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结炭电刀头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090012阅读:178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不结炭电刀头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外科手术用医疗器械,具体地说是一种不结炭电刀头。
背景技术
高频电刀是当前外科手术中常规使用的医疗器械,一般具有两种功能,即电切(切开组织)和电凝(止血)。在电凝过程中,电刀头表面极易结炭,从而影响操作和术后的组织愈合。虽然通过调低电量可减轻电刀表面的结炭,但随着电量的调低止血效果也相应下降。所以,如何在确保电凝效果的同时,使电刀头表面免于结炭,是一个非常现实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发明目的旨在解决现有电刀头表面结炭的问题,而提供一种以改进电刀头微观结构为技术内容的不结炭电刀头。
实现上述发明目的的技术方案是该不结炭电刀头由刀柄、刀体组成,该刀体表面布有密集的微凹。该电刀头可以是单极电刀头,也可以是双极电刀头,该双极电刀头可以是镊子状。
依照该技术方案实现的不结炭电刀头,是采用物理的或化学的方法,在电刀头表面制造出满布的微凹。当电刀头切开皮肤、脂肪时,因电解而液化的液状脂肪,就会渗入电刀头表面的微凹。当需要进行电凝时,电刀头的热能就会使这些微凹内的液状脂肪膨胀、流动,从而起到润滑作用,并使电凝时产生的碳化组织难以附着在电刀头表面,既不影响手术操作,又有利于术后组织的愈合。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单极电刀头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刀体断面放大后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双极电刀头结构示意图。
图4为双极电刀头制成镊子状时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给出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例。
实施例1为单极电刀头,它由刀柄1、刀体2组成,该刀体2表面布有密集的微凹3。其应用方法及原理如下①将刀柄1插入电刀手柄的插孔内,使之与相关电路连接。
②按动电切电钮,刀体2即可完成切开人体组织的操作。在刀体2切开组织的同时,液化脂肪也渗入了刀体2表面的微凹3中。
③当执行电凝操作时,微凹3内的液化脂肪就会膨胀、流动,从而起到润滑作用,并使电凝时产生的碳化组织无法附着在刀体2表面上。
实施例2为双极电刀头,也称双凝电刀。它由双凝电刀导线4、双凝电刀绝缘层5、双凝电刀刀柄6、双凝电刀刀头7、双凝电刀插头8组成,同样,该双凝电刀刀头7的表面布有密集的微凹3。其应用方法及原理如下①使用时,将双凝电刀刀柄6及其缘层5插入双凝电刀插头8的插孔内,由双凝电刀导线4与相关电路连接。
②术者手持双凝电刀绝缘层5,以双凝电刀刀头7钳夹需电凝的人体组织,使之电凝。
③当双凝电刀刀头7执行电凝操作时,微凹3内的液化脂肪就会膨胀、流动,从而起到润滑作用,使电凝时产生的碳化组织难以附着在双凝电刀刀头7的表面上。
权利要求1.一种不结炭电刀头,包括刀柄、刀体,其特征在于该刀体表面布有密集的微凹。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不结炭电刀头,其特征在于该电刀头可以是双极电刀头,该双极电刀头可以是镊子状。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涉及外科手术用医疗器械,具体地说是一种不结炭电刀头。该不结炭电刀头由刀柄、刀体组成,该刀体表面布有密集的微凹。当电刀头切开皮肤、脂肪时,因电解而液化的液状脂肪,就会渗入电刀头表面的微凹。当需要进行电凝时,电刀头的热能就会使这些微凹内的液状脂肪膨胀、流动,从而起到润滑作用,并使电凝时产生的碳化组织难以附着在电刀头表面,既不影响手术操作,又有利于术后组织的愈合。根据操作需要,该电刀头可制成单极电刀头,也可制成镊子状的双极电刀头。
文档编号A61B18/14GK2768695SQ20042011595
公开日2006年4月5日 申请日期2004年11月30日 优先权日2004年11月30日
发明者陈俊峰 申请人:陈俊峰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