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具有清热解毒、平肝明目功能的兽用药剂及其制法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942111阅读:333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具有清热解毒、平肝明目功能的兽用药剂及其制法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来源于植物的含有不明结构之反应产物的医用配制品(国际专利分类号35/79)的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以中药材野菊花为原料制备一种清热解毒、平肝明目功能的兽用药剂及其制法。
背景技术
中医药学是我国医药文化宝库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而中草药则是我国的文化瑰宝。在动物医学方面,中兽医学在畜禽疾病的诊断与治疗方面也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野菊花(异名野菊,出自《日华子本草》;野黄菊,出自《江苏植物志》)是兽用中药中常用的清热解毒药材之一。现代研究其药理作用水煎剂对金黄色葡萄球菌、白喉杆菌、大肠杆菌等细菌均有抑制作用,对孤儿病毒亦有抑制作用。2000版兽药典收载其药材用于治疗畜禽疔疮痈肿、目赤肿痛、头晕目眩等症。
在临床使用过程中,由于现代规模化养殖和集约化养殖程度越来越高,直接将中药原药材进行混饲给药常常造成给药不方便、气味浓重、吸收率低等问题,使得野菊花药效不能完全发挥,而如2000年版一部《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的“野菊花栓”制剂采取普通水煮醇沉进行提取,不仅浪费了大量乙醇,同时也损失了大量有效成分。目前尚未检索到野菊花精粉在畜禽疫病上的应用,野菊花的提取技术常常是人用药物的提取技术,技术复杂、成本高,用于畜禽用药并不经济;且上述提取过程常常会去掉中药中的蛋白质等营养成分,这对于畜禽养殖来说无形中又提高了养殖成本。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提供一种具有清热解毒,平肝明目等功能的野菊花精粉制剂。用于主治畜禽疔疮痈肿、目赤肿痛、头晕目眩等症,可混饲也可混饮给药,同时又能作为进一步制剂的原料。目前治疗家畜的细菌性、病毒性感染一般采用抗生素疗法,大剂量的给入抗生素在治疗疾病的同时也使机体内的正常菌群遭到了破坏和失调,导致体内产生耐药菌株和药品在动物食品中的残留。野菊花性味苦辛、微寒,能入心、肝经,对金黄色葡萄球菌、白喉杆菌、大肠杆菌等有一定的抑制作用。而本发明——野菊花精粉对于细菌引起的肠道传染性疾病能够较快消除症状,促进机体恢复。野菊花精粉副作用小,口服后无明显的毒副作用,且使用后不产生耐药性,体内没有任何药物残留。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为一种具有清热解毒、平肝明目功能的野菊花精粉在畜禽上的应用及其制法。
本发明提供一种具有清热解毒、平肝明目功能兽用药剂,其特征在于本药剂是由野菊花为原料制成的药剂。
药剂制法将野菊花除去杂质后洗净、切段,然后磨碎,过60目筛,备用;首先对处理后的野菊花进行提取以药材8倍量的水提取,提取温度为95±3℃,第一次用10%酸调节至pH为2-5,煎煮2小时;第二次提取仍将水加至药材重量的8倍,用10%碱调节pH为8-9,提取时间为1.5小时,药液分别滤过后合并,合并后滤液浓缩至相对密度为1.10-1.20g/cm3,70℃的清膏,喷雾干燥即得野菊花精粉,收率为14.0%-21%。
一种具有清热解毒、平肝明目功能的兽用药剂的制法,包括将野菊花药材除去杂质后洗净、切段,然后磨碎,过60目筛,备用,其特征在于首先对处理后的野菊花进行提取以药材8倍量的水提取,提取温度为95±3℃,第一次用10%酸调节至pH为2-5,煎煮2小时;第二次提取仍将水加至药材重量的8倍,用10%碱调节pH为8-9,提取时间为1.5小时;药液分别滤过后合并,将野菊花提取液浓缩至相对密度为1.10-1.20g/cm3,70℃的清膏,喷雾干燥即得野菊花精粉(收率为14.0%-21%)。
根据所述的具有清热解毒、平肝明目功能兽用药剂及其制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酸是盐酸或乳酸;碱是用氢氧化钠调节pH值。
本发明的成品可根据需要做成多种剂型,加入适量辅料可作为注射液,用于肌肉注射;直接药用可以混饲或者混饮;还可将粉末溶于水后进行乳房或者肠道灌注。
通过实验证实该药物用于治疗鸡传染性支气管炎效果良好,实验结果如下实验药物野菊花精粉,对照药物为野菊花饮片经粉碎后制成野菊花粉末。
实验动物430只AA混合肉雏,购自天津市方大禽业有限公司,运至本实验室禽舍内笼养,常规管理,喂给全价饲料至14日龄,经检查没有发生大肠杆菌病,即可示为试验用鸡。其中80只用来做预试验,将其余350只试验用健康鸡分成7组,其中1、2、3组分别为攻毒野菊花精粉高、中、低治疗组,4组为野菊花粉末对照组,5组为阴性对照组(攻毒未治疗对照组),6组为阳性对照组(不攻毒不治疗的健康对照组),安全对照组(按照10倍野菊花精粉推荐剂量使用于健康试验鸡只)。
毒种鸡大肠埃希氏菌标准菌株(O78血清型)(由天津农学院动物科学系微生物实验室提供。)实验方法除阳性对照组和安全对照组外,每只鸡肌肉注射1.2亿大肠杆菌。攻毒后4小时,雏鸡表现精神不振、停食、缩颈、闭眼、伏地不动及反应迟钝等症状。用细菌学检查法确诊为大肠杆菌病,此后马上用药,连续使用五天,观察治疗效果。
实验期间,每日观察记录,一个疗程后统计有效率、死亡率及相对增重率。
有效率(%)=治疗后存活鸡数/投药前鸡数×100发病率(%)=治疗中发病鸡数/投药后鸡数×100产蛋率(%)=试验鸡每天产蛋数/50×100停药后三天,给药实验鸡无明显的临床症状,抽样剖检无典型病变,判为治愈,治疗过程中症状减轻、耐过鸡为有效。
表1实验鸡的分组

攻毒后30-35h,除健康对照组之外各组鸡全群出现临床症状,表现为呼吸困难、腹泻,病鸡剖检可见肝周炎、心包炎,肺、肝等器官可分离出大肠杆菌。
实验结果见下表
表2野菊花精粉对鸡传染性支气管炎的治疗效果

从实验结果看出,各用药组相比较,野菊花精粉高、中剂量组死亡率较低,分别为10%、16%。统计学分析表明,野菊花精粉高、中剂量组死亡率极显著低于阴性对照组(感染对照组)的死亡率(p<0.01)。野菊花精粉高、中剂量组治愈率较高,均超过75%。上述二组的有效率也较高,均超过80%。野菊花精粉低剂量组、野菊花粉末组的治愈率、有效率相对较低。野菊花精粉高、中剂量组的增重率与阴性对照组相比较差异极显著(p<0.01)。野菊花精粉低剂量组、诺氟沙星可溶性粉组增重均显著低于野菊花精粉高、中剂量组对照组(p<0.05)。同时通过对健康鸡的安全实验(10倍量推荐口服,连用五天),使用期间未见异常的临床表现,说明该制剂对健康鸡无明显影响,使用安全。
上述制法打破了传统的人用中药二次中性水提取或水煮醇沉的方法,提取过程采用半仿生——先酸后碱提取,最大程度的保留了野菊花的有效成分,特别适合于畜禽用药,在提取过程中没有用到有机溶剂,减少了用有机溶剂提取后还要对有机溶剂进行萃取的步骤,避免了有机溶剂的残留问题。最大限度地保护了药物中的有效成分,降低了生产成本。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通过动物实验,证实了野菊花精粉治疗家畜、家禽大肠杆菌病有良好的治疗效果,起到了清热解毒、平肝明目的效果。
证实了野菊花精粉在治疗畜禽疫病上的用途。由于本发明工艺采用水提法,先酸后碱的方法,水提温度较高,保留了药物中的有效成分,精粉中的有效组分克服了野菊花原药材不易吸收的困难。在水提后不采用醇沉法,保留了药物中的蛋白质等营养成份,在畜禽摄入后有利于畜禽的生长,因而提高了养殖的经济效益,降低了药物的生产成本。总的来说降低了养殖成本,解决了因耐药菌株存在使用抗生素治疗不起作用的困难。用于治疗家畜、家禽传染性疫病有良好的治疗效果,起到了清热解毒、平肝明目的效果。
具体实施例方式实施例1取野菊花药材100kg,将野菊花原料按要求洗、捡、切、干燥、粉碎过60目筛后备用。提取温度为95±3℃,第一次加水量为药材重量的8倍,用10%的盐酸调节pH至3,提取时间为2小时;第二次加水量仍为药材重量的8倍,用10%的氢氧化钠调节pH至8.5,提取时间为1小时。浓缩温度80℃,真空度-0.09Mpa,浓缩至比重为1.20g/cm3(70℃)。喷雾干燥或真空减压干燥后粉碎即得野菊花精粉17.2kg(收率为17.2%)。
某鸡场鸡群感染鸡白痢,大部分鸡群出现精神沉郁、白色下痢等症状,用抗生素类药物治疗后效果未见明显改善。采用本发明药物,0.3g/羽/天,自由饮水,进行为期五天的治疗后,大部分病鸡病情好转,症状基本消失,治愈率达到了94%。
实施例2取野菊花药材100kg,将野菊花原料按要求洗、捡、切、干燥、粉碎过60目筛后备用。提取温度为95±3℃,第一次加水量为药材重量的8倍,用10%的乳酸调节pH至3,提取时间为2小时;第二次加水量仍为药材重量的8倍,用10%的氢氧化钠调节pH至8.5,提取时间为1小时。浓缩温度80℃,真空度-0.09Mpa,浓缩至比重为1.20g/cm3(70℃)。喷雾干燥或真空减压干燥后粉碎即得野菊花精粉17.3kg(收率为17.3%)。某猪场因免疫失败,几乎全群感染仔猪黄痢,病情轻重不一,在采取措施进行紧急免疫后,在饲料中添加本发明药物,1g/kg饲料,混饲,连用5天。5天后大部分病猪病情开始逐渐好转,开始正常进食和饮水。继续巩固治疗后,基本痊愈。
权利要求
1.一种具有清热解毒、平肝明目功能的兽用药剂,其特征在于是由野菊花为原料制成的药剂药剂制法野菊花药材除去杂质后洗净、切段,然后磨碎,过60目筛,备用,其特征在于首先对处理后的野菊花进行提取以药材8倍量的水提取,提取温度为95±3℃,第一次用10%酸调节至pH为2-5,煎煮2小时;第二次提取仍将水加至药材重量的8倍,用10%碱调节pH为8-9,提取时间为1.5小时;药液分别滤过后合并,即得野菊花提取液,将野菊花提取液浓缩至相对密度为1.10-1.20g/cm3,70℃的清膏,喷雾干燥即得野菊花精粉。收率为14.0%-21%。
2.一种具有清热解毒、平肝明目功能的兽用药剂的制法,包括将野菊花药材除去杂质后洗净、切段,然后磨碎,过60目筛,备用,其特征在于首先对处理后的野菊花进行提取以药材8倍量的水提取,提取温度为95±3℃,第一次用10%酸调节至pH为2-5,煎煮2小时;第二次提取仍将水加至药材重量的8倍,用10%碱调节pH为8-9,提取时间为1.5小时;药液分别滤过后合并,即得野菊花提取液,将野菊花提取液浓缩至相对密度为1.10-1.20g/cm3,70℃的清膏,喷雾干燥即得野菊花精粉。收率为14.0%-21%。
3.根据权利要求1和2所述的具有清热解毒、平肝明目功能兽用药剂及其制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酸是盐酸或乳酸;碱是用氢氧化钠调节pH值。
全文摘要
本发明涉及来源于植物的含有不明结构之反应产物的医用配制品(国际专利分类号35/79)的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以野菊花为原料的一种具有清热解毒、平肝明目功能的药剂及其制法。将野菊花药材处理后的野菊花进行水提取第一次提取用酸调节至pH为2-5,煎煮2小时;第二次提取用碱调节pH为8-9,提取时间为1.5小时。药液分别滤过后合并,经干燥、粉碎即得野菊花精粉,治疗畜禽疫病有良好的治疗效果,由于本发明工艺采用水提法,先酸后碱的方法,保留了药物中的有效成分,精粉中的有效组分克服了野菊花原药材不易吸收的困难。因而提高了养殖的经济效益,降低了药物的生产成本。
文档编号A61K9/14GK1935174SQ200510015118
公开日2007年3月28日 申请日期2005年9月20日 优先权日2005年9月20日
发明者李旭东, 鲍恩东, 苏建东 申请人:天津市润拓生物技术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