位置处,将螺栓拧紧,固定在穿刺针和套管上,就可以安全放心的进行穿刺,若使用套管进行吸引,可将滑动游标松开,将穿刺针拔出,然后将滑动游标沿侧槽从套管上取下,操作非常简便、安全。
文档编号A61B17/34GK2722842SQ20042005350
公开日2005年9月7日 申请日期2004年8月30日 优先权日2004年8月30日
发明者毕素栋, 张鲁文, 徐鸿俊, 王润求 申请人:毕素栋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